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25185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 CN 103251855 B (21)申请号 201310218935.2 (22)申请日 2013.05.27 A61K 36/8994(2006.01) A61P 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爱香 地址 262600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路 21 号临朐县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刘爱香 吕军荣 张蕾 CN 101862422 A,2010.10.20, CN 101816742 A,2010.09.01, CN 1106281 A,1995.08.09, CN 1014445。
2、64 A,2009.06.03, 黄振官治验, 李纳整理 .“解毒渗湿汤治疗痔 疮” .辽宁中医杂志 .1980,( 第 6 期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该 中药组合物是由蜈蚣萍、 地瓜根、 薏苡仁、 白花蛇 舌草、 北豆根、 孩儿茶、 椿树花、 南瓜子、 含羞草、 荠 菜、 沙松果、 茯苓、 栀子制成。 临床可用于治疗湿热 下注型痔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何梅孜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251855 B CN 103251855 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 蜈蚣萍 40-60 份、 地瓜根 20-30 份、 薏苡仁 20-30 份、 白花蛇舌草 20-30 份、 北豆根 15-25 份、 孩儿茶 15-25 份、 椿树花 15-25 份、 南瓜子 15-25 份、 含羞草 15-25 份、 荠菜 10-20 份、 沙松果 10-20 份、 茯苓 8-15 份、 栀子 8-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 。
4、蜈蚣萍 50 份、 地瓜根 25 份、 薏苡仁 25 份、 白花蛇舌草 25 份、 北豆根 20 份、 孩儿茶 20 份、 椿树花 20 份、 南瓜子 20 份、 含羞草 20 份、 荠菜 15 份、 沙松果 15 份、 茯苓 12 份、 栀子 12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51855 B 2 1/3 页 3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 静脉团,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治疗方式上一般都。
5、是采取手术治疗和外用药物治疗。 手 术治疗见效快, 但费用高, 对患者身体伤害大,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且可能反复发作。 外用 药物疗程较长, 但费用相对低, 对身体伤害小, 痛苦轻。湿热下注型痔疮主要症状有便血色 鲜红, 肛内肿物外脱, 可自行回纳, 疮面鲜红、 脓液及分泌物较多、 质稠、 色黄、 肛门坠胀、 局 部灼热、 疼痛, 伴大便干结、 小便黄、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或滑。本病以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为 治则。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 中药治湿热下注型痔疮具有较好作用, 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 有效率高、 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湿。
6、 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中医药理论, 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 采用蜈蚣 萍、 地瓜根、 薏苡仁、 白花蛇舌草、 北豆根、 孩儿茶、 椿树花、 南瓜子、 含羞草、 荠菜、 沙松果、 茯 苓、 栀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 经过加工制成。 0005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蜈蚣萍40-60份、 地瓜根20-30份、 薏苡 仁 20-30 份、 白花蛇舌草 20-30 份、 北豆根 15-25 份、 孩儿茶 15-25 份、 椿树花 15-25 份、 南 瓜子 15-25 份、 含羞草 15-25 份、 荠菜 10-20 份、 沙松果 10-20。
7、 份、 茯苓 8-15 份、 栀子 8-15 份。 000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 : 蜈蚣萍 50 份、 地瓜根 25 份、 薏苡仁 25 份、 白花蛇舌草25份、 北豆根20份、 孩儿茶20份、 椿树花20份、 南瓜子20份、 含羞草20份、 荠菜 15 份、 沙松果 15 份、 茯苓 12 份、 栀子 12 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 0008 蜈蚣萍 : 辛、 苦、 寒。清热解表, 利水消肿, 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麻疹不透, 浮肿, 热 淋, 小便不利, 痔疮, 痈肿疔疮, 腮腺炎, 湿疹, 烫火伤等。 0009 地瓜根 : 苦、 涩、 凉。归脾、 。
8、肾经。清热利湿, 消肿止痛。临床用于泄泻, 痢疾, 黄肿, 风湿痹痛, 遗精, 自带, 瘰疬, 痔疮, 牙痛, 跌打伤痛等症。 0010 薏苡仁 : 甘、 淡、 微寒。归脾、 肺、 肾经。利湿健脾, 舒筋除痹, 清热排脓。用于水肿, 脚气, 小便淋沥, 泄泻带下, 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肺痈, 肠痈, 扁平疣等。 0011 白花蛇舌草 : 甘、 寒。归心、 肝、 脾、 大肠经。清热解毒, 利湿。用于肺热喘咳, 咽喉 肿痛, 肠痈, 疖肿疮疡, 毒蛇咬伤, 热淋涩痛等。 0012 北豆根 : 苦、 寒、 有小毒。归肺、 胃、 大肠经。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利湿。用于咽喉 肿痛, 肺热咳嗽, 。
9、痄腮, 泻痢, 黄疸, 风湿痹痛, 痔疮肿痛, 蛇虫咬伤等。 说 明 书 CN 103251855 B 3 2/3 页 4 0013 孩儿茶 : 苦、 凉。归心、 肺经。收湿敛疮, 止血定痛, 清热化痰。用于疮疡, 久溃不 敛, 湿疮流水, 口疮, 咯血, 吐血, 尿血, 便血, 血崩, 外伤出血, 痔疮痈肿, 痰热咳嗽等症。 0014 椿树花 : 辛、 苦、 温。归肝、 肺经。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久咳, 痔疮 等。 0015 南瓜子 : 甘、 平。归大肠经。杀虫, 下乳, 利水消肿。用于绦虫, 蛔虫, 血吸虫, 产后 缺乳, 手足浮肿, 百日咳, 痔疮等。 0016 含羞草。
10、 : 苦、 涩、 微寒。归心、 肝、 胃、 大肠经。凉血解毒, 清热利湿, 镇静安神。用于 感冒、 小儿高热, 支气管炎, 肝炎, 肠炎, 结膜炎, 泌尿结石, 水肿, 血尿, 失眠, 带状疱疹, 跌打 损伤等症。 0017 荠菜 : 甘、 淡、 凉。归肝、 心、 肺经。凉肝止血, 平肝明目, 清热利湿。用于吐血, 咳 血, 0018 尿血, 崩漏, 目赤疼痛, 眼底出血, 高血压病, 肾炎水肿等症。 0019 沙松果 : 涩、 微苦、 平。杀虫消积, 润肠通便。临床用于虫积腹痛, 小儿疳积, 便秘, 痔疮等症。 0020 茯苓 : 甘、 淡、 平。归心、 脾、 肺、 肾经。渗湿利水, 健脾和。
11、胃, 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 利, 水肿胀满, 痰饮咳逆, 呕吐, 脾虚食少, 泄泻, 心悸不安, 失眠健忘, 遗精白浊等。 0021 栀子 : 苦、 寒, 归心、 肝、 肺、 胃经。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用于热病烦闷、 疮疡肿毒。 0022 湿热下注型痔疮多因饮食不洁, 或食辛辣厚味导致脾胃受伤, 水湿运化不畅, 内生 湿热, 下注肛门, 日久气虚下降, 不能摄纳而致痔核脱出。 本发明中蜈蚣萍清热解毒、 利水消 肿, 为君药, 地瓜根清热利湿、 消肿止痛, 薏苡仁利湿健脾、 利湿排脓,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利湿, 为臣药, 北豆根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孩儿茶收湿敛疮, 椿树花祛风除湿, 南。
12、瓜子消肿, 含羞草、 荠菜、 栀子凉血利湿、 解毒, 茯苓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沙松果润肠通便。 诸药合用共 奏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润肠通便之功效, 经过临床实践发现, 对湿热下注型痔疮具有独特 的疗效。 002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 2006 年至 2010 年临床观察湿热下注型痔疮 99 例患者, 临床 报告如下 : 1、 一般资料 0024 99 例患者中, 年龄 15-63 岁, 平均年龄 33 岁, 病程多在 1 到 6 年, 平均病程 4.2 年, 包括外痔 38 例、 内痔 31 例、 混合痔 30 例。 0025 2、 诊断标准 0026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 。
1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0027 有肛痈病史 ; 病灶有外口、 管道、 内口可征。湿热下注型痔疮患者症状包括 : 便血 色鲜红, 肛内肿物外脱, 可自行回纳, 疮面鲜红、 脓液及分泌物较多、 质稠、 色黄、 肛门坠胀、 局部灼热、 疼痛, 伴大便干结、 小便黄、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或滑。 0028 排除标准 : 0029 I 度内痔 ;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 患有严重的心、 脑、 肝、 肾等重要器官疾病、 精神疾 病患者 ; 患有肛瘘、 脱肛、 直肠息肉、 肛乳头瘤, 结直肠肿瘤、 结肠炎等其它肛肠疾病 ; 符合 上述诊断标准但需手术治疗者。 0030 3、 治疗方法 0031 3.1 。
14、处方 : 蜈蚣萍 50g、 地瓜根 25g、 薏苡仁 25g、 白花蛇舌草 25g、 北豆根 20g、 孩儿 说 明 书 CN 103251855 B 4 3/3 页 5 茶 20g、 椿树花 20g、 南瓜子 20g、 含羞草 20g、 荠菜 15g、 沙松果 15g、 茯苓 12g、 栀子 12g。 0032 3.2制备及使用方法 : 上述药材分三次进行煎煮, 第一次取水1000ml, 浸泡3小时, 煎煮 30 分钟, 取药液 ; 第二次取水 800ml, 煎煮 30 分钟, 取药液 ; 第三次取水 650ml, 煎煮 30 分钟, 取药液。 第一次煎煮后药液患者服用, 每日2次 ; 第二。
15、、 三次药液合并, 加热药液, 患者 先熏后洗, 每日 2 次, 每次 30 分钟, 每日 1 剂, 7 天为 1 个疗程。 0033 4、 治疗结果 : 0034 4.1 参照 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 : 0035 治愈 : 患者没有出现脱出或便血等症状, 痣核萎缩或完全消失。 0036 有效 : 患者没有出现脱出或便血等症状, 痣核明显缩小。 0037 无效 : 症状没有改善。 0038 4.2 结果 : 99 例患者中, 治愈 70 例 (70.7 ), 有效 27 例 (27.3 ), 无效 2 例 (2.0 ), 总有效率为 98。 0039 5、 典型病例 0040 5.。
16、1 周某, 女, 36 岁, 有痔疮病史。两天前肛门疼痛。痔疮脱出, 行走不便, 检查肛 门左侧卧位, 内痔脱出嵌顿, 11 点处, 痔核暗紫色。肛缘水肿, 疮面鲜红, 分泌物较多。诊断 为湿热下注型痔疮。使用本发明药物, 治疗 1 个疗程, 症状明显减轻, 疼痛减轻, 水肿渐消。 继续治疗 2 个疗程, 痊愈, 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1 5.2 陈某, 女, 42 岁, 肛门周围充血、 红肿、 便血、 疼痛、 便时有物脱出、 肛门瘙痒、 坠 胀不适、 流脓、 有分泌物、 便秘, 舌苔黄腻, 脉滑。诊断为湿热下注型痔疮。使用本发明药物, 每日 1 剂, 1 个疗程后, 症状明显好转, 继续。
17、治疗 2 个疗程, 痊愈, 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2 5.3 刘某, 男, 33 岁, 自述患痔疮多年, 时轻时重, 每因劳累过度而诱发。近日因劳 累过度以致肛门周围红肿, 疼痛难忍。 行走不便, 大便不畅, 表面常有鲜红血液。 伴有小便短 赤, 口苦口腻,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诊断为湿热下注型痔疮。使用本发明药物, 每日 1 剂, 1 个疗程后, 症状明显好转, 继续治疗 3 个疗程, 痊愈, 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 本发明没有限制。 0044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18、, 是由蜈蚣萍 40g、 地瓜根 20g、 薏苡仁 20g、 白花蛇舌草 20g、 北豆根 15g、 孩儿茶 15g、 椿树花 15g、 南瓜子 15g、 含羞草 15g、 荠菜 10g、 沙松果 10g、 茯苓 8g、 栀子 8g 制成。 0045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是由蜈蚣萍 50g、 地瓜根 25g、 薏苡仁 25g、 白花蛇舌草 25g、 北豆根 20g、 孩儿茶 20g、 椿树花 20g、 南瓜子 20g、 含羞草 20g、 荠菜 15g、 沙松果 15g、 茯苓 12g、 栀子 12g 制成。 0046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是由蜈蚣萍 60g、 地瓜根 30g、 薏苡仁 30g、 白花蛇舌草 30g、 北豆根 25g、 孩儿茶 25g、 椿树花 25g、 南瓜子 25g、 含羞草 25g、 荠菜 20g、 沙松果 20g、 茯苓 15g、 栀子 15g 制成。 说 明 书 CN 103251855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