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6167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15 CN 201861674 U *CN201861674U* (21)申请号 201020609084.6 (22)申请日 2010.11.16 201020516571.8 2010.09.03 CN A61B 10/04(2006.01) A61B 10/06(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 200080 上海市杨浦区海宁路 100 号 (72)发明人 宛新建 赵航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吴桂琴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内。
2、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 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主要由外鞘管、 活检 钳、 调节导丝和手柄组成 ; 所述的活检钳和调节 导丝位于外鞘管内部, 调节导丝一端与活检钳连 接, 另一端与手柄相连 ; 使用时, 活检钳头部和连 接部伸出外鞘管, 牵拉调节导丝, 使头部以任意角 度屈曲 ; 放松调节导丝, 头部借助连接部自身弹 性, 回复原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可多角度取 材, 其准确的定位和取材大大提高了病理取材的 成功率和灵敏度, 减少重复操作和重复检查次数, 减轻病人的痛苦, 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
3、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201861674 U1/1 页 2 1. 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取样装置主要由外鞘管 (1) 、 活检 钳 (2) 、 调节导丝 (3) 和手柄 (4) 组成 ; 所述的活检钳 (2) 和调节导丝 (3) 均位于外鞘管 (1) 的内部 ;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与活检钳 (2) 连接,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检钳 (2) 由头部 (21) 、 连接部 (22) 。
4、和推送部 (23) 组成。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鞘管 (1) 的直径 为 3.5 mm。 4.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部 (21) 连接调 节导丝 (3) , 并与连接部 (22) 相连。 5.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部 (21) 在调节 导丝 (3) 的牵引下以任意角度屈曲。 6.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部 (22) 采用 弹簧钢丝制成。 7.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的推送部 (23) 与连 接部 (22) 相连, 其末端为把手。 8.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 与活检钳的头部 (21) 相连,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61674 U1/3 页 3 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组织学检查 (活检) 的装置, 具体涉及一 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治疗中, 内镜检查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方法, 多种消化 道疾病的最终确诊大多都依赖于内镜检查的结果。 通常, 。
6、内镜下组织活检, 获取病理结果是 鉴别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然而内镜下组织活检成功率受各方面因素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 发现胃镜下单次病理活检的假阴性高达 50, 其中的术者经验、 病变位置、 取材数量等均会 影响最终结果判定。 0003 目前, 临床实践中常使用的胃镜为直视内镜, 其胃镜活检钳位于视野下方, 对于与 镜身垂直的消化道管壁, 容易取材, 而与镜身平行的消化道管壁, 如食管、 胃的后壁, 通常取 材较难。目前临学实践中的传统使用方法是借助镜身旋转进行取材, 但是该取材尚存在如 下缺陷 : 一方面增加了患者不适感, 另外, 由于不能更好调整内镜头端角度, 实施时困难很 大。 发明内容 。
7、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 可以多角 度取材的活检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能提高病理诊断的 灵敏度。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采用可以调整头端角度的活检钳, 使活检钳 在各种情况下保证与管壁的垂直关系, 从而改善组织取样的效果, 提高病理检查的成功率, 降低假阴性率。 0006 具体而言,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由外鞘管 (1) 、 活检钳 (2) 、 调节导丝 (3) 和手柄 (4) 组成 ; 所述的活检钳 (2) 和调节导丝 (3) 均位于外 鞘管 (1) 的内。
8、部 ;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与活检钳 (2) 连接,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0007 本实用新型中, 外鞘管 (1) 的直径为 3.5 mm, 可通过胃镜的活检孔道。 0008 本实用新型中, 活检钳 (2) 由头部 (21) 、 连接部 (22) 和推送部 (23) 组成 ; 所述的 头部 (21) 与普通活检钳结构相同, 该头部 (21) 连接调节导丝 (3) , 并与连接部 (22) 相连 ; 推送部 (23) 与连接部 (22) 相连, 其末端设把手。 0009 所述的连接部 (22) 采用弹簧钢丝制成, 具有柔韧性。 0010 本实用新型中, 调节导丝 (3)一端与活检。
9、钳的头部 (21)相连,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0011 本实用新型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使用时, 当活检钳头部 (21) 和连接部 (22) 伸 出外鞘管 (1) 时, 可根据需要牵拉调节导丝 (3) , 使头部 (21) 以任意角度屈曲 ; 当放松调节 导丝 (3) 后, 活检钳头部 (21) 借助连接部 (22) 自身弹性, 回复原状。 说 明 书 CN 201861674 U2/3 页 4 0012 经临床试用, 结果表明, 本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结构简单, 能够灵活调整的活检 钳头部, 容易与管壁形成垂直关系, 可以多角度取材 ; 使用方便, 操作方法与常规内镜活检 操作相同, 。
10、不需要额外培训。 0013 本实用新型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其准确的定位和取材大大提高了病理取材的 成功率, 收集的标本细胞含量丰富, 显著提高灵敏度, 减少重复操作和重复检查次数, 减轻 病人的痛苦, 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0014 为了便于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 置进行详细的描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 显然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正或改变, 这些修正和改变也将纳入 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角。
11、度时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1图 2 中, 1 是外鞘管 ; 2 是活检钳, 其中, 21 是头部, 22 是连接部, 23 是推送 部 ; 3 是调节导丝 ; 4 是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1 0019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其主要由外鞘管 (1) 、 活检钳 (2) 、 调节导丝 (3) 和手柄 (4) 组 成 ; 所述的活检钳 (2) 和调节导丝 (3) 均位于外鞘管 (1) 的内部 ;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 与活检钳 (2) 连接,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0020 所述的外鞘管 (1) 的直径为 3.5 mm, 可通过胃镜的活检孔道 ; 0021。
12、 所述的活检钳 (2) 由头部 (21) 、 连接部 (22) 和推送部 (23) 组成 ; 头部 (21) 与 普通活检钳结构相同, 其连接调节导丝 (3) , 并与弹簧钢丝制成的连接部 (22) 相连 ; 推送部 (23) 与连接部 (22) 相连, 其末端设把手。 0022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与活检钳的头部 (21) 相连,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0023 使用时, 当活检钳头部 (21) 和连接部 (22) 伸出外鞘管 (1) 时, 可根据需要牵拉调 节导丝 (3) , 使头部 (21) 以任意角度屈曲 ; 当放松调节导丝 (3) 后, 活检钳头部 (21) 借助连 接。
13、部 (22) 自身弹性, 回复原状。 0024 本取样装置在需要活检取样部位, 置入外鞘管 (1) 及活检钳 (2) , 当取材的部位不 需调节活检钳角度时, 活检钳的连接部 (22) 不必伸出外鞘管 (1) , 可直接进行取材, 然后拉 出外鞘管 (1) 和活检钳 (2) , 将活检组织挑入标本保存液, 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检查。本取样 装置取材方便, 能减少重复操作。 0025 实施例 2 0026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其主要由外鞘管 (1) 、 活检钳 (2) 、 调节导丝 (3) 和手柄 (4) 组 成 ; 所述的活检钳 (2) 和调节导丝 (3) 均位于外鞘管 (1) 的内部 ;。
14、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 与活检钳 (2) 连接,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 0027 所述的外鞘管 (1) 的直径为 3.5 mm, 可通过胃镜的活检孔道 ; 说 明 书 CN 201861674 U3/3 页 5 0028 所述的活检钳 (2) 由头部 (21) 、 连接部 (22) 和推送部 (23) 组成 ; 头部 (21) 与 普通活检钳结构相同, 其连接调节导丝 (3) , 并与弹簧钢丝制成的连接部 (22) 相连 ; 推送部 (23) 与连接部 (22) 相连, 其末端设把手。 0029 所述的调节导丝 (3) 一端与活检钳的头部 (21) 相连, 另一端连接手柄 (4)。
15、 。 0030 使用时, 当活检钳头部 (21) 和连接部 (22) 伸出外鞘管 (1) 时, 可根据需要牵拉调 节导丝 (3) , 使头部 (21) 以任意角度屈曲 ; 当放松调节导丝 (3) 后, 活检钳头部 (21) 借助连 接部 (22) 自身弹性, 回复原状。 0031 使用时, 通过胃镜检查确定需要活检取样部位, 置入外鞘管 (1) 及活检钳 (2) , 因 需要取材的部位难以直接调整至合适角度, 将活检钳连接部伸出外鞘管 (1) , 适当沿纵轴方 向旋转活检钳 (2) , 牵拉调节导丝 (3) , 调节活检钳头部 (21) 至合适角度, 取活检组织后, 放 松调节导丝 (3) , 使活检钳头部 (21) 回复原状, 活检钳退缩回外鞘管 (1) , 然后拉出外鞘管 (1) 和活检钳 (2) , 将活检组织挑入标本保存液, 再进行病理学检查。工作实践表明, 本活检 装置可以多角度取材, 能提高病理诊断的灵敏度。 说 明 书 CN 201861674 U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