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15795.X (22)申请日 2017.02.07 (73)专利权人 付涛 地址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武昌大 道鄂钢医院骨科 (72)发明人 付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代理人 杨静 (51)Int.Cl. A61B 17/60(2006.01) A61N 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 套装置, 涉及。
2、一种用于骨牵引针上的器械, 用于 在骨牵引针使用时, 对创口处进行杀菌, 用以减 少伤口来自外界的细菌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如下: 一种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 包括: 用于套在骨牵引针上的内套和设在内套外 的外壳; 内套为有通孔的管套, 在内套和外壳之 间设有电路模组; 电路模组包括基板, 基板套设 在内套外侧, 在基板上设有紫外LED灯; 在紫外 LED灯的正上方设有透明面板, 透明面板套设在 内套上。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可以在伤口周围 形成一个隔离区, 活性细菌不容易接近伤口, 对 伤口有明显消毒杀菌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236832。
3、 U 2018.04.17 CN 207236832 U 1.一种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套在骨牵引针上的内套和 设在内套外的外壳; 内套为有通孔的管套, 在内套和外壳之间设有电路模组; 电路模组包括 基板, 基板套设在内套外侧, 在基板上设有紫外LED灯; 在紫外LED灯的正上方设有透明面 板, 透明面板套设在内套上; 在内套的后端设有底盖, 底盖用于将电路模组封闭在内套和外 壳之间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面板为聚 光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明面板。
4、外 侧套设有反射罩, 在反射罩的反射表面涂有白色的光触媒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套内侧设 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内侧设有 与骨牵引针连接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与内套螺 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罩与外壳 的外侧螺纹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236832 U 2 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手。
5、术器械, 特别是用于骨牵引针上的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骨牵引针, 特别是穿透大骨的牵引针均比较长。 在骨牵引针穿透大骨(例 如: 臂骨或腿骨)后, 其一部分会露在人体外面。 待骨折部分恢复后, 需要将骨牵引针取出。 由于一部分骨牵引针露在外面, 导致其上会受到污染, 在其重新抽出时, 会再次穿过人体, 污染的针体会导致伤口感染, 消毒工作变得很复杂, 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为此中国专利号 ZL201120026199.7、 名称为 “分体式骨牵引针” 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的骨牵引针。 该骨 牵引针分为两段, 它们通过螺纹套接在一起, 组成一个完整的骨牵引针。 在需要取出骨牵引 针。
6、的时候, 从中间断开两段针体即可从人体抽出。 骨牵引针露在人体外面的部分, 不会重新 穿过人体。 因此该针结构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伤口感染。 0003 由于在骨牵引过程很长, 针体长期穿过人体, 针体露出人体部分与人体交界的地 方非常容易感染, 因此需要定期消毒, 以及进行必要的包扎防护处理。 包扎防护措施通常是 用纱布和消毒酒精包裹在伤口周围。 但是酒精容易挥发, 导致消毒效果不持久, 时间稍微长 一点, 效果就变差, 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所以一般需要经常更换伤口的纱布, 非常繁琐。 而且 过量使用酒精, 还可能会造成伤口皮肤过敏, 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
7、问题, 提供了一种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用于在骨 牵引针使用时, 对创口处进行杀菌, 用以减少伤口来自外界的细菌污染。 0005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包括: 用于套在骨牵引针上的内套和设在内 套外的外壳; 内套为有通孔的管套, 在内套和外壳之间设有电路模组; 电路模组包括基板, 基板套设在内套外侧, 在基板上设有紫外LED灯; 在紫外 LED灯的正上方设有透明面板, 透 明面板套设在内套上。 0007 优选地: 所述透明面板为聚光透镜。 聚光透镜可以使紫外光更集中于伤口周围。 0008 优选地: 在所述透明面板外侧套。
8、设有反射罩, 在反射罩的反射表面涂有白色的光 触媒涂层。 涂层材料优选为白色的纳米氧化钛光触媒材料。 白色涂层光触媒涂层即可以反 射紫外线, 又可以利用没有射到伤口处的紫外线在涂层上进行杀菌, 在伤口周围形成低密 度细菌环境, 进一步改善伤口周围的微环境。 0009 优选地: 在所述内套内侧设有凸起。 凸起可以为点状或条状。 0010 优选地: 所述内套内侧设有与骨牵引针连接的螺纹。 0011 优选地: 所述基板与内套螺纹连接。 0012 优选地: 所述反射罩与外壳的外侧螺纹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236832。
9、 U 3 0014 相比现有技术, 本发明创造的物品可以套在骨牵引针上, 位于人体露出部分。 紫外 光的出光方向正对着伤口方向, 其可以对伤口以及附近的细菌进行杀灭。 由于导致伤口感 染的细菌一般都来自于人体外的空气环境中,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可以在伤口周围形成一个 隔离区, 活性细菌不容易接近伤口。 在伤口包扎上酒精纱布后, 即使酒精完全挥发掉, 作用 在纱布外表面的紫外光线会最大程度的杀死游离到纱布上的各种细菌, 进而阻止细菌深入 伤口。 用本发明创造的自紫外光对伤口附近的细菌的灭杀, 可以采用定时或功率大小控制 的方式进行定量的杀菌处理, 以减小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 使用本发明创造可以减小。
10、在伤 口处使用杀菌的化学药品的用量, 避免过多化学药品渗入人体造成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9 图中标号说明: 0020 1、 内套; 2、 骨牵引针; 3、 外壳; 4、 基板;。
11、 5、 紫外LED灯; 6、 透明面板; 7、 反射罩; 8、 涂 层; 9、 凸起; 10、 螺纹; 12、 电线; 13、 通孔; 14、 底盖; 15、 封装胶; 16、 控制芯片; 50、 电路板。 0021 R1、 第一电阻; R2、 第二电阻; L1、 电感; Q1、 三极管; D1、 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 参见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的骨牵引针的电子消毒套装置, 其包括: 用于套在骨牵 引针2上的内套1和设在内套外的外壳3。 在内套1和外壳3之间设有电。
12、路模组。 内套1设有供 骨牵引针穿过的通孔13。 0024 电路模组包括用于设置紫外LED的基板4和用于设置LED驱动电路、 电源电路的电 路板50, 基板4套设在内套1的外侧, 它们之间螺纹连接。 在基板4 上设有紫外LED灯5。 在紫 外LED灯5的正上方设有透明面板6, 透明面板6 套设在内套1上, 且位于内套的前端, 它们之 间螺纹连接。 0025 透明面板6为聚光透镜, 其上表面凸起, 以形成聚光透镜。 聚光透镜可以使紫外光 更集中于伤口周围。 0026 在透明面板外侧套设有反射罩7, 在反射罩7的反射表面涂有白色的光触媒涂层8。 涂层8的材料优选为白色的纳米氧化钛光触媒材料。 白色。
13、涂层光触媒涂层即可以反射紫外 线, 又可以利用没有射到伤口处的紫外线在涂层上进行杀菌, 在伤口周围形成低密度细菌 环境, 进一步改善伤口周围的微环境。 反射罩为抛光的金属或反射镜。 反射罩可以是碗状或 伞状, 其根部与外壳3螺纹连接在一起。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236832 U 4 0027 在内套1的内侧设有凸起9, 凸起优选为条状, 这要求骨牵引针需要有相应的条状 凹槽供凸起9置入。 这种结构是有利于本发明创造的装置的安装和固定, 其可以固定在骨牵 引针上, 不发生转动。 用于替代本技术特征的替代方案是采用螺纹连接, 即: 内套与骨牵引 针螺纹连接, 内套1的内侧设有与。
14、骨牵引针连接的螺纹10。 0028 基板4与内套1螺纹连接。 0029 基板4与与电路板50构成电路模组, 它们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在外壳3上设有电线 12的出口孔。 电线12用于连接交流电。 在其它实施例中, 还可以采用充电电池的电源设计方 案。 0030 在内套1的后端设有底盖14, 底盖14用于将电路模组封闭在内套1和外壳 3之间的 空间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可以在该空间填充封装胶15。 图1 中的紫外LED灯的数量 有四个, 其均匀分布在环状透明面板覆盖的环形范围内。 紫外LED灯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设定, 其需要围绕在骨牵引针周围均匀设置。 0031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装。
15、置的电路原理图。 该电路图是紫外LED灯的驱动电路图。 四 个紫外LED灯5串联在一起, 其两端并联电容C1, 然后与二极管D1 串联。 二极管D1的输入端 串联电感L1, 并与交流转直流电路(AC/DC)的端口Vin连接。 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还与三极管 Q1的集电极连接, 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芯片16的控制信号端连接。 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 第二电阻R2串联后与电容C1并联。 控制芯片16的电源端串联有第一电阻R1。 高压交流电经 过交流转直流电路后变成低压直流电, 由端口Vin输入紫外LED灯的驱动电路; 经由电感L1 和电容C1滤波后向紫外LED灯供电。 控制芯片16用于控制紫外 LE。
16、D灯的开关, 三极管Q1导通 时, 紫外LED灯关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也可以采用没有控制芯片的紫外LED灯驱动电路, 此种情况, 需要在回路中串联一个开关既可以实现紫外LED灯的开关控制。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23683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236832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236832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236832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