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95966.1 (22)申请日 2018.01.21 (73)专利权人 冯洪兰 地址 300000 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金华路 金华里5排17号 (72)发明人 冯洪兰 (51)Int.Cl. A61B 5/05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 振仪, 包括核磁共振发生器和滑台, 所述核磁共 振发生器右侧设置有滑动平台, 所述滑动平台右 端设置有挡板, 滑动平台下端设置有支撑台, 。
2、所 述滑动平台内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转轴, 所述 转轴中部设置有带轮。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 合理, 本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在使用时, 设置 的第二电缸将移动架推出, 移动架内部的第一电 缸将推板顶起到与滑台相同的高度, 将躺板滑到 推板上, 通过第一电缸降下推板和躺板, 然后将 患者推起并滑移到滑台上进行检查, 该医疗检测 用核磁共振仪, 方便患者躺到滑台上, 有助于减 轻患者的痛苦, 操作简便, 有助于减轻医护人员 的工作压力, 可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8243557 U 2018.12.18 CN 208243557 U 1.一种医疗检。
3、测用核磁共振仪, 包括核磁共振发生器(1)和滑台(6),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核磁共振发生器(1)右侧设置有滑动平台(2), 所述滑动平台(2)右端设置有挡板(10), 滑动 平台(2)下端设置有支撑台(11), 所述滑动平台(2)内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转轴(20), 所 述转轴(20)中部设置有带轮(3), 所述带轮(3)连接传动皮带(4), 所述滑动平台(2)内部下 端右侧设置有电机(9), 所述电机(9)传动连接转轴(20), 所述滑动平台(2)上部内侧对称设 置有限位凸起(21), 所述滑台(6)两侧开设有与限位凸起(21)配合的限位槽, 限位槽滑动连 接限位凸起(21), 所述滑台(。
4、6)下端右部设置有固定块(8), 固定块(8)固定连接传动皮带 (4), 所述滑台(6)上端设置有导向滑块(5), 所述滑台(6)通过导向滑块(5)滑动连接躺板 (7), 所述支撑台(11)下部开设有容纳槽, 容纳槽的左右侧壁对称设置有滑轨(18), 所述滑 轨(18)通过滑座(19)连接移动架, 所述移动架内部低端设置有第一电缸(13), 第一电缸 (13)上端连接推板(17), 推板(17)上端设置有导向滑块(5), 所述容纳槽的后壁通过第二电 缸(15)连接移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架包括侧板 (16)、 支撑板(12)和移动轮(14。
5、), 所述支撑板(12)的前侧、 左侧和右侧均连接有侧板(16), 所述支撑板(12)下端设置有移动轮, (14)位于所述支撑板(12)左侧和右侧的侧板(16)通过 滑座(19)连接位于容纳槽侧壁的滑轨(18), 位于所述支撑板(12)前侧的侧板(16)连接第二 电缸(15), 所述第一电缸设置在支撑板(12)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滑块(5)的数 量至少为两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板(17)上端的导 向滑块(5)与滑台(6)上端的导向滑块(5)呈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检。
6、测用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缸(13)的数 量至少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缸(15) 在支撑台(11)下部的容纳槽后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43557 U 2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领域, 具体是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背景技术 0002 核磁共振(MRI), 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 在1933年由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艾萨克拉比首次实验成功。 自70年代应用以来, 它以 极快的速度得到。
7、发展, 基本原理: 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 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 内氢原子核, 引起氢原子核共振, 并吸收能量。 在停止射频脉冲后, 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 出射电信号, 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 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 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 像, 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 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 理、 化学生物等领域, 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 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 淆, 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 在医疗上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仪器叫核磁共振仪。 0003 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到平台上接受检查, 而现有平台具有一定的高 度,。
8、 有很多患者的行动不方便无法上到平台上接受检查, 使用不方便, 尤其是一些患者的病 情使患者很难做出较大幅度动作, 这就给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 本 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包括核磁共振发生器和滑台, 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 右侧设置有滑动平台, 所述滑动平台右端设置有挡板, 滑动平台下端设置有支撑台, 所述滑 动平。
9、台内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转轴, 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带轮, 所述带轮连接传动皮带, 所述滑动平台内部下端右侧设置有电机, 所述电机传动连接转轴, 所述滑动平台上部内侧 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 所述滑台两侧开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槽, 限位槽滑动连接限 位凸起, 所述滑台下端右部设置有固定块, 固定块固定连接传动皮带, 所述滑台上端设置有 导向滑块, 所述滑台通过导向滑块滑动连接躺板, 所述支撑台下部开设有容纳槽, 容纳槽的 左右侧壁对称设置有滑轨, 所述滑轨通过滑座连接移动架, 所述移动架内部低端设置有第 一电缸, 第一电缸上端连接托板, 推板上端设置有导向滑块, 所述容纳槽的后壁通过第二电 缸。
10、连接移动架。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移动架包括侧板、 支撑板和移动轮, 所述支撑 板的前侧、 左侧和右侧均连接有侧板, 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移动轮, 位于所述支撑板左侧 和右侧的侧板通过滑座连接位于容纳槽侧壁的滑轨, 位于所述支撑板前侧的侧板连接第二 电缸, 所述第一电缸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导向滑块的数量至少为两块。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243557 U 3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推板上端的导向滑块与滑台上端的导向滑 块呈对应设置。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
11、一电缸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二电缸在支撑台下部的容纳槽后壁的左 右两侧对称设置。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 本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在使用时, 设置的第二 电缸将移动架推出, 移动架内部的第一电缸将推板顶起到与滑台相同的高度, 将躺板滑到 推板上, 通过第一电缸降下推板和躺板, 然后将患者推起并滑移到滑台上进行检查, 该医疗 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方便患者躺到滑台上, 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操作简便, 有助于减轻 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可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4 图。
12、1为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的结构右视图。 0016 图3为图1中A处结构图。 0017 图4为图1中B处结构图。 0018 图5为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中带轮的结构图。 0019 图中: 核磁共振发生器1、 滑动平台2、 带轮3、 传动皮带4、 导向滑块5、 滑台6、 躺板7、 固定块8、 电机9、 挡板10、 支撑台11、 支撑板12、 第一电缸13、 移动轮14、 第二电缸15、 侧板16、 推板17、 滑轨18、 滑座19、 转轴20、 限位凸起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13、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包括核磁共振 发生器1和滑台6, 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1右侧设置有滑动平台2, 所述滑动平台2右端设置有 挡板10, 滑动平台2下端设置有支撑台11, 所述滑动平台2内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转轴20, 所述转轴20中部设置有带轮3, 所述带轮3连接传动皮带4, 所述滑动平台2内部下端右侧。
14、设 置有电机9, 所述电机9传动连接转轴20, 所述滑动平台2上部内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21, 所述滑台6两侧开设有与限位凸起21配合的限位槽, 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凸起21, 所述滑台 6下端右部设置有固定块8, 固定块8固定连接传动皮带4, 所述滑台6上端设置有导向滑块5, 所述滑台6通过导向滑块5滑动连接躺板7, 所述支撑台11下部开设有容纳槽, 容纳槽的左右 侧壁对称设置有滑轨18, 所述滑轨18通过滑座19连接移动架, 所述移动架内部低端设置有 第一电缸13, 第一电缸13上端连接托板17, 推板17上端设置有导向滑块5, 所述容纳槽的后 壁通过第二电缸15连接移动架。 0022 所述。
15、移动架包括侧板16、 支撑板12和移动轮14, 所述支撑板12的前侧、 左侧和右侧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243557 U 4 均连接有侧板16, 所述支撑板12下端设置有移动轮, 14位于所述支撑板12左侧和右侧的侧 板16通过滑座19连接位于容纳槽侧壁的滑轨18, 位于所述支撑板12前侧的侧板16连接第二 电缸15, 所述第一电缸设置在支撑板12的上端。 0023 所述导向滑块5的数量至少为两块。 0024 所述推板17上端的导向滑块5与滑台6上端的导向滑块5呈对应设置。 0025 所述第一电缸13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0026 所述第二电缸15在支撑台11下部的容纳槽后壁。
1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2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本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在使用 时, 设置的第二电缸将移动架推出, 移动架内部的第一电缸13将推板17顶起到与滑台6相同 的高度, 将躺板7滑到推板17上, 通过第一电缸13降下推板17和躺板7, 然后将患者推起并滑 移到滑台6上进行检查, 该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方便患者躺到滑台6上, 有助于减轻患者 的痛苦, 操作简便, 有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可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002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
17、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0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24355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8243557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8243557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8243557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824355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