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器组装制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吻合器组装制具.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3941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24 CN 201939416 U *CN201939416U* (21)申请号 201020642421.1 (22)申请日 2010.12.06 A61B 17/115(2006.01) A61B 17/068(2006.01) (73)专利权人 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 司 地址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大街西路白 桥工业区西侧 2 号 (72)发明人 庞建 曲直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吻合器组装制具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吻合器的抵钉座与 连接轴组装的制具, 其特征在于。
2、, 所述制具包括模 件和模件底座, 所述模件的中心设有通孔, 所述通 孔的内壁上形成有纵向槽, 所述模件顶部设有凸 台, 所述凸台上设有凸柱。使用时, 当将所述抵钉 座扣装在该模件顶部时, 所述模件凸台上的凸柱 位于所述抵钉座凹槽的插孔中, 并当所述连接轴 穿过该抵钉座的中心孔进而深入该模件的通孔中 时, 所述连接轴上的纵筋位于所述通孔的纵向槽 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具操作简单省力, 组装成 功率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CN 201939416 U1/1 页 2 1. 一种用于。
3、吻合器的抵钉座与连接轴组装的制具, 所述抵钉座的中央设有中心孔且在 边沿处设有插孔, 所述抵钉座的底面上设有凹槽, 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纵筋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具包括模件和模件底座, 所述模件的中心设有通孔, 且所述通孔的 内壁上形成有纵向槽, 所述模件的顶部设有凸台, 所述凸台上设有凸柱, 当将所述抵钉座扣 装在该模件的顶部时, 所述模件凸台上的凸柱位于所述抵钉座的插孔中, 并当所述连接轴 穿过该抵钉座的中心孔进而深入该模件的通孔中时, 所述连接轴上的纵筋位于所述通孔内 的纵向槽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具, 其中, 所述通孔的内径和所述抵钉座上中心孔的内径 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
4、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具, 其中, 所述通孔内纵向槽的长度等于所述连接轴上纵 筋的长度, 所述纵向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纵筋的宽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39416 U1/3 页 3 一种吻合器组装制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地, 涉及一种用于吻合器的抵钉座与连接轴组装 的制具。 背景技术 0002 管型吻合器是广泛应用外科手术中的医疗器械, 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已逐步代替人工缝合。其中, 痔吻合器的抵钉座和连接轴为固定连接, 在组装时, 需要通过 过盈配合的方式将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抵钉座的中心孔中, 安装时还须确保连接轴与抵钉 。
5、座处于相对合适的位置。目前, 大多情况下是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组装, 费时费力, 并且一 旦装配不当, 会破坏原件的外观, 严重时原件不易恢复, 造成浪费 ; 此外, 按照组装工艺, 连 接轴和抵钉座还需要按照一定的角度组装, 装配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吻合器组装制具, 使 用该制具可以使抵钉座和连接轴的组装过程变得易于操作、 简单省力, 且成功率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抵钉座与连接 轴组装的制具, 所述抵钉座的中央设有中心孔且在边沿处设有插孔, 所述抵钉座的底面上 设有凹槽, 。
6、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纵筋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具包括模件和模件底座, 所述模件 的中心设有通孔, 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有纵向槽, 所述模件的顶部设有凸台, 所述凸台 上设有凸柱, 当将所述抵钉座扣装在该模件的顶部时, 所述模件凸台上的凸柱位于所述抵 钉座的插孔中, 并当所述连接轴穿过该抵钉座的中心孔进而深入该模件的通孔中时, 所述 连接轴上的纵筋位于所述通孔内的纵向槽中。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该制具组装痔吻合器的抵钉座与连接轴时, 当将 抵钉座扣装在该模件上时, 可以使抵钉座底面的凹槽完全扣合在该模件顶部的凸台上, 同 时可使凸台上的凸柱插入抵钉座的凹槽内, 这样使得抵钉。
7、座无法转动, 抵钉座能够被稳当 地安置在该制具上 ; 此外, 进一步地, 在使连接轴穿过抵钉座的中心孔并深入该模件通孔的 过程中, 可以使连接轴上的纵筋对准通孔内壁上纵向槽位置, 从而可以按照组装工艺使连 接轴正确地与抵钉座配合安装, 操作简单省力, 组装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形图 ; 0007 图 2 是图 1 所示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 0008 图 3 是图 1 所示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 ; 0009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形图和纵剖面图, 其中在纵剖面图未显示 螺母 ; 以及 0010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吻合器的抵钉座与连。
8、接轴组装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1939416 U2/3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形图。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制具包括 模件 1 和模件底座 1-1, 所述模件 1 突出在模件底座 1-1 之上, 所述模件 1 的顶部设有圆形 凸台 2, 在该圆形凸台 2 上对称设有两个凸柱 3, 并且, 所述模件 1 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 4。 0013 图 2 是图 1 所示实施方式的俯视。
9、图, 如图 2 所示, 在该圆形通孔 4 的内壁上设有两 条直角形凸筋 5。图 3 是图 1 所示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 如图 3 所示, 上述两条直角形凸筋 5 之间的距离很近, 从而在两条直角形凸筋 5 之间形成有一条纵向槽 6。该纵向槽 6 的宽度 及其在圆形通孔 4 内壁上所处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工艺来设置。 0014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形图和纵剖面图, 如图 4(a) 所示, 该本实 用新型的制具包括一个模件 1 和一个外套件 7, 所述外套件 7 套装在该模件 1 上, 所述模件 1和所述外套件7均具有底座, 并且模件底座1-1和所述外套件底座7-1通过螺母8。
10、紧固在 一起。此外, 所述外套件 7 的顶部设有圆形凸台 2, 在该圆形凸台 2 上对称设有两个凸柱 3。 如图 4(b) 所示, 所述模件 1 和所述外套件 7 的中心处设有同轴相互贯通的通孔, 且所述外 套件 7 具有上、 下两段内径不同的通孔, 且上段通孔的内径与模件 1 的通孔 4 的内径相同。 所述模件1的通孔4内壁上设有两条距离很近的直角形凸筋5, 这两条直角形凸筋5之间形 成一条纵向槽 6。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通孔4的长度和内径大小、 所述纵向槽6的长度 和宽度以及该纵向槽6在圆形通孔4内壁上所处的位置可以根据吻合器实际的安装工艺来 设置。优选地, 所述通。
11、孔 4 的内径与所述连接轴 11 的直径相同, 所述通孔 4 内纵向槽 6 的 长度等于所述连接轴 11 上纵筋 11-1 的长度, 所述纵向槽 6 的宽度等于所述 6 纵筋 11-1 的 宽度。 0016 此外, 如图 4(a) 所示, 在所述模件底座 1-1 和所述外套件底座 7-1 上均设有容置 螺母 8 的螺孔 9, 且所述螺孔 9 为弧形,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 当松开螺母 8 时, 可使模件 1 相 对于外套件 7 作相对微小的转动, 此时螺母 8 仍能够被容置在螺孔 9 中, 从而可以根据安装 工艺的要求来调节纵向槽 6 的位置。 0017 以下以图 1 所示实施方式简要说明本实用。
12、新型用于痔吻合器的抵钉座与连接轴 组装的方法。 0018 在描述该方法之前, 先参考图 5 简要说明抵钉座 10 和连接轴 11 的结构。通常, 痔 吻合器的抵钉座10的中央设有中心孔10-1, 该中心孔10-1用于将连接轴11的一端安装在 该中心孔 10-1 中, 此外, 按照吻合器的制造工艺, 该抵钉座 10 底面上还设有凹槽, 特别地, 在凹槽边沿处设有插孔 10-2, 该插孔 10-2 用于抵钉座 10 与连接轴 11 组装时将该抵钉座 10 固定在模件 1 上使其不能转动。同样, 按照吻合器的制造工艺, 所述连接轴 11 上设有纵 筋 11-1。 0019 如图 5 所示, 使用本实。
13、用新型的制具时, 首先将抵钉座 10 扣装在制具的模件 1 上, 使模件 1 上的凸柱 3 插在抵钉座 10 底面的插孔 10-2 中, 然后使连接轴 11 穿过该抵钉座 10 的中心孔 10-1 进而使连接轴 11 深入模件 1 的通孔 4 中, 在此过程中, 需要使连接轴 11 的 说 明 书 CN 201939416 U3/3 页 5 纵筋 11-1 对准模件 1 内壁上的纵向槽 6, 使连接轴 11 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随意转动, 从而 将该连接轴 11 限制在该通孔 4 中, 然后在连接轴 11 的顶部施加较大外力, 从而以过盈配合 的方式将连接轴 11 安装在抵钉座 10 上。 002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1939416 U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39416 U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39416 U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