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8018865
  • 上传时间:2019-12-1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18.0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6172.5

    申请日:

    20001013

    公开号:

    CN1289581A

    公开日:

    200104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0,A45D44/22

    主分类号:

    A61B17/00,A45D44/22

    申请人:

    邹大明

    发明人:

    邹大明

    地址:

    643000四川省自贡市自井区自由路116号大明美容门诊部

    优先权:

    CN00116172A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丁良菊;詹福五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即通过消毒、定点、局麻、进针、走线、推挤、拉皮、打结、缝合等步骤,将面部皮肤和其它组织拉紧,消除面部皱纹,达到美容的目的。该种方法通用性强、操作简便、除皱效果好,不易感染,具有时间短、无切口、创面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无疤痕、不脱发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将头部清洗干净,进行初次消毒后吹干:(1)定出进、出针部位及消毒、局部麻醉:在头部左侧定出进、出针部位额颞部中点(O)、头顶部(O′)、额部(A)、耳前部(B)、额顶部(C)、后枕部(D),其中当以额颞部中点(O)为进针点时,则头顶部(O′)、额部(A)、耳前部(B)可为进针、出针点,额顶部(C)、后枕部(D)可为出针点,然后对进、出针点再次进行消毒处理,并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分别沿头顶部(O′)、额部(A)、耳前部(B)三个方向进行局部麻醉;(2)进、出针及行针走线:(2-1)以双线(Ⅰ和Ⅱ)同时从左侧额颞部中点(O)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头顶部(O′)出针后分线,以单线(Ⅰ)再从头顶部(O′)进针,皮下行针至额顶部(C)出针,以单线(Ⅱ)亦再从头顶部(O′)进针,皮下行针至左后枕部(D)出针,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及出针点额顶部(C)、后枕部(D)处均留线头备用;(2-2)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以单线(Ⅱ)进针,皮下行针至耳前部(B)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左后枕部(D)出针,留线头备用;继后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以单线(Ⅰ)进针,皮下行针至额部(A)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额顶部(C)出针,留线头备用;(3)推挤、拉皮、打结、缝合:以双手大拇指压在耳前部进、出针点(B)前,其余四指压在左后枕部出针点(D)后,手指用力向中间推挤,使额颞部中点(O)和耳前部(B)点前面的面部皱纹拉平后,立即将左后枕部(D)出针的线头(Ⅱ)的两端进行打结,并将结点缝合进头皮内;随后以双手大拇指压在额部进、出针点(A)前,其余四指压在额顶部出针点(C)后,采用同样的手法将额顶部(C)出针的线头(Ⅰ)的两端进行打结、缝合;b.右侧头部进、出针部位与左侧对称,其余步骤均与a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额部皱纹较多的情况,还包括以下步骤:(1)在一侧额部(A或A′)以单线(Ⅲ)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额顶(C或C′)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皮下行针至另一侧额顶(C′或C)出针,进出针点均留线头备用;(2)将预留进针线头再从额部(A或A′)进针,皮下行针至另一侧额部(A′或A)出针,然后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另一侧额顶(C′或C)出针,留线头备用;(3)以双手大拇指压在额部进、出针点(A′或A)前,其余四指压在额顶出针点(C′或C)后,采用前述手法将出针点(C′或C)线头的两端打结、缝合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的挤压处分别离进、出针点1~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针点所留的线头长度为10~20cm;而初始进针点所留线头长度应不低于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麻醉的总剂量为20~40ml。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在头部皮下埋线来消除面部皱 纹的方法。

    现在通常是采取整形外科手术来消除面部皱纹,该手术方法是麻醉后在发 际内从额部进刀,分别经过颞部向下至耳轮脚前,再沿耳屏内面至耳垂,双侧 切口长达30~40cm,切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宽2~3cm,分离后将部分筋膜和组 织内缝合拉紧,切除部分额肌后止血缝合切口,切口缝线愈百针,致使该种手 术难度大、操作困难、危险性大。主要具有以下缺陷:

    1、选择性强:要求进行该种手术的人必须身体健康,心、肾等主要器官 功能较好,但通常情况下身体状况较差的人比之健康的人皱纹更多,因此适应 性差;

    2、手术复杂、时间长、创面大,手术时间一般需要2~3小时以上,切 口缝线在一百针以上,痛苦大,其间要结扎血管和电凝止血,由于出血较多, 一般要输血200ml~400ml,并容易损伤神经、血管及其它组织;

    3、并发症多:易产生血肿、脱发、表皮坏死、全层皮肤坏死、面神经损 伤、耳垂麻木、腮腺导管受压、伤口感染、有疤痕和疤痕增生等九大并发症;

    4、术后治疗复杂:术后治疗和护理较复杂,住院时间长,患者经济开支 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皮下埋线除皱的方法,通过在头部皮下 埋线,将面部皮肤和其它组织拉紧,以达到操作简便、时间短、创面小、痛苦 轻、并发症少,增强除皱效果,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身体恢复快的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 骤:

    a.将头部清洗干净,进行初次消毒后吹干:

    (1)定出进、出针部位及消毒、局部麻醉:

    在头部左(或右)侧定出进、出针部位额颞部中点(O)、头顶部(O′)、额 部(A)、耳前部(B)、额顶部(C)、后枕部(D),其中当以额颞部中点(O)为进针点 时,则头顶部(O′)、额部(A)、耳前部(B)可为进针、出针点,额顶部(C)、后 枕部(D)可为出针点,然后对进出针点再次进行消毒处理,并在进针点额颞部 中点(O)分别沿头顶部(O′)、额部(A)、耳前部(B)三个方向进行局部麻醉;

    (2)进、出针及行针走线:

    (2-1)以双线(Ⅰ和Ⅱ)同时从左(或右)侧额颞部中点(O)进针,在帽 状腱膜下行针至头顶部(O′)出针后分线,以单线(Ⅰ)再从头顶部(O′)进针, 皮下行针至额顶部(C)出针,以单线(Ⅱ)亦再从头顶部(O′)进针,皮下行针 至左后枕部(D)出针,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及出针点额顶部(C)、后枕 部(D)处均留线头备用;

    (2-2)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以单线(Ⅱ)进针,皮下行针至耳前部(B) 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左后枕部(D)出针,留线头 备用;继后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以单线(Ⅰ)进针,皮下行针至额部(A) 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额顶部(C)出针,留线头备 用;

    (3)推挤、拉皮、打结、缝合:

    以双手大拇指压在耳前部进、出针点(B)前,其余四指压在左(或右) 后枕部出针点(D)后,手指用力向中间推挤,使额颞部中点(O)和耳前部(B) 点前面的面部皱纹拉平后,立即将左(或右)后枕部(D)出针的线头(Ⅱ) 的两端进行打结,并将结点缝合进头皮内;随后以双手大拇指压在额部进、出 针点(A)前,其余四指压在额顶部出针点(C)后,采用同样的手法将额顶部 (C)出针的线头(Ⅰ)的两端进行打结、缝合;

    b.右(或左)侧头部进、出针部位与左(或右)侧对称,其余步骤均与a 相同。

    对于额部皱纹较多的情况,还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一侧额部(A或A′)以单线(Ⅲ)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额 顶(C或C′)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皮下行针至另一侧额顶(C′或C)出 针,进出针点均留线头备用;

    (2)将预留进针线头再从额部(A或A′)进针,皮下行针至另一侧额部 (A′或A)出针,然后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另一侧额顶(C′ 或C)出针,留线头备用;

    (3)以双手大拇指压在额部进、出针点(A′或A)前,其余四指压在额 顶出针点(C′或C)后,采用前述手法将出针点(C′或C)线头的两端打结、 缝合即可。

    上述手指的挤压处分别离进、出针点1~3cm。

    上述出针点所留的线头长度为10~20cm;而初始进针点所留线头长度应 不低于40cm。

    上述局部麻醉的总剂量为20~40ml。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用性强:该种方法男女老少均可采用,对被施行者身体无特殊要求。

    2、操作简单:创面小,无切口,一般只需缝合4~5针(每个结点缝合一 针),因而出血少、痛苦小,操作时间短,一般在一个小时内即可完成。

    3、效果好、并发症少:除皱效果好,采用该种方法后,面部皱纹可基本 消失或明显变浅,且极少感染,无疤痕、不脱发。

    4、身体恢复快,所花费用少。

    附图1是本发明颞部埋线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额部埋线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额部及颞部埋线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祥述:

    以对额部皱纹较多者所采取的颞部及额部埋线拉皮方法为例,有以下几 个步骤:

    1、将头部清洗干净,进行初次消毒后吹干,定出进、出针部位后再次消 毒并局部麻醉:

    在头部左右两侧对称定出额颞部中点(O)为进针点,头顶部(O′)、额部(A)、 耳前部(B)为进针、出针点,额顶部(C)、后枕部(D)为出针点,然后对进、出 针点再次进行消毒处理,并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分别沿头顶部(O′)、额部 (A)、耳前部(B)三个方向进行局部麻醉,其总剂量为25ml。

    2、进、出针及行针走线:

    (1)以双线(Ⅰ)和(Ⅱ)同时从左侧额颞部中点(O)进针,在帽状腱膜 下行针至头顶部(O′)出针后分线,以单线(Ⅰ)再从头顶部(O′)进针,皮下行 针至额顶部(C)出针,以单线(Ⅱ)亦再从头顶部(O′)进针,皮下行针至左后 枕部(D)出针,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及出针点额顶部(C)、左后枕部(D) 处均留线头备用,其中出针点额顶部(C)和左后枕部(D)处所留的线头长度 为15cm;而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所留线头长度为40cm。

    (2)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以单线(Ⅱ)进针,皮下行针至耳前部(B) 出针,再从该出针点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左后枕部(D)出针,留线头 15cm备用;继后在进针点额颞部中点(O)以单线(Ⅰ)进针,皮下行针至 左侧额部(A)出针,再从该出针点以双线(Ⅰ)和(Ⅲ)进针,在帽状腱膜 下行针至额顶部(C)出针,在该出针点以单线(Ⅲ)再进针,皮下行针至右 侧额顶部(C′)出针,随后在进针点左侧额部(A)再以单线(Ⅲ)的另一端 进针,皮下行针至右侧额部(A′)出针,并在进、出针点分别留线头备用,其 中出针点右侧额部(A′)处线头(Ⅲ)所留长度为30cm,出针点额顶部(C) 处线头(Ⅰ)所留长度为15cm,出针点右侧额顶部(C′)处线头(Ⅲ)所留 长度为15cm。

    (3)右侧头部进、出针部位及行针走线与左侧对称,在右侧额部(A′) 处,仍需以双线(Ⅰ)和(Ⅲ)进针,在帽状腱膜下行针至右侧额顶部(C′) 出针。

    3、推挤、拉皮、打结、缝合:

    以双手大拇指依次压在左侧耳前部(B)、左侧额部(A)、右侧额部(A′)、 右侧耳前部(B)前面1.5cm,其余四指相应地依次压在左后枕部(D)、左 侧额顶部(C)、右侧额顶部(C)、右后枕部出针点(D)后面1.5cm,使手指 用力向中间推挤,将大拇指前面各处的面部皱纹拉平后,立即依次将左后枕部 (D)出针的线头(Ⅱ)、左侧额顶部(C)出针的线头(Ⅰ)、右侧额顶部(C) 出针的线头(Ⅰ)和(Ⅲ)、右后枕部(D)出针的线头(Ⅱ)的两端进行打 结,并将结点缝合进头皮内。

    该种除皱方法的评判标准是:效果好为:深、浅皱纹消失,不笑时面部 无皱纹;效果较好为:浅皱纹消失,深皱纹变浅,不笑时只见少量浅皱纹;效 果差为:深、浅皱纹改变不大,不笑时深浅皱纹均可见,判定好坏的时间以效 果维持一年以上为准,其中效果好与效果较好占总数的85%以上为效果显著。

    接受该除皱方法美容的共有95人,年龄在28~62岁之间,其中男性4 人,女性83人,效果好的69人,效果较好的15人,1人因过早洗头感染, 其余由于时间短,尚不到一年,不具备评判条件。除近期的10例因时间较短 尚不能参与评判外,效果好的占81.17%,效果较好的占17.65%,曾发生感染 的一例,占1.17%。其中效果好与效果较好的占总数的98.83%,因此本发明方 法对消除面部皱纹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显著。部分案例如下:

    1、仁××,女性,32岁,自贡市贡井区居民,95年8月采用颞部除皱的 方法,刚拆线即到理发店洗头,导致针孔感染。以后凡采用该种方法除皱,均 规定拆线后5天才洗头,以后再未出现类似现象。

    2、曾××,女性,44岁,自贡市市政工程处干部,95年12月13日采 用额部和颞部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3、张××,女性,43岁,自贡市张化厂职工,96年3月9日采用颞部 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4、王××,女性,36岁,自贡市荣县公安干警,97年8月12日采用颞 部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5、宦××,男性,54岁,自贡市某区司法局干部,97年9月13日采用 额部和颞部除皱的方法,效果较好。

    6、李××,女性,28岁,自贡市某医院职工,98年1月25日采用颞部 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7、杨××,女性,38岁,四川威远县向义镇人,98年6月6日采用颞 部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8、邓××,女性,62岁,自贡市某中学退休教师,98年9月11日采用 颞部除皱的方法,效果较好。

    9、曾××,女性,47岁,四川威远县严陵镇教师,98年11月26日采用 颞部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10、唐××,女性,49岁,自贡市杨家冲人,99年6月10日采用额部和 颞部除皱的方法,效果好。

    11、宋×,女性,46岁,北京某海军医院主任医师,2000年9月9日采用 颞部除皱的方法,目前效果好,远期效果暂不能评判。

    关 键  词:
    头部 皮下 面部 皱纹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头部皮下埋线除面部皱纹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188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