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光机机架及上调式砂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砂光机机架来调整砂光头总成高度的砂光机机架及上调式砂光机,属砂光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100337789C、名称“砂光机动态工件与砂带对零装置及对零方法”,工件水平放置于砂光机工作输送台上,工作输送台的输送带缓慢将工件送入砂光机装有砂带的砂光接触辊下的同时,工作输送台升高,当输送带中的工件面与砂带接触且带动砂光接触辊转动的瞬间,其砂光接触辊转动的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指令工作输送台停止上升、此时工件与砂带对零动作完成。优点:一是实现工件与砂带的自动化精确对零;二是自动化对零,提高砂光机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件砂光量的一致性;三是实现不同砂带布基品种、不同砂带粒度、新、旧砂带与工件的自动化对零。其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工作输送台的台面高低是随着所加工工件的厚度调整,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其与其它设备匹配构成生产线时,其工作台面呈动态,无法与生产线上的其它设备配套。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与生产线上的其它加工设备进行匹配的砂光机机架及上调式砂光机。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砂光机下机架由固定架和升降架构成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升降架与上机架固定连接,用于工作台的支撑柱穿过升降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而固定架和升降架之间设有导柱和升降丝杆副,因此通过电机减速器驱动升降丝杆副且由升降丝杆副带动上机架和砂光总成同步升降,从而实现在工作台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升降架的升降、达到砂光总成中砂光头与被砂工件厚度的精确匹配,实现砂光机工作台面与生产生其它设备工作台面配套的目的。2、减速器微调升降架手轮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它可以在电动调整的情况下,根据被加工工件厚度表面的实际情况,通过手轮微调砂光量,从而达到精确调整、精确砂光的目的。
技术方案1:砂光机机架,它包括砂光机上机架和下机架,所述砂光机下机架由固定架和升降架构成且升降架与上机架固定连接,固定架和升降架之间设有导柱和升降丝杆副,升降丝杆副通过减速器由电机驱动升降架7升降同时带动上机架同步升降。
技术方案2:上调式砂光机,它包砂光机,所述砂光机中的下机架由固定架和升降架构成且升降架与上机架固定连接,用于工作台的支撑柱穿过升降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固定架和升降架之间设有导柱和升降丝杆副,升降丝杆副通过减速器由电机驱动升降架升降同时带动上机架和砂光总成同步升降。
技术方案3:上调式砂光机的上调方法,它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台高度不变且由电机驱动工作台面的输送辊或输送带工作,将所砂工件放到工作台面上,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输入所砂工件的厚度指令,指令减速电机驱动升降丝杆副升降,升降丝杆副带动升降架和上机架同步升降,使位于上机架内的砂光总成中的砂光头与被砂工件匹配,或再通过手轮进行微调即可。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实现了工作台面高度不变,砂光总成高度可调的目的,不仅确保了对不同厚度工件表面的砂光,而且实现了与生产线中其它设备工作台面配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上调式砂光机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砂光机机架,它包括砂光机上机架9和下机架,所述砂光机下机架由固定架3和升降架7构成且升降架7与上机架9固定连接,固定架3和升降架7之间设有导柱6和升降丝杆副4,升降丝杆副4通过减速器由电机1驱动升降架7升降且带动上机架9同步升降。所述升降架7的导向孔内设有导套5,目的便于升降架7自如沿导柱6升降。所述升降架7一侧固有电机架11。所述减速器设有微调升降架6的手轮2,目的根据所砂工件厚度及表面的具体情况,便于精确调整。所述导柱6为四立柱导柱,主要起导向定作的作用。升降丝杆副4为四副且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带动其同步升降,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调式砂光机,它包砂光机,所述砂光机中的下机架由固定架3和升降架7构成,升降架7与上机架9固定连接,用于工作台8的支撑柱12穿过升降架7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固定架3和升降架7之间设有导柱6和升降丝杆副4,升降丝杆副4通过减速器由电机1驱动升降架7升降同时带动上机架9和砂光总成10同步升降。所述砂光总成10由砂光头、压辊及吸尘罩构成。
实施例3:在实施例2地基础上,上调式砂光机的上调方法,它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台8高度不变且由电机13驱动工作台面的输送辊或输送带工作,将所砂工件放到工作台面上,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输入所砂工件的厚度指令,指令减速电机1驱动升降丝杆副4升降,升降丝杆副4带动升降架7和上机架9同步升降,使位于上机架9内的砂光总成10中的砂光头与被砂工件匹配,或再通过手轮进行微调即可。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