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组合储存系统.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803973
  • 上传时间:2018-03-1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83.6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0781.8

    申请日:

    2009.09.11

    公开号:

    CN101670931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1/04申请日:20090911|||公开

    IPC分类号:

    B65G1/04; B65G1/137

    主分类号:

    B65G1/04

    申请人:

    格博·维拉赫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延斯·维拉赫; 维尔纳·施米特

    地址:

    德国鲁皮希特罗特

    优先权:

    2008.9.11 DE 20200801207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艳江;杨献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货物的组合储存系统,包括用于在各个槽道(18)内顺次地容纳物体的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槽道(18)适于容纳一系列的物体并具有插入端(19)和出货端(20),所述一系列的物体以一个在另一个上的方式相互支撑它们本身。设置第一操纵器(M1)以服务于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并将物体进给到槽道的插入端(19)。设置第二操纵器(M2)以操作性地将物体从槽道的出货端(20)取走并将物体输送出系统。第一操纵器(M1)设置成还服务于第二槽道型储存区(L2),第二槽道型储存区的槽道包括并用的插入和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货物的组合储存系统,包括用于在各个槽道内顺次地容纳物体的第一槽道型储存区,所述槽道适于容纳一系列的物体并具有插入端和出货端,所述一系列的物体以一个在另一个上的方式相互支撑它们本身,所述储存系统还包括第一操纵器和第二操纵器,其中所述第一操纵器服务于所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并操作性地将物体进给到所述槽道的所述插入端,所述第二操纵器操作性地将物体从所述槽道的所述出货端取走并将物体输送出所述组合储存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操纵器设置成还服务于第二槽道型储存区,所述第二槽道型储存区的槽道包括并用的插入和出货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操纵器能够沿移动路径移动,并且所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设置在所述移动路径的一侧,而所述第二槽道型储存区设置在所述移动路径的另一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是具有倾斜仓的搁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槽道型储存区是具有倾斜仓的搁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和第二槽道型储存区以相同的倾斜度定向。

    6.
      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设置有桥接所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适于被所述第一操纵器进给物体并将所述物体传送到所述第二操纵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所述转移装置是用于接收不同尺寸的物体的滑槽,并且所述转移装置设有制动装置或可移动的止挡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储存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操纵器操作性地将货物插入设备和/或货物接收自动机连接到所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和所述第二槽道型储存区。

    说明书

    组合储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货物的组合储存系统,其包括用于在各个槽道内顺次地容纳多个物体的第一槽道型储存区,所述槽道具有插入端和出货端,并且该系统还包括第一操纵器和第二操纵器,其中第一操纵器服务于第一槽道型储存区并操作性地用于将物体进给到该槽道的插入端,第二操纵器操作性地用于将物体从该槽道的出货端取走,并将物体输送出所述系统。
    背景技术
    在DE 20 2007 009 399U中已描述了上述类型的组合储存系统。在这种已知系统中,在槽道型储存自动装置(其中多个物体顺次地排列在槽道内)中设有一个用于沿槽道后侧受控地运动以储存物体的操纵器,和另一个用于沿槽道前侧受控地运动以取出物体的操纵器。该系统还设置了单一位置储存自动装置,该单一位置储存自动装置本身具有操纵器以将物体储存入储存装置和将物体从储存装置中取出。物体的插入可利用手动进给货物插入设备进行或利用货物接收自动机进行,所述货物接收自动机设有用于散装材料的倾注装置并操作性地分开和识别随机进给的物体。将物体从每个所述储存自动装置取出的工作可由将物体进给到出货输送机的相应的操纵器执行。
    EP 1 409 376 B1描述了一种用于货物的储存系统,包括槽道型储存区和不具有限定的储存仓的单一位置储存区,其中储存仓和槽道型储存区由同一操纵器服务。对于单一位置储存空间,操纵器必须设有吸引装置和相应的夹持装置以能够储存货物和从储存装置中取出货物。对于单一位置储存区,设有取出模块,而对于槽道型储存区,设有作为取出装置的专用出货操纵器。
    槽道型储存区特别适于快速流通的物品。它们是频繁需求的产品。可在槽道内以较大数量储备这种产品以供获取。对于流通较慢的物品,即需求相对较少的产品,正常情况下使用将每个物品储存在它自己的储存仓(位置)内的单一位置储存自动装置。正常情况下,两种类型的储存自动装置是自主操作的。也就是说,每个储存装置设有它自己的操纵器,该操纵器仅操作用于相应的储存自动装置。所述操纵器以全自动的方式由存储设备的储存管理计算机控制。所述操纵器将到达适当的槽道及相应的储存仓以储存和相应地从储存装置取出货物,并将这些货物全自动地输送到出货装置。就控制单元和移动机构等而言,操纵器需要很高的技术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减少用于操纵器的支出的情况下工作的组合储存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储存系统由权利要求1限定。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第一操纵器还操作性地服务于第二槽道型储存区,其中第二槽道型储存区的槽道包括并用的插入和出货端。
    在本发明的组合储存系统中,第一操纵器将服务于第一槽道型储存区的插入侧和第二槽道型储存区的并用的插入和出货侧。第一槽道型储存区用于快速流通物品,而第二槽道型储存区用于流通较慢物品。在第二槽道型储存区内,因为第二槽道型储存区的槽道不必精确地适配于待储存物体的宽度,所以槽道的宽度一般较宽。这意味着第二槽道型储存区允许用于储存不同宽度的物体,同时给定槽道还可用于顺次地储存不同类型的物体。如果在出货前没有进行重新排列,将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出货。所述操纵器既不必设有吸盘也不必设有夹持装置。利用滑动件,所述操纵器将到物体所停放的槽道内提升物体。因此,所述操纵器不需要用于保持物品的受控夹持功能。
    优选地,第一槽道型储存区和第二槽道型储存区分别设置在第一操纵器的移动路径的两侧。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操纵器的承载面是与槽道型储存区的承载面具有相同的倾斜方向的倾斜面,其中槽道型储存区构造成具有倾斜仓类型的搁架。在槽道型储存区为具有倾斜仓的搁架的情形下,所述操纵器的承载表面可以是倾斜的并与槽道的倾斜相适应。
    根据本发明优选但非极其重要的实施方式,设有桥接第一槽道型储存区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将在第一操纵器的帮助下接收物体并将物体传送到第二操纵器。所述转移装置用作将物体从第二储存区取出的旁路路径,且并非必须是槽道型的储存区。所述转移装置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整个组合储存系统可设有唯一的取出装置,第二操纵器将已从任何一个储存区取出的所有物体运送到该取出装置。
    所述转移装置是这样一种装置,其适于将各种构造、几何形状、重量和尺寸的货物从第一槽道型储存区的插入侧输送到其出货侧。所述转移装置可以采取槽道或b输送设备。在转移路径内可在出货端设置可控致动止挡元件或可设置制动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货物的组合储存系统的平面示意图,以及
    图2是沿图1中箭头II方向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设置了一个包括货物接收自动机11和货物插入设备12的入货站10。所述货物接收自动机和所述货物插入设备对应于EP1902 983A2中所描述的相应装置,其因此以参引的形式结合到本申请中。货物接收自动机11包括供货物随机落入的进入位置13,落入的货物随后将被分开、识别及接着进给到中转站。货物插入设备12用于手动插入货物,以使这些货物储存在不同的储存区内。
    储存区域15内设置了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该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包括具有倾斜仓类型的搁架。所述搁架包括多个相互叠置的搁架板,各个搁架板的表面由搁架分隔件17细分成槽道18。所述槽道18包括槽道底16,且所述槽道18自槽道18的插入端19延伸至其出货端20。由于槽道底16是倾斜的,已插入到插入端19内的物体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到出货端20。在出货端20设有止挡件21,以使相应槽道内最下面的物体停止运动直到所述物体由相关操纵器取出。然后,后面接着的物体将继续滑动以填充空隙。槽道18可具有不同的宽度。通过搁架分隔件17的重新定位,可调整槽道宽度以适应待储存的相应物体。该存储设备的中央计算机保证每个槽道将接收同种类型的物体。
    槽道18的插入端19附近设置了第一操纵器M1的移动路径22。所述移动路径22以横向于槽道18的方向沿着第一储存区L1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超过所述长度,延伸到入货站10内的一个位置。因此,操纵器M1可最远移动到入货站10内,并在那里从货物插入设备和/或货物接收自动机接收货物。
    操纵器M1包括与槽道18的倾斜方向相同的倾斜承载面23。沿着移动路径22的长度,操纵器M1可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移动,并因此可定位在任何一个槽道18的插入端19前面,以将物体从操纵器M1插入到槽道18内。在操纵器M1的承载面23上设置用于沿箭头所标示的方向位移的可控滑动件24,以使物体在承载面23上向上或向下移动。设置另一滑动件以推动物体超过承载面23的上端。
    操纵器M1用于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的插入侧。在移动路径22的与槽道型储存区L1相对的一侧设置同样构成为具有倾斜仓的多层搁架的第二槽道型储存区L2。所述第二储存区L2包括由隔断壁27限定的多个槽道28。所述槽道28比第一储存区L1的槽道18更宽且更短。它们不是为了特定的包装尺寸而设置,而是用于容纳不同的包装。如图2所示,槽道28的槽道底与槽道18的槽道底具有相同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槽道型储存区L2由还用于填充槽道型储存区L1的同一操纵器M1进行操作。但是,操纵器M1将从上方填充槽道型储存区L1,而从下方填充和搬出槽道型储存区L2。利用滑动件24,承载面23承载的物体将向上推到槽道型储存区L2的槽道底上。然后物体将由位于该槽道底下端的止挡件32支撑和保持。为了从槽道型储存区L2内取回物体,设置成自操纵器M1外延伸的指状元件将经过相应槽道28底壁上的凹槽前移。在这种情形下,操纵器M1将向上移动,同时物体由所述指状元件提升并且越过止挡件32滑到操纵器M1的承载面23上。槽道28的下端形成插入和出货端33。
    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的槽道的下部出货端20设置在第二操纵器M2的移动路径35邻近。所述第二操纵器M2与第一槽道型储存区L1的槽道底16具有相同的倾斜方向。第二操纵器M2用于接收离开槽道18的物体。接收物体后,操纵器M2将沿移动路径35移动到出货站36。在那里,物体由输送装置或另一装置接收。
    沿第一操纵器M1的移动路径22,设置操纵器M1可进入的中转站40。这个中转站40与自中转站通到第二操纵器M2的移动路径35的转移装置41对齐设置。转移装置41是滑槽,输送带或适于将操纵器M1从第二槽道型储存区L2取出的物体输送到第二操纵器M2以出货的其它类型的输送装置。定位在转移装置41的出货端的受控止挡装置42用于停止物体。仅当操纵器M2位于接收位置内时,止挡装置42才会让道以将物体转移到操纵器M2。
    为了储存物体,将物体插入货物插入设备12或货物接收自动机11。将基于应用于物体的条形码而对物体进行识别,并为检测尺寸、长度、宽度和高度而进行测量。然后,计算机将确定用于储存所述物体的槽道型储存区,以及其中相应的槽道。当将要从组合储存系统移出物体时,计算机将检测储存被请求物体的槽道,并且控制操纵器以实现移出物体并将其输送到出货站36。

    关 键  词:
    组合 储存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组合储存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39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