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78520.8 (22)申请日 2015.08.0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1678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23 (73)专利权人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4437 江苏省江阴市东盛西路6号D3 一层 (72)发明人 高航 孙宝峰 李志玉 (51)Int.Cl. A61B 17/50(2006.01) A61B 17/94(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4839592 U,2015。
2、.12.09,权利要求1- 8. EP 0507588 A1,1992.10.07,全文. CN 103373521 A,2013.10.30,全文. CN 204433155 U,2015.07.01,全文. CN 201353167 Y,2009.12.02,全文. CN 203122579 U,2013.08.14,全文. 审查员 胡亚容 (54)发明名称 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57)摘要 一种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包括夹持 件、 容置组件、 动力组件和夹固组件, 用于叠卷取 物袋的袋体。 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的结构设 计合理, 生产效率高、 取物袋袋体叠卷紧密、 一致 性好,。
3、 提高了取物袋袋体叠卷的生产效率, 避免 了人工叠卷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5167825 B 2018.03.20 CN 105167825 B 1.一种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包括夹持件(1)、 容置组件(2)、 动力组件(3)和夹固 组件(4), 用于叠卷取物袋(6)的袋体(29); 所述取物袋(6)包括所述袋体(29)和柄(30);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1)包括夹持所述袋体(29)的芯棒(7), 所述容置组件(2)用于容置所 述夹持件(1), 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使得所述夹持件(1)旋转的动力源, 所述夹固组件(4) 包括用于容置固定所述取。
4、物袋(6)的所述柄(30)的放置基座(19); 所述容置组件(2)与所述 夹固组件(4)之间可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棒(7)为一根, 其 包括夹紧所述袋体(29)的夹持部; 或者, 所述芯棒(7)为至少两根, 所述至少两根芯棒(7)彼 此紧靠, 从而将所述袋体(29)夹持于所述至少两根芯棒(7)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包括电动马 达(16)或人力手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固组件(4)进一 步包括夹紧部,所述夹紧部用于压住所述袋体(2。
5、9)的袋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部是肘夹 (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物袋放置基座 (19)包括容置取物袋(6)的柄(30)的容置槽(2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组件(2)包括 芯棒支承座(8)和轴承(14); 所述芯棒支承座(8)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相连接, 另一端容置 所述夹持件(1)的一端; 所述夹持件(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轴承(14)的中心孔。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物袋袋 体叠。
6、卷制备装置进一步包括滑轨底板组件(5); 所述滑轨底板组件(5)包括底板(21)、 滑轨 (22)、 滑块(23)和定位块(25); 所述滑轨(22)为至少一根, 所述至少一根滑轨(22)与所述底 板(21)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23)为至少一个, 所述至少一个滑块(23)可在所述滑轨(22)上 滑动; 所述定位块(25)被设置在预定位置后, 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组件(2)和所 述夹固组件(4), 其中任一个与所述滑块(23)固定连接, 另一个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
7、105167825 B 2 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创腹腔镜下医疗手术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属于医 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腹腔镜取物袋是用于微创腹腔镜下医疗手术的手术器械, 其临床用途为: 在腹腔 镜手术过程中安全、 方便地收集并取出手术过程中的废弃物、 人体组织标本或其他人体组 织结构。 目前, 腹腔镜取物袋袋体在使用前存在两种状态: 第一种为取物袋袋体不叠卷, 在 使用时, 医生须先将取物袋袋体折叠或叠卷并收入贮存袋体的管子内, 手术过程中通过腹 腔镜手术通路插入人体腹腔内后再推出使用; 第二种是叠卷的取物袋袋体, 取物袋袋体在。
8、 出厂前已插入贮存袋体的管子内, 无须医生自行折叠或叠卷取物袋袋体, 可直接用于腹腔 镜手术。 因此, 第二种腹腔镜取物袋袋体固定方式缩短了手术时间, 手术医生可以将腹腔镜 取物袋更方便、 更安全可靠地用于微创腹腔镜手术。 0003 目前,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叠卷取物袋袋体均采用人工手动叠卷, 这种依靠人工制 作的工艺, 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生产效率低; 二是产品不良率高, 其中产品不良率主要体现 于取物袋袋体叠卷一致性差、 取物袋袋体脏污以及取物袋袋体破损等方面; 第三, 由于采用 人工手动叠卷, 取物袋袋体叠卷后体积较大, 影响后续生产组装工艺, 导致取物袋袋体难以 放入贮存袋体的管子内。 。
9、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叠卷取物袋袋体所普遍存在的工艺缺陷, 本发明提供 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生产效率高、 取物袋袋体叠卷紧密、 一致性好的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 置。 0005 一种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 包括夹持件1、 容置组件2、 动力组件3和夹固组件 4, 用于叠卷取物袋6的袋体29; 所述夹持件1包括夹持所述袋体29的芯棒7, 所述容置组件2 用于容置所述夹持件1, 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使得所述夹持件1旋转的动力源, 所述夹固组件 4包括用于容置固定所述取物袋6的取物袋放置基座19和/或夹紧部; 所述容置组件2与所述 夹固组件4之间可相对移动。 0006 所述芯棒7。
10、为一根, 其包括夹紧所述袋体29的夹持部; 或者, 所述芯棒7为至少两 根, 所述至少两根芯棒7彼此紧靠, 从而将所述袋体29夹持于所述至少两根芯棒7之间。 0007 所述动力源包括电动马达16或人力手动。 0008 所述夹紧部是肘夹20。 0009 所述取物袋放置基座19包括容置取物袋6的柄30的容置槽28。 0010 所述容置组件2包括芯棒支承座8和轴承14; 所述芯棒支承座8的一端与所述动力 源相连接, 另一端容置所述夹持件1的一端; 所述夹持件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轴承14的中心 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167825 B 3 0011 所述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进一步。
11、包括滑轨底板组件5; 所述滑轨底板组件5包 括底板21、 滑轨22、 滑块23和定位块25; 所述滑轨22为至少一根, 所述至少一根滑轨22与所 述底板21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23为至少一个, 所述至少一个滑块23可在所述滑轨22上滑动; 所述定位块25被设置在预定位置后, 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 0012 所述容置组件2和所述夹固组件4, 其中任一个与所述滑块23固定连接, 另一个与 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 0013 本发明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 采用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 使原有的取物袋袋体人 工叠卷工艺替换为由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完成, 这一关键重要技术创新, 不仅极大地 提高了取物袋袋。
12、体叠卷的生产效率, 而且避免了取物袋袋体人工叠卷的缺陷, 并且, 取物袋 袋体叠卷制备装置操作简单, 叠卷的取物袋袋体叠卷紧密、 一致性好, 取物袋袋体叠卷生产 过程无损耗。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夹持件1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容置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动力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夹固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滑轨底板组件5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取物袋6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夹持件1 容置组件2 动力组件3 夹固组件4 滑轨底板组件5 取物袋6 芯棒7芯棒 支承座8 芯棒。
13、固定座9 紧定螺钉10 微调手轮11 轴承底座12 轴承架13 轴承14 旋转轴15 电动马达16 启动开关17 平键18取物袋放置基座19 肘夹20 底板21 滑轨22 滑块23 定位 柱24 定位块25 档板26 缓冲弹簧27 容置槽28 袋体29 柄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3 一种取物袋叠卷制备装置, 包括夹持件1、 容置组件2、 动力组件3、 夹固组件4和滑 轨底板组件5, 用于夹持和叠卷取物袋6的袋体29。 所述夹持件1包括两根材质相同、 外形尺 寸相同的芯棒7。 所述。
14、容置组件2包括芯棒支承座8、 芯棒固定座9、 紧定螺钉10、 微调手轮11、 轴承底座12、 轴承架13和轴承14。 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旋转轴15、 电动马达16、 启动开关17和 平键18。 所述夹固组件4包括取物袋放置基座19和肘夹20。 所述滑轨底板组件5包括底板21、 滑轨22、 滑块23、 定位柱24、 定位块25、 档板26和缓冲弹簧27。 0024 如图1所示, 所述夹持件1包括至少两根芯棒7, 所述至少两根芯棒7的材质可以相 同, 外形尺寸也可相同。 当芯棒7为两根时, 每根所述芯棒7的一端与另一根芯棒7对应的一 端、 每根所述芯棒7的另一端与另一根芯棒7对应的另一端分别采用可。
15、拆卸方式连接配合在 一起, 如采用螺钉连接、 突出部与凹槽的卡合连接、 或者采用磁力吸合, 从而在两根芯棒7之 间形成夹持部。 芯棒7的数量多于两根时, 连接方式相同。 所述芯棒7也可以为一根, 其包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167825 B 4 夹紧所述袋体29的夹持部。 0025 如图2所示, 容置组件2包括芯棒支承座8、 芯棒固定座9、 紧定螺钉10、 微调手轮11、 轴承底座12、 轴承架13和轴承14。 所述芯棒支承座8的一端具有沿轴向的第一孔, 所述孔的 内壁上具有第一定位槽。 所述动力组件3的旋转轴15的外周面上具有第二定位槽, 所述平键 18位于所述旋转轴15。
16、的第二定位槽内, 当所述旋转轴15与所述芯棒支承座8配合连接时, 所 述平键18同时位于所述芯棒支承座8的第一定位槽内以及所述旋转轴15的第二定位槽内, 从而构成所述芯棒支承座8与所述旋转轴15之间的平键配合连接。 所述芯棒支承座8的另一 端具有沿轴向的第二孔, 所述第二孔的孔径略大于所述夹持件1的端部的直径, 并且, 所述 第二孔用于容置所述夹持件1的一个端部。 所述芯棒支承座8的另一端同时具有垂直于轴线 方向的径向孔, 当所述夹持件1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二孔后, 在所述径向孔中拧入所述紧 定螺钉10, 使得所述紧定螺钉10与所述夹持件1抵接, 从而固定所述夹持件1。 所述第一孔与 所述第二。
17、孔可以相通联, 也可以不通联。 所述芯棒固定座9包括孔, 所述孔的形状与所述夹 持件1的另一端部相适应, 即所述一根芯棒7的另一端部或者至少两根芯棒7连接在一起后 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孔的形状相同并且可穿过所述孔, 所述孔的大小使得所述一根芯棒7的 另一端部或者至少两根芯棒7连接在一起后的另一端部在穿过所述孔后在径向被限制移 动。 所述微调手轮11与所述芯棒支承座8之间通过螺钉配合连接。 如图7所示, 所述轴承底座 12与所述底板21螺钉配合连接。 所述轴承架13与所述轴承底座12之中的一个部件具有突出 部, 另一部件具有与突出部形状相适应的槽, 突出部与槽之间形成导轨滑动连接, 即所述轴 承架1。
18、3与所述轴承底座12之间为滑动连接。 图2中左侧长虚线部分所示为轴承14, 短虚线部 分所示为芯棒固定座9, 所述轴承14插入所述轴承架13并与所述轴承架13之间过盈配合连 接。 所述芯棒固定座9插入所述轴承14的中心孔并与所述中心孔之间过盈配合连接。 0026 如图3所示, 动力组件3包括旋转轴15、 电动马达16、 启动开关17和平键18。 所述电 动马达16带动所述旋转轴15旋转, 所述启动开关17用于开启电动马达16。 0027 如图4所示, 夹固组件4包括取物袋放置基座19和肘夹20。 所述取物袋放置基座19 与所述滑轨底板组件5的两个滑块2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配合, 所述肘夹20与所。
19、述取物袋放 置基座1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配合。 所述取物袋放置基座19包括容置槽28, 所述容置槽28用 于卡合固定所述取物袋6的柄30。 所述肘夹20包括固定部和操作部, 固定部与操作部可以两 者之间的中间点为支点做杠杆运动。 所述肘夹20进一步包括一弹簧, 将操作部压下后, 固定 部抬起, 松开操作部后, 固定部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做回复运动(压下运动), 从而将袋体29 的袋口压固在所述取物袋放置基座19的表面。 0028 如图5所示, 滑轨底板组件5包括底板21、 滑轨22、 滑块23、 定位柱24、 定位块25、 档 板26和缓冲弹簧27。 所述滑轨22有两根, 两根滑轨22之间保持相同。
20、间距即相互平行并且均 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23有两个。 滑块23具有与滑轨22的形状相适应的槽, 从而 使得滑块23可在滑轨22上滑动。 同样, 定位块25具有与滑轨22的形状相适应的槽, 从而使得 定位块25可在滑轨22上滑动。 在所述定位块25沿滑轨22滑动并且使得定位块25到达预定位 置后, 将所述定位块25与所述底板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柱24共有八个, 均与所述 底板21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弹簧27与所述挡板26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26与所述底板21 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块25上可安装传感器, 当滑块23接触到定位块25时, 传感器发出指 令使电动马达。
21、16停止运动。 或者, 根据滑块23的行程, 电动马达16中预置转动时间, 在滑块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167825 B 5 23到达预定位置时, 电动马达16停止转动。 0029 如图6所示, 取物袋6包括袋体29和柄30。 所述袋体29包括袋口、 中间部和袋底, 所 述袋口与所述柄30相连接, 袋口与袋底之间的部分为中间部。 0030 取物袋袋体叠卷制备装置的运行方式如下: 0031 首先将所述取物袋6的柄30嵌入、 卡合于所述取物袋放置基座19的容置槽28内, 然 后把袋体29的袋口展平并用所述肘夹20压住袋口, 将袋体29的袋底放入所述夹持件1的所 述两根芯棒7之间。
22、, 再用螺钉或采用其它便捷方式将所述两根芯棒7的两端分别锁紧, 从而 将袋底夹紧在两根芯棒7之间。 根据袋体29的中间部的长度手动调整夹固组件4在所述两根 滑轨22上的位置, 然后将已夹持袋体29的袋底的夹持件1装入容置组件2并用所述紧定螺钉 10锁紧, 启动所述动力组件3的所述启动开关17, 电动马达16启动, 带动所述旋转轴15旋转 并进一步带动所述夹持件1一起作旋转运动, 从而使夹叠于所述夹持件1中的袋体29的底部 和中间部产生叠卷并带动夹固组件4沿所述滑轨22向所述夹持件1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夹固 组件4沿所述滑轨22运动并使得滑块23接触到所述定位块25, 或者所述夹固组件4沿所述滑。
23、 轨22运动并使得滑块23到达预定位置后, 所述旋转轴15停止转动。 松开所述紧定螺钉10并 调整所述轴承架13与所述轴承底座12的相对位置, 解除夹持件1的两根芯棒7的两端的锁 紧, 从已叠卷完成的袋体中抽取出所述夹持件1, 取物袋袋体叠卷工作完成, 取下所述取物 袋6并流转至下道工序。 所述8个定位柱24分别对所述定位块25进行极限定位及对所述夹固 组件4的复位进行极限定位, 所述缓冲弹簧27起的作用是对所述夹固组件4手动复位进行缓 冲, 以防所述夹固组件4复位过程中对所述定位柱24产生碰撞损伤。 当取物袋袋体叠卷工作 完成, 根据取物袋袋体叠卷紧密程度, 操作者可用所述微调手轮11再次进。
24、行微调, 直至取物 袋袋体叠卷紧密程度符合技术质量标准要求。 0032 在以上实施例中, 随着袋体29的底部和中间部产生叠卷, 带动夹固组件4沿所述滑 轨22向所述夹持件1的方向移动。 可以替代的是, 夹固组件4可以固定不动, 容置组件2可以 滑动, 随着袋体29的底部和中间部产生叠卷, 容置组件2与夹持件1一起向夹固组件4的方向 移动, 同样可以实现袋体29的叠卷。 即: 夹固组件4与容置组件2之间有相对运动。 在容置组 件2与底板21之间可以设置滑块和滑轨, 也可以设置本领域内其它的滑动结构, 在此不再赘 述。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167825 B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5167825 B 7 图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5167825 B 8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5167825 B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