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59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 CN 203885599 U (21)申请号 201420311637.8 (22)申请日 2014.06.12 A61B 17/72(2006.01) (73)专利权人 潘立 地址 474550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建设路 74 号西峡县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潘立 韩丽 (54) 实用新型名称 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 髓内针, 其手术操作简单、 操作技术容易掌握、 骨 折处不切口或有限小切口, 不剥离骨膜, 二是锁骨 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2、远端有螺纹, 可以防止 髓内针滑动, 术中远端锁定、 近端折弯后不仅可以 达到轴向加压作用, 而且可以防止近端针头松动 后刺激皮肤 ; 方案是, 包括圆柱形的主针体、 螺栓 和活动尖端, 主针体的一端经圆滑过渡连接有呈 三棱锥状的针头, 主针体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直 径小于主针体的螺杆, 螺栓上与其头部相对的一 端上有与螺杆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 活动尖端 由圆柱形主体和圆柱形主体呈圆滑过渡的三棱锥 状的尖头构成, 活动尖端圆形端面上设有与螺杆 相对应的第二内螺纹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
3、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599 U CN 203885599 U 1/1 页 2 1. 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包括圆柱形的主针体 (1) 、 螺栓 (2) 和活动尖端 (3) , 其特征在于, 主针体 (1) 的一端经圆滑过渡连接有呈三棱锥状的针头 (4) , 主针体 (1) 的另 一端同轴连接有直径小于主针体 (1) 的螺杆 (5) , 螺栓 (2) 上与其头部相对的一端上有与螺 杆 (5) 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 (6) , 活动尖端 (3) 由圆柱形主体和圆柱形主体呈圆滑过渡 的三棱锥状的尖头构成, 活动尖端 (3) 圆形端。
4、面上设有与螺杆 (5) 相对应的第二内螺纹孔 (7)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尖端 (3) 的圆柱形主体的直径等于主针体 (1) 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 (2) 的 外径等于主针体 (1) 的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85599 U 2 1/3 页 3 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 特别是一种操便简单、 使用安全、 创伤小、 治疗效 果好的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
5、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70 80发生在锁骨中外 1/3 段, 目 前治疗方案包括 : 1、 非手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2、 手术外固定架固定, 3、 钢板内固定, 4、 克氏针或髓内针内固定。 0003 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时, 骨折畸形愈合、 不愈合 的发生率较高, 并且长期外固定不利于关节锻炼, 影响早期生活质量, 痛苦较大, 很多病人 难以忍受, 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0004 2、 手术外固定架固定可以减少骨膜剥离, 但仍有一定的手术创伤, 且在手术过程 中有穿破胸膜风险, 术后外固定支架影响外观及日常生活。 0005 3、 钢板固定需较大手。
6、术切口, 手术创伤大, 骨膜剥离较多, 对骨折部位血运破坏 对, 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物松动, 发生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损伤, 以及局部皮肤坏死、 感 染风险大, 且需要住院行二次手术取出钢板, 医疗费用高, 另外后期切口瘢痕影响美观。 0006 4、 目前锁骨多用骨圆针当作锁骨髓内针, 此种方法减少手术切口长度、 减少对骨 膜剥离但不能控制骨折端的旋转, 固定力弱, 不能轴向加压且容易脱出等不足, 用一根克氏 髓内规定, 两端均要穿出皮质骨, 制成勾, 埋于皮下, 内固定松动后针钩会对局部皮肤形成 刺激, 而目前锁骨带锁髓内针亦存在创伤较大、 结构复杂、 操作繁琐等缺点。 0007 随着社会的。
7、进步, 人们 (特别是女性患者) 对功能及美观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要求 减少术后痛苦和减短治疗时间, 因此发明一种符合患者需要的设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针对上述情况,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锁骨及 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 有效的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其手术操作简单、 操作技术 容易掌握、 骨折处不切口或有限小切口, 不剥离骨膜, 二是锁骨及肩锁关节半锁定髓内针远 端有螺纹, 可以防止髓内针滑动, 术中远端锁定、 近端折弯后不仅可以达到轴向加压作用, 而且可以防止近端针头松动后刺激皮肤。 0009 其解决方案是, 包括圆柱形的主。
8、针体、 螺栓和活动尖端, 主针体的一端经圆滑过渡 连接有呈三棱锥状的针头, 主针体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直径小于主针体的螺杆, 螺栓上与 其头部相对的一端上有与螺杆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 活动尖端由圆柱形主体和圆柱形主 体呈圆滑过渡的三棱锥状的尖头构成, 活动尖端圆形端面上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第二内螺 纹孔。 0010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 一是手术操作简单、 操作技术容易掌握, 骨折处不切口或 说 明 书 CN 203885599 U 3 2/3 页 4 有限小切口, 不剥离骨膜, 有利于保持骨折端血运, 促进骨折愈合, 二是锁骨及肩锁关节半 锁定髓内针远端有螺纹, 可以防止髓内针滑动, 术中。
9、远端锁定、 近端折弯后不仅可以达到轴 向加压作用, 而且可防止近端针头松动后刺激皮肤, 三是内固定取出简单, 不需住院, 可以 省去二次手术费用, 二次手术切口小, 四是髓骨髓内针有一定弹性, 可以更好地适应锁骨弯 曲的形状, 特别适用于锁骨中三分之一骨折治疗。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螺栓和主针体相结合的示意图。 0012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尖端和主针体相结合的示意图。 0013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尖端和主针体半结合示意图。 0014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螺栓和主针体半结合示意图。 0015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螺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6 为图 5 仰视图。
10、。 0017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主针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尖端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9 为图 8 俯视图。 0020 图 10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由图 1 至图 10 给出, 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的主针体 1、 螺栓 2 和活动尖端 3, 主 针体 1 的一端经圆滑过渡连接有呈三棱锥状的针头 4, 主针体 1 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直径 小于主针体 1 的螺杆 5, 螺栓 2 上与其头部相对的一端上有与螺杆 5 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孔 6, 活动尖端 3 由圆柱。
11、形主体和圆柱形主体呈圆滑过渡的三棱锥状的尖头构成, 活动尖端 3 圆形端面上设有与螺杆 5 相对应的第二内螺纹孔 7。 0023 所述活动尖端 3 的圆柱形主体的直径等于主针体 1 的直径。 0024 所述螺栓 2 的外径等于主针体 1 的直径。 002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患者采用臂丛麻醉, 仰卧位, 肩垫高, 经骨折处在锁骨前上方 作长约 2 至 3 厘米的切口 (斜形, 粉碎骨折根据骨折段长度适当延长) , 切开颈阔肌及锁骨骨 膜, 行骨膜下操作显露锁骨骨折部位 ; 然后将活动尖端 3 旋拧到主针体 1 的螺杆 5 上, 再导 针将活动尖端 3 自骨折远折端 (对于锁骨骨折后造成的两端。
12、, 将靠近肩峰端即靠近肩锁关 节的一端称为远折端) 延髓腔插入, 自锁骨肩峰端即靠近肩锁关节的一端穿出, 复位骨折断 端, 取出活动尖端 3 后用电钻与髓内针的螺杆 5 (髓内针远端, 即肩峰端) 相连后延髓腔顺时 针穿入骨折近端, 并由锁骨靠近肩锁关节穿出皮外 (即针头 4 穿出皮外) , 将螺栓 2 旋拧到主 针体 1 的螺杆 5 上, 用电钻与主针体 1 的针头 4(主针体近端, 即肩关节端) 相连后顺时针 转动并向内侧牵拉使螺栓 2 的外螺纹进入骨道 ; 然后将髓内针针头 4(髓内针近端, 即肩锁 关节端) 折弯后剪断, 利用持针器或老虎钳顺时针旋转针头 4 使之贴紧骨面, 巾钳提拉皮。
13、肤 覆盖针头 4, 最后缝合切口即完成手术 ; 闭合复位时用点式复位钳先加紧并提起远骨折端, 用上述方法穿入髓内针后, 用另一点式复位钳夹紧近骨折端, 予以闭合复位, 透视位置满意 说 明 书 CN 203885599 U 4 3/3 页 5 后同法髓内针穿入近骨折端。 0026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骨髓腔内的固定钉, 授权公告号为 CN2810515Y, 下 面探讨它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缺陷及本实用新型的改进 : 1、 其采用的为锁骨远端向近端顺 行穿针技术, 对近针点的选取难度大, 局部创伤大, 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动尖端 3 与主针体 1 连接后由骨折远断端向肩峰传出后再逆向向近骨折端。
14、穿出, 有效减少了创伤且不用选取 肩峰端进针点, 2、 髓腔为圆形或椭圆形, 三角形的主针结构在进针过程中加大对骨内膜破 坏, 并且影响主针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形主针体 1 后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缺陷 ; 3、 本实 用新型的主针体 1 断面圆形设计髓腔内抗旋转作用要弱于三棱接构, 但本实用新型通过螺 栓 2 以及主针体 1 穿出锁骨近端后针头 4 折弯包埋皮下, 不仅解决了旋转问题, 而且可以起 到轴向加压作用。 0027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 一是手术操作简单、 操作技术容易掌握, 骨折处不切口或 有限小切口, 不剥离骨膜, 有利于保持骨折端血运, 促进骨折愈合, 二是锁骨及肩锁关节。
15、半 锁定髓内针远端有螺纹, 可以防止髓内针滑动, 术中远端锁定、 近端折弯后不仅可以达到轴 向加压作用, 而且可防止近端针头松动后刺激皮肤, 三是内固定取出简单, 不需住院, 可以 省去二次手术费用, 二次手术切口小, 四是髓骨髓内针有一定弹性, 可以更好地适应锁骨弯 曲的形状, 特别适用于锁骨中三分之一骨折治疗。 说 明 书 CN 203885599 U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599 U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599 U 7 3/4 页 8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599 U 8 4/4 页 9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599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