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2081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0 CN 201920815 U *CN201920815U* (21)申请号 201020688129.3 (22)申请日 2010.12.29 A61B 17/12(2006.01) (73)专利权人 顾蕾凯 地址 214432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镇斜 泾村夏家庄 9 号 (72)发明人 顾蕾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曾丹 (54) 实用新型名称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所述套扎器主体呈枪形, 它包。
2、括枪壳、 接嘴 (1)、 负压吸管 (2)、 活动推管 (3)、 推动块 (4)、 推动套 固定座 (7)、 吸嘴固定座 (8)、 推动套 (11)、 吸嘴 (12)、 负压气缸、 负压手柄(18)、 推动手柄(19)和 释放阀 (23) ; 所述负压气缸缸体 (16) 上设置有 两个负压连接管 (14) ; 所述释放阀 (23) 设置于 枪柄内部, 所述释放阀 (23) 包括阀体, 所述阀体 上设置有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和释放阀第二 连接管 (22), 所述接嘴 (1) 与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相连, 所述释放阀第一连接管(21)通过单向 阀与一个负压连接管 (14) 相连, 另。
3、一个负压连接 管(14)连接有另一个单向阀。 其可实现可持续负 压且带负压消除设施, 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201920817 U1/1 页 2 1. 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套扎器主体呈枪形, 它包括枪壳、 负压 吸管 (2)、 活动推管 (3)、 推动块 (4)、 推动套固定座 (7)、 吸嘴固定座 (8)、 推动套 (11)、 吸嘴 (12)、 负压气缸、 负压手柄 (18)、 推动。
4、手柄 (19) 和释放阀 (23) ; 所述负压吸管 (2) 后段设置于枪管内, 前段突出设置于枪管外, 所述活动推管 (3) 套 设于负压吸管 (2) 外, 所述负压吸管 (2) 头部固定连接有吸嘴固定座 (8), 所述吸嘴固定座 (8) 上连接有吸嘴 (12) ; 所述活动推管 (3) 头部设置有推动套固定座 (7), 所述推动套固定 座 (7) 上连接有推动套 (11), 所述推动套 (11) 头部贴合于吸嘴 (12) 外表面设置 ; 所述吸 嘴 (12) 头部设置有导向尖 (13) ; 所述枪管内的活动推管 (3) 上固定有推动块 (4), 所述推动块 (4) 底端与推动手柄 (19)。
5、 顶端相连接, 所述推动手柄 (19) 中间铰接在枪壳上 ; 所述推动块 (4) 前方的活动推管 (3) 上设置有压缩弹簧 (5) 和弹簧挡片 (6) ; 所述负压吸管 (2) 尾部连接有接嘴 (1) ; 所述负压气缸设置于枪膛内, 所述负压气缸主要由缸体 (16)、 设置于缸体 (16) 内的活 塞 (15)、 连接于活塞 (15) 上的拉杆 (17)、 套装在拉杆 (17) 上的压缩弹簧组成, 所述拉杆 (17)伸出端与负压手柄(18)顶端相铰接, 所述负压手柄(18)中间铰接在枪壳上 ; 所述缸 体 (16) 上设置有两个负压连接管 (14) ; 所述释放阀(23)设置于枪柄内部, 所述。
6、释放阀(23)包括阀体和端盖, 所述阀体上设置 有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和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所述阀体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 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空腔直径小于第二空腔 ; 所述第一空腔与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相连通, 所述第二空腔与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相连通 ; 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释放阀活塞 (26), 所述释放阀活塞 (26) 上装有释放阀压杆 (24), 所述释放阀压杆 (24) 另一端穿过端盖并突出设置于枪壳的枪柄外, 所述释放阀端盖 上设置有释放阀泄漏孔 (25) ; 所述接嘴 (1) 与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7、) 相连, 所述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通过单向 阀与一个负压连接管 (14) 相连, 另一个负压连接管 (14) 连接有另一个单向阀。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固定座 (8) 前端设置有 LED 发光管 (10), 所述接嘴 (1) 上设置有旁支, 所述枪柄底部设置有电池板 (27), 所述电池板(27)上连接有电源开关(28), 所述LED发光管(10)的导线穿过负压吸管 (2), 然后从所述接嘴 (1) 的旁支引出, 后连接到电池板 (27)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20815 U CN 201920817 U1/3 。
8、页 3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0001 技术领域 :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痔疮套扎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属医疗 器械技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 0004 现有的痔疮治疗, 尤其对于内痔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 该种方法费 用高, 且手术后创伤面较大, 增加病人痛苦的同时, 加重其心理负担。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临 床上现已开始使用痔疮套扎器。痔疮套扎器是通过负压吸住痔疮病灶组织, 然后用橡胶圈 套扎, 橡胶圈下的组织将逐渐因没有血液流通而脱落, 并经由大便排出体外。 0005 现在使用较多的痔疮套扎器多为简易的枪式结构, 并且需要通过连接外部的负压 设备。
9、, 通过扣动枪体上的扳手来实现负压, 其缺点如下 : 0006 首先, 扣板扳机时, 负压一次到底, 不能够持续负压, 一旦痔疮病变组织一次没有 完全吸入吸嘴中, 需要重新操作, 增加病人的痛苦, 且对于一些较大的痔疮病变组织, 很难 一次吸入, 势必要进行手术切除, 增加病人痛苦的同时, 加重其心理负担。 0007 其次, 痔疮套扎器套扎完成后, 缺少负压消除设施, 使器械与病变组织不能自行脱 离, 需要人为强行用力将其分离, 由此造成病灶周围及直肠粘膜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容易 产生出血、 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隐患。 0008 第三, 传统的痔疮套扎器无自带光源, 在进行手术时, 需要配备其。
10、他光源, 操作繁 琐。 0009 发明内容 :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可持续负压、 带负压消除设施、 且 自带光源的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001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所述套扎器主体呈 枪形, 它包括枪壳、 负压吸管、 活动推管、 推动块、 推动套固定座、 吸嘴固定座、 推动套、 吸嘴、 负压气缸、 负压手柄、 推动手柄和释放阀 ; 0012 所述负压吸管后段设置于枪管内, 前段突出设置于枪管外, 所述活动推管套设于 负压吸管外, 所述负压吸管头部固定连接有吸嘴固定座, 所述吸嘴固定座上连接有吸嘴 ; 所 述活动推管头部设。
11、置有推动套固定座, 所述推动套固定座上连接有推动套, 所述推动套头 部贴合于吸嘴外表面设置 ; 所述吸嘴头部设置有导向尖 ; 0013 所述枪管内的活动推管上固定有推动块, 所述推动块底端与推动手柄顶端相连 接, 所述推动手柄中间铰接在枪壳上 ; 0014 所述推动块前方的活动推管上设置有压缩弹簧和弹簧挡片 ; 0015 所述负压吸管尾部连接有接嘴 ; 0016 所述负压气缸设置于枪膛内, 所述负压气缸主要由缸体、 设置于缸体内的活塞、 连 接于活塞上的拉杆、 套装在拉杆上的压缩弹簧组成, 所述拉杆伸出端与负压手柄顶端相铰 接, 所述负压手柄中间铰接在枪壳上 ; 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两个负压连接管。
12、 ; 0017 所述释放阀设置于枪柄内部, 所述释放阀包括阀体和端盖, 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释 说 明 书 CN 201920815 U CN 201920817 U2/3 页 4 放阀第一连接管和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所述阀体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 腔, 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空腔直径小于第二空腔 ; 所述第一空腔与 释放阀第一连接管相连通, 所述第二空腔与释放阀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 所述第二空腔内设 置有释放阀活塞, 所述释放阀活塞上装有释放阀压杆, 所述释放阀压杆另一端穿过端盖并 突出设置于枪壳的枪柄外, 所述释放阀端盖上设置有释放阀泄漏孔, ; 0018 所。
13、述接嘴与释放阀第二连接管相连, 所述释放阀第一连接管通过单向阀与一个负 压连接管相连, 另一个负压连接管连接有另一个单向阀。 0019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所述吸嘴固定座前端设置有 LED 发光管, 所述接嘴上设置有旁支, 所述枪柄底部设置有电池板, 所述电池板上连接有电源开关, 所述 LED 发光管的导线穿过负压吸管, 然后从所述接嘴的旁支引出, 后连接到电池板上。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21 第一,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负压气缸, 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次按动负压手柄, 实现持续 负压, 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将痔疮病变组织完全吸入吸嘴中, 不需要重新。
14、操作, 减轻病人的痛 苦, 且对于一些较大的痔疮病变组织, 也可吸入不需进行切除手术, 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0022 其次, 痔疮套扎器套扎完成后, 可通过释放阀消除负压, 使器械与病变组织自行脱 离, 不需要人为强行用力将其分离, 不会造成病灶周围及直肠粘膜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安 全方便。 0023 第三, 自带光源, 在进行手术时, 不需要配备其他光源, 操作简单。 0024 附图说明 : 002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气路原理图。 0027 图中 : 0028 接嘴 1、 负压吸管 2、 活动推管 3、 推动块 4、 压缩。
15、弹簧 5、 弹簧挡片 6、 推动套固定座 7、 吸嘴固定座 8、 密封挡圈 9、 LED 发光管 10、 推动套 11、 吸嘴 12、 导向尖 13、 负压连接管 14、 活塞 15、 缸体 16、 拉杆 17、 负压手柄 18、 推动手柄 19、 复位弹簧 20、 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释放阀 23、 释放阀压杆 24、 释放阀泄漏孔 25、 释放阀活塞 26、 电池板 27、 电源开关 28。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 0030 参见图 12, 本实用新型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器, 所述套扎器主体呈枪形, 主要由枪 壳、 负压吸管2、 活动推管3、 推动块4、 推。
16、动套固定座7、 吸嘴固定座8、 推动套11、 吸嘴12、 负 压气缸、 负压手柄 18、 推动手柄 19 和释放阀 23 组成。 0031 所述负压吸管2后段设置于枪管内, 前段突出设置于枪管外, 所述活动推管3套设 于负压吸管 2 外, 所述负压吸管 2 头部固定连接有吸嘴固定座 8, 所述吸嘴固定座 8 上连接 有吸嘴12 ; 所述活动推管3头部设置有推动套固定座7, 所述推动套固定座7上连接有推动 套 11, 所述推动套 11 头部贴合于吸嘴 12 外表面设置 ; 所述吸嘴 12 头部设置有导向尖 13。 0032 所述枪管内的活动推管 3 上固定有推动块 4, 所述推动块 4 底端与推。
17、动手柄 19 顶 端相连接, 所述推动手柄 19 中间铰接在枪壳上 ; 0033 所述推动块 4 前的活动推管 3 上设置有压缩弹簧 5、 弹簧挡片 6。 0034 所述负压吸管 2 尾部连接有接嘴 1。 说 明 书 CN 201920815 U CN 201920817 U3/3 页 5 0035 所述负压气缸设置于枪膛内, 所述负压气缸主要由缸体 16、 设置于缸体 16 内的活 塞 15、 连接于活塞 15 上的拉杆 17、 套装在拉杆 17 上的压缩弹簧组成, 所述拉杆 17 伸出端 与负压手柄18顶端相铰接, 所述负压手柄18中间铰接在枪壳上 ; 所述缸体16上设置有两 个负压连接管。
18、 14。 0036 所述释放阀23设置于枪柄内部, 所述释放阀23包括阀体和端盖, 所述阀体上设置 有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所述阀体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空腔 和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空腔直径小于第二空腔 ; 所述第 一空腔与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相连通, 所述第二空腔与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相连通 ; 0037 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释放阀活塞26, 所述释放阀活塞26上装有释放阀压杆24, 所述释放阀压杆 24 另一端穿过端盖并突出设置于枪壳的枪柄外, 所述释放阀端盖上设置 有释放阀泄漏孔 25。 0038 所述接嘴 1 与。
19、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相连, 所述释放阀第一连接管 21 通过单向阀 与一个负压连接管 14 相连, 另一个负压连接管 14 连接有另一个单向阀。 0039 所述吸嘴固定座8前端设置有LED发光管10, 所述接嘴1上设置有旁支, 所述枪柄 底部设置有电池板 27, 所述电池板 27 上连接有电源开关 28, 所述 LED 发光管 10 的导线穿 过负压吸管2, 然后从所述接嘴1的旁支引出, 后连接到电池板27上, 旁支引出导线后, 用密 封胶密封。 0040 工作原理 : 0041 将推动套 11 拧到推动套固定座 7 上, 然后将吸嘴 12 拧到吸嘴固定座 8 上, 再将导 向尖 13 及。
20、套扎圈安装好。 0042 工作时, 将导向尖 13 取下, 将电池板 27 上的电源开关 28 打开, 使 LED 发光管 10 发光, 照亮手术部位, 然后吸嘴 12 接触病变组织, 按动负压手柄 18, 持续的按压, 直到吸取 所需要大小的组织, 然后按动推动手柄 19, 推动手柄 19 推动推动块 4, 推动块 4 带动活动推 管 3 前移, 同时压缩压缩弹簧 5, 然后推动套 11 相对于吸嘴 12 向前移动, 将吸嘴 12 的套扎 圈推到病变组织上, 然后释放推动手柄 19, 推动手柄在压缩弹簧 5 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置。 0043 取下套扎器时, 将释放阀压杆 24 压下, 此时释放阀活塞 26 向内移动, 大气沿释放 阀泄漏孔 25 进入释放阀 23 第一空腔中, 并沿释放阀第二连接管 22、 接嘴 1 进入负压吸管 2, 负压吸管 2 中的压力回复到正常, 吸嘴 12 将病变组织释放, 然后取出套扎器。 说 明 书 CN 201920815 U CN 201920817 U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0815 U CN 201920817 U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2081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