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及其应用以及其提取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8039670
  • 上传时间:2019-12-17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11.2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35219.2

    申请日:

    20121212

    公开号:

    CN103202897B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3,A61P5/50

    主分类号:

    A61K36/73,A61P5/5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祝连彩,王伯初,郭廷旺,周雪梅,谭君,刘曦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

    优先权:

    CN20121053521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殿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及其应用以及其提取方法,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包括仙鹤草黄酮组分和仙鹤草三萜组分,所述仙鹤草黄酮组分与仙鹤草三萜组分的质量比为4:1-1:4;通过HPLC分析得知:仙鹤草的黄酮组分中主要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槲皮苷、银椴苷;仙鹤草三萜组分中主要含有熊果酸、4-羟基熊果酸、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针对仙鹤草活性组分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发现仙鹤草活性组分不仅对PPARγ的激活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无显著差异,可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而且在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不像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样诱导AP2的过度表达,表明仙鹤草活性组分具有改善和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以制备成相应的剂型进行预防或治疗胰岛素抵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组分为仙鹤草黄酮组分或仙鹤草三萜组分或仙鹤草黄酮组分和仙鹤草三萜组分的组合物,仙鹤草的黄酮组分中主要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槲皮苷和银椴苷;仙鹤草三萜组分中主要含有熊果酸、4-羟基熊果酸、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该仙鹤草活性组分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提取方法提取: a.取仙鹤草全草在温度为105-115℃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35-45目,然后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85-95℃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和滤渣,将收集的滤液减压浓缩制得浸膏; b.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后加入10%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流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所收集的滤液浓缩后以样品:硅胶=1:30上硅胶柱,依次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乙酸乙酯:石油醚=5:1及纯乙酸乙酯洗脱,各洗脱5个柱体积,分别收集得洗脱液(Ⅰ),洗脱液(Ⅱ),洗脱液(Ⅲ);c.将洗脱液(Ⅱ)和洗脱液(Ⅲ)溶于体积比为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仙鹤草三萜组分和黄酮组分; d.将步骤a中的滤渣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后用60%的乙醇分散溶解,调节pH为5.0,然后缓慢加入5.0%的明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除去鞣酸蛋白后再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浓度为85%时除去过量的明胶和提取物中的蛋白及多糖,然后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制得浸膏;将该浸膏溶于80%的甲醇,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检测分析,得到黄酮组分; e.合并步骤c和步骤d中的黄酮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黄酮组分及三萜组分的组合物中黄酮组分与三萜组分的质量比为4: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仙鹤草黄酮组分与仙鹤草三萜组分的质量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仙鹤草黄酮组分总黄酮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30%,仙鹤草三萜组分总三萜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4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仙鹤草为蔷薇科龙牙草属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取仙鹤草全草在温度为110℃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40目,然后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90℃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在制备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仙鹤草的活性组分,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及其应用以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降低,表现为外周组 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自始至终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 生、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1995年Stern提出了闻名的“共同土壤”学说,丰 富了IR的内涵,即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等均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 目前临床应用于改善和治疗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 类药物(TZDs)(如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其通过激活PPARγ,进一步选择性 的促进下游基因的转录,可以募集前脂肪细胞,促进其分化及在胞内积聚更多 的脂质。所以此类药物往往伴随着体重增加,肥胖的副作用,也加重了心血管 的危险,同时低血糖、全身性浮肿、心脏负荷、骨质疏松、癌症等也是较明显 的副作用。因此,开发新型的PPAR激活剂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中 药具多环节、多靶点、且相对安全特点,寻找和开发PPARγ的选择性或不完全 激活剂,可以在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同时,降低因脂肪过度积累而导致的心血管 疾病风险等副作用。调控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主要为:PPARγ、 ADD1/SREBP-1和C/EBP-α。PPARγ可以调控C/EBP-α、脂质代谢关键酶、脂 肪分泌蛋白、脂肪活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进程。AP2可调控细 胞内脂肪酸的转运和合成,是外周胰岛素敏感和糖脂代谢的关键调节器。PPAR γ是AP2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调节其基因启动子中的PPAR反应元件 (PPRE),增加脂肪细胞中AP2的表达,从而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但同时增加 了胞内脂质的累积。因此AP2过量表达,可造成正常的脂肪代谢平衡的紊乱。 研究表明,使用AP2的抑制剂和PPARγ的激动剂均可以使外周胰岛素增敏。

    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全 草,中医主要用于治疗治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创 伤出血等。目前对仙鹤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其含有多酚、黄酮及黄酮糖 苷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仙鹤草内酯等。而目前尚未有仙鹤草活性组分用 于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仙鹤草活性组分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发现仙鹤草活性组 分不仅对PPARγ的激活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无显著差异,可显著促进 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而且在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不像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 样诱导AP2的过度表达,表明仙鹤草活性组分具有改善和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 用。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该活性组分包括 仙鹤草中黄酮组分或仙鹤草三萜组分或仙鹤草黄酮组分和仙鹤草三萜组分的组 合物。

    进一步,所述黄酮组分及三萜组分的组合物中黄酮组分与三萜组分的质量比 为4:11∶4。

    进一步,所述仙鹤草黄酮组分与仙鹤草三萜组分的质量比为4:1;

    进一步,所述仙鹤草黄酮组分总黄酮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30%,仙鹤草 三萜组分总三萜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40%;

    进一步,所述仙鹤草为蔷薇科龙牙草属植物,包括牙草、黄龙尾、疏毛龙牙 草、东北朝鲜龙牙草、东北的钝齿龙、东北大兴安岭的多齿龙牙草、小花龙牙 草、大花龙牙草、托叶龙牙草和欧洲的龙牙草。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在制备治疗和 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的提取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仙鹤草全草在温度为105-115℃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35-45目,然 后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85-95℃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 收集滤液和滤渣,将收集的滤液减压浓缩制得浸膏;

    b.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后加入10%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 流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所收集的滤液浓缩后以样品:硅胶=1:30上硅 胶柱,依次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乙酸乙酯:石油醚=5:1及纯乙酸乙酯洗脱, 各洗脱5个柱体积,分别收集得洗脱液(Ⅰ),洗脱液(Ⅱ),洗脱液(Ⅲ);

    c.将洗脱液(Ⅱ)和洗脱液(Ⅲ)溶于体积比为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 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仙鹤草三萜组分和黄酮组分;

    d.将步骤a中的滤渣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 后用60%的乙醇分散溶解,调节PH为5.0,然后缓慢加入5.0%的明胶溶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除去鞣酸蛋白后再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浓度为85%时除 去过量的明胶和提取物中的蛋白及多糖,然后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制得浸膏; 将该浸膏溶于80%的甲醇,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检测分析,得到黄酮 组分。

    e.合并步骤c和步骤d中的黄酮组分;

    进一步,步骤a中取仙鹤草全草在温度为110℃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40 目,然后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90℃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

    进一步,步骤b中,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然后加入10% 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流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及 其应用以及其提取方法,仙鹤草的活性物质群为黄酮组分和三萜组分。通过 HPLC分析得知:仙鹤草的黄酮组分中主要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木犀草素 -7-O-葡萄糖苷、槲皮苷、银椴苷;仙鹤草三萜组分中主要含有熊果酸、4-羟基 熊果酸、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针对仙鹤草活性组分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发 现仙鹤草活性组分不仅对PPARγ的激活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无显著 差异,可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而且在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不像阳性 对照药物吡格列酮样诱导AP2的过度表达,表明仙鹤草活性组分具有改善和治 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以制备成相应的剂型进行预防或治疗胰岛素抵抗。

    附图说明

    图1为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HPLC色谱图:

    1、牡荆苷2、异牡荆苷3、金丝桃苷4、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5、 槲皮苷8、槲皮素9、银椴苷10、木犀草素11、芦丁12、芹菜素13、 山奈酚15、花旗松素16、儿茶素化合物6、7、14-待定;

    图2为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HPLC色谱图:4号化合物:4-羟基熊果酸, 6号化合物:马斯里酸,7号化合物:科罗羧酸,9号化合物:齐墩果酸,10 号化合物:熊果酸,化合物1、2、3、5、8待定;

    图3为浓度梯度仙鹤草黄酮组分(FC)处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第7 天显微镜图(x200);

    图4浓度梯度仙鹤草三萜组分(TC)处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第7 天显微镜图(x200);

    图5浓度梯度仙鹤草黄酮组分(FC)处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第7 天油红染色图(x200);

    图6浓度梯度仙鹤草三萜组分(TC)处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第7 天油红染色图(x200);

    图7仙鹤草两个活性组分以及两个组分的不同配比组分对前脂肪细胞分化 过程中三酰甘油积累的影响;

    图8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对前脂肪细胞分化主要 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的调控;

    图9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不同配比组分对前脂 肪细胞分化主要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调控;

    图10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对前脂肪细胞分化 AP2表达的调控;

    图11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不同配比组分对前脂 肪细胞AP2表达的调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取仙鹤草全草1.0kg,在温度为110℃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40目,然后 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90℃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收 集滤液和滤渣,将收集的滤液减压浓缩制得浸膏140g;

    b.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后加入10%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 流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所收集的滤液浓缩后上硅胶柱(样品:硅胶=1: 30),依次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5:1及纯乙酸乙酯洗脱,各洗脱5个柱体 积,分别收集得洗脱液(Ⅰ),洗脱液(Ⅱ),洗脱液(Ⅲ);

    c.将洗脱液(Ⅱ)和洗脱液(Ⅲ)溶于体积比为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 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仙鹤草三萜组分和黄酮组分;

    d.将步骤a中的滤渣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 后用60%的乙醇分散溶解,调节PH为5.0,然后缓慢加入5.0%的明胶溶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除去鞣酸蛋白后再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浓度为85%时除 去过量的明胶和提取物中的蛋白及多糖,然后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制得浸膏; 将该浸膏溶于80%的甲醇,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检测分析,得到黄酮 组分。

    e.合并步骤c和步骤d中的黄酮组分。

    分光光度法测得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总黄酮含量为316.53±6.37mg/g, 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总三萜含量为415.96±5.15mg/g。

    将制得的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以质量比为4:1 常规制粒,制成胶囊、片剂或颗粒剂等。

    实施例二

    a.取仙鹤草全草1.0kg,在温度为105℃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35目,然后 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85℃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收 集滤液和滤渣,将收集的滤液减压浓缩制得浸膏;

    b.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后加入5%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流 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所收集的滤液浓缩后上硅胶柱(样品:硅胶=1: 30),依次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5:1及纯乙酸乙酯洗脱,各洗脱5个柱体 积,分别收集得洗脱液(Ⅰ),洗脱液(Ⅱ),洗脱液(Ⅲ);

    c.将洗脱液(Ⅱ)和洗脱液(Ⅲ)溶于体积比为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 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仙鹤草三萜组分和黄酮组分;

    d.将步骤a中的滤渣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 后用60%的乙醇分散溶解,调节PH为5.0,然后缓慢加入5.0%的明胶溶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除去鞣酸蛋白后再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浓度为85%时除 去过量的明胶和提取物中的蛋白及多糖,然后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制得浸膏; 将该浸膏溶于80%的甲醇,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检测分析,得到黄酮 组分。

    e.合并步骤c和步骤d中的黄酮组分。

    分光光度法测得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总黄酮含量为316.53±6.37mg/g, 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总三萜含量为415.96±5.15mg/g。

    将制得的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以质量比为3:2 常规制粒,制成胶囊、片剂、颗粒剂等。

    实施例三

    a.取仙鹤草全草1.0kg,在温度为115℃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45目,然后 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90℃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收 集滤液和滤渣,将收集的滤液减压浓缩制得浸膏;

    b.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后加入15%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流 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所收集的滤液浓缩后上硅胶柱(样品:硅胶=1: 30),依次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5:1及纯乙酸乙酯洗脱,各洗脱5个柱体 积,分别收集得洗脱液(Ⅰ),洗脱液(Ⅱ),洗脱液(Ⅲ);

    c.将洗脱液(Ⅱ)和洗脱液(Ⅲ)溶于体积比为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 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仙鹤草三萜组分和黄酮组分;

    d.将步骤a中的滤渣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 后用60%的乙醇分散溶解,调节PH为5.0,然后缓慢加入5.0%的明胶溶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除去鞣酸蛋白后再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浓度为85%时除 去过量的明胶和提取物中的蛋白及多糖,然后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制得浸膏; 将该浸膏溶于80%的甲醇,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检测分析,得到黄酮 组分。

    e.合并步骤c和步骤d中的黄酮组分。

    分光光度法测得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总黄酮含量为316.53±6.37mg/g, 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总三萜含量为415.96±5.15mg/g。

    将制得的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以质量比为2:3 常规制粒,制成胶囊或片剂等。

    实施例四

    a.取仙鹤草全草1.0kg,在温度为110℃下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至45目,然后 加入95%乙醇在温度为85℃回流提取3次后过滤,每次提取2小时,滤过,收 集滤液和滤渣,将收集的滤液减压浓缩制得浸膏;

    b.将步骤a中的浸膏用95%乙醇分散溶解后加入10%浸膏重量的活性炭回流 2小时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所收集的滤液浓缩后上硅胶柱(样品:硅胶=1: 30),依次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5:1及纯乙酸乙酯洗脱,各洗脱5个柱体 积,分别收集得洗脱液(Ⅰ),洗脱液(Ⅱ),洗脱液(Ⅲ);

    c.将洗脱液(Ⅱ)和洗脱液(Ⅲ)溶于体积比为氯仿:甲醇=1:1的混合液, 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法检测分析,得到仙鹤草三萜组分和黄酮组分;

    d.将步骤a中的滤渣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 后用60%的乙醇分散溶解,调节PH为5.0,然后缓慢加入5.0%的明胶溶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除去鞣酸蛋白后再加入95%的乙醇至乙醇浓度为85%时除 去过量的明胶和提取物中的蛋白及多糖,然后过滤并将滤液浓缩,制得浸膏; 将该浸膏溶于80%的甲醇,上LH-20凝胶柱,经薄层层析检测分析,得到黄酮 组分。

    e.合并步骤c和步骤d中的黄酮组分。

    分光光度法测得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总黄酮含量为316.53±6.37mg/g, 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总三萜含量为415.96±5.15mg/g。

    将制得的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以质量比为1:4 常规制粒,制成胶囊或剂等。

    实施例五

    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三萜组分(TC)的HPLC物质表征

    1.实验材料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1.1.1试剂

    ①对照品:槲皮苷、熊果酸、山奈酚、银椴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芹 菜素、木犀草苷、杜荆苷、异杜荆苷、花旗松素、芦丁、科罗羧酸、齐墩果酸、 4-羟基熊果酸和马斯里酸购自中检所

    ②乙腈、甲醇为进口色谱纯

    ③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2仪器

    ①精密电子天平FA2004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②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1.3样品及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①精确称取仙鹤草黄酮组分(FC)10.0mg,甲醇溶解定溶于10mL容量 瓶,待测。

    ②精确称取仙鹤草三萜组分(FC)10.0mg,甲醇溶解定溶于10mL容量 瓶,待测。

    ③槲皮苷、熊果酸、山奈酚、银椴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木 犀草苷、杜荆苷、异杜荆苷、花旗松素、芦丁、科罗羧酸、齐墩果酸、4-羟基 熊果酸和马斯里酸对照品各自用甲醇溶解配制成0.5mg/mL的溶液待用。

    1.2方法

    1.2.1仙鹤草黄酮组分的HPLC物质表征

    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XB-C184.6x250mm,5μm;流动相: 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检测波长:350nm,柱温:35 ℃,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

    梯度洗脱条件如表1:

    表1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HPLC流动相梯度表

    1.2.2仙鹤草三萜组分的HPLC物质表征

    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XB-C184.6x250mm,5μm

    流动相: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2:1

    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

    梯度洗脱条件如表2:

    表2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HPLC流动相梯度表

    1.3结果与分析

    仙鹤草黄酮组分(FC)的HPLC色谱图见图1。通过对照品添加法确定仙 鹤草黄酮组分(FC)主要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 银椴苷、木犀草素、芦丁、芹菜素、山奈酚、花旗松素、儿茶素和木犀草素-7-O- 葡萄糖苷。

    仙鹤草三萜组分(TC)的HPLC色谱图见图2,通过对照品添加法确定仙 鹤草TC主要含有熊果酸、4-羟基熊果酸、科罗羧酸、马斯里酸和齐墩果酸。

    实施例六

    仙鹤草中活性成分黄酮组分(FC)和三萜组分(TC)以及二者不同配比对 脂肪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1.1.1试剂DMEM高糖培养基,胎牛血清,小牛血清,双抗,胰酶,Hyclone 公司;油红O,Sigma公司;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sigma公司;Trizol, invitrogen公司;cDNA转录试剂盒,Takara公司;DEPC去酶水,碧云天公司; Bio-Rad SYBgreen,Bio-Rad荧光定量PCR管/管盖,美国伯乐公司;MTT,购 自于sigma公司;细胞培养板(6孔,12孔,96孔),Hyclone公司

    1.1.2仪器精密电子天平FA2004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O2 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酶标仪Model680,Bio-Rad,USA;荧光 定量PCR仪CYMMZ-EPXFY-052,Bio-Rad,USA;Eppendorf冷冻离心机 -5417R,基因有限公司;RNA/DNA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beckman公司;正 置显微镜CYMML-EPTXCJ-004,OLYMPUS

    1.2、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和药物处理

    实验组为仙鹤草样品不同浓度处理(每个样品设置1、5、25和125μg/mL 四个梯度),阳性对照组为吡格列酮(10μM),空白对照组为空白溶剂。将 融合到90%的细胞,接种到6孔板或者12孔板中,用含有双抗的10%小牛血 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每隔一天换一次培养基,培养2天,待细 胞100%的融合;第一期诱导分化:换MDI诱导液,加入不同浓度的仙鹤草的 样品和阳性对照溶液,培养2天;第二期诱导分化:弃培养液,换上胰岛素诱 导液,加入不同浓度的仙鹤草的样品和阳性对照溶液,继续培养2天;第三期 诱导分化:弃培养液,换上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同时加入 不同浓度的仙鹤草的样品和阳性对照溶液,继续培养2-4天,等3T3-L1前脂肪 细胞分化成熟,观察细胞形态。

    1.3、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对细胞分化形态的 影响

    将6孔板中分化第7天的3T3-L1前脂肪细胞,小心吸取上清培养基,然后 弃去。取1mLPBS,沿培养板孔壁注入,用手轻轻摇晃静置5min,然后吸取PBS, 用PBS溶液洗3次;清洗干净培养基和药物之后,用10%的甲醛固定液(24 孔板每孔1mL)固定细胞30-60min;PBS洗净后将细胞晾干30min;加入配置 好的油红O工作液(油红储存液:蒸馏水=3:2)每孔0.5mL,室温下染色40-60min (避光,密封)油红O染液,用60%异丙醇洗细胞2次去除多余的染料再用 三蒸水洗涤3次。用甘油或者甘油明胶封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拍照。

    1.4、油红染色法观察甘油三酯的沉积程度

    将种有细胞的24孔板,进行诱导培养,第7天取出进行油红染色;用60% 异丙醇洗细胞2次去除多余染料,用三蒸水洗涤3次,加入100%异丙醇1mL, 枪头反复吹打,然后在振荡仪上振荡20min;用酶标仪,在520nm处测定吸光 值。

    2、结果

    2.1、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对细胞分化形态的 影响

    如图3和图4,未诱导分化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为长梭状的状态,当细胞 诱导分化7天后,可以看出分化成熟脂肪细胞为圆形,同时有明显的脂质累积 在胞内,并且在胞内有明显的“指环脂滴”富集;从细胞的形态比较可以看出, 仙鹤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都有明显的促进细胞分化的作 用,并且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且从脂肪滴的大小来比 较,仙鹤草黄酮组分(FC)处理下的较仙鹤草三萜组分(TC)和阳性对照的小。

    2.2、油红染色法观察甘油三酯的沉积程度

    通过油红染色图5和6可以得知:随着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胞内的 三酰甘油含量逐渐累积,脂滴的大小和数量与空白组处理有明显的差异;仙鹤 草黄酮组分(FC)和仙鹤草三萜组分(TC)都呈现出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 三酰甘油的生成。如图7,其中,*为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5), **为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1);A为黄酮组分的不同浓度的药 物处理后三酰甘油含量作用,B为三萜组分的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处理后的三 酰甘油含量作用,C图为黄酮组分和三萜组分的不同配比的组分在50μg/mL时 对三酰甘油含量的作用:I为FC:TC=1:4,II为FC:TC=1:1,III为FC:TC=4:1。 A显示仙鹤草黄酮组分(FC)具促三酰甘油含量的作用,5-25μg/mL浓度范围, 与空白对照具显著性差异,达125μg/mL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但不如阳性 对照;B显示仙鹤草三萜组分(TC)具促进三酰甘油累积的作用,5μg/mL时, 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达25-125μg/mL时,具极显著性差异,但 均不如阳性对照的作用;C表明,当FC:TC=4:1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促 进作用,当FC:TC=1:4具极显著性差异,TC比FC具有更强的促进三酰甘油沉 积的作用。

    3、结论

    ①对3T3-L1前脂肪细胞用经典的鸡尾酒诱导法进行诱导分化,观察到仙鹤 草的黄酮组分(FC)和三萜组分(TC)两个活性组分同步药物处理诱导分化第 7天的细胞形态,可以观察到细胞由长梭状变成圆形,在胞内可以观察到明显 的“指环脂滴”,说明仙鹤草活性组分FC和TC都有明显促进细胞分化的作用。 ②通过油红染色图结果和三酰甘油含量测定显示,FC和TC均以浓度依赖性的 方式促进脂肪细胞内的三酰甘油含量增加;同时二者三个不同配比的复合组分 的药物处理后数据分析得知,TC比FC对三酰甘油更强的促进作用。以上实验 说明仙鹤草活性组分FC和TC对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实施例七

    仙鹤草中活性组分对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1.1.1试剂同实施例一

    1.1.2仪器同实施例一

    1.2、3T3-L1前脂肪细胞的mRNA的提取、RT-PCR和real-time PCR

    ①取诱导分化第7天的细胞冰浴,PBS洗2遍。加入0.9mL Trizol裂解液。将各孔 裂解液分别收集至1.5mL EP管中。向每个EP管中均加入0.2mL氯仿,振荡15S, 待为乳白状,静置3min。4℃12000g转离心15min。吸取上清,加0.5mL异丙醇, 混匀,静置10min。4℃12000g转离心10min。弃上清,加75%的乙醇1mL,4℃7500g 转离心5min。室温干燥,加25μLDEPC水溶解沉淀。紫外分光法检测浓度和纯 度RNA浓度测定。取7μL混合转录试剂,按V=1/C(C表示RNA浓度)加入RNA 提取液,加入DEPC水使总体积为20μL。进行逆转录,cDNA于-20℃保存。取 2μL稀释10倍的cDNA溶液,与8μL混合转录液(上下游引物1.4μL/孔,SYB green μL/孔,DEPC水μL/孔)混匀。按表4反应条件进行

    表3引物序列

    表4荧光定量PCR的Protocol

    2、结果

    2.1、3T3-L1前脂肪细胞的mRNA的提取、RT-PCR和real-time PCR

    2.1.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的主要转录因子C/EBP-α、PPARγ和ADD1/SREBP-1 的表达调控

    如图8,其中,*(p<0.05)**(p<0.01):指FC实验组与其空白对照组 的比较;#(p<0.05)##(p<0.01):指TC实验组与其空白对照组的比较;&& (p<0.01):指FC与其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指TC与其阳性对照 组的比较。基因的表达与FC和TC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FC为25μg/mL 和125μg/mL时,PPARγ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和极显著差异,TC为 125μg/mL时,表达有显著性差异;FC和TC为125μg/mL时,其表达无显著差 异;125μg/mL时,FC和TC的C/EBP-α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增 加,而与阳性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降低;125μg/mL时,SREBP-1的mRNA表 达量为最大,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增加,而与阳性对照的表达相比无显著 统计差异。如图9,*(p<0.05)**(p<0.01):指FC和TC的不同配比的组分 的药物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组的C/EBP-α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指FC和TC的不同配比的组分的药物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的的 SREBP-1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指FC和 TC的不同配比的组分的药物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组的PPARγmRNA表达与空 白对照组比较。C/EBP-αmRNA在FC和TC配比为1:150μg/mL时,与空白对 照组相比具显著的增加,而配比1:4和4:1下,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SREBP-1, 三种配比在50μg/mL时,与空白组比较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PPARγ的表 达分析可知,当FC:TC4:15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最显著的增加。 2.1.2、脂肪代谢相关基因AP2的表达调控

    如图10,其中,*(p<0.05)**(p<0.01):指FC实验组与其空白对照组 的比较;#(p<0.05)##(p<0.01):指TC实验组与其空白对照组的比较;&& (p<0.01):指FC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指TC与阳性对照组的 比较;AP2的表达呈现计量依赖性增加关系。TC25μg/mL时,AP2mRNA的 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具显著增强,125μg/mL时,FC和TC表达与均空白组比 较具显著性增强(p<0.05),但均显降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如图11, 其中,&(p<0.05)&&(p<0.01):指FC和TC的不同配比的组分的药物处理 组的AP2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当FC:TC为1:4时,AP2mRNA的 表达比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另2种配比对其表达无统计学差 异。

    3、结论

    ①仙鹤草FC和TC的两个活性组分在一定浓度具明显促进PPARγ、C/EBP-α、 SREBP-1激活表达;FC和TC对下游调控基因AP2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 相对于阳性对照组显著性不强。②仙鹤草的FC和TC自然配比(4:1)在功效 配比上具有较好的优势。通过实验发现,仙鹤草活性组分黄酮和三萜部分在改 善和抵抗胰岛素抵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 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关 键  词:
    治疗 改善 胰岛素 抵抗 仙鹤草 活性 组分 及其 用以 提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仙鹤草活性组分及其应用以及其提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396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