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8069455
  • 上传时间:2019-12-24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1.3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4119.0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4083204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90,A61B19/00

    主分类号:

    A61B17/90,A61B19/00

    申请人:

    广西大学

    发明人:

    夏薇,蒋利浩,唐葆青,王灿,曾建民,廖小平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

    优先权:

    CN201410344119A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韦锦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首先采集患者CT和MRI数据,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和三维重建,再根据三维模型测量和确定隧道的位置,分割出定位所需要的骨表面并建立导航模板模型,然后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制备出来,最后通过导航模板结合导向器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和校验后钻入克氏针。本发明导航模板定位简单易操作,加上导向器的辅助定位校准,防止了因为软组织残留等因素造成的导向模板导管小角度摆动偏差而造成克氏针钻入在隧道内口误差被放大情况,可有效保证定位精度,使手术效果更加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模板和导向器;所述的导航模板包含一个内表面与接触的骨表面的解剖形态一致的基座,基座上设计有对应于隧道外口中心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同轴,数量与重建隧道数一致;导向管内设有内螺纹;基座上开有若干通孔,用于检验导航模板的定位以及固定导航模板;所述的导向器包括内杆、外杆、金属导管和测量尺;内杆一端为定位钩,另一端为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定位臂,定位臂上设置有显示导向器张角的刻度;外杆的上端与内杆的定位臂相适应,是一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滑槽,通过第一锁紧螺钉与定位臂连接;外杆下端连接在一中空的套筒中部一侧;金属导管一端设有与导向管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金属导管穿过套筒后与导向管连接,套筒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将金属导管固定;测量尺是一端为尖状的金属杆,金属杆上设置有对应于定位钩至尖端距离的刻度,用于测量隧道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安装在外杆上端内侧的平台上,第二锁紧螺钉安装在套筒下部的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壁厚为2~3mm,导向管内螺纹的公称直径为4mm,中空套筒内径为4mm,长度为30mm,金属导管外螺纹的公称直径为4mm,金属导管内径为2mm,壁厚为1mm,测量尺直径为3.4mm。 4.一种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相适应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CT数据,提取出轮廓清晰的胫骨和股骨点数据并导出;步骤二: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MRI数据,提取出包含胫骨、股骨、半月板、软骨和交叉韧带的点数据并导出;步骤三:对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数据进行采样、删除杂点、降噪和光顺处理,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后通过注册获得带有半月板、软骨和交叉韧带组织结构的股骨和胫骨膝关节模型;步骤四:若患者左右膝关节组织结构无畸变且对称性良好,则根据健侧膝关节三维模型确定健侧交叉韧带附丽点解剖位置并进行测量,然后结合健侧的测量数据和患侧三维模型两者来确定患侧关节胫骨隧道内口位置;否则直接根据患侧膝关节三维模型并结合经验数据确定胫骨隧道内口位置;步骤五:根据步骤四所确定的隧道内口位置,进行虚拟隧道三维设计和分析,并分割出定位所需要的骨表面,在工业三维CAD软件中建立导航模板模型,然后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制备出来;步骤六:导航模板辅助导向器定位,同时通过导向器的测量尺检验导航模板定位精度,若误差超标可微调导航模板直到满足手术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胫骨交叉韧带附丽点测量方法为在计算机三维模型横断面方向采用胫骨交叉韧带附丽点到胫骨前边缘和内侧边缘的距离分别占胫骨前后边缘和内外边缘总距离的百分比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虚拟隧道三维设计和分析主要包括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隧道,然后基于膝关节运动学从伸直位屈曲膝关节成若干不同角度后分析设计的隧道内口位置是否会造成韧带重建后发生撞击以及“雨刷效应”和“橡皮筋效应”,测量隧道的长度和方向是否合理;所述的快速成型技术为熔融沉积成型或光固化成型或选择性激光烧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i)使用导航模板贴合于骨表面,基于骨骼的几何形态初步定位;(ii)导航模板和金属导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杆与金属导管在套筒处连接,引导膝关节内导向器的定位钩初步定位,关节镜下观察定位钩的位置,微调模板使定位钩达到理想位置;(iii)保持步骤(ii)中定位钩的位置不变,卸下金属导管,通过测量尺分别测量隧道外口中心点和基座上若干通孔中心点至少四个不同点到定位钩的距离,并将其与计算机测量值进行对比,若保持一致则说明导航模板定位准确;(iv)使用短克氏针打入基座上通孔固定导航模板,避免克氏针钻入胫骨时抖动造成偏差;(v)取下测量尺,再次安装上金属导管引导钻入克氏针。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在前后交叉韧带单束或双束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定位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辅助医疗手术技术领域,涉及交叉韧带重建时术中胫骨隧道定位导航 技术,具体涉及交叉韧带重建时术中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和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高能量损伤而导致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的 情况不断增加。膝交叉韧带对维持膝关节运动稳定性至关重要,若得不到有效修复可能导致 半月板损伤,软骨磨损,加速膝关节退行性变和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后果,然而因其自身的生 物环境和供血特点等原因,膝交叉韧带自愈能力极差,因此手术重建成为了修复膝交叉韧带 损伤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10万例膝交叉韧带损伤行韧带重 建术。

    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技术因其术中组织创伤小和感染率低,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康 复速度快等优点而成为最为流行的手术方式,但文献显示其手术成功率仅有65%~90%,翻修 率高达10%~20%,而不正确的隧道位置是造成手术失败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有技术中主要有如下几种辅助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时隧道定位的方法:

    1、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919720A所述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股骨侧隧道定位器,该 导向器在关节镜下根据骨性标志、韧带残端和相关组织结构为参考粗略确定隧道位置并进行 钻孔。由于个体化差异,每个人的骨骼形态尺寸和韧带的解剖位置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关节 镜视野下的膝关节组织结构形态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该隧道定位方法的准确性主 要依赖于术中医生的经验和操作,隧道定位精度以及方向不可控。

    2、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518447A所述一种提高脊柱外科手术计算机导航系统精度的 方法,脊柱、手术工具器械以及导航智能器械上安装有示踪器,注册后被导航系统识别并确 立它们之间的位置,通过摄像机获取患者手术区域的位置,术前或术中获取手术区域的数字 影像并导入导航系统并进行图像注册,导航系统实时跟踪手术过程并同步显示来辅助隧道定 位。该导航系统设备复杂且价格昂贵,设备连接和注册过程耗时,学习曲线长,手术时间长, 摄像机和手术区域之前不能有遮挡,影响手术操作,同时存在影像“漂移”等现象,对手术 精度造成误差。

    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390773A所述一种可用于椎弓根定位的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 该导航模板利用CT或者MRI采集原始数据并导入计算机中建立椎骨三维模型,对椎弓根进钉 通道进行三维分析后反向建立虚拟进钉导向模板,并利用快速成型制作出来。该导航模板只 依靠椎骨的表面解剖形态进行定位,缺乏相应的定位评估机构,定位精度低,模板的固定依 靠手工按压,入钉过程中电钻的震动可能造成模板定位偏差,只适用于椎弓根定位。

    4、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816590A所述一种人体骨科手术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及其阴 模,该方法采集患者手术的骨原始数据并导入计算机中建立骨三维模型,设定好螺钉定位杆 并提取螺钉定位附近的骨曲面,建立反向导航模板模型并将阴模三维模型打印出来,将生物 材料灌注到阴模中制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导航模板。对于进钉导航模板,其生物性要求不 高,该方法制备的具生物相容性的导航模板工序复杂且制备费用昂贵,实用性不足。

    综上所述,传统的关节镜结合导向器辅助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时隧道定位未考虑到人体 骨骼个体化差异,手术的成败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操作,而影像导航技术昂贵的设备和复杂 的操作增加了手术的成本、学习曲线和手术时间,影像“漂移”等将对手术精度造成一定影 响,现有的导航模板术中定位精度无法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因此,当前亟需提出 一种快速高精度的个性化辅助交叉韧带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精度高、使用方便简单的个性化辅助前交 叉韧带隧道定位的工具和方法,以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个性化隧道解剖定位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 道定位装置,包括导航模板和导向器,

    所述的导航模板包含一个内表面与接触的骨表面的解剖形态一致的基座,基座上设计有 对应于隧道外口中心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同轴,数量与重建隧道数一致; 导向管内设有内螺纹;基座上开有若干通孔,用于检验导航模板的定位以及固定导航模板;

    所述的导向器包括内杆、外杆、金属导管和测量尺;内杆一端为定位钩,另一端为截面 为键槽形状的弧形定位臂,定位臂上设置有显示导向器张角的刻度;外杆的上端与内杆的定 位臂相适应,是一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滑槽,通过第一锁紧螺钉与定位臂连接;外杆下端 连接在一中空的套筒中部一侧;金属导管一端设有与导向管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金属导管 穿过套筒后与导向管连接,套筒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将金属导管固定;测量尺是一端为尖状的 金属杆,金属杆上设置有对应于定位钩至尖端距离的刻度,用于测量隧道的距离。

    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安装在外杆上端内侧的平台上,第二锁紧螺钉安装在套筒下部的平 台上。

    所述的基座壁厚为2~3mm,导向管内螺纹的公称直径为4mm,中空套筒内径为4mm,长度 为30mm,金属导管外螺纹的公称直径为4mm,金属导管内径为2mm,壁厚为1mm,测量尺直径 为3.4mm。

    一种与所述的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相适应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CT数据,提取出轮廓清晰的胫骨和股骨点数据并导出;

    步骤二: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MRI数据,提取出包含胫骨、股骨、半月板、软骨和交 叉韧带的点数据并导出;

    步骤三:对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数据进行采样、删除杂点、降噪和光顺处理,分别进 行三维重建后通过注册获得带有半月板、软骨和交叉韧带组织结构的股骨和胫骨膝关节模型;

    步骤四:若患者左右膝关节组织结构无畸变且对称性良好,则根据健侧膝关节三维模型 确定健侧交叉韧带附丽点解剖位置并进行测量,然后结合健侧的测量数据和患侧三维模型两 者来确定患侧关节胫骨隧道内口位置;否则直接根据患侧膝关节三维模型并结合经验数据确 定胫骨隧道内口位置;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所确定的隧道内口位置,进行虚拟隧道三维设计和分析,并分割出 定位所需要的骨表面,在工业三维CAD软件中建立导航模板模型,然后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加 工制备出来;

    步骤六:导航模板辅助导向器定位,同时通过导向器的测量尺检验导航模板定位精度, 若误差超标可微调导航模板直到满足手术要求。

    所述的步骤四中,胫骨交叉韧带附丽点测量方法为在计算机三维模型横断面方向采用胫 骨交叉韧带附丽点到胫骨前边缘和内侧边缘的距离分别占胫骨前后边缘和内外边缘总距离的 百分比的方法;

    所述的步骤五中,虚拟隧道三维设计和分析主要包括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隧道,然后基 于膝关节运动学从伸直位屈曲膝关节成若干不同角度后分析设计的隧道内口位置是否会造成 韧带重建后发生撞击以及“雨刷效应”和“橡皮筋效应”,测量隧道的长度和方向是否合理; 所述的快速成型技术为熔融沉积成型或光固化成型或选择性激光烧结。

    所述的步骤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i)使用导航模板贴合于骨表面,基于骨骼的几何形态初步定位;

    (ii)导航模板和金属导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杆与金属导管在套筒处连接,引导膝 关节内导向器的定位钩初步定位,关节镜下观察定位钩的位置,微调模板使定位钩达到理想 位置;

    (iii)保持步骤(ii)中定位钩的位置不变,卸下金属导管,通过测量尺分别测量隧道 外口中心点和基座上若干通孔中心点至少四个不同点到定位钩的距离,并将其与计算机测量 值进行对比,若保持一致则说明导航模板定位准确;

    (iv)使用短克氏针打入基座上通孔固定导航模板,避免克氏针钻入胫骨时抖动造成偏 差;

    (v)取下测量尺,再次安装上金属导管引导钻入克氏针。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的定位装置在前后交叉韧带单束或双束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定位 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成 像重构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充分利用了CT和MRI两者的成像优势,可获得带有半月板、软 骨、交叉韧带组织结构和轮廓清晰的胫骨、股骨的完整膝关节模型,为虚拟隧道精确测量和 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基于骨骼解剖形态和术前隧道虚拟分析完成个性化模板设计,术前通 过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来,使得定位简单易操作,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缩短手术时间。 加上导向器的辅助定位校准,防止了因为软组织残留等因素造成的导向模板导管小角度摆动 偏差而造成克氏针钻入在隧道内口误差被放大情况,有效保证定位精度,使手术效果更加可 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导航模板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导航模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导向器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导向器内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导向器外杆的第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导向器外杆的第二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内杆定位臂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金属导管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测量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 位装置及其方法,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导航模板的具体制备工艺流程依照箭头方向进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导航模板1辅助导向器2隧道内口位置初步定位,在关节镜下观察 定位情况并微调精确定位,金属导筒5引导克氏针钻入,有效防止外口导向管12小角度误差 而造成内口位置较大的偏差。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胫骨隧道定位导航模板1,包括内表面与骨 骼表面几何形态一致的基座11、对应于隧道外口中心带有内螺纹13的导向管12和若干通孔 14。

    如图4所示,本发明导向器2,包含内杆3、外杆4、金属导管5、第一锁紧螺钉7和第 二锁紧螺钉8。

    如图5所示,本发明导向器2的内杆3,包括定位钩31、截面形状为键槽形的弧形定位 臂32及其刻度33。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导向器2的外杆4,包括一端为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滑槽 41、滑槽41内侧上端平台42、另一端为中空套筒43,套筒43下部平台44。

    如图8所示,本发明内杆3的定位臂32的剖面图。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金属导管5,一端为公称直径为4mm的螺纹外螺纹51。

    如图10所示,本发明测量尺6为一端为尖状61,直径为3.4mm的金属杆,杆上设置有 对应于定位钩至尖端距离的测量刻度62,可用于测量隧道的距离。

    实施例一

    本发明辅助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胫骨隧道定位的装置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提取出轮廓清晰的胫骨和股 骨点数据并导出。

    步骤二: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MRI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提取出包含胫骨、股骨、半 月板、软骨和交叉韧带的点数据并导出。

    步骤三:利用imageware对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数据进行采样、删除杂点、降噪和光 顺处理,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后通过注册获得带有半月板、软骨、交叉韧带组织结构的股骨和 胫骨膝关节模型。

    步骤四:在计算机三维模型横断面方向,采用胫骨交叉韧带附丽点到胫骨前边缘和内侧 边缘的距离分别占胫骨前后边缘和内外边缘总距离的百分比的方法测量健侧交叉韧带附丽点 解剖位置。韧带附丽点距离胫骨前边缘和内侧边缘的距离分别为前后距离的42.8%和内外距 离的45.7%。结合健侧的测量数据和患侧三维模型两者来确定患侧关节胫骨隧道内口位置。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所确定的隧道位置,在计算机中虚拟设计隧道,并基于膝关节运动 学从伸直位屈曲膝关节成若干不同角度过程中隧道内口位置不会造成韧带重建后发生撞击以 及“雨刷效应”和“橡皮筋效应”,隧道的长度为35mm,与胫骨平台的夹角分别为52°。分 割出定位所需要的骨表面,在工业PRO-E软件中建立三维反向导航模板1模型,通过选择性 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制备出来。

    步骤六:导航模板1辅助导向器2定位,同时通过导向器2的测量尺6检验校核导航模 板1定位。

    所述的导航模板1包含一个内表面与接触的骨表面的解剖形态一致基座11,其壁厚为 2mm;基座11上设计有对应于隧道外口中心的导向管12,其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同轴,数量 与重建隧道数一致;导向管12内有公称直径为4mm的内螺纹13;基座11上开有若干通孔14, 用于检验导航模板1的定位以及固定导航模板1。

    导向器2由内杆3、外杆4、金属导管5和测量尺6组成。内杆3一端为定位钩31,另 一端为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定位臂32,定位臂32张角为50°,定位钩31和定位臂32通 过圆杆连接。外杆4一端为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滑槽41,在滑槽41内侧上端有一平台42 安装有第一锁紧螺钉7,另一端为中空套筒43对称分布于滑槽41中心线两侧,内径为4mm, 长度为30mm,套筒43下部有一平台44安装有两个第二锁紧螺钉8。金属导管5一端有公称 直径为4mm的外螺纹51,金属导管5内径为2mm,壁厚为1mm。测量尺6为一端为尖状61, 直径为3.4mm的金属杆,杆上设置有对应于定位钩31至尖端距离的测量刻度62,可用于测 量隧道的距离。

    步骤六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i)使用导航模板1贴合于骨表面,基于骨骼的几何形态初步定位。

    (ii)导航模板1和金属导管5通过内螺纹13和外螺纹51固定连接,外杆4套筒43与 金属导管5同轴连接,引导膝关节内导向器2的定位钩31初步定位,关节镜下观察定位钩 31的位置,微调模板使定位钩31达到理想位置。

    (iii)保持步骤(ii)中定位钩31的位置不变,卸下金属导管5,通过测量尺6分别 测量隧道外口中心点和导航模板1上若干通孔14中心点至少四个不同点到定位钩31尖端距 离,并将其计算机测量值进行对比,若保持一致则说明导航模板1定位准确。

    (iv)使用短克氏针打入基座11通孔14固定导航模板1,避免克氏针钻入胫骨时抖动 造成偏差。

    (v)取下测量尺6,再次安装上金属导管5引导钻入克氏针。

    实施例二

    本发明辅助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隧道定位的装置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提取出轮廓清晰的胫骨和股 骨点数据并导出。

    步骤二:采集患者膝关节伸直位MRI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提取出包含胫骨、股骨、半 月板、软骨和交叉韧带的点数据并导出。

    步骤三:利用geomagic studio对步骤一和步骤二获得的数据进行采样、删除杂点、降 噪和光顺处理,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后通过注册获得带有半月板、软骨、交叉韧带组织结构的 股骨和胫骨膝关节模型。

    步骤四:在计算机三维模型横断面方向,采用胫骨交叉韧带附丽点到胫骨前边缘和内侧 边缘的距离分别占胫骨前后边缘和内外边缘总距离的百分比的方法测量健侧交叉韧带附丽点 解剖位置。前内侧束附丽点距离胫骨前边缘和内侧边缘的距离分别为前后距离的37.3%和内 外距离的46.2%,后外侧束附丽点距离胫骨前边缘和内侧边缘的距离分别为前后距离的50.4% 和内外距离的51.1%。结合健侧的测量数据和患侧三维模型两者来确定患侧关节胫骨隧道内 口位置。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所确定的隧道位置,在计算机中虚拟设计隧道,并基于膝关节运动 学从伸直位屈曲膝关节成若干不同角度过程中隧道内口位置不会造成韧带重建后发生撞击以 及“雨刷效应”和“橡皮筋效应”,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隧道的长度分别为38mm和31mm, 与胫骨平台的夹角分别为56°和45°。分割出定位所需要的骨表面,在工业NX-UG软件中建 立三维反向导航模板1模型,通过融通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制备出来。

    步骤六:导航模板1辅助导向器2定位,同时通过导向器2的测量尺6检验校核导航模 板1定位。

    所述的导航模板1包含一个内表面与接触的骨表面的解剖形态一致基座11,其壁厚为 2.5mm;基座11上设计有对应于隧道外口中心的导向管12,其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同轴,数 量与重建隧道数一致;导向管12内有公称直径为4mm的内螺纹13;基座11上开有若干通孔 14,用于检验导航模板1的定位以及固定导航模板1。

    导向器2由内杆3、外杆4、金属导管5和测量尺6组成。内杆3一端为定位钩31,另 一端为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定位臂32,定位臂32张角为45°,定位钩31和定位臂32通 过圆杆连接。外杆4一端为截面为键槽形状的弧形滑槽41,在滑槽41内侧上端有一平台42 安装有第一锁紧螺钉7,另一端为中空套筒43对称分布于滑槽41中心线两侧,内径为4mm, 长度为30mm,套筒43下部有一平台44安装有两个第二锁紧螺钉8。金属导管5一端有公称 直径为4mm的外螺纹51,金属导管5内径为2mm,壁厚为1mm。测量尺6为一端为尖状61, 直径为3.4mm的金属杆,杆上设置有对应于定位钩31至尖端距离的刻度62,可用于测量隧 道的距离。

    步骤六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i)使用导航模板1贴合于骨表面,基于骨骼的几何形态初步定位。

    (ii)导航模板1和金属导管5通过内螺纹13和外螺纹51固定连接,外杆4套筒43与 金属导管5同轴连接,引导膝关节内导向器2的定位钩31初步定位,关节镜下观察定位钩 31的位置,微调模板使定位钩31达到理想位置。

    (iii)保持步骤(ii)中定位钩31的位置不变,卸下金属导管5,通过测量尺6分别 测量隧道外口中心点和导航模板1上若干通孔14中心点至少四个不同点到定位钩31尖端距 离,并将其计算机测量值进行对比,若保持一致则说明导航模板1定位准确。

    (iv)使用短克氏针打入基座11通孔14固定导航模板1,避免克氏针钻入胫骨时抖动 造成偏差。

    (v)取下测量尺6,再次安装上金属导管5引导钻入克氏针。

    关 键  词:
    一种 基于 个性化 导航 模板 胫骨 隧道 定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基于个性化导航模板的胫骨隧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694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