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52483.5 (22)申请日 2016.11.25 (71)申请人 安庆蓝珊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46002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蔡山路 151-62号 (72)发明人 葛成燕 (51)Int.Cl. A61K 36/7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 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包括机架、 放料仓、 取料装 置、 整料装置、 刷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所述的机架 上安装有PLC控。
2、制器, 所述的PLC控制器用于控制 本发明的电动元件和气动元件等的自动作业, 所 述的放料仓位于机架左部, 所述的取料装置位于 放料仓右上方, 所述的整料装置位于取料装置右 下方, 所述的刷料装置位于机架右部, 且刷料装 置位于整料装置右方, 所述的出料装置位于机架 下部。 本发明能够实现将刚摘下的枇杷叶进行自 动刷洗, 并且, 刷洗干净的枇杷叶还能配合烘干 装置进行烘干, 并可配合切丝机、 切碎机和磨粉 机以将枇杷叶进行切丝、 切碎和磨粉, 从而完成 基本的枇杷叶炮制工作。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 CN 106389571 A 2017.02.15 CN 106389571 A。
3、 1.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 放料仓(2)、 取料装置(3)、 整 料装置(4)、 刷料装置(5)和出料装置(6); 所述的机架(1)上安装有PLC控制器, 所述的放料 仓(2)位于机架(1)左部, 所述的取料装置(3)位于放料仓(2)右上方, 所述的整料装置(4)位 于取料装置(3)右下方, 所述的刷料装置(5)位于机架(1)右部, 且刷料装置(5)位于整料装 置(4)右方, 所述的出料装置(6)位于机架(1)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放料仓(2)沿 机架(1)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的固连在机架(1)上, 放。
4、料仓(2)包括放料底板(21)、 前后料 板(22)和底料板(23), 所述的放料底板(21)与水平面间的夹角1140 , 前后料板(22)固 连在放料底板(21)前后两端, 底料板(23)固连在放料底板(21)右下端, 且放料底板(21)上 端固连有橡胶弹片(24); 所述的取料装置(3)包括取料辊筒(31)、 传送链(32)和取叶装置(33); 所述的取料辊筒 (31)数量为四, 且四个取料辊筒(31)将取料装置(3)分成一号链区(3a)、 二号链区(3b)、 三 号链区(3c)和四号链区(3d), 所述的传送链(32)由链板与链节构成, 传送链(32)安装在取 料辊筒(31)上, 一号链。
5、区(3a)位于放料仓(2)右上方且平行于放料底板(21), 位于二号链区 (3b)的传送链(32)与水平面的夹角20 , 位于三号链区(3c)的传送链(32)与水平面的夹 角3160 , 位于四号链区(3d)的传送链(32)与水平面的夹角430 , 四个取料辊筒(31) 之一与外部电机相连接; 所述的取叶装置(33)数量为七, 七个取叶装置(33)均匀安装在传送链(32)上, 取叶装 置(33)包括储泵框(331)、 支泵板(332)、 取叶气缸(333)、 取叶吸盘(334)和取叶泵(335), 所 述的储泵框(331)整体为立方体框架结构, 储泵框(331)的宽度与放料仓(2)的宽度相等,。
6、 储 泵框(331)固连在传送链(32)的链板上, 支泵板(332)固连在储泵框(331)上端面, 取叶气缸 (333)竖直固连在支泵板(332)上, 取叶气缸(333)顶端固连有取叶吸盘(334), 取叶吸盘 (334)为硅胶材质, 所述的取叶泵(335)安装在储泵框(331)内, 且取叶泵(335)与取叶吸盘 (334)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整料装置(4) 固连在机架(1)中部, 且整料装置(4)位于取料装置(3)的四号链区(3d)右方, 且整料装置 (4)最左端位于取料装置(3)的三号链区(3c)最下端的左下方, 所述。
7、的整料装置(4)包括传 料输送机(41)、 传料挡板(42)和调位板(43); 所述的传料输送机(41)为常规皮带输送机, 传 料输送机(41)前后两端均竖直设置有传料挡板(42); 所述的调位板(43)数量为二, 两个调 位板(43)对称固连在传料挡板(42)内侧, 且两个调位板(43)沿传料输送机(41)从左往右逐 步靠近布置, 两个调位板(43)左部的最大间距与储泵框(331)的宽度相等, 两个调位板(43) 右部的平均间距为7cm, 且各调位板(43)下端面与传料输送机(41)上端面相贴合, 各调位板 (43)左端位于取料装置(3)的三号链区(3c)右下方, 各调位板(43)右端贯穿整。
8、料装置(4)并 与刷料装置(5)相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刷料装置(5) 包括滑叶板(51)、 刷叶仓(52)、 转叶装置(53)、 滑动支架(54)、 刷叶装置(55)和冲刷喷头 (56); 所述的滑叶板(51)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的布置在整料装置(4)右侧, 滑叶板(51)左 端固连在整料装置(4)的传料挡板(42)上并与传料输送机(41)右端上表面相切; 滑叶板 (51)右端竖直向下设置有挡刷左板(511); 所述的两个调位板(43)右部下端面与滑叶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6389571 A 2 (51)上端。
9、面相贴合并沿滑叶板(51)的轨迹逐步向下布置; 刷叶仓(52)包括上仓(521)、 下仓 (522)和刷叶转杆(523), 所述的上仓(521)为上下两端均敞开的立方体框架结构, 上仓 (521)前后两侧面上部与两个调位板(43)右端相固连, 上仓(521)前后两侧面下部与滑叶板 (51)右端的挡刷左板(511)相固连, 上仓(521)右侧面下部设置有贯通的刷叶槽(5211), 挡 刷左板(511)上设置有立方体结构的支板腔(5212); 所述的下仓(522)为上端敞开的立方体 空腔, 下仓(522)位于上仓(521)正下方, 且下仓(522)底部均匀设置有漏水孔, 下仓(522)左 部通过刷。
10、叶转杆(523)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 且刷叶转杆(523)与外部电机相连接; 所述的转叶装置(53)包括转叶板(531)、 转叶轴(532)、 转叶气缸(533)和转叶电机 (534), 所述的转叶板(531)为扁平方形板, 转叶板(531)上均匀设置有漏水孔, 转叶板(531) 右端水平固连有转叶轴(532), 转叶轴(532)右端水平固连有转叶气缸(533), 所述的转叶电 机(534)安装在机架(1)上, 且转叶电机(534)主轴与转叶气缸(533)右端相连接; 当转叶板 (531)处于水平状态, 且转叶气缸(533)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时, 转叶板(531)左端贯穿上仓 (521)。
11、的刷叶槽(5211)并嵌入挡刷左板(511)的支板腔(5212)内, 转叶板(531)右端位于上 仓(521)内部; 当转叶气缸(533)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 转叶板(531)位于上仓(521)外部; 所述的滑动支架(54)从左往右水平的固连在机架(1)上, 且滑动支架(54)位于刷叶仓 (52)正上方, 滑动支架(54)中部设置有滑杆槽(541); 所述的刷叶装置(55)包括滑杆块(551)、 滑轮(552)、 刷叶气缸(553)、 毛刷(554)、 转动 盘(555)、 连杆(556)和刷叶电机(557), 所述的滑杆块(551)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滑轮 (552), 滑杆块(551)通。
12、过一对滑轮(552)可滑动的嵌入滑动支架(54)的滑杆槽(541)内, 刷 叶气缸(553)竖直固连在滑杆块(551)下端面, 刷叶气缸(553)底部固连有毛刷(554), 所述 的转动盘(555)可转动的安装在滑动支架(54)上, 连杆(556)一端与滑杆块(551)相铰接, 连 杆(556)另一端偏心安装在转动盘(555)上, 所述的刷叶电机(557)安装在机架(1)上, 且刷 叶电机(557)主轴与转动盘(555)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当滑杆块(551)位于所能运动到的 最左端时, 毛刷(554)位于刷叶仓(52)内侧最左端, 当滑杆块(551)位于所能运动到的最右 端时, 毛刷(554。
13、)位于刷叶仓(52)内侧最右端; 所述的冲刷喷头(56)沿刷叶仓(52)前后两侧均有安装有八个, 八个冲刷喷头(56)均嵌 入上仓(521)的前后两侧壁中, 并且各冲刷喷头(56)的出水口倾斜朝下; 各冲刷喷头(56)通 过水管与外部水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料装置(6) 包括出料输送机(61)、 出渣板(62)和出渣气缸(63), 所述的出料输送机(61)为常规皮带输 送机, 出料输送机(61)水平安装在刷叶仓(52)下方的机架(1)上, 所述的出渣板(62)沿机架 (1)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布置, 出渣气缸(63)右端固连在机架(。
14、1)上, 出渣气缸(63)左端 固连在出渣板(62)上, 且当出渣气缸(63)伸出到最长时, 出渣板(62)位于刷叶仓(52)正下 方, 出渣板(62)右端的出口处位于出料输送机(61)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放料底板(21) 上均匀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阻料筋(2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取叶装置(33) 分为一号取叶端(33a)、 二号取叶端(33b)和三号取叶端(33c); 取叶装置(33)按照一号取叶 端(33a)、 二号取叶端(33b)、 三号取叶端(33c)、 二号取叶端(33b。
15、)、 一号取叶端(33a)、 二号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6389571 A 3 取叶端(33b)和三号取叶端(33c)的顺序依次均匀安装在传送链(32)上; 一号取叶端(33a)的取叶气缸(333)位于储泵框(331)前部, 一号取叶端(33a)的取叶泵 (335)位于储泵框(331)后部; 二号取叶端(33b)的取叶气缸(333)与取叶泵(335)均位于储 泵框(331)中部; 三号取叶端(33c)的取叶气缸(333)位于储泵框(331)后部, 三号取叶端 (33c)的取叶泵(335)位于储泵框(331)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
16、征在于: 所述的各调位板(43) 内侧面均竖直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挡叶柱(431), 所述的各挡叶柱(431)在调位板(43)内 呈相互错位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料输送机 (61)上还安装有烘干设备, 所述的烘干设备可以是电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料输送机 (61)上还安装有传送带单道分多道的装置, 出料输送机(61)左端的多道出口分别连接切丝 机、 磨粉机和破碎机。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6389571 A 4 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技术领域 0001。
17、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背景技术 0002 枇杷叶(学名: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 又名巴 叶、 芦桔叶( 中药材手册 )。 原植物枇杷又名: 卢橘(广东)。 有清肺止咳, 和胃利尿, 止渴的 功效。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分布于中南及陕西、 甘肃、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 湾、 四川、 贵州、 云南等地。 枇杷叶全年均可采收。 其性微寒、 味苦, 有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的 功效,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 气逆喘急, 胃热呕逆, 烦热口渴等病症。 0003 枇杷叶在中药中有众多。
18、用法, 例如: 0004 1、 治疗梅核气: 此时, 需用枇杷叶30g, 刷去绒毛, 用水洗净, 切丝晒干; 第一次加水 200ml, 煎至100ml, 滤汁; 再加水160ml, 煎至100ml, 滤汁; 将二次药汁混合, 分2次早晚温服。 0005 2、 治疗蛲虫: 取鲜枇杷叶适量, 去毛洗净, 加水煎沸1小时, 把煎液浓缩过滤, 每 200ml药液含生药lOOg。 患儿睡前及次晨空腹各服lOOml。 0006 3、 治疗小儿吐乳不止: 取去毛枇杷叶1g, 母丁香1g, 研磨成末, 过筛, 用少许涂在乳 头上, 让小儿吸吮, 便能制止吐乳。 0007 4、 治疗肩周炎: 将适量的去毛枇杷叶。
19、切碎, 焙热, 用纱布包裹后热敷患处, 10多分 钟后疼痛便可减轻。 0008 通过现有记载可知, 枇杷叶的处理可选择是保持整片、 切丝、 切碎或研磨成粉, 而 无论何种效果, 枇杷叶在使用前必须去除绒毛, 若不去除绒毛则绒毛会刺激咽喉引起剧烈 咳嗽, 加重病情, 而现有技术中; 去除枇杷叶的绒毛均靠人工用毛刷刷洗, 浪费人力, 且工作 效率低, 当需要刷洗大批量枇杷叶时, 该手工方法以不适应要求, 且绒毛长期刺激皮肤还易 造成皮肤损伤; 所以, 现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刷洗枇杷叶, 且能配合烘干装置、 切丝机、 切碎机 和磨粉机等进行综合作业, 以对枇杷叶进行切丝、 切碎和磨粉的设备。 发明内容 。
20、0009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能够实 现对刚摘下的枇杷叶进行自动刷洗绒毛, 刷洗干净的枇杷叶还可配合烘干装置、 切丝机、 切 碎机和磨粉机等进行综合作业。 00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包括机 架、 放料仓、 取料装置、 整料装置、 刷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 所 述的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的电动元件和气动元件等的自动作业, 所述的放料仓位于 机架左部, 所述的取料装置位于放料仓右上方, 所述的整料装置位于取料装置右下方, 所述 的刷料装置位于机架右部, 且刷料装置位。
21、于整料装置右方, 所述的出料装置位于机架下部。 0011 所述的放料仓沿机架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的固连在机架上, 放料仓包括放料底 板、 前后料板和底料板, 所述的放料底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1140 , 1设计为140 的作用 说 明 书 1/9 页 5 CN 106389571 A 5 是避免放料仓太过陡峭而使得放入放料仓的枇杷叶全部堆积在仓底, 影响后续取料装置的 取叶效果, 前后料板固连在放料底板前后两端, 底料板固连在放料底板右下端, 且放料底板 上端固连有橡胶弹片, 橡胶弹片能够阻挡住枇杷叶, 避免部分枇杷叶因在放料仓内堆积过 多而从底料板上端漏出, 且橡胶弹片能起到缓冲作用, 避免下。
22、述取料装置的取叶气缸因未 及时完全收缩而撞击到底料板的情况; 当需要对枇杷叶进行炮制时, 将刚摘下的未处理过 的枇杷叶通过外部皮带输送机输送到放料仓内; 0012 所述的取料装置包括取料辊筒、 传送链和取叶装置; 所述的取料辊筒数量为四, 且 四个取料辊筒将取料装置分成一号链区、 二号链区、 三号链区和四号链区, 所述的传送链由 链板与链节构成, 传送链安装在取料辊筒上, 一号链区位于放料仓右上方且平行于放料底 板, 当取叶装置运动到一号链区时, 取叶装置工作以将放料仓内的枇杷叶取出, 位于二号链 区的传送链与水平面的夹角20 , 位于三号链区的传送链与水平面的夹角3160 , 位于 四号链区。
23、的传送链与水平面的夹角430 , 四个取料辊筒之一与外部电机相连接; 工作 时, PLC控制器控制外部电机带动取料辊筒转动, 进而带动传送链顺时针转动; 0013 所述的取叶装置数量为七, 七个取叶装置均匀安装在传送链上, 取叶装置包括储 泵框、 支泵板、 取叶气缸、 取叶吸盘和取叶泵, 所述的储泵框整体为立方体框架结构, 储泵框 的宽度与放料仓的宽度相等, 储泵框固连在传送链的链板上, 支泵板固连在储泵框上端面, 取叶气缸竖直固连在支泵板上, 取叶气缸顶端固连有取叶吸盘, 取叶吸盘为硅胶材质, 所述 的取叶泵安装在储泵框内, 且取叶泵与取叶吸盘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 初始状态下, 各取叶 气缸。
24、处于完全收缩状态, 工作时, 当取叶装置运动到一号链区, 则PLC控制器控制取叶气缸 伸出, 当取叶气缸完全伸出时, 取叶气缸底部的取叶吸盘与放料底板相接触, 当取叶吸盘接 触到一片枇杷叶后, 取叶泵工作使得取叶吸盘吸附住枇杷叶, 接着吸附住枇杷叶的取叶装 置在传送链的带动下依次从一号链区顺时针运动到三号链区, 在三号链区右下端将吸附住 的枇杷叶放置到下述的整料装置上, 接着, 放下枇杷叶的取叶装置再从三号链区运动到四 号链区, 并且, 此时取叶气缸再次收缩到最短, 接着该取叶装置重新运动到一号链区以吸附 枇杷叶, 通过上述过程循环往复的将位于放料仓的枇杷叶间隔性的放置到整料装置上。 0014。
25、 所述的整料装置固连在机架中部, 且整料装置位于取料装置的四号链区右方, 且 整料装置最左端位于取料装置的三号链区最下端的左下方, 所述的整料装置包括传料输送 机、 传料挡板和调位板; 0015 所述的传料输送机为常规皮带输送机, 传料输送机前后两端均竖直设置有传料挡 板; 工作时, 从取料装置进入整料装置的枇杷叶进入传料输送机上。 0016 所述的调位板数量为二, 两个调位板对称固连在传料挡板内侧, 且两个调位板沿 传料输送机从左往右逐步靠近布置, 两个调位板左部的最大间距与储泵框的宽度相等, 两 个调位板右部的平均间距为7cm, 工作时, 进入传料输送机的枇杷叶在两个调位板的作用下 调整运。
26、动姿势, 无论最初进入两个调位板之间的枇杷叶处于何种姿势, 最终位于两个调位 板右部的枇杷叶均是处于左右长度大于前后长度的姿势进入后续的刷料装置, 两个调位板 右部的平均间距设为7cm的作用是使得两个调位板右部间距仅允许一片枇杷叶沿左右方向 平铺通过, 且各调位板下端面与传料输送机上端面相贴合, 其目的是防止枇杷叶从调位板 与传料输送机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各调位板左端位于取料装置的三号链区右下方, 各调位 板右端贯穿整料装置并与刷料装置相固连。 说 明 书 2/9 页 6 CN 106389571 A 6 0017 所述的刷料装置包括滑叶板、 刷叶仓、 转叶装置、 滑动支架、 刷叶装置和冲刷喷。
27、头; 0018 所述的滑叶板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的布置在整料装置右侧, 滑叶板左端固连在 整料装置的传料挡板上并与传料输送机右端上表面相切; 滑叶板右端竖直向下设置有挡刷 左板; 所述的两个调位板右部下端面与滑叶板上端面相贴合并沿滑叶板的轨迹逐步向下布 置; 工作时, 从传料输送机上运送到刷料装置的枇杷叶进入滑叶板上, 并从滑叶板上滑向刷 叶仓。 0019 刷叶仓包括上仓、 下仓和刷叶转杆, 所述的上仓为上下两端均敞开的立方体框架 结构, 上仓前后两侧面上部与两个调位板右端相固连, 上仓前后两侧面下部与滑叶板右端 的挡刷左板相固连, 上仓右侧面下部设置有贯通的刷叶槽, 挡刷左板上设置有立方体结。
28、构 的支板腔; 工作时, 进入刷叶仓的枇杷叶首先进入上仓中, 且上仓能够完全容纳一片枇杷 叶; 0020 所述的下仓为上端敞开的立方体空腔, 下仓位于上仓正下方, 且下仓底部均匀设 置有漏水孔, 工作时, 首先下述刷叶装置将位于上仓内的枇杷叶的一面刷净, 当枇杷叶的一 个表面在上仓中被刷净之后, 在下述转叶装置的作用下, 枇杷叶进入下仓内, 且枇杷叶中未 被刷过的一面朝上, 此时, 下述刷叶装置继续工作以使得下仓中的枇杷叶上表面也被刷净, 从而枇杷叶上下表面均被刷干净, 所述漏水孔的作用是滤出冲刷枇杷叶的水以及滤出枇杷 叶上的绒毛, 下仓左部通过刷叶转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 且刷叶转杆与外部。
29、电机相连 接; 当下仓中的枇杷叶两面均被完全刷干净, 且枇杷叶的绒毛均从漏水孔处被冲刷出去之 后, 外部电机带动刷叶转杆旋转, 进而带动下仓顺时针旋转, 进而使得被刷净的枇杷叶进入 下述的出料装置上。 0021 所述的转叶装置包括转叶板、 转叶轴、 转叶气缸和转叶电机, 所述的转叶板为扁平 方形板, 转叶板上均匀设置有漏水孔, 该漏水孔的作用是滤出冲刷枇杷叶的水以及滤出枇 杷叶上的绒毛, 转叶板右端水平固连有转叶轴, 转叶轴右端水平固连有转叶气缸, 所述的转 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 且转叶电机主轴与转叶气缸右端相连接; 0022 当转叶板处于水平状态, 且转叶气缸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时, 转叶板左端。
30、贯穿上仓 的刷叶槽并嵌入挡刷左板的支板腔内, 支板腔的设计是使得转叶板在上仓左端能有一个支 撑力, 不至于悬空, 有助于延长转叶装置的使用寿命, 转叶板右端位于上仓内部; 当转叶气 缸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 转叶板位于上仓外部; 0023 初始状态下, 转叶板处于水平状态, 且转叶气缸处于完全伸出状态, 此时, 转叶板 完全嵌入上仓下端, 从而进入上仓的枇杷叶能够停留在上仓中并位于转叶板上端面, 当枇 杷叶的一面被刷净之后, 转叶气缸略微收缩, 使得转叶板脱离支板腔, 接着, 转叶电机工作 带动转叶气缸旋转, 进而带动转叶板旋转180 , 从而使得位于转叶板上的枇杷叶掉入下仓 中, 且此时枇杷叶。
31、顺势翻转180 , 枇杷叶未被刷的一面朝上, 接着, 转叶气缸完全收缩, 使得 转叶板位于上仓外部而不会干扰到后续刷叶装置在下仓内对枇杷叶的清刷; 0024 所述的滑动支架从左往右水平的固连在机架上, 且滑动支架位于刷叶仓正上方, 滑动支架中部设置有滑杆槽; 0025 所述的刷叶装置包括滑杆块、 滑轮、 刷叶气缸、 毛刷、 转动盘、 连杆和刷叶电机, 所 述的滑杆块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滑轮, 滑杆块通过一对滑轮可滑动的嵌入滑动支架的 滑杆槽内, 刷叶气缸竖直固连在滑杆块下端面, 刷叶气缸底部固连有毛刷, 所述的转动盘可 说 明 书 3/9 页 7 CN 106389571 A 7 转动的安装。
32、在滑动支架上, 连杆一端与滑杆块相铰接, 连杆另一端偏心安装在转动盘上, 所 述的刷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 且刷叶电机主轴与转动盘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当滑杆块位 于所能运动到的最左端时, 毛刷位于刷叶仓内侧最左端, 当滑杆块位于所能运动到的最右 端时, 毛刷位于刷叶仓内侧最右端; 当需要对枇杷叶进行清刷时, 则刷叶电机工作带动转动 盘旋转, 进而带动连杆运动, 从而带动滑杆块在滑动支架的滑杆槽内做左右往复运动, 所述 滑轮的作用是减小滑杆块在滑动支架内运动的摩擦力, 使得毛刷对枇杷叶的清刷更为流 畅, 刷洗效果更好; 在滑杆块左右往复运动的同时, 刷叶气缸带动毛刷做左右往复运动, 同 时, 无。
33、论枇杷叶位于上仓或下仓内, 刷叶气缸均可伸缩以使得毛刷贴紧枇杷叶, 进而使得毛 刷能够在枇杷叶上左右往复以刷洗枇杷叶。 0026 所述的冲刷喷头沿刷叶仓前后两侧均有安装有八个, 八个冲刷喷头均嵌入上仓的 前后两侧壁中, 并且各冲刷喷头的出水口倾斜朝下, 各冲刷喷头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泵相连 接, 当刷叶装置对枇杷叶进行清刷时, 外部气泵可工作使清水从各冲刷喷头喷洒到枇杷叶 上, 从而使得枇杷叶上的杂质以及被刷下的绒毛均能从转叶板与下仓的漏水孔中漏出, 从 而使得被刷洗过后的枇杷叶充分干净。 0027 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输送机、 出渣板和出渣气缸, 所述的出料输送机为常规 皮带输送机, 出料输送。
34、机水平安装在刷叶仓下方的机架上, 所述的出渣板沿机架从左往右 逐步倾斜向下布置, 出渣气缸右端固连在机架上, 出渣气缸左端固连在出渣板上, 且当出渣 气缸伸出到最长时, 出渣板位于刷叶仓正下方, 出渣板右端的出口处位于出料输送机右侧。 工作时, 当枇杷叶在刷叶仓内被清刷时, 则出渣气缸伸出到最长时, 出渣板位于刷叶仓正下 方, 从各漏水孔流出的水、 杂质和绒毛均从出渣板上流出, 当枇杷叶被清洗干净之后, 出渣 气缸收缩, 使得出渣板不会影响到下仓的旋转, 接着, 下仓旋转以将清刷好的枇杷叶放置到 出料输送机上, 通过出料输送机将清刷好的枇杷叶运送出去。 0028 所述的放料底板上均匀设置有截面。
35、为梯形的阻料筋, 阻料筋的作用是增大枇杷叶 在放料仓内下行的摩擦力, 从而避免枇杷叶在放料仓底部堆积, 使得枇杷叶能够尽可能均 匀的分部在放料仓内。 0029 所述的取叶装置分为一号取叶端、 二号取叶端和三号取叶端; 取叶装置按照一号 取叶端、 二号取叶端、 三号取叶端、 二号取叶端、 一号取叶端、 二号取叶端和三号取叶端的顺 序依次均匀安装在传送链上; 各取叶装置吸附一片枇杷叶的时间存在间隔, 该间隔的时间 刚好能使刷叶装置将一片枇杷叶清刷干净, 从而本发明无需在刷洗枇杷叶时无需停机。 0030 一号取叶端的取叶气缸位于储泵框前部, 一号取叶端的取叶泵位于储泵框后部; 二号取叶端的取叶气缸与。
36、取叶泵均位于储泵框中部; 三号取叶端的取叶气缸位于储泵框后 部, 三号取叶端的取叶泵位于储泵框前部; 此时一号取叶端、 二号取叶端与三号取叶端前后 两侧的受力均处于平衡状态, 从而不会对传送链产生前后的不平衡力而影响传送链的使用 寿命; 一号取叶端、 二号取叶端与三号取叶端相互错位的设计是使得放料底板上各处的枇 杷叶均能够内吸附起来, 而不至于存在取叶吸盘无法接触到的盲区。 0031 所述的各调位板内侧面均竖直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挡叶柱, 所述的各挡叶柱在 调位板内呈相互错位布置, 该设计是使得各枇杷叶在运动到挡叶柱时能受到前后两点的不 平衡力, 以使得枇杷叶发生转动, 从而避免枇杷叶卡在各调。
37、位板之间不继续运动。 0032 所述的出料输送机上还安装有烘干设备, 所述的烘干设备可以是电热管; 从而被 说 明 书 4/9 页 8 CN 106389571 A 8 刷洗过后的枇杷叶能够被烘干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0033 所述的出料输送机上还安装有传送带单道分多道的装置, 出料输送机左端的多道 出口分别连接切丝机、 磨粉机和破碎机; 从而被刷洗干净且烘干之后的枇杷叶能够通过PLC 控制器被控制着进入不同的设备以完成切丝、 切碎或磨粉操作。 0034 有益效果: 0035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其能够实现将刚摘下的枇杷叶一个个 的抓取到整料装置, 再经整料装置自动传送到刷料。
38、装置以对枇杷叶进行刷洗, 且枇杷叶上 下两面均能被刷洗干净, 并且, 刷洗干净的枇杷叶还能配合烘干装置进行烘干, 并可配合切 丝机、 切碎机和磨粉机以将枇杷叶进行切丝、 切碎和磨粉, 从而完成基本的枇杷叶炮制工 作, 全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节省了人力, 工作效率高,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37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正视图; 0039 图3是本发明取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是本发明刷料装置与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是图4的全剖视图; 0042 图中: 机架1、 放料。
39、仓2、 取料装置3、 整料装置4、 刷料装置5、 出料装置6、 放料底板 21、 前后料板22、 底料板23、 橡胶弹片24、 阻料筋211、 取料辊筒31、 传送链32、 取叶装置33、 一 号链区3a、 二号链区3b、 三号链区3c、 四号链区3d、 储泵框331、 支泵板332、 取叶气缸333、 取 叶吸盘334、 取叶泵335、 一号取叶端33a、 二号取叶端33b、 三号取叶端33c、 传料输送机41、 传 料挡板42、 调位板43、 挡叶柱431、 滑叶板51、 刷叶仓52、 转叶装置53、 滑动支架54、 刷叶装置 55、 冲刷喷头56、 挡刷左板511、 上仓521、 下仓5。
40、22、 刷叶转杆523、 刷叶槽5211、 支板腔5212、 转叶板531、 转叶轴532、 转叶气缸533、 转叶电机534、 滑杆槽541、 滑杆块551、 滑轮552、 刷叶 气缸553、 毛刷554、 转动盘555、 连杆556、 刷叶电机557、 出料输送机61、 出渣板62、 出渣气缸 63。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44 如图1、 图2、 图3、 图4和图5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枇杷叶用中药炮制机, 包括机 架1、 放料仓2、 取料装置3、 整料装置4、 刷料装。
41、置5和出料装置6; 所述的机架1上安装有PLC控 制器, 所述的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的电动元件和气动元件等的自动作业, 所述的放料 仓2位于机架1左部, 所述的取料装置3位于放料仓2右上方, 所述的整料装置4位于取料装置 3右下方, 所述的刷料装置5位于机架1右部, 且刷料装置5位于整料装置4右方, 所述的出料 装置6位于机架1下部。 0045 所述的放料仓2沿机架1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的固连在机架1上, 放料仓2包括放 料底板21、 前后料板22和底料板23, 所述的放料底板21与水平面间的夹角1140 , 1设计 说 明 书 5/9 页 9 CN 106389571 A 9 为140。
42、 的作用是避免放料仓太过陡峭而使得放入放料仓的枇杷叶全部堆积在仓底, 影响后 续取料装置的取叶效果, 前后料板22固连在放料底板21前后两端, 底料板23固连在放料底 板21右下端, 且放料底板21上端固连有橡胶弹片24, 橡胶弹片24能够阻挡住枇杷叶, 避免部 分枇杷叶因在放料仓2内堆积过多而从底料板23上端漏出, 且橡胶弹片24能起到缓冲作用, 避免下述取料装置3的取叶气缸333因未及时完全收缩而撞击到底料板23的情况; 当需要对 枇杷叶进行炮制时, 将刚摘下的未处理过的枇杷叶通过外部皮带输送机输送到放料仓2内; 0046 所述的取料装置3包括取料辊筒31、 传送链32和取叶装置33; 所。
43、述的取料辊筒31数 量为四, 且四个取料辊筒31将取料装置3分成一号链区3a、 二号链区3b、 三号链区3c和四号 链区3d, 所述的传送链32由链板与链节构成, 传送链32安装在取料辊筒31上, 一号链区3a位 于放料仓2右上方且平行于放料底板21, 当取叶装置3运动到一号链区3a时, 取叶装置3工作 以将放料仓2内的枇杷叶取出, 位于二号链区3b的传送链32与水平面的夹角20 , 位于三 号链区3c的传送链32与水平面的夹角3160 , 位于四号链区3d的传送链32与水平面的夹 角430 , 四个取料辊筒31之一与外部电机相连接; 工作时, PLC控制器控制外部电机带动 取料辊筒31转动,。
44、 进而带动传送链32顺时针转动; 0047 所述的取叶装置33数量为七, 七个取叶装置33均匀安装在传送链32上, 取叶装置 33包括储泵框331、 支泵板332、 取叶气缸333、 取叶吸盘334和取叶泵335, 所述的储泵框331 整体为立方体框架结构, 储泵框331的宽度与放料仓2的宽度相等, 储泵框331固连在传送链 32的链板上, 支泵板332固连在储泵框331上端面, 取叶气缸333竖直固连在支泵板332上, 取 叶气缸333顶端固连有取叶吸盘334, 取叶吸盘334为硅胶材质, 所述的取叶泵335安装在储 泵框331内, 且取叶泵335与取叶吸盘334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 初始状。
45、态下, 各取叶气缸333 处于完全收缩状态, 工作时, 当取叶装置33运动到一号链区3a, 则PLC控制器控制取叶气缸 333伸出, 当取叶气缸333完全伸出时, 取叶气缸333底部的取叶吸盘334与放料底板21相接 触, 当取叶吸盘334接触到一片枇杷叶后, 取叶泵335工作使得取叶吸盘334吸附住枇杷叶, 接着吸附住枇杷叶的取叶装置33在传送链的32带动下依次从一号链区3a顺时针运动到三 号链区3c, 在三号链区3c右下端将吸附住的枇杷叶放置到下述的整料装置4上, 接着, 放下 枇杷叶的取叶装置33再从三号链区运动3c到四号链区3d, 并且, 此时取叶气缸333再次收缩 到最短, 接着该取。
46、叶装置33重新运动到一号链区3a以吸附枇杷叶, 通过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的将位于放料仓2的枇杷叶间隔性的放置到整料装置4上。 0048 所述的整料装置4固连在机架1中部, 且整料装置4位于取料装置3的四号链区3d右 方, 且整料装置4最左端位于取料装置3的三号链区3c最下端的左下方, 所述的整料装置4包 括传料输送机41、 传料挡板42和调位板43; 0049 所述的传料输送机41为常规皮带输送机, 传料输送机41前后两端均竖直设置有传 料挡板42; 工作时, 从取料装置3进入整料装置4的枇杷叶进入传料输送机上。 0050 所述的调位板43数量为二, 两个调位板43对称固连在传料挡板42内侧, 。
47、且两个调 位板43沿传料输送机41从左往右逐步靠近布置, 两个调位板43左部的最大间距与储泵框 331的宽度相等, 两个调位板43右部的平均间距为7cm, 工作时, 进入传料输送机41的枇杷叶 在两个调位板43的作用下调整运动姿势, 无论最初进入两个调位板43之间的枇杷叶处于何 种姿势, 最终位于两个调位板43右部的枇杷叶均是处于左右长度大于前后长度的姿势进入 后续的刷料装置5, 两个调位板43右部的平均间距设为7cm的作用是使得两个调位板43右部 说 明 书 6/9 页 10 CN 106389571 A 10 间距仅允许一片枇杷叶沿左右方向平铺通过, 且各调位板43下端面与传料输送机41上。
48、端面 相贴合, 其目的是防止枇杷叶从调位板43与传料输送机41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各调位板43 左端位于取料装置3的三号链区3c右下方, 各调位板43右端贯穿整料装置4并与刷料装置5 相固连。 0051 所述的刷料装置5包括滑叶板51、 刷叶仓52、 转叶装置53、 滑动支架54、 刷叶装置55 和冲刷喷头56; 0052 所述的滑叶板51从左往右逐步倾斜向下的布置在整料装置4右侧, 滑叶板51左端 固连在整料装置4的传料挡板42上并与传料输送机41右端上表面相切; 滑叶板51右端竖直 向下设置有挡刷左板511; 所述的两个调位板43右部下端面与滑叶板51上端面相贴合并沿 滑叶板51的轨迹逐步。
49、向下布置; 工作时, 从传料输送机41上运送到刷料装置5的枇杷叶进入 滑叶板51上, 并从滑叶板51上滑向刷叶仓52。 0053 刷叶仓52包括上仓521、 下仓522和刷叶转杆523, 所述的上仓521为上下两端均敞 开的立方体框架结构, 上仓521前后两侧面上部与两个调位板43右端相固连, 上仓521前后 两侧面下部与滑叶板51右端的挡刷左板511相固连, 上仓521右侧面下部设置有贯通的刷叶 槽5211, 挡刷左板511上设置有立方体结构的支板腔5212; 工作时, 进入刷叶仓52的枇杷叶 首先进入上仓521中, 且上仓521能够完全容纳一片枇杷叶; 0054 所述的下仓522为上端敞开的立方体空腔, 下仓522位于上仓521正下方, 且下仓 522底部均匀设置有漏水孔, 工作时, 首先下述刷叶装置55将位于上仓521内的枇杷叶的一 面刷净, 当枇杷叶的一个表面在上仓521中被刷净之后, 在下述转叶装置53的作用下, 枇杷 叶进入下仓522内, 且枇杷叶中未被刷过的一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