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介入手术头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介入手术头罩.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19380.5 (22)申请日 2017.09.12 (71)申请人 济南市儿童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儿 童医院) 地址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3976号 (72)发明人 郭磊 李晓艳 刘婷 宋丹 李静 王亮 张运奎 盖中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45 代理人 曹玉琳 (51)Int.Cl. A61B 90/00(2016.01) (54)发明名称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2、, 涉及医疗 手术用辅助设备领域。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包括 罩体, 罩体一侧设置头部入口, 罩体底部内壁设 置凹陷部, 罩体位于头部入口两侧的侧壁内均设 置第一凹槽, 罩体上方设置连接板, 单个连接板 上方设置固定顶板, 固定顶板靠近头部入口一侧 设置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连接 杆, 固定顶板顶部设置第二螺纹孔, 第二螺纹孔 内设置第二调节螺栓, 第二连接杆靠近头部入口 一端设置滑动顶板, 倾斜孔内设置弯管, 罩体底 部设置升降架, 升降架下方设置固定框, 升降架 和固定框上设置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 于: 本发明对手术头罩的结构进行了人性化设 计, 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
3、病人的适应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7485453 A 2017.12.19 CN 107485453 A 1.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包括罩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1)一侧设置头部入口(2), 所述罩体(1)底部内壁设置凹陷部(3), 所述罩体(1)内壁设置记忆海绵(4), 所述罩体(1)顶 部设置开口(5), 所述罩体(1)位于头部入口(2)两侧的侧壁内均设置第一凹槽(6), 所述第 一凹槽(6)为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6)内设置第一连接杆(7), 所述罩体(1)侧壁上设置 第一螺纹孔(8), 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单个所述第一凹槽(6)相通, 所述。
4、第一螺纹孔(8)内 设置第一调节螺栓(9),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与第一螺纹孔(8)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 栓(9)穿过第一螺纹孔(8)后与第一连接杆(7)相接触, 所述罩体(1)上方设置连接板(10), 所述连接板(10)为两个, 两个所述连接板(10)均与第一连接杆(7)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 板(10)上设置滑槽(11), 所述滑槽(11)内设置滑轨(12), 单个所述连接板(10)上方设置固 定顶板(13), 所述固定顶板(13)与两个连接板(10)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顶板(13)靠近 头部入口(2)一侧设置第二凹槽(14), 所述第二凹槽(14)内设置第二连接杆(15),。
5、 所述固定 顶板(13)顶部设置第二螺纹孔(16), 所述第二螺纹孔(16)与第二凹槽(14)相通, 所述第二 螺纹孔(16)内设置第二调节螺栓(17), 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7)与第二螺纹孔(16)螺纹连 接, 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7)穿过第二螺纹孔(16)与第二连接杆(15)相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 杆(15)靠近头部入口(2)一端设置滑动顶板(18), 所述滑动顶板(18)与滑轨(12)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顶板(18)上设置倾斜孔(19)和第三凹槽(20), 所述第三凹槽(20)与倾斜孔(19)相 通, 所述第三凹槽(20)位于滑动顶板(18)底部靠近头部入口(2)一侧, 所述倾斜孔(19。
6、)内设 置弯管(21), 所述罩体(1)底部设置升降架(22), 所述升降架(22)底部固定设置柱形螺母 (23), 所述柱形螺母(23)为多个, 多个所述柱形螺母(23)内设置螺杆(24), 所述升降架(22) 下方设置固定框(25), 单个所述螺杆(24)上设置调节钮(26), 所述调节钮(26)位于固定框 (25)与柱形螺母(23)之间, 所述螺杆(24)上设置传动轮(27), 所述传动轮(27)位于固定框 (25)内, 多个所述传动轮(27)之间安装传动带(28), 所述固定框(25)底部设置底板(29), 所 述螺杆(24)远离柱形螺母(23)一端穿过固定框(25)位于底板(29)内。
7、部, 所述固定框(25)和 底板(29)内均设置轴承(30), 所述螺杆(24)均位于轴承(3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架(22)底部设置铰 链(31), 所述铰链(31)远离升降架(22)底部一端与固定框(2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29)上设置防护罩 (32), 所述固定框(25)和底板(29)均位于防护罩(32)内, 所述防护罩(32)上设置通孔(33), 所述调节钮(26)一侧穿过通孔(33)暴露在防护罩(32)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其特征在于: 。
8、所述罩体(1)两侧侧壁上设 置通风口(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和第 二调节螺栓(17)均为蝶形螺栓。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85453 A 2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手术用辅助设备领域, 具体是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 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等放射介入手术 时, 需要对患者的胸部、 锁骨上下区域和颈部区域进行消毒, 手术视野一般为左侧或右侧的 锁骨下。 此时, 患者的口、 鼻部位距离手术视野较近, 若不加以隔离, 手。
9、术的切口及穿刺部位 容易因患者的呼吸而受到感染, 如永久性起搏器置入失败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起搏器 切口或囊袋感染。 目前, 在进行上述类型的放射介入手术时, 出现了一种放射介入手术头 罩, 使得手术铺单可以完全覆盖患者的身体以及手术头罩, 使患者的口、 鼻部位与手术切 口、 穿刺部位隔离, 用来解决永久性起搏器置入、 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等放 射介入手术中给患者头颈部覆盖手术铺单的难题, 降低手术切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风险。 0003 但是, 现有的放射介入手术头罩结构简单, 罩体位置固定, 灵活性和适应性差, 使 用时给病人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10、, 本发明提供了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它对手术头罩的结构 进行了人性化设计, 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罩体进行调整, 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病人的 适应性。 0005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包括罩体, 所述罩体一侧设置头部入口, 所述罩体底部内壁设 置凹陷部, 所述罩体内壁设置记忆海绵, 所述罩体顶部设置开口, 所述罩体位于头部入口两 侧的侧壁内均设置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连接杆, 所述罩体侧壁上设置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螺纹孔与单个所述第一凹槽相通, 所述第一螺 纹孔内设置第一调节螺栓,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与。
11、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 穿过第一螺纹孔后与第一连接杆相接触, 所述罩体上方设置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为两个, 两 个所述连接板均与第一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滑槽, 所述滑槽内设置滑 轨, 单个所述连接板上方设置固定顶板, 所述固定顶板与两个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 定顶板靠近头部入口一侧设置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连接杆, 所述固定顶板 顶部设置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凹槽相通, 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第二调节 螺栓, 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二螺纹孔与第 二连接杆相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头部入口一端。
12、设置滑动顶板, 所述滑动顶板与滑轨 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顶板上设置倾斜孔和第三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与倾斜孔相通, 所述第三 凹槽位于滑动顶板底部靠近头部入口一侧, 所述倾斜孔内设置弯管, 所述罩体底部设置升 降架, 所述升降架底部固定设置柱形螺母, 所述柱形螺母为多个, 多个所述柱形螺母内设置 螺杆, 所述升降架下方设置固定框, 单个所述螺杆上设置调节钮, 所述调节钮位于固定框与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485453 A 3 柱形螺母之间, 所述螺杆上设置传动轮, 所述传动轮位于固定框内, 多个所述传动轮之间安 装传动带, 所述固定框底部设置底板, 所述螺杆远离柱形螺母一端穿过。
13、固定框位于底板内 部, 所述固定框和底板内均设置轴承, 所述螺杆均位于轴承内部。 0007 所述升降架底部设置铰链, 所述铰链远离升降架底部一端与固定框固定连接。 0008 所述底板上设置防护罩, 所述固定框和底板均位于防护罩内, 所述防护罩上设置 通孔, 所述调节钮一侧穿过通孔暴露在防护罩外部。 0009 所述罩体两侧侧壁上设置通风口。 0010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均为蝶形螺栓。 0011 对比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能够根据病人脸部的具体情况将病人的 口鼻部分限定在倾斜孔内, 同时在罩体内壁设置凹陷部和记忆海绵, 通。
14、过调节钮来调节病 人的头颈部, 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 提高了头罩使用的灵活性和病人对头罩的适应性。 0013 2、 本发明根据螺母和螺杆行程调整铰链长度, 可控制罩体升起的最大高度, 提高 了本发明高度调节的精度和使用的稳定性。 0014 3、 防护罩对固定框以及其中的传动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本发明 的简洁性和美观性。 0015 4、 通风口减少了本发明整体的密闭感和压抑感, 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也使 得本发明更加美观。 0016 5、 蝶形螺栓便于手拧, 有利于快速的对发明进行调节和固定, 提高了本实验新型 的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结构示意。
15、图; 0018 附图2是本发明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3是本发明升降架和固定框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4是本发明I部放大图; 0021 附图5是本发明II部放大图。 0022 附图中所示标号: 1、 罩体; 2、 头部入口; 3、 凹陷部; 4、 记忆海绵; 5、 开口; 6、 第一凹 槽; 7、 第一连接杆; 8、 第一螺纹孔; 9、 第一调节螺栓; 10、 连接板; 11、 滑槽; 12、 滑轨; 13、 固定 顶板; 14、 第二凹槽; 15、 第二连接杆; 16、 第二螺纹孔; 17、 第二调节螺栓; 18、 滑动顶板; 19、 倾斜孔; 20、 第三凹槽; 21。
16、、 弯管; 22、 升降架; 23、 柱形螺母; 24、 螺杆; 25、 固定框; 26、 调节钮; 27、 传动轮; 28、 传动带; 39、 底板; 30、 轴承; 31、 铰链; 32、 防护罩; 33、 通孔; 34、 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4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包括罩体1, 罩体为所述罩体1一侧设置头部入口2, 所述罩。
17、体1 底部内壁设置凹陷部3, 凹陷部与人体后脑和颈部相适应, 加上记忆海绵的设置, 提高了病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485453 A 4 人使用的舒适度, 设计更加人性化。 所述罩体1内壁设置记忆海绵4, 所述罩体1顶部设置开 口5, 开口的设置与第一连接杆上的固定顶板和滑动顶板相适应, 使罩体顶板能够根据病人 具体情况进行位置上的调整。 所述罩体1位于头部入口2两侧的侧壁内均设置第一凹槽6, 所 述第一凹槽6为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6内设置第一连接杆7, 所述罩体1侧壁上设置第一 螺纹孔8, 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单个所述第一凹槽6相通, 所述第一螺纹孔8内设置第一调节 螺栓。
18、9,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与第一螺纹孔8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穿过第一螺纹孔8 后与第一连接杆7相接触, 所述罩体1上方设置连接板10, 所述连接板10为两个, 两个所述连 接板10均与第一连接杆7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滑槽11, 所述滑槽11内设置滑 轨12, 单个所述连接板10上方设置固定顶板13, 所述固定顶板13与两个连接板10顶部固定 连接, 所述固定顶板13靠近头部入口2一侧设置第二凹槽14, 所述第二凹槽14内设置第二连 接杆15, 所述固定顶板13顶部设置第二螺纹孔16, 所述第二螺纹孔16与第二凹槽14相通, 所 述第二螺纹孔16内设置第二调节螺栓17, 。
19、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7与第二螺纹孔16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7穿过第二螺纹孔16与第二连接杆15相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杆15靠近头 部入口2一端设置滑动顶板18, 所述滑动顶板18与滑轨12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顶板18上设置 倾斜孔19和第三凹槽20, 倾斜孔的设置与病人头部进入到罩体后鼻部的位置相适应, 第三 凹槽与病人嘴部位置相适应, 减少病人的压抑感。 所述第三凹槽20与倾斜孔19相通, 所述第 三凹槽20位于滑动顶板18底部靠近头部入口2一侧, 所述倾斜孔19内设置弯管21, 弯管的设 置减少了病人呼吸对手术的影响, 还优化了本发明的占用结构, 从弯管处供给病人新鲜空 气, 提高。
20、病人呼吸的顺畅程度, 减轻沉闷感。 所述罩体1底部设置升降架22, 所述升降架22底 部固定设置柱形螺母23, 如附图3所示, 柱形螺母相比较一般螺母侧面高度要高, 呈柱形, 顶 部设有连接帽, 也称长螺母, 因自身有一定的高估能够进行高度的直线调节。 所述柱形螺母 23为多个, 多个所述柱形螺母23内设置螺杆24, 所述升降架22下方设置固定框25, 单个所述 螺杆24上设置调节钮26, 所述调节钮26位于固定框25与柱形螺母23之间, 所述螺杆24上设 置传动轮27, 所述传动轮27位于固定框25内, 多个所述传动轮27之间安装传动带28, 所述固 定框25底部设置底板29, 所述螺杆24。
21、远离柱形螺母23一端穿过固定框25位于底板29内部, 转动调节钮, 螺杆进行旋转, 在传动轮和传动带的作用下, 所有螺杆进行转动, 在人体头部 的压力作用下, 柱形螺母进行直线运动, 从而带动柱形螺母整体升降, 推动和支撑升降框进 行升降, 调整罩体位置, 以适应病人头颈部。 所述固定框25和底板29内均设置轴承30, 轴承 能够固定螺杆的位置, 保证螺杆平稳转动, 从而提高了对罩体高度调节的稳定性。 所述螺杆 24均位于轴承30内部。 螺杆位于固定框一下部分没有螺纹, 便于和轴承进行连接。 本发明通 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能够根据病人脸部的具体情况将病人的口鼻部分限定在倾斜 孔内, 同。
22、时在罩体内壁设置凹陷部和记忆海绵, 通过调节钮来调节病人的头颈部, 结构设计 更加人性化, 提高了头罩使用的灵活性和病人对头罩的适应性。 0025 为了提高本发明高度调节的精度和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升降架22底部设置铰链 31, 所述铰链31远离升降架22底部一端与固定框25固定连接。 本发明根据螺母和螺杆行程 调整铰链长度, 可控制罩体升起的最大高度, 提高了本发明高度调节的精度和使用的稳定 性。 0026 为了保护固定框以及其中的传动部件, 所述底板29上设置防护罩32, 所述固定框 25和底板29均位于防护罩32内, 所述防护罩32上设置通孔33, 所述调节钮26一侧穿过通孔 说 明 书。
23、 3/5 页 5 CN 107485453 A 5 33暴露在防护罩32外部。 防护罩对固定框以及其中的传动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也从整体上 提高了本发明的简洁性和美观性。 0027 为了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所述罩体1两侧侧壁上设置通风口34。 通风口减少了 本发明整体的密闭感和压抑感, 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也使得本发明更加美观。 0028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调节效率,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蝶形螺栓专门为方便手拧操 作而设计, 头部的蝶形设计增大了横向受力面, 使手拧时更有效率,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和 第二调节螺栓17均为蝶形螺栓。 蝶形螺栓便于手拧, 有利于快速的对发明进行调节和固。
24、定, 提高了本实验新型的调节效率。 0029 本发明在使用时, 首先将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松开, 调整第一连接杆和 第二连接杆的位置, 当病人的鼻部位于倾斜孔, 嘴部位于第三凹槽时, 紧固第一螺栓和第二 螺栓, 然后通过调节钮调整罩体的上下高度, 医生对病人进行放射介入手术, 手术过程中, 可根据病人和手术需求通过调节钮和升降架灵活调整罩体位置, 从弯管处供给病人新鲜空 气, 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 提高了头罩使用的灵活性和病人对头罩的适应性。 0030 实施例1: 0031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 包括罩体1, 本实施例中, 罩体为透明罩体, 方便医生观察, 减 少病人压抑感。 所述罩体1一。
25、侧设置头部入口2, 所述罩体1底部内壁设置凹陷部3, 所述罩体 1内壁设置记忆海绵4, 本实施例中, 记忆海绵胶接在罩体内壁。 所述罩体1顶部设置开口5, 所述罩体1位于头部入口2两侧的侧壁内均设置第一凹槽6, 所述第一凹槽6为多个, 多个所 述第一凹槽6内设置第一连接杆7, 所述罩体1侧壁上设置第一螺纹孔8, 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 单个所述第一凹槽6相通, 所述第一螺纹孔8内设置第一调节螺栓9,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与 第一螺纹孔8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穿过第一螺纹孔8后与第一连接杆7相接触, 所 述罩体1上方设置连接板10, 所述连接板10为两个, 两个所述连接板10均与第一连接杆7顶。
26、 端固定连接, 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杆可以胶接, 可以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 连接板与第一连 接杆插接。 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滑槽11, 所述滑槽11内设置滑轨12, 单个所述连接板10上方 设置固定顶板13, 所述固定顶板13与两个连接板10顶部固定连接, 连接板与固定顶板可以 插接, 本实施例中, 连接板与固定顶板胶接。 所述固定顶板13靠近头部入口2一侧设置第二 凹槽14, 所述第二凹槽14内设置第二连接杆15, 所述固定顶板13顶部设置第二螺纹孔16, 所 述第二螺纹孔16与第二凹槽14相通, 所述第二螺纹孔16内设置第二调节螺栓17, 所述第二 调节螺栓17与第二螺纹孔16螺纹连接, 。
27、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7穿过第二螺纹孔16与第二连接 杆15相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杆15靠近头部入口2一端设置滑动顶板18, 所述滑动顶板18与滑 轨12固定连接, 固定顶板与滑轨之间可以胶接, 本实施例中, 滑轨与固定顶板为一体成型结 构。 所述滑动顶板18上设置倾斜孔19和第三凹槽20, 所述第三凹槽20与倾斜孔19相通, 所述 第三凹槽20位于滑动顶板18底部靠近头部入口2一侧, 所述倾斜孔19内设置弯管21, 本实施 例中, 采用160 弯折的弯管, 弯管胶接在倾斜孔内。 所述罩体1底部设置升降架22, 所述升降 架22底部固定设置柱形螺母23, 本实施例中, 柱形螺母顶部插接在升降架上。。
28、 所述柱形螺母 23为多个, 多个所述柱形螺母23内设置螺杆24, 所述升降架22下方设置固定框25, 单个所述 螺杆24上设置调节钮26, 所述调节钮26位于固定框25与柱形螺母23之间, 所述螺杆24上设 置传动轮27, 所述传动轮27位于固定框25内, 多个所述传动轮27之间安装传动带28, 所述固 定框25底部设置底板29, 所述螺杆24远离柱形螺母23一端穿过固定框25位于底板29内部,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485453 A 6 所述固定框25和底板29内均设置轴承30, 轴承能够固定螺杆的位置, 保证螺杆平稳转动, 从 而提高了对罩体高度调节的稳定性。 所述螺杆。
29、24均位于轴承30内部。 本实施例中, 柱形螺母 的数量为4个, 固定框和底板上共嵌有8个轴承, 轴承为滑动轴承, 与固定框和底板螺钉连 接, 4根螺杆固定在轴承上, 轴承选用内径15mm进口NSK小微型轴承696型号。 螺杆直径和螺 母内径也均为15mm。 可使螺杆固定且顺畅的转动。 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能 够根据病人脸部的具体情况将病人的口鼻部分限定在倾斜孔内, 同时在罩体内壁设置凹陷 部和记忆海绵, 通过调节钮来调节病人的头颈部, 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 提高了头罩使用的 灵活性和病人对头罩的适应性。 所述升降架22底部设置铰链31, 所述铰链31远离升降架22 底部一端与。
30、固定框25固定连接。 铰链可以焊接在升降架和固定框上, 本实施例中, 如附图3 所示, 升降架和固定框上均设置连接鼻, 铰链与连接鼻之间进行连接。 本发明根据螺母和螺 杆行程调整铰链长度, 可控制罩体升起的最大高度, 提高了本发明高度调节的精度和使用 的稳定性。 提高了本发明高度调节的精度和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底板29上设置防护罩32, 底 板与防护罩之间可以插接, 本实施例中防护罩三个侧壁与底壁一体成型, 三个侧壁与底板 滑动连接, 一个侧壁与其他侧壁之间螺钉连接, 以适应通孔和防护罩的位置, 当所述升降框 处于最低位置时, 升降框底部与防护罩相接触。 所述固定框25和底板29均位于防护罩3。
31、2内, 所述防护罩32上设置通孔33, 所述调节钮26一侧穿过通孔33暴露在防护罩32外部。 防护罩 对固定框以及其中的传动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本发明的简洁性和美观 性。 所述罩体1两侧侧壁上设置通风口34。 通风口减少了本发明整体的密闭感和压抑感, 提 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也使得本发明更加美观。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9和第二调节螺栓17均 为蝶形螺栓。 蝶形螺栓便于手拧, 有利于快速的对发明进行调节和固定, 提高了本实验新型 的调节效率。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根据病人脸部的具体情况将病人的口鼻 部分限定在倾斜孔内, 同时在罩体内壁设置凹陷部和记忆海绵, 通过调节钮来调节病人的 头颈部, 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 提高了头罩使用的灵活性和病人对头罩的适应性。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485453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7485453 A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7485453 A 9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7485453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