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管针.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63410.9 (22)申请日 2016.10.25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72)发明人 闫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440 代理人 齐晓静 (51)Int.Cl. A61B 17/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套管针 (57)摘要 一种套管针, 其包括接头部, 接头部包括加 药接头、 输液接头; 所述接头部进一步包括封管 接头; 封管接头形成为管。
2、体, 管体内部空间形成 为圆柱形的第一空间和圆柱形的第二空间; 第一 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连通; 在对应于第二空 间的管体的下端形成有纵向导槽, 在所述纵向导 槽侧面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挡位槽; 纵向导槽与横 向挡位槽连通; 第二空间密封地容纳圆柱形的塞 子, 塞子与管体一起限定的空间中容纳有用于封 管所述套管针的肝素溶液; 塞子外侧形成有手 柄; 手柄自所述纵向导槽向外延伸, 通过推动和 旋转塞子在第二空间中运动, 手柄可选择性地被 卡持在所述横向挡位槽中; 第一空间中形成有瓣 膜阀, 以将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选择性 地连通或隔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637。
3、2110 U 2017.08.04 CN 206372110 U 1.一种套管针, 其包括接头部, 接头部包括加药接头、 输液接头; 所述套管针的特征在 于: 所述接头部进一步包括封管接头; 封管接头形成为管体, 管体内部空间形成为圆柱形的第一空间和圆柱形的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连通, 第一空间的直径小于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 连通; 在对应于第二空间的管体的下端形成有纵向导槽, 在所述纵向导槽侧面形成至少一 个横向挡位槽; 纵向导槽与横向挡位槽连通; 第二空间密封地容纳圆柱形的塞子, 塞子与管体一起限定的空间中容纳有用于封管所 述套管针的肝素溶液; 塞子外侧形成有手柄。
4、; 手柄自所述纵向导槽向外延伸, 通过推动和旋 转塞子在第二空间中运动, 手柄可选择性地被卡持在所述横向挡位槽中; 第一空间中形成有瓣膜阀, 以将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选择性地连通或隔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挡位槽为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挡位槽进一步包括凹口, 用于卡 持所述手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72110 U 2 套管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套管针。 背景技术 0002 套管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 其使用钢针进行穿刺, 钢针与套管一起。
5、刺入患者 体内, 然后抽出钢针, 仅仅是将套管保留在患者血管中, 因此不会发生由于患者运动而造成 血管被针尖刺穿的情况, 适用于长期将针头保留在血管中的进行长期输液的情形。 套管针 的问题是, 每次输液间断或结束后, 需要在套管针中注入肝素溶液进行封管, 否则血液回流 会凝结在套管中造成堵塞现象。 0003 现有技术的套管针如图12所示, 位于图下方的接头分为两个接头, 一个接头用于 在输液过程中加药, 一个接头用于输液。 如果需要注入肝素溶液封管, 需要先将输液接头上 的液体拔下, 然后通过注射器注入肝素溶液, 这种方法对于一瓶药液输液结束的情形还比 较合理, 但是对于输液间歇期间, 例如患。
6、者需要暂停输液去作检查且检查完后在接着输液 的情形(患者检查时是带着输液的液体一起进行的, 输液液体挂在移动式输液架上), 则会 十分麻烦, 拔下输液管进行封管, 封管完成后再插上输液管, 此外输液中途拔下输液管然后 再插上输液管, 增加了药液被污染的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套管针, 其自带封管液, 在输液间歇期无需拔 下输液管进行封管。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 其包括接头部, 接头部包括加药接头、 输液接头; 所述接头 部进一步包括封管接头; 0006 封管接头形成为管体, 管体内部空间形成为圆柱形的第一空间和圆柱形的第二空 间, 第一空间与。
7、第二空间连通, 第一空间的直径小于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 端连通; 在对应于第二空间的管体的下端形成有纵向导槽, 在所述纵向导槽侧面形成至少 一个横向挡位槽; 纵向导槽与横向挡位槽连通。 0007 第二空间密封地容纳圆柱形的塞子, 塞子与管体一起限定的空间中容纳有用于封 管所述套管针的肝素溶液; 塞子外侧形成有手柄; 手柄自所述纵向导槽向外延伸, 通过推动 和旋转塞子在第二空间中运动, 手柄可选择性地被卡持在所述横向挡位槽中; 0008 第一空间中形成有瓣膜阀, 以将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选择性地连通或隔 断。 0009 优选地, 所述横向挡位槽为两个。 0010 优选地, 。
8、所述横向挡位槽进一步包括凹口, 用于卡持所述手柄。 001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在其接头上进一步包括了封管接头, 封管接头中容纳了 肝素溶液组成的封管液, 需要中断输液进行外出检查时, 仅需要推动手柄一个档位, 即可将 相应量的封管液经由第二空间和输液接头的输出端送入套管针的套管中进行封管, 避免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72110 U 3 液回流凝结堵管, 也无需拔下输液管, 操作简便避免了现有的套管针插拔输液管时可能导 致的污染的引入。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手柄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0014 图3为手柄处于第。
9、一横向挡位槽的示意图; 0015 图4为封管接头的正面示意图; 0016 图5为封管接头的剖面示意图(瓣膜阀闭合); 0017 图6为封管接头的剖面示意图(瓣膜阀打开); 0018 图7为瓣膜阀闭合时的示意图; 0019 图8为瓣膜阀打开时的示意图; 0020 图9为塞子的侧面示意图; 0021 图10为塞子的仰视示意图; 0022 图11为塞子和管体的结合示意图; 0023 图12为现有的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 结合图1-11对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进行详细说明。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 其包括针头部10、 连接管20、 接头部30, 接头部30包括加药 接。
10、头、 输液接头和封管接头40。 0026 封管接头40形成为管体, 管体内部空间形成为圆柱形的第一空间45和圆柱形的第 二空间44, 第一空间45与第二空间44连通, 第一空间45的直径小于第二空间44; 第一空间45 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连通, 最终通向连接管20。 在对应于第二空间44的管体的下端形成有 纵向导槽41, 在纵向导槽41侧面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挡位槽42, 纵向导槽41与横向挡位槽42 连通。 0027 第二空间44密封地容纳圆柱形的塞子47, 也就是说塞子47的一部分始终是插在纵 向导槽41上部的第二空间44中的。 塞子47与管体一起限定的空间中容纳有用于封管套管针 的肝素溶液。。
11、 0028 塞子47外侧形成有手柄48; 手柄48自纵向导槽41向外延伸, 通过推动和旋转塞子 47在第二空间中运动, 手柄48可选择性地被卡持在横向挡位槽42中。 0029 第一空间45中形成有瓣膜阀46, 以将第一空间45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选择性地连 通或隔断。 0030 横向挡位槽42为两个。 0031 横向挡位槽42进一步包括凹口43, 用于稳固地卡持手柄48。 0032 使用前, 手柄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 此时瓣膜阀处于图5和图7的所示状态。 当需 要暂时中断输液时, 向前推动手柄, 此时瓣膜阀处于如图6和图8所示的状态, 肝素溶液被注 入到套管针中, 到达横向挡位槽后旋转手柄, 。
12、将其卡持在横向挡位槽中或凹口中, 由于停止 推动手柄, 外部压力撤去后, 瓣膜阀恢复到图5和图7的所示状态, 将第二空间隔断。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72110 U 4 0033 一个档位对应一次封管所需要的肝素溶液的量, 一般为5毫升。 0034 当具有多个挡位时,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针可以多次中断输液封管。 0035 为了便携, 封管接头中不宜过多地注入封管液, 也就是说, 输液完成后的封管, 最 好还是使用注射器通过输液接头进行, 像现有技术中那样。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7211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6372110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6372110 U 7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6372110 U 8 图8 图9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6372110 U 9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6372110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