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805471
  • 上传时间:2018-03-13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520.8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2553.5

    申请日:

    2009.09.15

    公开号:

    CN102019532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3P 15/00申请公布日:201104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5/00申请日:20090915|||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5/00

    主分类号:

    B23P15/00

    申请人:

    高耀宗

    发明人:

    高耀宗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中路2段37巷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先将铝型材与电热管固定,然后通过加工件在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对应的接触面之间施以900~1800rpm的高速旋转摩擦,并且同时还加以0~10t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因摩擦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最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10t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金属容器底部。本发明不需要借助助熔剂即可实现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熔接,同时还具有熔接时间短、加工容易且产品不易变型不良率低等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在铝型材外缘面以压铸或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电热管 ; 其次,通过加工件在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对应的接触面之间施以 900 ~ 1800RPM 的高速旋转摩擦,近并且同时还加以 0 ~ 10T 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因摩擦 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 ; 然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 10T 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金属 容器底部。
    2: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铝型材加热至 500 ~ 650 度并使之软化,且在铝型材的外缘面形成呈向外凸 出圆状的容置槽,并将电热管嵌入该容置槽中,并通过容置槽上缘处的夹挚部固定该电 热管 ; 其次,通过加工件在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对应的接触面之间施以 900 ~ 1800RPM 的高速旋转摩擦,近并且同时还加以 0 ~ 10T 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因摩擦 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 ; 然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 10T 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金属 容器底部。
    3: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电热管包覆在铝型材内 ; 其次,通过加工件在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对应的接触面之间施以 900 ~ 1800RPM 的高速旋转摩擦,近并且同时还加以 0 ~ 10T 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之间因摩擦 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 ; 然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 10T 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金属 容器底部。

    说明书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将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结 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由以前的土法炼钢至今日的自动化器具的使用,使 人类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通过一些自动化的电器来帮助人们做一些食物上的烹 调,而一般的自动烹调器具皆在其内部包覆电热管来达到加热烹调的目的,而其电热管 皆以压铸成型的方式包覆在锅体底部,而此一方式只适用于铝压铸成型的锅体,而本发 明人在先前也有申请一件专利,其发明名称为锅体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结构,其具体 是在锅体上表面预先涂抹异材熔接的助剂者 ;实施时,可通过高压熔合机将电热管上表 面处予以作瞬间熔化,再借助助剂的同步催化下,促使电热管与锅体表面熔接为一体。 而在异种或同种材质的锅体底部加以涂抹熔接助剂,并以一铝合金板与锅体底部表面紧 密贴合,并在其表面施以瞬间熔化,而使铝合金板与锅体表面熔接成一体,接着在铝合 金板的另一表面上将一电热管加以贴合并施以瞬间熔合,而将电热管熔接在锅体底部的 铝合金板的表面上,但此一方式须要借用助熔剂来使锅体与铝合金板和电热管加以熔 合,而且熔合的时间较长,而将温度加温至金属软化的步骤,而且施以瞬间熔合时会产 生高温而使产品变形,而造成高的不良率,易使石棉模具变型而需时常修正。
         基于上述缺点,本发明人潜心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需要借助助熔剂来熔合,并且熔合时间长和不良率高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方案是 :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中,
         首先,在铝型材外缘面以压铸或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包覆电热管 ;
         其 次, 通 过加工件在 金属容器底部 与铝型材对应 的接 触面之间施 以 900 ~ 1800RPM 的高速旋转摩擦,近并且同时还加以 0 ~ 10T 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 之间因摩擦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 ;
         然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 10T 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 金属容器底部。
         本发明的第二解决方案是 :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中,
         首先,将铝型材加热至 500 ~ 650 度并使之软化,且在铝型材的外缘面形成呈向 外凸出圆状的容置槽,并将电热管嵌入该容置槽中,并通过容置槽上缘处的夹挚部固定 该电热管。
         其 次, 通 过加工件在 金属容 器底部 与铝型 材 对应 的接触 面 之间施 以 900 ~ 1800RPM 的高速旋转摩擦,近并且同时还加以 0 ~ 10T 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 之间因摩擦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 ;
         然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 10T 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 金属容器底部。
         本发明的第三解决方案是 :
         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中,
         首先,将电热管包覆在铝型材内 ;
         其 次, 通 过加工件在 金属容 器底部 与铝型 材 对应 的接触 面 之间施 以 900 ~ 1800RPM 的高速旋转摩擦,近并且同时还加以 0 ~ 10T 的压力而前进,该对应的接触面 之间因摩擦而产生高热而使接触面熔解,因熔解而产生粘性 ;
         然后,对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至少 10T 的压力,而将铝型材熔接在 金属容器底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先将电热管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铝型材上后,通过加工件 使得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对应的接触面之间产生高速旋转摩擦,并施以压力而前进, 这样使得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的接触面之间因摩擦而产生高热,进而接触面熔解而产 生粘性,最后再通过在金属容器底部与铝型材之间施以压力而将两者连接起来,这样本 发明不需要助熔剂熔接,且具有熔接时间短、加工容易且产品不易变型不良率低等效 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 图 3 是本发明的结合动作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 图 5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 图 6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 图 7 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涉及一铝块体包覆电热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 : 金属容器 1 铝型材 2 底部 11 容置槽 21 接触面 22 接触面 41 电热管 3 外缘面 23 铝块体 4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 阐述。
         请参阅图 1 到图 6 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金属容器 1 的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是在金属容器 1 的底部 11 熔接结合与金属容器 1 同材质或异材的铝型材 2,该金 属容器 1 可以为金属材质的锅体或者壶体,而该铝型材 2 则可以为铝合金板或者铝块体, 而金属容器 1 可为不锈钢、铝合金、铁等金属材料,而铝型材 2 可以压铸或铸造成型方式 在外缘面 23 一体成型包覆一电热管 3,另铝型材 2 亦可预先加热到一定温度,具体的温度 为 500 ~ 650 度,而使铝型材 2 呈软化状态,接着将铝型材 2 的外缘面 23 加以成型呈向 外凸出圆状的电热管 3 的容置槽 21,而容置槽 21 内大小可供电热管 3 置入嵌合,然后将 金属容器 1 底部 11 与上述铝型材 2 对应的接触面 22 以一加工件固定一加工件旋转并施以 瞬间高速旋转磨擦加压缓慢前进,该瞬间高速是指 900 ~ 1800RPM,而该加压则是指加 以 0 ~ 10T 的压力。 而令金属容器 1 底部 11 与铝型材 2 对应的接触面 22 瞬间因磨擦产 生高热,因近熔解而产生高度黏着性,再施以高速冲、加压使其熔接在一起,该再次高 速冲、加压具体是指以 10T 或者更大的压力而冲击。 而使铝型材 2 熔接在金属容器 1 的 底部 11 上,接着可在铝型材 2 的外缘面容置槽 21 内置入一电热管 3,而容置槽 21 大小可 供电热管 3 置入容置,并于容置槽 21 若干上缘处或全面性加以夹掣,而将电热管 3 夹掣 在铝型材 2 外缘面的容置槽 21 内,或另于铝块体 4 内包覆电热管 4 并令其接触面 41 与金 属容器 1 底部 11 磨擦熔接,而使金属容器 1 与铝型材 2 或铝块体 4 的熔接不用助熔剂熔 接,且熔接时间短、加工容易,而产品不易变型,所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而使得金属容 器底部能与铝型材快速熔接结合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关 键  词:
    一种 金属 容器 底部 加热 装置 结合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金属容器底部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547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