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8056006
  • 上传时间:2019-12-20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65.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5955.9

    申请日:

    20080503

    公开号:

    CN101269163B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A61K9/06,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96,A61K9/06,A61P17/00

    申请人:

    马建国

    发明人:

    马建国,马龙,王国栋

    地址:

    273100 山东省曲阜市鼓楼北街第二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08100159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苦参100-30份,当归100-30份,黄柏100-30份,土茯苓100-30份,白鲜皮100-30份,蛇床子50-15份,地肤子50-15份,凡士林3000-1200份。其制备方法是先将凡士林加温化开后,再将苦参、当归、黄柏、土茯苓、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然后加热将药炸枯,捞出药渣,药油待凉凝固后即成药膏,分别装入塑料盒中备用。其有益效果是:该药膏是纯中药的可直接使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祛风止痒,软化痂皮,使皮损逐渐变薄消退,皮肤弹性恢复正常,避免了内服药物或外用激素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并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苦参100-30份,当归100-30份,黄柏100-30份,土茯苓100-30份,白鲜皮100-30份,蛇床子50-15份,地肤子50-15份,凡士林3000-12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配比范围是:苦参70份,当归70份,黄柏70份,土茯苓70份,白鲜皮70份,蛇床子30份,地肤子30份,凡士林200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凡士林加温化开后,再将苦参、当归、黄柏、土茯苓、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然后加热将药炸枯,捞出药渣,药油待凉凝固后即成药膏,分别装入塑料盒中备用。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膏,更具体地为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湿疹是一种最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医学界治疗此病现仍无特效疗法,故仍需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外治方药,以解除广大慢性湿疹患者的痛苦。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干燥,颜色呈棕红色或灰色,表面有抓痕浸润,粘腻性痂皮变厚,呈苔藓样变。在经常活动的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足跟等处,皮肤失去弹性,最易发生皲裂而致痛。在上肢或小腿部位,常伴灰褐、暗红色素沉着。瘙痒剧烈,因长期难以忍受的瘙痒,可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中医认为属湿热内蕴,外受风、湿、热邪,两邪相搏,结于腠理,最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发为本病。又因湿性重浊粘腻,化燥生风,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临床观察,西医治疗此病外用药物,仍然是激素类霜、膏,如:派瑞松、哈西奈德乳膏、哈西奈德溶液、去炎松尿素软膏、肤轻松软膏、曲咪新软膏,肤疾宁贴膏等。但如长期外用激素类霜、膏,对皮肤可有不同程度损害,如毛孔变大,表皮萎缩变薄,色素增加等副作用,至今仍未有疗效较佳的外用中药膏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除慢性湿疹患者剧痒的痛苦,按中医理论观点,而研制出一种无副作用,且能使皮损消退的外用中药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苦参100-30份,当归100-30份,黄柏100-30份,土茯苓100-30份,白鲜皮100-30份,蛇床子50-15份,地肤子50-15份,凡士林3000-120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苦参70份,当归70份,黄柏70份,土茯苓70份,白鲜皮70份,蛇床子30份,地肤子30份,凡士林2000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膏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凡士林加温化开后,再将苦参、当归、黄柏、土茯苓、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然后加热将药炸枯,捞出药渣,药油待凉凝固后即成药膏,分别装入塑料盒中备用。

    本发明的主要功能及有益效果是:本外用药膏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可直接使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除湿热,养阴血,润肌肤,祛风止痒,软化痂皮,使皮损逐渐变薄消退,皮肤弹性恢复正常,避免了内服药物或外用激素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证明此中药膏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并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用药依据:苦参,味苦性寒,能清热祛湿止痒;当归味甘辛,性苦,具补血养血润燥功效;黄柏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医疮功效;土茯苓味甘性平,具利湿解毒功效,治疗慢性湿疹为其所长;白鲜皮味苦性寒,苦寒清热,并能祛风止痒;蛇床子味苦性温,辛散能祛风,苦燥能除湿,具燥湿祛风止痒之功效;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具清湿热祛风止痒功效。

    药膏的使用方法:用时涂搽于皮损处,每日早晚各1次,至皮疹全部消退。

    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治疗176例,男102例,女74例;年龄20-76岁。

    治疗结果:以皮损完全消退,皮肤变平,恢复正常颜色,痒感消失为痊愈;皮疹明显消退变薄瘙痒症状大减为显效。患者均外搽药膏30天,结果:176例中,痊愈137例,显效:39例,总有效率为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苦参100克,当归100克,黄柏100克,土茯苓100克,白鲜皮100克,蛇床子50克,地肤子50克,凡士林3000克。

    该药膏的制备过程是:先将凡士林加温化开后,再将苦参、当归、黄柏、土茯苓、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然后加热将药炸枯,捞出药渣,药油待凉凝固后即成药膏,分别装入塑料盒中备用。

    实施例二:苦参70克,当归70克,黄柏70克,土茯苓70克,白鲜皮7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凡士林2000克。

    该药酊的制备过程按上述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加工即可。

    实施例三:苦参30克,当归30克,黄柏3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凡士林1200克

    该药酊的制备过程按上述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加工即可。

    从实践中对三个实施例方案疗效进行比较,实施例二疗效优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因此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湿疹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560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