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8004362
  • 上传时间:2019-12-14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475.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8752.9

    申请日:

    20101021

    公开号:

    CN101953712B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80

    主分类号:

    A61B17/80

    申请人:

    李明

    发明人:

    李明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山东路1059号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

    优先权:

    CN201010518752A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文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包括钢板主体、自锁套管和自锁螺钉,钢板主体依次制有第一固定区、第一定位区、主固定区、第二定位区、第二固定区;主固定区上制有自锁螺孔,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上制有非自锁螺孔,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上制有定位孔。本发明能在三维空间内适度扭转、折弯,便于塑形,以便于更好的与骨骼贴合,承受关节活动负荷,使骨折正常愈合,减少骨折后期松动、移位、疼痛和骨的应力遮挡等并发症,且内应力较小,较符合髋臼解剖学、生物力学特点,提高骨折内固定手术成功率,避免手术中塑形,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失血量,减少麻醉时间,减少感染机会,降低手术风险。

    权利要求书

    1.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包括钢板主体(1)、自锁套管(2)和自锁螺钉(3),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板主体(1)依次制有第一固定区(11)、第一定位区(12)、主固定区(13)、第二定位区(14)、第二固定区(15);所述的主固定区(13)上制有自锁螺孔(13a),所述的第一固定区(11)和第二固定区(15)上制有非自锁螺孔(11a),所述的第一定位区(12)和第二定位区(14)上制有定位孔(12a);所述的自锁螺孔(13a)有7度至15度的倾角,螺孔内制有自锁螺纹;所述的自锁螺钉(3)顶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连接头(31),所述的连接头(31)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一外螺纹(32),所述的第一外螺纹(32)能与自锁螺孔(13a)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所述的自锁套管(2)底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工作头(21),所述的工作头(21)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二外螺纹(22),所述的第二外螺纹(22)能与自锁螺孔(13a)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所述的第一定位区(12)侧面弧度范围为50度至69度,所述的第二定位区(14)侧面弧度范围为21度至33度,所述的主固定区(13)正面弧度范围为20度至32度,侧面弧度范围为52度至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区(11)制有1至7个非自锁螺孔(11a),所述的主固定区(13)制有11至15个自锁螺孔(13a),所述的第二固定区(15)制有1至2个自锁螺孔(11a),所述的第一定位区(12)和所述的第二定位区(14)分别制有一个定位孔(1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区(11)钢板长度为12毫米至72毫米,所述的第一定位区(12)长度为5毫米至10毫米,所述的主固定区(13)钢板长度为37毫米至45毫米,所述的第二定位区(14)钢板长度为5毫米至10毫米,所述的第二固定区(15)钢板长度为10毫米至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区(11)和第二固定区(15)钢板宽度为9毫米至12毫米,所述的第一定位区(12)和第二定位区(14)钢板宽度为10毫米至11.38毫米,所述的主固定区(13)钢板宽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区(11)、第一定位区(12)、第二定位区(14) 和第二固定区(15)的钢板厚度为1.5毫米至3.0毫米,所述的主固定区(13)钢板厚度为1.2毫米至3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区(11)垂直线与钢板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3度至15度,所述的第二固定区(15)垂直线与钢板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9度至25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自锁螺钉(3)依轴向中心线制有上下贯通的引导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自锁螺钉(3)连接头(31)上部制有内五角形沉孔(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自锁套管(2)顶端制有手柄(23),所述的手柄(23)外圈表面制有滚花螺纹体,手柄依轴向中心线制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骨科内固定手术中使用的半自锁 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交通事故、建筑业和工业损伤导致的高能量严重髋臼骨折日渐 增多,而传统的保守治疗致残率高达50%至60%,病人遗留有多种并发症,如下腰痛、 髋关节炎关节痛、臀骶痛、步态异常、神经性后遗症,甚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对这些 疾病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延长病人的治疗时间,给病人带来精神创伤及经济损失,严重 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医疗和经济 负担。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髋臼骨折的认识机理逐渐深入,手术治疗开始逐渐发 展。经过国内外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试验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髋臼骨折的手术 治疗效果要好于保守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比保守治疗好,中远期并发症亦较保守治疗 减少。而近年来随着开放内固定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髋臼骨折越来越被广泛的接 受。但随着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广泛应用,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手术相关并发症逐渐 增多,如术中失血过多、手术创伤过大、内置物断裂手术失败、髋臼骨折不愈合、骨折 畸形愈合、骨化性肌炎、关节功能丧失甚至遭遇患者医疗投诉等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广 大骨科医生的关注。随着当代骨科“微创和微侵袭手术治疗”理念的深入,广大患者要 求用尽可能小的手术创伤带来最大的临床疗效,这也是所有外科系统手术操作技术的国 际发展趋势。

    在髋臼骨折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髋臼和骨盆解剖形状不规则、很复杂,骨骼周围软 组织的大小和形态也限制了植入物的大小和强度,骨折后给手术复位和内固定带来了很 大难度和风险。而进口材料费用昂贵,使得患者花费在内置物材料上的费用很高,占用 了总住院费用的46%左右。并且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骨盆和髋臼钛合金和不锈钢钢板,包 括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都存在一个缺点:不符合骨盆和髋臼的生物力学传递系统,即 骨内力学路线。目前常用的髋臼和骨盆重建钢板与髋臼和骨盆表面形态不服帖,手术中 需要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骨骼形态特点进行塑形,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潜在危险增多。

    目前临床应用的内固定方法有4种:1、手术中目测骨骼表面形态,然后根据目测 将重建钢板塑形,一般一次难以塑形成功,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使钢板与骨骼表面形 态服帖;2、瑞士AO公司的铝制模板法,骨折复位后,先用较软的铝制模板铺到骨骼表 面,按照其外形塑形,然后将模板取下,再按照模板的形状将重建钢板塑形,最后才能 用重建钢板将骨折处固定。3、钢丝螺钉捆绑法,由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差,临床很少 用;4、记忆合金器械,其弊端是手术中软组织剥离较多,局部血运破坏较多,需要的 骑缝钉、夹持钉等数量较多,而且记忆合金器械对于髋关节骨折块的复位作用较弱,即 刻稳定性较重建钢板弱,一旦需要取出,难度较大。

    国内外最常用的是前2种方法,其弊端是钢板的塑形过程延长手术时间,使手术出 血量增加,切口暴露时间延长,麻醉时间延长,麻醉用药量增加,手术潜在风险和并发 症增多;且钢板反复塑形、折弯,会在钢板表面留下刻痕或划纹,使钢板内应力集中点 增多,造成植入物疲劳断裂的危险性增加;钢板塑形不良与骨骼不服帖,导致骨折处松 动、移位,引起疼痛和骨的应力遮挡,发生骨折愈合不良或畸形愈合的危险性增大。

    因此,正确选用植入物极为重要,根据每位患者个体化差异特点,选用大小、形状 和设计合适的植入物可增加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正确选择植入物有助于降低手术 风险,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ZL200820120116.9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解剖型髋 臼后壁后柱钢板》(公告号为CN201211223Y);包括主体,主体是两端窄中部宽的条型钢 板,其包括上端螺钉孔区、中部螺钉孔区和下端螺钉孔区,上端螺钉孔区和中部螺钉孔 区之间以及中部螺钉孔区和下端螺钉孔区之间分别开有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主体的左 右两侧均向内弯曲,并且其中部螺钉孔区的板面向左侧或右侧弯曲成弧形板面,同时主 体的中轴线纵剖面是三段曲线平滑过渡的蛇形曲线。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解决不同患者 个体差异需重新塑形的问题,但是在钢板安装时无辅助器材,操作仍然较为困难;而且 螺钉拧入端防滑性较差,手术中还存在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内应力较小、结构稳 定、操作简便快捷、配件通用性高、能有效节约手术时间以及降低手术风险的半自锁型 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 包括钢板主体、自锁套管和自锁螺钉,钢板主体依次制有第一固定区、第一定位区、主 固定区、第二定位区、第二固定区;主固定区上制有自锁螺孔,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 区上制有非自锁螺孔,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上制有定位孔;自锁螺孔有7度至15 度的倾角,螺孔内制有自锁螺纹;自锁螺钉顶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下 部锥面制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能与自锁螺孔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自锁套管底 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工作头,工作头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能与自锁 螺孔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固定区制有1至7个非自锁螺孔,主固定区制有11至15个自锁螺孔, 第二固定区制有1至2个自锁螺孔,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分别制有1个定位孔。

    上述的第一固定区钢板长度为12毫米至72毫米,第一定位区长度为5毫米至10 毫米,主固定区钢板长度为37毫米至45毫米,第二定位区钢板长度为5毫米至10毫 米,第二固定区钢板长度为10毫米至20毫米。

    上述的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钢板宽度为9毫米至12毫米,第一定位区和第二 定位区钢板宽度为10毫米至11.38毫米,主固定区钢板宽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

    上述的第一固定区、第一定位区、第二定位区和第二固定区的钢板厚度为1.5毫 米至3.0毫米,所述的主固定区钢板厚度为1.2毫米至3毫米。

    上述的第一固定区垂直线与钢板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3度至15度,第二固定区垂 直线与钢板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9度至25度。

    上述的第一定位区侧面弧度范围为50度至69度,第二定位区侧面弧度范围为21 度至33度,主固定区正面弧度范围为20度至32度,侧面弧度范围为52度至60度。

    上述的自锁螺钉依轴向中心线制有上下贯通的引导孔。

    上述的自锁螺钉连接头上部制有内五角形沉孔,内五角形沉孔有防滑设计,能有效 解决螺钉在拧入过程中的滑丝情况。

    自锁螺钉制有空心与实心两种规格。第一种为空心结构的自锁螺钉,该规格的自锁 螺钉制有依轴向中心线制有上下贯通的引导孔,在安装时可以在引导孔内穿入引导针, 在引导针的引导下旋入螺钉,使螺钉在固定时定位更加准确;第二种为实心结构的自锁 螺钉,该规格的自锁螺钉在使用时直接旋入螺孔即可。

    上述的自锁套管顶端制有手柄,手柄外圈表面制有滚花螺纹体,手柄依轴向中心线 制有上下贯通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钢板主体、自锁套管和自锁螺钉,钢板主体依次制有 第一固定区、第一定位区、主固定区、第二定位区、第二固定区;主固定区上制有自锁 螺孔,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上制有非自锁螺孔,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上制有定 位孔;自锁螺孔有7度至15度的倾角,螺孔内制有自锁螺纹;自锁螺钉顶端制有下部 为锥面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能与自锁螺孔的自锁 螺纹相旋接配合;自锁套管底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工作头,工作头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二 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能与自锁螺孔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 的钢板主体较目前常用的重建钢板厚度减少33%,最大限度减少钢板和螺钉在体内占用 的空间,减少对周围关节囊、韧带、肌腱和肌肉的影响,易于闭合伤口;而钢板主体上 的主固定区宽度增大67%弥补厚度减少带来的强度下降,主固定区制有分布均匀的正圆 形自锁螺孔,螺孔分布较稀疏,对局部血运干扰较小,力学稳定性好,手术中可以根据 固定骨折块的需要选择性拧入螺钉,对于难以拧入螺钉的细碎骨折片,钉孔可以阻挡细 碎骨片,使骨片维持较好的复位,防止骨骼丢失;钢板主体符合髋臼后壁的弧度要求, 螺孔及螺钉内倾角度与髋臼后方圆形弧度平行,防止螺钉拧入后侵入关节腔损伤关节; 钢板主体上的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制有2个定位孔,可增加复位精确性和稳定性, 也可用于克氏针初始固定;螺孔设计通用性好,目前国内外重建钢板常用的3.5毫米和 4.0毫米螺钉均可应用;自锁螺钉设计有防滑的内五角形沉孔,解决了目前国内外使用 的螺钉在拧入过程中的滑丝情况;主固定区的自锁螺孔有7度至15度的内倾角而且有 螺纹,可以与配套的螺钉锁住,使钢板与螺钉成为一体,增强力学稳定性,螺钉拧入后 向内侧倾斜7度至15度,防止螺钉侵入髋关节内;钢板主体的末端和边缘为圆形渐变, 能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侵扰,减少普通钢板锐利边缘对软组织的切割作用,使其周围软 组织易于生长爬行覆盖,减少钢板周围死腔,减少因血肿机化造成的骨化性肌炎发生率。

    本发明包括男性、女性2大类型,左右侧9种规格的钢板,基本上适应所有类型的 髋臼后壁后柱骨折,不需要剪断钢板,即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又避免对钢板的损伤。本 发明设计能在三维空间内适度扭转、折弯,便于塑形,以便于更好的与骨骼服帖,承受 关节活动负荷,使骨折正常愈合,减少骨折后期松动、移位、疼痛和骨的应力遮挡等并 发症。提高骨折内固定手术成功率,避免手术中塑形,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失血 量,减少麻醉时间,减少感染机会,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板主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固定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一定位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主固定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二定位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二固定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锁管套的正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仰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仰视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正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固定区与空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与空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实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俯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实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正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剖视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固定区与实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与实心体结构的自锁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2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钢板主体1、第一固定区11、非自锁螺孔 11a、第一定位区12、定位孔12a、主固定区13、自锁螺孔13a、第二定位区14、第二 固定区15、自锁管套2、工作头21、第二外螺纹22、手柄23、通孔24、自锁螺钉3、 连接头31、第一外螺纹32、引导孔33、内五角形沉孔34。

    本发明的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包括钢板主体1、自锁套管2和自锁螺 钉3,钢板主体1依次制有第一固定区11、第一定位区12、主固定区13、第二定位区 14、第二固定区15;主固定区13上制有自锁螺孔13a,第一固定区11和第二固定区15 上制有非自锁螺孔11a,第一定位区12和第二定位区14上制有定位孔12a;自锁螺孔 13a有7度至15度的倾角,螺孔内制有自锁螺纹;自锁螺钉3顶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连 接头31,连接头31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一外螺纹32,第一外螺纹32能与自锁螺孔13a 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自锁套管2底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工作头21,工作头21的下 部锥面制有第二外螺纹22,第二外螺纹22能与自锁螺孔13a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

    第一固定区11制有1至7个非自锁螺孔11a,主固定区13制有11至15个自锁螺 孔13a,第二固定区15制有1至2个自锁螺孔11a,第一定位区12和第二定位区14分 别制有一个定位孔12a。

    第一固定区11钢板长度为12毫米至72毫米,第一定位区12长度为5毫米至10 毫米,主固定区13钢板长度为37毫米至45毫米,第二定位区14钢板长度为5毫米至 10毫米,第二固定区15钢板长度为10毫米至20毫米。

    第一固定区11和第二固定区15钢板宽度为9毫米至12毫米,第一定位区12和第 二定位区14钢板宽度为10毫米至11.38毫米,主固定区13钢板宽度为15毫米至25 毫米。

    第一固定区11、第一定位区12、第二定位区14和第二固定区15的钢板厚度为1.5 毫米至3.0毫米,主固定区13钢板厚度为1.2毫米至3毫米。

    第一固定区11垂直线与钢板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3度至15度,第二固定区15垂 直线与钢板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9度至25度。

    第一定位区12侧面弧度范围为50度至69度,第二定位区14侧面弧度范围为21 度至33度,主固定区13正面弧度范围为20度至32度,侧面弧度范围为52度至60度。

    自锁螺钉3依轴向中心线制有上下贯通的引导孔33。

    自锁螺钉3连接头31上部制有内五角形沉孔34,内五角形沉孔有防滑设计,能有 效解决螺钉在拧入过程中的滑丝情况。

    自锁螺钉3制有空心与实心两种规格,第一种为空心结构的自锁螺钉3,如图13、 图14、图15、图16、图17中所示,该规格的自锁螺钉3制有依轴向中心线制有上下贯 通的引导孔33,在安装时可以在引导孔33内穿入引导针,在引导针的引导下旋入螺钉, 使螺钉在固定时定位更加准确。

    第二种为实心结构的自锁螺钉3,如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该规格的 自锁螺钉3在使用时直接旋入螺孔即可。

    自锁套管2顶端制有手柄23,手柄23外圈表面制有滚花螺纹体,手柄依轴向中心 线制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钢板主体、自锁套管和自锁螺钉,钢板主体依次制有 第一固定区、第一定位区、主固定区、第二定位区、第二固定区;主固定区上制有自锁 螺孔,第一固定区和第二固定区上制有非自锁螺孔,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上制有定 位孔;自锁螺孔有7度至15度的倾角,螺孔内制有自锁螺纹;自锁螺钉顶端制有下部 为锥面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能与自锁螺孔的自锁 螺纹相旋接配合;自锁套管底端制有下部为锥面的工作头,工作头的下部锥面制有第二 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能与自锁螺孔的自锁螺纹相旋接配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 的钢板主体较目前常用的重建钢板厚度减少33%,最大限度减少钢板和螺钉在体内占用 的空间,减少对周围关节囊、韧带、肌腱和肌肉的影响,易于闭合伤口;而钢板主体上 的主固定区宽度增大67%弥补厚度减少带来的强度下降,主固定区制有分布均匀的正圆 形自锁螺孔,螺孔分布较稀疏,对局部血运干扰较小,力学稳定性好、手术中可以根据 固定骨折块的需要选择性拧入螺钉,对于难以拧入螺钉的细碎骨折片,钉孔可以阻挡细 碎骨片,使骨片维持较好的复位,防止骨骼丢失;钢板主体符合髋臼后壁的弧度要求, 螺孔及螺钉内倾角度与髋臼后方圆形弧度平行,防止螺钉拧入后侵入关节腔损伤关节; 钢板主体上的第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制有2个定位孔,可增加复位精确性和稳定性, 也可用于克氏针初始固定;螺孔设计通用性好,目前国内外重建钢板常用的3.5毫米和 4.0毫米螺钉均可应用;自锁螺钉设计有防滑的内五角形沉孔,解决了目前国内外使用 的螺钉在拧入过程中的滑丝情况;主固定区的自锁螺孔有7度至15度的内倾角而且有 螺纹,可以与配套的螺钉锁住,使钢板与螺钉成为一体,增强力学稳定性,螺钉拧入后 向内侧倾斜7度至15度,防止螺钉侵入髋关节内;钢板主体的末端和边缘为圆形渐变, 能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侵扰,减少普通钢板锐利边缘对软组织的切割作用,使其周围软 组织易于生长爬行覆盖,减少钢板周围死腔,减少因血肿机化造成的骨化性肌炎发生率。

    本发明包括男性、女性2大类型,左右侧9种规格的钢板,基本上适应所有类型的 髋臼后壁后柱骨折,不需要剪断钢板,即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又避免对钢板的损伤。本 发明设计能在三维空间内适度扭转、折弯,便于塑形,以便于更好的与骨骼服帖,承受 关节活动负荷,使骨折正常愈合,减少骨折后期松动、移位、疼痛和骨的应力遮挡等并 发症。提高骨折内固定手术成功率,避免手术中塑形,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失血 量,减少麻醉时间,减少感染机会,降低手术风险。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 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关 键  词:
    锁型髋臼 后壁 解剖 钢板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半自锁型髋臼后壁后柱解剖钢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043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