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制剂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技术,用该组合物制备的固体制剂具有药物释放度高和更耐受酸/碱催化降解的特性。
背景技术
资料记载:(1)伊维菌素类药物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如在1升水中仅能溶解6-9微克的伊维菌素。因此,在制备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口服固体制剂时,为了保证药物能被更多地吸收,改善药物的水溶性问题是必须考虑的技术环节。(2)伊维菌素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的糖苷键易被酸催化水解而失去糖残基。例如伊维菌素易被酸催化水解而转化成活性较低的单糖伊维菌素B1a(MS H2B1a)和H2B1a糖苷配基(见表1)。而猪、鸡等动物的胃液多数呈酸性,其酸性最强可达到PH值1左右(约相当于0.1M盐酸的酸度)。这提示我们:通过提高制剂的耐酸性能,以阻碍酸性胃液对伊维菌素类药物的水解作用,可降低这类药物在口服过程中的损失,提供更多的可吸收的药物。(3)伊维菌素类药物在碱性条件下其分子中的C2位易发生差向异构而转化为2-差向异构体H2B1a(2-epimer H2B1a),它的驱虫活性仅为H2B1a活性的1%左右;C3=C4位的双键易发生移位,转化为活性很低的Δ2,3H2B1a(见表3);伊维菌素分子结构中具有的内酯键同样易被OH-攻击而遭到破坏。事实上,伊维菌素类药物在保存期间的降解,除了氧化降解外,还存在酸/碱催化降解问题。公开资料显示,该类药物在偏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适宜的PH值范围在4-6之间。我们通过用含伊维菌素的制剂进行的试验显示,当组成制剂的载体材料的PH大于6.2时,保质期内产生的杂质更多的是2-差相异构体伊维菌素B1a;当载体材料的PH值小于4.0时,保质期内产生的杂质更多的是单糖伊维菌素B1a。(4)伊维菌素类药物与空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降解;制备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固体制剂时,仅通过在制剂中加入抗氧化剂来解决药物的氧化降解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制备含伊维菌素药物的制剂时,需要解决药物的水不溶性问题和克服药物的氧化降解、酸/碱催化降解问题。
表面活性剂作为增溶剂或助溶剂,不但可提高一些疏水性药物的水可溶性,并且特定的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增强一些含有易水解药物的制剂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可形成胶束,即形成了一种屏障”,这种裹着药物的“胶束屏障”阻碍了H+、OH-对易水解药物的进攻。但如果表面活性剂选择不当,反而会使药物更易被酸/碱催化降解。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下简称SDS),它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水解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见表2)。因此,通过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来提高疏水性药物的水可溶性,同时要求制剂具有耐受酸的催化水解作用和提高制剂在保存期间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伊维菌素类药物的水可溶性和克服伊维菌素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的缺陷,以达到提高药物在体内的溶出度,同时保护药物在酸性胃液中不被破坏或更少被破坏的目的;其次是克服制剂在保存期间,其活性成份的氧化降解和酸/碱催化降解问题,使药剂的有效组分降解的更少。本发明优选将表面活性剂和选择的助剂(苯甲酸苄酯或氮酮和阿拉伯胶等)组合使用,来制备出更耐氧化降解和酸/碱催化降解作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用于制备片剂、粉剂、预混剂。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包含以下各组份:
(1)在每1公斤组合物中包含伊维菌素类药物0.1-10克;所述的伊维菌素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伊维菌素、多拉菌素、莫西菌素、乙酰胺基阿维菌素、司拉菌素中的一种。
(2)在每1公斤组合物中包含1.5-200克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树脂、室温下为固体状态的聚乙二醇、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氢化植物油、巴西蜡、山嵛酸、山嵛酸甘油酯、固体司盘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在组合物中包含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11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组合物中所述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伊维菌素类药物重量的3-20倍。
(4)在所述的每公斤组合物中包含0.15-5克的抗氧剂,所述抗氧剂包括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载体材料,加至1公斤;所述的载体材料包括玉米芯粉、硅藻土、石膏粉、淀粉、鱼粉、牛肉粉、猪肝粉、鸡肝粉、肉松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所述的组合物中还可加入疏水性介质,所述的疏水性介质包括苯甲酸苄酯、辛/癸酸三甘油酯、十四烷酸异丙酯、氮酮或油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疏水性介质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的10-110%。必要时,可将疏水性介质与有机酸组合使用,优选的有机酸为柠檬酸,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0.3-0.8%。
所述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11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平平加、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缩合物、聚氧乙烯蓖麻油缩合物、聚乙二醇植物油缩合物。
选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11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35)蓖麻油、聚氧乙烯(40)蓖麻油、聚氧乙烯(90)蓖麻油、聚氧乙烯(35)氢化蓖麻油(简称HEL-35)、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简称HEL-40)、聚氧乙烯(50)氢化蓖麻油(简称HEL-50)、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简称HEL-60)、聚乙二醇(40)棕榈仁油、聚乙二醇(60)玉米油、聚乙二醇(60)玉米油甘油酯、聚乙二醇(60)杏仁油、聚乙二醇(50)蓖麻油、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11的聚氧乙烯鲸蜡醇醚、聚乙二醇硬脂酸酯SG-40、苄泽-3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所述的每公斤组合物中还可加入其它抗寄生虫药物1-100克,所述的其它抗寄生虫药物包括阿苯达唑、氧阿苯达唑、芬苯哒唑、奥芬哒唑、非班太尔、吡喹酮、氯硝柳胺、双羟萘酸噻吩嘧啶、咪唑苯脲酸式盐、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昆虫生长调节剂包括环丙氨嗪、苯氧威、烯虫乙酯、丁香通、烯虫酯、吡苯醚、氟啶脲、除虫脲、氟螨脲、氟铃脲、虱螨脲、虫酰肼、氟苯脲、杀铃脲等。
所述的组合物可用于兽用制剂的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的几种。制备方法1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拉伯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阿拉伯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水混合,制备成粘稠的水溶液,备用;
(2)将伊维菌素类药物和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11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加入或不加入所述的疏水性介质,加入或不加入所述的抗氧化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充分搅拌,使药物溶解,制得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粘稠液体;
(3)将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粘稠液体在搅拌条件下,与步骤(1)制得的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或用高速剪切机处理,制备成粘稠的乳状物;
(4)将步骤(3)制备的乳状物与载体材料混合均匀,干燥,过筛,得可用于兽用制剂制备的组合物;
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组合物与糊精、淀粉、肉松粉或牛肉粉或肝粉、氯化钠、粘合剂、崩解剂混合均匀,制粒或不制粒,干燥或不干燥,用压片机或挤压机压制成型,可制得含所述组合物的片剂。上述步骤(4)制得的组合物可直接作为粉剂或预混剂用于动物寄生虫病防治,也可与辅料混合制备成兽用粉剂或预混剂用于动物寄生虫病防治。
组合物制备方法2包括以下步骤:
(1)取室温下为固体状态的聚乙二醇或单硬脂酸甘油酯或三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或氢化植物油或巴西蜡或山嵛酸或山嵛酸甘油酯或固体司盘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伊维菌素类药物混合,加入或不加入所述的疏水性介质,加入或不加入抗氧化剂,加入或不加入柠檬酸,在70-85℃搅拌,使药物溶解,制得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液体。
(2)控制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液体在70-85℃条件下与预热到40-85℃的玉米芯粉混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到室温,制得所述的组合物。
步骤(2)制得的组合物可与辅料混合制备成兽用制剂用于动物寄生虫病防治;也可直接作为粉剂或预混剂用于动物寄生虫病防治。
所述组合物制备方法3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丙烯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药物用95%乙醇溶解,制备成含丙烯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药物的乙醇溶液,备用;
(2)在亲水亲油平衡值大于11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或不加入所述的疏水性介质,加入或不加入所述的抗氧化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搅拌溶解,制得含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粘稠液体;
(3)将步骤(1)制得的乙醇溶液与步骤(2)制得的粘稠液体混合,搅拌混匀,然后与过40目筛的玉米芯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不过或过30目筛,得含丙烯酸树脂和伊维菌素类药物的组合物。
在所述的片剂或粉剂或预混剂中还可加入其它抗寄生虫药物,所述的其它抗寄生虫药物包括阿苯达唑、氧阿苯达唑、芬苯哒唑、奥芬哒唑、非班太尔、吡喹酮、氯硝柳胺、双羟萘酸噻吩嘧啶、咪唑苯脲酸式盐、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组合物包含:
伊维菌素1-3克和环丙氨嗪3-10克;阿拉伯胶30-100克;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0-40克;苯甲酸苄酯或氮酮3-15克;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0.6-1.2克;没食子酸丙酯0.18-0.36克;玉米芯粉加至1公斤。
优选的组合物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拉伯胶与水混合,制备成含5-30%阿拉伯胶的水溶液,备用。
(2)将伊维菌素、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苯甲酸苄酯、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混合,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搅拌,使药物溶解,制得含伊维菌素的粘稠液体。
(3)将含伊维菌素的粘稠液体在搅拌条件下与步骤(1)制得的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搅拌或用高速剪切机处理,制备成粘稠的乳状液。
(4)将步骤(3)的乳状液与玉米芯粉和环丙氨嗪混合均匀,干燥,得所述组合物。
所述的疏水性介质在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可起到溶剂的作用,在乳滴形成过程起到了油相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的疏水性介质的共同特点是对伊维菌素类药物有较强的溶剂能力,与优选的表面活性剂有很强的亲合力,这是它们可形成紧密的“胶束屏障”,以阻碍H+、OH-和氧对药物进攻的主要化学基础。
在上述含阿拉伯胶组合物制备的干燥过程中,当水分被蒸发是处于不搅拌条件下完成的,从微观角度看,原本分散在由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或阿拉伯胶构成的连续相中的乳滴将会转化成“微囊”(药物被油相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被所形成的“胶束”),分散于不含水的由聚乙烯吡咯烷酮或阿拉伯胶构成的连续相中,从而更有效的阻碍了氧对药物的进攻,这就是用本法制备的含伊维菌素类药物的制剂,即使不加入抗氧剂,药物也不易氧化降解的原因。另外,由阿拉伯胶构成的连续相的PH值在4.2-4.7,正处于伊维菌素类药物的最稳定PH范围(不易产生2-差向异构体H2B1a的范围),从而使制剂稳定性更好,保质期更长。应当强调的是,由于囊材是由水溶性优秀的乳化剂和阿拉伯胶构成的,决定了本制剂的药物溶出不受“囊材包被”所限制。试验结果显示,通过以上方法制得的含阿拉伯胶的片剂与水混合后,经振荡药物被溶出,以乳滴的形式存在于体系中(形成乳液或亚微乳液),药物的溶出度可达到90%以上。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提示我们,该制剂在体温条件下,遇体液后可在胃肠道蠕动的促使下自发形成乳液,由此可见,本片剂的药物传递系统是一种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贾伟,高文远主编,邱明丰副主编,药物控释新剂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71-83页)。
酸催化的水解试验显示,按上述配方制备的含伊维菌素的片剂,在盐酸浓度为0.09-0.11M的溶液中,于36-37℃条件下保温2-3小时,用HPLC检测,特别优选的片剂其色谱图中单糖伊维菌素B1a峰面积值与伊维菌素B1a峰面积值之比小于2%,与表1比较,本片剂对酸的催化降解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本片剂对碱的催化降解同样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通过以上第【0038】段至第【0040】段的阐述,更进一步的展示出了本发明技术的实质性特征和进步。
为了能更清晰的说明本发明特征,对与本发明密切相关的主要基础性试验予以描述是必要的。
1.伊维菌素在不同浓度盐酸溶液(以甲醇/水为溶剂)中的水解试验:将反应液在36-37℃保温放置0-3小时。用HPLC法测定反应液中的MS H2B1a和H2B1a,水解程度以MS H2B1a的峰面积值占0小时伊维菌素B1a(H2B1a)的峰面积值(%)表示。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伊维菌素在不同浓度盐酸溶液(以甲醇/水为溶剂)中的水解
2.SDS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水解的促进作用:试验样品制备和试验方法如下。
(1)M-9样品的制备及酸催化的水解反应:取0.8克SDS、50微升1,2-丙二醇和2.1克单甘酯于50毫升烧杯中,在80-85℃搅拌10分钟,加入含0.060克伊维菌素的乙酸乙酯溶液0.5毫升,混匀,加入7克玉米芯粉,混匀,降至室温,即得M-9。取1克M-9样品于25毫升具塞试管中,加入0.01M盐酸/水溶液20毫升,振荡混匀,于36-37℃反应3小时。(2)微乳液的制备及酸催化的水解反应:取0.7克SDS、1毫升1,2-丙二醇、含0.150克伊维菌素的乙酸乙酯溶液0.75毫升,搅拌混匀,加水至25毫升,充分搅拌即得微乳液;取微乳液1毫升加0.01M盐酸/水溶液19毫升,36-37℃反应3小时。(3)对照品制备及酸催化的水解反应:取含0.060克伊维菌素的乙酸乙酯溶液0.5毫升,于10毫升甲醇中,混匀,加入浓度为0.02M的盐酸/水溶液10毫升,混匀,36-37℃反应3小时。用HPLC法检测上述反应液中的MS H2B1a、H2B1a AG、H2B1a,记录峰面积值,计算H2B1a降解率(%)、MS H2B1a与H2B1a的峰面积值之比(%)、H2B1a AG(H2B1a糖苷配基)与H2B1a的峰面积值之比(%)和H2B1a溶出度(%)。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SDS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水解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表2.SDS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水解的促进作用
3.伊维菌素在0.1M NaOH溶液(甲醇/水=1∶1)中的降解试验:取伊维菌素/甲醇溶液10毫升,与0.2M的氢氧化钠溶液10毫升混合,在21-24℃放置0-930分钟。用HPLC法测定反应液中2-epimer H2B1a、Δ2,3H2B1a和H2B1a,计算2-epimer H2B1a与H2B1a峰面积值之比(%)、Δ2,3H2B1a与H2B1a峰面积值之比(%)、H2B1a与0分钟H2B1a峰面积值之比(%)。试验结果见表3.
表3.伊维菌素在0.1M NaOH溶液(甲醇/水=1∶1)中的降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含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酸催化降解试验进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1)微乳液组成:制备微乳液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40)棕榈仁油、聚乙二醇(60)玉米油、聚乙二醇(60)玉米油甘油酯、聚乙二醇(60)杏仁油、聚乙二醇(50)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缩合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缩合物(包括HEL-40、HEL-35、HEL-50、HEL-6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如OP-10)、苄泽类(苄泽-35、苄泽-58)、聚乙二醇硬脂酸酯(SG-40、SG-100、SG-12)、聚氧乙烯月桂醇酯(LAE-9)、聚乙二醇400单月桂酸酯、泊洛沙姆188、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有效组分为伊维菌素(0.6%),微乳液中的油相为乙酸乙酯,助乳化剂为1,2-丙二醇,水加至微乳液的100%体积。
(2)酸催化降解试验方法:取1毫升微乳液,加入0.1M盐酸溶液19毫升,于36-37℃反应1小时,用碱调PH后过滤,用HPLC检测滤液中MS H2B1a和H2B1a,记录色谱图,计算MS H2B1a峰面积值与H2B1a峰面积值之比(%)。
(3)实验结果: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缩合物、聚乙二醇(40)棕榈仁油、聚乙二醇(60)玉米油、聚乙二醇(60)玉米油甘油酯、聚乙二醇(60)杏仁油制备的微乳液其MS H2B1a峰面积值与H2B1a峰面积值之比小于1.8%,用泊洛沙姆188制备的微乳剂其比值小于1.5%,其他表面活性剂峰面积值之比大于1.8%,或对测定有干扰,十二烷基硫酸钠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下的降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见表2)。
实施例2.含HEL-40和不同油性介质的组合物及其酸催化的水解试验
(1)基本配方(重量比):伊维菌素0.6%、HEL-40 8%、1,2-丙二醇1%、油性介质适量(见表5)、玉米芯粉加至100%。(2)酸催化水解试验:取1.00克样品于25毫升具塞试管中,加入18毫升水,振荡5分钟,之后加入1M盐酸溶液2毫升,混匀,于36-37℃保温2小时,吸取5毫升反应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混匀,加入甲醇定容至10毫升,混匀,用0.45um膜过滤,滤过液用HPLC检测,记录峰面积,计算MS H2B1a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之比(%)。试验结果见表4。
表4.油性介质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水解作用的影响
油性介质及含量 MS H2B1a/H2B1a的峰面积% H2B1a溶解度% 蓖麻油 2% 3.18-3.43 66-72 氢化蓖麻油 2% 2.99-3.56 63-69 大豆油 3% 2.97-3.14 67-73 蔗糖硬脂酸酯 5% 3.34-4.25 66-75 硬脂酸三甘油酯 3.3% 3.05-4.18 62-69 硬脂酸单甘油酯 3.3% 2.98-3.56 69-74 三乙酸甘油酯 3.3% 2.97-3.28 72-77 油酸乙酯 9% 1.63-1.95 74-80 十四烷酸异丙酯 9% 1.54-1.72 73-78 辛/癸酸三甘油酯 10% 1.59-1.84 73-77 硬脂酸 3.3% 2.96-3.54 66-68 巴西蜡 2% 3.13-3.67 59-62 蜂蜡 2% 3.33-3.89 - 十六醇 3.3% 3.67-4.22 74-81 司盘-80 3.3% 1.89-2.59 77-85 苯甲酸苄酯 2.6% 0.97-1.26 68-74 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 3% 1.0-1.4 - 氮酮 3% 1.12-1.41 63-72 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 3% 1.1-1.4 -
从表4可见,苯甲酸苄酯、氮酮、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与HEL-40组合使用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降解的阻抑作用最强,其次是十四烷酸异丙酯、辛/癸酸三甘油酯和油酸乙酯,其它油性介质作用较弱。
实施例3.用HEL-40和苯甲酸苄酯制备含伊维菌素0.2%的组合物
(1)组成和制备方法:组成见表5。表5中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份均为伊维菌素,伊维菌素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0.22-0.24克;所用的玉米芯粉粒径为40-160目筛孔之间的部分。按上述第【0016】至【0020】段所述的方法制备NO.1-NO.7。
表5 0.2%伊维菌素组合物成份与含量
(2)酸催化降解试验
取3.00克样品于25毫升具塞试管中,加入18毫升水,振荡5分钟,之后加入1M盐酸溶液2毫升,混匀,于36-37℃保温到取样时间,吸取4毫升反应液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约0.2毫升,混匀,加入4毫升甲醇,混匀,用0.45um膜过滤,滤过液用HPLC检测,记录峰面积,计算MS H2B1a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之比(%)。试验结果见表6。
表6.组合物的酸催化降解试验结果
将表6与表1进行比较,可明显看出,利用HEL-40作为增溶剂,不但可使制剂中的伊维菌素在水中有较高的溶出度,并且HEL-40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降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6还显示出,不含有苯甲酸苄酯的组合物,MS H2B1a与H2B1a的峰面积比(%)是含有苯甲酸苄酯组合物的2-3倍,由此可见,苯甲酸苄酯与HEL-40组合使用,可更有效的抑制酸对伊维菌素的催化水解作用。
(3)碱催化降解试验
取3.00克样品于25毫升具塞试管中,加入18毫升水,振荡5分钟,之后加入1M氢氧化钠溶液2毫升,混匀,在20-23℃处理2小时,立即吸取4毫升反应液,加入1M盐酸溶液约0.4毫升,混匀,加入4毫升甲醇,混匀,用0.45um膜过滤,滤过液用HPLC检测,记录峰面积值,计算2-差向异构体H2B1a峰面积值与H2B1a峰面积值之比(%)。试验结果见表7。
将表8与表3进行比较可见,HEL-40不但对伊维菌素具有很好的增溶作用和对伊维菌素的酸催化降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伊维菌素的碱催化降解同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8所示的检测数据还显示出,不含有苯甲酸苄酯的组合物,其2-epimer H2B1a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的比值(%)是含有苯甲酸苄酯组合物的3-4倍,由此可见,苯甲酸苄酯与HEL-40组合使用,可更有效的抑制碱对伊维菌素的催化降解作用。
表7.制剂的碱催化降解试验结果
(4)高温试验
将组合物于60℃恒温放置14天,取试样3克,用20毫升甲醇振荡提取10分钟,用0.22μm膜过滤,取滤液用HLPC检测MS H2B1a、2-epimer H2B1a(表10中简称2-epimer)和H2B1a,记录峰面积值,计算MS H2B1a峰面积值与H2B1a峰面积值比值(%)、2-epimer峰面积值与H2B1a峰面积值比值(%)和14天的H2B1a峰面积值与0天的H2B1a峰面积值的比(%)。试验结果见表8。
表8.高温试验结果
从表8可见,样品在60℃恒温处理14天,含苯甲酸苄酯的组合物2-epimer H2B1a的产生量明显的低于不含苯甲酸苄酯的组合物。并且苯甲酸苄酯与HEL-40比值不同时,其2-epimer H2B1a的产生量有明显变化。
实施例4.用HEL-40和几种疏水性介质制备组合物
组成见表9。制备方法按第【0016】至【0020】段所述方法制备。酸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见表10。
表9.制剂NO.8、NO.9、NO.10和NO.11组成
制剂编号 NO.8 NO.9 NO.10 NO.11 伊维菌素 g 0.22 0.22 0.22 0.22 P(40)HCO g 2.2 2.2 2.2 2.2 阿拉伯胶 g 3.3 3.3 3.3 3.3 辛/癸酸三甘油酯 g 不含有 0.81 不含有 不含有 十四烷酸异丙酯 g 不含有 不含有 0.9 不含有 氮酮 g 1.1 不含有 不含有 不含有 大豆油 ml 不含有 不含有 不含有 0.8 1,2-丙二醇 g 0.35 0.35 0.35 0.35 玉米芯粉 g 93 93.5 93 93
表10.制剂NO.8、NO.9、NO.10和NO.11的酸催化降解试验结果
由表10可见,含氮酮或十四烷酸异丙酯或辛/癸酸三甘油酯的组合物,其MS H2B1a的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之比(%),远小于含大豆油的组合物(NO.11)。
(3)高温试验
试验方法与上述试验方法相同。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1.高温试验结果
实施例5.选择的含阿拉伯胶的伊维菌素组合物及其溶出度和酸催化水解试验
(1)制备:将0.66克伊维菌素、6克HEL-40、2.3克苯甲酸苄酯、2.1克1,2-丙二醇混合,于60-65℃搅拌溶解,冷至约40℃,与含20%阿拉伯胶的水溶液30毫升充分混匀,加入玉米芯粉83克,搅拌混匀、干燥,即得M-113。M-113-1不含苯甲酸苄酯,其它同M-113。
(2)试验方法:向溶出杯中加入0.1M的盐酸溶液800毫升,在溶出介质温度稳定在36-37℃时,加入试样40.00克,在36-37℃、搅拌转速为49-51 r/min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在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取样4毫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后,加入4毫升甲醇,混匀,用0.45μm过滤,取滤过液20微升,用HPLC检测,记录色谱图峰,计算MS H2B1a峰面积值与溶出的H2B1a峰面积值的比值(%)和H2B1a的溶出度(%)。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2.M-113与M-113-1的酸催化降解试验结果
实施例6.含不同乳化剂的组合物其溶出度和酸催化水解试验
组合物含伊维菌素0.2%;1,2-丙二醇0.5%;阿拉伯胶4%;乳化剂2%,其种类见表13;苯甲酸苄酯含量见表14;粒径在40-100目筛孔之间的玉米芯粉加至100克。
表13.组合物中乳化剂含量和苯甲酸苄酯含量
溶出度和酸催化水解试验方法:向溶出杯中加入400毫升0.1M的盐酸溶液,在溶出介质温度稳定在36-37℃时,加入试样60克,在36-37℃、搅拌转速为49-51 r/min条件下反应3小时。在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取样4毫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后加入4毫升甲醇,混匀,用0.45μm过滤,取滤过液20微升,用HPLC检测,记录色谱图,计算MS H2B1a峰面积与溶出的H2B1a峰面积的比值(%)和H2B1a的溶出度(%)。试验结果见表14。
表14.组合物的酸催化降解试验结果和H2B1a的溶出量检测结果
表14所示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苯甲酸苄酯与不同表面活性剂组合应用,都具有显著的增强对酸催化降解的阻抑作用。
实施例7.含不同载体材料的组合物其稳定性的差异
1.试验样品M-79制备:取1.5克苄泽-35、0.13克单甘酯、0.16克PEG-6000,于80℃融化,加入含0.061克伊维菌素的乙酸乙酯溶液0.3毫升,混匀,加3毫升水,搅拌混匀,加入PH值为6.2-6.4的玉米芯粉8.2克,充分混匀,室温干燥,得10.39克样品(M-79)。
M-88的制备:取0.8克苄泽-35、加入含0.061克伊维菌素的乙酸乙酯溶液0.3毫升,混匀,加入含0.9克阿拉伯胶的水溶液2.7毫升,搅拌混匀,加入PH值为6.2-6.4的玉米芯粉8.2克,充分混匀,室温干燥,得10.35克的M-88。
2.高温试验
准确称取样品M-79、M-88各3份,称样量为1.0000克/份,于25毫升试管中,密封后置于59-61℃试验箱中,恒温放置15天,然后用20毫升甲醇振荡提取10分钟,用0.22μm膜过滤,取滤液用HLPC检测MS H2B1a、2-epimer H2B1a和H2B1a,记录峰面积,计算MS H2B1a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比值(%)、2-epimer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比值(%)和15天的H2B1a峰面积与0天的H2B1a峰面积比值(%)。结果见15。
表15.高温试验结果
从表15中数据可见,样品在60℃恒温处理15天,M-88样品2-epimer H2B1a的产生量、MS H2B1a的产生量和H2B1a的降解量均低于M-79。测定显示,M-88样品的PH值为4.32-4.46(阿拉伯胶作用的结果)。本试验结果表明,载体材料的PH值对制剂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阿拉伯胶是制备本剂的优良材料。
实施例8. 0.6%伊维菌素组合物及片剂的制备
取0.66克纯度为90%的伊维菌素、0.9克苯甲酸苄酯、3克HEL-35、0.45克1,2-丙二醇、0.03克BHT、0.005克BHA,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5-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40℃左右,加入含阿拉伯胶6克的水溶液18克,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加入0.3克维生素C和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充分搅拌混匀后,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克(约36-37克),搅拌混匀,干燥,即得含水量为11-14%的0.6%伊维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2倍重量的载体(含有50%的牛肉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湿法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每片含0.8毫克伊维菌素的犬、猫用抗寄生虫片剂。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0%。体外试验,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88%,在0.1摩尔盐酸溶液中,37℃反应2小时,MS H2B1a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的比小于1.5%;40℃处理6个月,2-epimer H2B1a的产生量小于0.3%,H2B1a的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1.8%。
实施例9. 0.4%司拉菌素组合物及片剂的制备
取0.44克90%的司拉菌素、1.7克氮酮、4克HEL-40,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5-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40℃左右,加入含阿拉伯胶8克的水溶液30克,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加玉米芯粉(在100-200目筛孔之间)50克,搅拌混匀,加入肉粉松(粒径在30-80目筛孔之间)36克,充分搅拌混匀后干燥,得含水量为10-12%的司拉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的载体(含有50%的肉粉松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湿法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每片含0.8毫克司拉菌素的犬、猫用抗寄生虫片剂。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0%。体外试验,司拉菌素溶出度大于79%,40℃处理6个月,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1.2%。本品用于犬、猫寄生虫病防治,一次性喂服,每公斤体重服本品1/2-1片,每月一次。
实施例10. 0.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粉剂及片剂的制备
取0.44克纯度为90%的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8克氮酮、2.2克HEL-40、0.2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0-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4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2克、聚乙烯吡咯烷酮6克的水溶液30克,充分搅拌成乳状液,加入88克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充分混匀,于25-35℃干燥,得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玉米芯粉载药微粒。取牛肉粉60克,与载药微粒混匀,即得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粉剂。本剂用于犬、猫寄生虫病防治,每公斤体重喂服本品0.1-0.2克,每月喂服一次,主动取食率几乎是100%,防治效果优秀。取本品按等量与含有50%的牛肉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成片剂。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6%。体外试验,溶出度大于83%,40℃处理6个月,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2.4%。
实施例11. 0.3%多拉菌素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33克纯度为90%的多拉菌素、2克苯甲酸苄酯、2.4克HEL-60、0.35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0-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4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3.3克、聚乙烯吡咯烷酮3克的水溶液13克,充分搅拌成乳状液,加入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40-160目筛孔之间),充分混匀,然后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干燥,即得0.3%多拉菌素组合物。本组合物用于猪寄生虫病防治,每吨饲料添加本品0.66公斤,给猪连喂7天,每月喂服一次,对猪疥螨和线虫的驱净率几乎是100%。本品虽然没有加入抗氧化剂,但室温存放2年,有效组分的降解率仅为标示量的0.86-1.24%,远小于市售产品。
实施例12. 0.2%伊维菌素组合物制备
取0.22克90%的伊维菌素、0.75克苯甲酸苄酯、2.9克HEL-40、0.3克柠檬酸、0.3克1,2-丙二醇、10克单硬脂酸甘油酯,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100克预热到40-55℃的玉米芯粉(粒径在40-12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降到室温,即得0.2%伊维菌素组合物。体外试验显示,该组合物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70%,40℃处理6个月,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6%。
实施例13. 0.1%伊维菌素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11克90%的伊维菌素、0.4克苯甲酸苄酯、1.3克HEL-35、0.3克柠檬酸、0.2克1,2-丙二醇,4克单硬脂酸甘油酯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预热到40-55℃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猪肉松粉至100克(按含水量11-13%计算),混匀,降到室温,得伊维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的载体(含有50%的肝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片。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8%。体外试验,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70%,40℃处理6个月,伊维菌素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41%。
实施例14. 0.25%伊维菌素、10%阿苯哒唑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27克纯度为90%的伊维菌素、1.7克苯甲酸苄酯、3.25克HEL-40、0.35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5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8克的水溶液30克,充分搅拌至成乳状,向乳液中加入6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80-160目筛孔之间)和10克阿苯哒唑,充分搅拌混匀,加入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至100克,干燥,即得0.25%伊维菌素、10%阿苯哒唑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2倍重量的载体(含有60%的肝粉和4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片。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88%。体外试验,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90%,40℃处理6个月,伊维菌素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89%。
实施例15. 0.2%伊维菌素、5%氧阿苯哒唑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22克纯度为90%的伊维菌素、1.3克苯甲酸苄酯、4克HEL-40、0.4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5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4克的水溶液16克,充分搅拌至成乳状液,向乳液中加入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60-160目筛孔之间)和5克氧阿苯哒唑,充分搅拌混匀,加入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至100克,干燥,即得0.2%伊维菌素、5%氧阿苯哒唑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的载体(含有60%的肝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片。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2%。体外试验,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88%,40℃处理6个月,伊维菌素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1.1%。
实施例16.制备0.2%阿维菌素组合物
取0.22克纯度为90%的阿维菌素、1.4克苯甲酸苄酯、2.2克HEL-40、0.35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0-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5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4克、聚乙烯吡咯烷酮1克的水溶液13克,充分搅拌成乳状液,加入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40-160目筛孔之间),充分混匀,然后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干燥,即得0.2%阿维菌素组合物。本组合物虽然没有加入抗氧化剂,但室温存放2年,有效组分的降解率仅为标示量的1.82-2.42%。市售1%阿维菌素粉,在同样条件放置1年,其阿维菌素的降解率即达到了标示量的11-14%,已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阿维菌素原料药室温放置1年其降解率也超过了10%,而且颗粒越细降解越多。
实施例17.制备0.2%莫西菌素组合物
将0.22克莫西菌素、1.1克苯甲酸苄酯、2.2克HEL-40、0.35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0-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5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4克、聚乙烯吡咯烷酮1克的水溶液13克,充分搅拌成乳状液,加入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40-160目筛孔之间),充分混匀,然后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干燥,即得0.2%莫西菌素组合物。本组合物虽然没有加入抗氧化剂,但室温存放2年,有效组分的降解率仅为标示量的1.35-1.68%。本组合物可作为粉剂或预混剂直接使用,也可与辅料组合制备成片剂或其它剂型。
实施例18.制备0.02%伊维菌素组合物
取0.022克纯度为90%的伊维菌素、0.4克氮酮、0.44克HEL-40、0.2克1,2-丙二醇,于500毫升烧杯中,在70-80℃水浴中搅拌溶解,降温至35-40℃时,加入含阿拉伯胶1克、聚乙烯吡咯烷酮0.5克的水溶液4克,充分搅拌成乳状液,加入2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充分混匀,于25-40℃干燥,得伊维菌素/玉米芯粉载药微粒。称取牛肉粉77克,与载药微粒混匀,即得0.02%伊维菌素粉。本剂用于犬、猫寄生虫病防治,每公斤体重喂服本品1克,每月喂服一次,主动取食率几乎是100%,防治效果优秀。本品虽然没有加入抗氧化剂,但室温存放2年,有效组分的降解率仅为标示量的1.13-1.28%,2-epimer H2B1a与H2B1a的比值小于0.2%、MS H2B1a与H2B1a的比值小于0.6%,远小于市售产品。
实施例19. 0.2%伊维菌素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22克90%的伊维菌素、0.8克苯甲酸苄酯、2.6克HEL-35、0.3克柠檬酸、0.2克1,2-丙二醇,7克三硬脂酸甘油酯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预热到50-65℃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猪肝粉至100克,混匀,降到室温,得伊维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的载体(含有50%的肝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片。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89%。体外试验,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68%,40℃处理6个月,伊维菌素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55%。
实施例20. 0.1%伊维菌素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11克90%的伊维菌素、0.4克苯甲酸苄酯、1.4克HEL-40、0.2克1,2-丙二醇,4克硬脂酸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预热到40-55℃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猪肝粉至100克,混匀,降到室温,得伊维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的载体(含有50%的肝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片。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0%。体外试验,伊维菌素溶出度大于66%,40℃处理6个月,伊维菌素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37%。
实施例21. 0.4%司拉菌素组合物及片剂制备
取0.44克90%的司拉菌素、1克苯甲酸苄酯、4.4克HEL-40、0.2克1,2-丙二醇,4克硬脂酸、8克单硬脂酸甘油酯,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预热到40-55℃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100-2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克,混匀,降到室温,得司拉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的载体(含有50%的肉粉和50%的粘合剂、崩解剂、防腐剂等混合物)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后压制成片。犬、猫空腹状态对该片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0%。体外试验,药物溶出度大于71%,40℃处理6个月,有效组分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62%。
实施例22. 0.4%司拉菌素组合物制备
取0.44克90%的司拉菌素、1克苯甲酸苄酯、4.4克HEL-40、0.2克1,2-丙二醇,2克硬脂酸、7克单硬脂酸甘油酯,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预热到40-55℃玉米芯粉(粒径在30-1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克,混匀,降到室温,得司拉菌素组合物。取该组合物与等重量肉粉和适量防腐剂等混合均匀,制粒,筛分、干燥,制成颗粒剂。犬、猫空腹状态对剂的主动取食率大于90%。体外试验,药物溶出度大于71%,40℃处理6个月,药物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58%。
实施例23. 0.4%伊维菌素组合物制备
取0.44克90%的伊维菌素、1.3克氮酮、4.4克HEL-40、0.2克1,2-丙二醇,2克硬脂酸、5克氢化蓖麻油,于500ml烧杯中,在80-90℃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预热到60-85℃玉米芯粉(粒径在30-1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克,混匀,降到室温,得伊维菌素组合物。体外试验,药物溶出度大于65%,40℃处理6个月,药物降解量小于初始量的0.37%。
实施例24. 0.4%伊维菌素组合物制备
取0.44克90%纯度的伊维菌素、2克十四烷酸异丙酯、4.4克HEL-40、2克硬脂酸、5克聚乙二醇-10000,于500ml烧杯中,在80-8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预热到40-55℃玉米芯粉(粒径在30-1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克,混匀,降到室温,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25. 0.4%伊维菌素组合物制备
取0.44克90%的伊维菌素、2克氮酮、4.4克HEL-40、0.62克柠檬酸酸、5克聚乙二醇-10000、5克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毫升乙醇,于500ml烧杯中,在70-75℃水浴中搅拌溶解,加入50克玉米芯粉(粒径在30-100目筛孔之间),搅拌混匀,干燥除去乙醇,补加玉米芯粉至100克,混匀,得伊维菌素组合物。
实施例26.制备0.2%伊维菌素和0.6%环丙氨嗪组合物
组成:伊维菌素2.2克、环丙氨嗪6.6克、阿拉伯胶68克、28克HEL-40、苯甲酸苄酯5.5克、BHA 1克、PG 0.36克,玉米芯粉加至1公斤。
制备方法:a.将阿拉伯胶与水混合,制备成20%阿拉伯胶的水溶液,备用;b.将伊维菌素、HEL-40、苯甲酸苄酯、BHA、PG混合,在60-75℃条件下搅拌,使药物溶解,制得含伊维菌素的液体;c.将含伊维菌素的液体在搅拌条件下与步骤a制得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制备成略粘稠的乳状液;d.将步骤c制备的乳状液与玉米芯粉和环丙氨嗪混合,搅拌均匀,在40-60℃干燥,过30目筛,制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27. 0.2%伊维菌素和0.6%环丙氨嗪组合物
组成:伊维菌素2.2克、环丙氨嗪6.6克、HEL-(40)26克、苯甲酸苄酯8克、单硬脂酸甘油酯100克、柠檬酸4.5克、BHA 1克、PG 0.36克,玉米芯粉加至1公斤。
制备方法:将伊维菌素、HEL-(40)、苯甲酸苄酯、单硬脂酸甘油酯、柠檬酸、BHA、PG混合,在70-75℃条件下搅拌,使药物溶解,制得含伊维菌素的液体;将含伊维菌素的液体在70-75℃和搅拌条件下与玉米芯粉和环丙氨嗪混合,在70-75℃条件下搅拌均匀,降至室温,过30目筛,制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28. 0.2%伊维菌素和0.6%环丙氨嗪组合物
组成:2.2克伊维菌素、6.6克环丙氨嗪、4.4克阿拉伯胶、22克HEL-(40)、6克氮酮、80克PEG-6000、1克BHA、0.36克PG,玉米芯粉加至1公斤。
制备方法:a.将阿拉伯胶与水混合,制备成20%阿拉伯胶的水溶液,备用。b.将伊维菌素、HEL-(40)、苯甲酸苄酯、PEG-6000、BHA、PG混合,在65-80℃条件下搅拌,使药物溶解,制得含伊维菌素的液体。c.将含伊维菌素的液体在70-75℃和搅拌条件下与步骤a制得的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制备成粘稠的乳状液;d.将步骤c制备的乳状液与玉米芯粉和环丙氨嗪在65-80℃条件下搅拌均匀,降至室温,干燥,过30目筛,制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26、实施例27、实施例28的溶出度和稳定性试验
(1)溶出度试验:分别取实施例26、27、28的组合物各3克与20毫升水混合,在36-37℃振荡浸提25分钟,用0.45微米膜过滤,取滤液用HPLC测定,同法测定对照品,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计算伊维菌素的溶出度。结果显示:实施例26、27、28的溶出度分别为87-92%、78-83%、92-94%。
(2)稳定性试验一:分别取实施例26、27、28的组合物各3克与20毫升0.1摩尔盐酸/水溶液混合,在36-37℃振荡反应3小时,调PH后用0.45微米膜过滤,取滤液用HPLC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MS H2B1a峰面积值与H2B1a峰面积值的比值(%)。结果显示:实施26、27、28的比值分别为1.78-2.22%、1.51-1.85%、1.86-2.16%。
(3)稳定性试验二:将实施例26、27、28的组合物于40℃处理6个月后用HPLC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2-epimer峰面积与H2B1a峰面积的比值(%)和H2B1a的降解率(降解量占初始量的百分比)。结果显示:实施例26、27、28的比值分别为0.08-0.17%、0.11-0.24%、0.13-0.32%;伊维菌素降解率分别为0.43-0.56%、0.22-0.38%、0.38-0.47%。
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26、27、28的组合物溶出度高并且稳定性好。
实施例29.用丙烯酸树脂IV制备含伊维菌素的组合物
(1)称取7克丙烯酸树脂IV、0.22克伊维菌素,用30-60毫升95%乙醇溶解,制备成含丙烯酸树脂IV和伊维菌素的乙醇溶液,备用;
(2)称取2.2克HEL-40、0.6克氮酮、0.1克BHA、0.03克PG,混合,在55-70℃条件下搅拌溶解后与步骤(1)制得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混匀,然后与87-89克过40目筛的玉米芯粉混合均匀,干燥,过30目筛,得含丙烯酸树脂IV和伊维菌素的组合物。
实施例30.用丙烯酸树脂IV和丙烯酸树脂II制备含伊维菌素的组合物
(1)称取4克丙烯酸树脂IV、2克丙烯酸树脂II、0.22克伊维菌素,用30-60毫升95%乙醇溶解,制备成含丙烯酸树脂和伊维菌素的乙醇溶液,备用;
(2)称取2.2克HEL-40、0.6克氮酮、0.1克BHA、0.03克PG,混合,在55-70℃条件下搅拌溶解后与步骤(1)制得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混匀,然后与87-89克过40目筛的玉米芯粉混合均匀,干燥,过30目筛,得含两种丙烯酸树脂和伊维菌素的组合物。
实施例31.用丙烯酸树脂II制备含伊维菌素的组合物
(1)称取4克丙烯酸树脂II、0.11克伊维菌素,用20-30毫升95%乙醇溶解,制备成含丙烯酸树脂和伊维菌素的乙醇溶液,备用;
(2)称取1.2克HEL-40、0.4克氮酮、0.1克BHA、0.03克PG,混合,在55-70℃条件下搅拌溶解后与步骤(1)制得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混匀,然后与87-89克过40目筛的玉米芯粉混合均匀,干燥,过30目筛,得含丙烯酸树脂和伊维菌素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