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62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56270 A *CN103356270A* (21)申请号 201310282288.1 (22)申请日 2013.06.28 A61B 17/42(2006.01) A61B 17/9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联科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 328 号 C-7 欧瑞大厦 221 单元 (72)发明人 钱大宏 (54) 发明名称 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包括 : 一个双腔道的吸引管,。
2、 两腔道之间相互隔 绝, 其中位于上部的腔道末端装有一凸透镜, 位于 凸透镜后端一定距离处平行装有一感光芯片, 所 述感光芯片贴于一PCB上, 所述PCB通过一导线引 出接于外部设备 ; 位于下部的吸引管包括一吸引 腔道和吸入口, 吸引管外接于一负压吸引装置。 具 有以下有益效果 : 能够大大减小可视化内窥镜吸 引管的体积, 致使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 管能够真正产业化 ; 通过引入嵌件注塑工艺, 解 决微型的光学器件在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中不 方便固定的缺点 ; 且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器件腔 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 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6270 A CN 103356270 A *CN103356270A* 1/1 页 2 1. 一种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包括 : 一个双腔道的吸引管, 两腔道之间相互隔绝, 其 中位于上部的腔道末端装有一凸透镜, 位于凸透镜后端一定距离处平行装有一感光芯片, 所述感光芯片贴于一PCB上, 所述PCB通过一导线引出接于外部设备 ; 位于下部的吸引管包 括一吸引腔道和吸入口, 吸引管外接于一负压吸引装置,。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入口与所述 上部的腔道末端相交面为一平滑曲面。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 片同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轴线成一角度。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 片同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轴线所成角度范围在 20 度 -70 度。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引管为嵌件注 塑一次成型, 所述的上部腔道内的部件包括所述凸透镜及所述感光芯片及所述导线均通过 嵌件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内。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次性可。
5、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感光芯片位于所 述凸透镜的轴向焦距处。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芯片通过贴片 技术固定于所述 PCB 上。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引管为透明塑 料材质。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道内还带有 一探头线, 探头线末端带有一 LED。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 LED 为高亮度 LED。 10.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透镜。
6、及感光芯 片组件为 2 组或多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6270 A 2 1/3 页 3 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背景技术 0002 人流手术, 是指用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 就是 “人工” 终止妊娠。 药物, 手术, 引产等 方式进行, 早起终止妊娠采用两种方式 : 一种是药物流产, 这种方式进行不彻底, 还有大出 血的危险, 另外对妇女身体的影响较大, 容易留下后遗症 ; 二是进行人流手术, 此方式也较 普遍, 现有的人流技术一般采取人流手术方式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等。负压吸引术就 是用一根中空。
7、的吸管进到宫腔, 通过负压将子宫内的胚胎组织吸出来。一般是由吸引管和 扩宫器以及刮宫器组成, 这些人流器由于没有窥镜部分, 妇产科人工手术是凭借医生经验 和手感来完成, 往往因医生业务能力, 责任心等产生不同后果。 目前虽有一些对于可视化人 流方面的尝试, 采用双腔道可视化宫腔吸引管, 但仍具有以下缺点 : 1、 负压吸引腔的开口为 直角, 与拍摄器件所在的器件腔道存有死角, 吸引过程容易残留血块, 严重影响拍摄视野 ; 2、 拍摄组件的安装与吸引管垂直, 拍摄视野与吸引口的工作区域不能完全重叠 ; 3、 由于微 型摄像头的体积仍然较大, 无法安装在吸引管前部, 同时对于可视化内窥镜同吸引管如。
8、何 安装固定, 尚无好的办法。 发明内容 0003 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解决现有器件腔 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 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 且克服现有技术体积较大无法安装在吸引管前部, 对于可视化内窥镜同吸引管如何安装固 定提出解决方案。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包括 : 一个双腔道的吸引管, 两腔道之间相互隔绝, 其中位于上部的腔道末端装有一凸透镜, 位于凸透镜后端一定距离 处平行装有一感光芯片, 所述感光芯片贴于一PCB上, 所述PCB通过一导线引出接于外部设 备 ; 位于下部的吸引管。
9、包括一吸引腔道和吸入口, 吸引管外接于一负压吸引装置, 所述的吸 入口与所述上部的腔道末端相交面为一平滑曲面。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同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轴线成一角度。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同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轴线所成角度范围 在 20 度 -70 度。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吸引管为嵌件注塑一次成型, 所述的上部腔道内的部件包括所述 凸透镜及所述感光芯片及所述导线均通过嵌件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内。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凸透镜的轴向焦距处。 0009 进一步, 所述感光芯片通过贴片技术固定于所述 PCB 上。 00。
10、10 进一步, 所述的吸引管为透明塑料材质。 0011 进一步, 所述上部腔道内还带有一探头线, 探头线末端带有一 LED。 说 明 书 CN 103356270 A 3 2/3 页 4 0012 进一步, 所述 LED 为高亮度 LED。 0013 进一步, 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组件为 2 组或多组。 0014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15 1. 解决现有器件腔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 ; 0016 2. 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 0017 3. 能够大大减小可视化内窥镜吸引管的体积, 致使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 管能够真正产业。
11、化, 通过引入嵌件注塑工艺, 解决微型的光学器件在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 管中不方便固定的缺点 ; 0018 4. 通过大功率 LED, 给与周围空间足够的照明强度, 更清楚识别子宫内物质 ; 0019 5. 一次成型, 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及缩短工序, 可以作为一次性吸引管使用, 避免 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图 1 表示本发明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表示本发明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双腔道吸引管示意图 ; 0023 图 3 表示本发明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凸透镜及其感光芯片和 PCB 的示意。
12、图 ; 0024 图4表示本发明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凸透镜及其感光芯片和PCB成另一角度 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 1.双腔道吸引管 ; 2.上部腔道 ; 3.下部吸引腔道 ; 4.吸入口 ; 5. 感光芯片 ; 6. 凸透镜 ; 7. 导线 ; 8. 中间隔壁 ; 9.PCB。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见图 1, 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 包括 : 一个双腔道的吸引管 1, 两腔道 之间相互隔绝, 其中位于上部的腔道 2 末端装有一凸透镜 6, 位于凸透镜 6 后端一定距离处 平行装有一感光芯片5, 感光芯片贴于一PCB9上, PCB9通过一导线7引出接于外部。
13、设备 ; 位 于下部的吸引管包括一吸引腔道 3 和吸入口 4, 吸引管外接于一负压吸引装置以及真空发 生器。吸入口 4 与所述上部的腔道 2 末端相交面为一平滑曲面, 这样在吸引过程中平滑曲 面上受吸力的作用不易留有残留而影响拍摄视野。 0027 本发明的凸透镜 6 及感光芯片 5 同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轴线成一角度, 该成 角度范围在 20 度 -70 度。这样拍摄到的视野角度范围刚好与吸入口 4 的工作区域范围重 合, 便于观察诊疗过程。 0028 使用时感光芯片 5 通过凸透镜 6 接受图像, 经过 PCB9 处理后通过导线 7 将电信号 传递至外部系统。由于只单独将相机镜头中的透镜,。
14、 感光芯片和 PCB 结合到本一次性可视 宫腔吸引管中并将原体积较大的壳体和间隔结构直接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做成同吸引管 一体, 并通过导线传递信号的方式, 因而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可以大大减小整 个吸引管的直径。可以做到同现有吸引管同样直径大小。 0029 图 2 表示本发明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双腔道吸引管, 及其中间隔壁 8, 且吸引 管 1 为透明塑料材质, 优选 PC 材料。所述上部的腔道 2 可以是中空密闭结构, 光学元器件 说 明 书 CN 103356270 A 4 3/3 页 5 仅在其边缘嵌入吸引管壁, 亦可以是实心结构, 塑料填充整个空间同时封闭固定各元器件。 00。
15、30 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为嵌件注塑一次成型, 所述的上部腔道内的部件 包括凸透镜 6, PCB 板 9, 感光芯片 5 及导线 7 均通过嵌件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 2 内。 制造时, 在注塑模具上分别制作凸透镜、 感光芯片以及导线的固定结构, 从而注塑时将上述 几个部件一次注塑成型取出, 省去二次装配的麻烦, 同时由于该几个部件尺寸很小, 二次装 配往往十分困难。 同时现今的自动化及模具技术已能做到将该成卷的导线自动送料自动切 断注塑并自动贴片, 自动焊接导线的功能, 进一步省去人工放料不便的困难。 0031 图 3 表示本发明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的凸透镜 6 及其感光芯片 5 。
16、和 PCB9 的示 意图。所述的感光芯片 5 位于所述凸透镜 6 的轴向焦距处, 从而使感光芯片得到清晰图像。 感光芯片贴片于 PCB 上, 导线同所述感光芯片 5 的 PCB9 焊锡连接。图 4 表示发明一次性可 视宫腔吸引管的凸透镜及其感光芯片和 PCB 成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在上部腔道 2 内还带有一探头线, 探头线末端带有一 LED( 图中未示出 ), 从而提 供照明。同样的, 探头线以及 LED 也通过嵌件注塑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内一次成型。 LED 优选为高亮度大功率 LED, 给与周围空间足够的照明强度, 从而使感光芯片能够更清楚 识的识别周围物质。 0033 。
17、由于将上部腔道同下部腔道之间完全封闭, 因而排除了吸出污染物会污染镜头已 经 LED 等器件的风险, 因而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内的电子器件可以反复使用。 同时各光学元器件及 LED 及感光芯片等成本均十分低廉, 因而该吸引管可以作为一次性吸 引管使用。 0034 由于本发明的灵活性, 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轴线可以同一次性可视宫腔吸 引管的轴向成任意角度, 图 1 和图 4 中显示了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轴线同吸引管的轴向呈 90 度和呈 45 度的 2 个实例, 但并不限于该特定角度的应用。因而, 不光只能感测到吸引管 口部的图像, 也可以成一角度的观测到四周的图像。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
18、于一次性可视宫 腔吸引管领域, 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内窥镜体内检查及妇科体内检查等的应用, 根据需要可 以将所述凸透镜及感光芯片摆放成任意角度。 本发明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轴线同一次性 可视宫腔吸引管的轴线所成角度范围优选在 20 度 -60 度。在上述角度范围内, 凸透镜及感 光芯片的拍摄视野角度与吸入口的工作区域一致, 便于观测和操作。 0035 同时, 本发明的透镜和感光芯片组件不限于一组, 也可以为 2 组或多组, 只要在吸 引管头部空间允许的范围内均可。 0036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37 1. 解决现有器件腔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 ;。
19、 0038 2. 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 0039 3. 能够大大减小可视化内窥镜吸引管的体积, 致使本发明的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 管能够真正产业化, 通过引入嵌件注塑工艺, 解决微型的光学器件在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 管中不方便固定的缺点 ; 0040 4. 通过大功率 LED, 给与周围空间足够的照明强度, 更清楚识别子宫内物质 ; 0041 5. 一次成型, 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及缩短工序, 可以作为一次性吸引管使用, 避免 交叉感染。 说 明 书 CN 103356270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6270 A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627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