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大轮圈滑行器.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798773
  • 上传时间:2018-03-1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949.1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8700.1

    申请日:

    2009.07.21

    公开号:

    CN101962057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K 17/00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17/00申请日:20090721|||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7/00

    主分类号:

    B62K17/00

    申请人:

    孙继华

    发明人:

    孙继华

    地址:

    611544 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正街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轮圈滑行器。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行器,包括轮圈(1)、轮桥架(2)、滚轮组(4)、内弧面(5)、踏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1)的内侧设有内弧面(5)供滚轮组(4)滚动,所述滚轮组(4)安装在轮桥架(2)上,轮桥架(2)在轮圈(1)内弧面(5)上作转动运动,轮圈(1)成对向左右略微仰角倾斜,该结构的滑行器消除了因人体足部的扭矩制约而轮径不能增高的限制,因而轮圈(1)的直径比现有滑行器的滑轮直径增大数倍,使轮圈滑行器具有更强的过垂直墙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滑行器, 包括轮圈 (1)、 轮圈内弧面 (5)、 轮桥架 (2)、 滚轮组 (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轮圈 (1) 内侧设有供滚轮组 (4) 滚动的内弧面 (5), 所述滚轮组 (4) 安装固定在轮桥架 (2) 上, 所述轮桥架 (2) 在内弧面 (5) 上与轮圈 (1) 作相对转动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圈 (1) 后设置有子轮 (6)。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轮 (6) 前后相互交错, 左右相对 仰角倾斜, 轮弧投影相交, 互不干涉。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足档可环形包围轮圈上部, 只 露出下面触地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桥架上设有倾斜安放的固圈 轴承和垂直安放的承重轴承。
    6: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3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轮 (6) 在轮圈 (1) 后作左右 对称仰角倾斜排列, 其中间安放垂直子轮与前子轮作轮弧投影相交, 互不干涉排列。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轮圈和子轮上安装有减振防 滑轮胎或胶条。
    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轮桥架 (2) 是一个环形, 内嵌在轮 圈 (1) 内侧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轮桥架 (2) 是上下一对, 通过足档 (7) 连接固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所述的滑行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桥架 (2) 上安装有踏板 (3)。

    说明书


    一种大轮圈滑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动行走装置,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滑行器。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行器大都采用多个滚轮排列的形式, 例如, 为了增加滑行器的横向稳定 性而采用双排四轮式, 为了增加纵向平稳过渡能力而采用的单排多轮式。要提高滑行器过 垂直墙能力, 需要增大滑轮的直径, 但是现有的滑行器滑轮通常安装在踏板的下方, 增加滑 轮的直径势必增加踏板的高度, 而踏板高度的增加则会增加滑行器对人体足部的扭矩力, 相应增加足部扭伤的风险。此外, 在过垂直墙时, 滑行器的前后轮依次翻越同一高度的障 碍, 滑行器的后轮受到来自障碍物的第二次冲击力与前轮受到的第一冲击力相当, 冲击次 数过多, 由于轮径高度受限制不能加高, 滑行器过垂直墙时受到的冲击力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滑行器滑轮直径无法增大, 过垂直墙能力 差的缺陷, 提供一种过垂直墙能力更高, 二次冲击更小的滑行器, 。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构造一种滑行器, 包括轮圈、 子轮、 轮桥架、 滚轮组、 踏板、 足档、 内弧面,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轮圈的内弧上设置有供滚轮组滚动 的内弧面, 该内弧面可以是凹形截面, 也可以是凸形截面, 还可以是其它任何适于横向稳定 和纵向滚动的截面形状, 所述滚轮组固定在轮桥架上, 在轮圈内弧面作滚动运动, 所述滚轮 组可以只是垂直滚轮组成, 也可以是垂直加倾斜的滚轮共同组成, 所述轮桥架可直接与鞋 连接固定, 轮桥架的重心位置应尽量靠近轮圈后部和纵向中心线, 所述轮桥架也可与踏板 连接, 所述轮桥架可以是上下成对, 通过足档相连固定, 也可以是单独一个, 还可以是成环 形内嵌在轮圈内, 所述轮桥架或踏板可过轮圈两侧向后延伸充作子轮支架, 在子轮支架上 可加装多个子轮, 子轮可以左右对称相向作仰角倾斜安装, 也可左右交错相向作仰角倾斜 安装, 子轮的触地点应尽量相互靠近, 子轮的轮弧可与前轮圈和其它子轮侧面投影相交而 互不干涉, 所述子轮的触地点同轮圈触地点应尽量处于同一纵向上, 所述子轮可在轮圈后 左右对称作仰角倾斜, 更靠后的子轮可处于前两子轮的中缝位置, 与前子轮作侧面投影轮 弧相交。
         所述左右一对轮圈可相对略作仰角倾斜。
         在本发明所述的滑行器中, 所述轮圈内弧可为凹形的截面, 供垂直滚轮滚动, 也可 以是凸形的截面, 供 H 形滚轮滚动, 也可以是 V 形截面, 供倾斜的滚轮和垂直滚轮滚动, 所述 轮圈内弧面还可以是其它任何适于横向固定和纵向滚动的截面形状, 所述踏板下方为轮桥 架, 所述轮桥架下方设置有配合轮圈内弧截面形状的滚轮组, 所述滚轮组在轮圈内弧面作 相对配合滚动运动, 所述轮桥架外侧有一足档可连接到顶部轮桥架上, 起到固定轮桥架在 轮圈上位置的作用。
         在本发明所述的滑行器中, 所述各子轮可根据需要调节为略微离开地面。在本发明所述的滑行器中, 所述各子轮可以是在轮圈后左右相对倾斜安放, 也可 以是在轮圈后左右交错倾斜安放, 轮弧侧面投影相交而各轮互不干涉。
         在本发明所述的滑行器中, 所述轮圈和子轮上设置有减振防滑轮胎或胶条。
         在本发明所述的滑行器中, 所述轮桥架的上端设有一足档, 所述足档与上沿轮圈 上的轮桥架相连接。所述足档可根据需要设置成条状或者半包围轮圈状, 也可设置成环形 半包围状, 也可设置成其它任何有益美观的形状。
         在本发明所述的滑行器中, 所述安装有滚轮组的轮桥架在每个轮圈上可以是上下 两个, 也可以是一个, 还可以是一个整体环形, 环形轮桥架 2 可以不用借助足档就能相对固 定在轮圈 1 中, 沿轮圈内弧的纵向方向作相对转动运动。
         实施本发明的滑行器,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在本发明的滑行器中, 轮桥架安装在 轮圈的内侧, 轮桥架下安装有滚轮组, 滚轮组可以只是垂直滚轮组成, 也可以是垂直加倾斜 的滚轮共同组成, 轮桥架用于固定滚轮组, 轮桥架可直接与鞋固定, 也可在轮桥架上加装踏 板, 踏板纵向重心靠近轮圈触地点。 轮圈可相对向外侧作仰角倾斜, 轮桥架可以过轮圈两侧 向后延伸作子轮支架, 在子轮支架上可加装多个子轮, 子轮可以相对倾斜安装, 子轮的轮弧 可以侧面投影相交而子轮互不干涉, 由于侧面投影轮弧相交, 滑行器过较高障碍的二次冲 击力受到限制, 二次冲击较小, 滑行更加平稳, 通过能力更强, 这种结构的滑行器可以消除 滑行器因对人体足部的扭矩制约而轮径不能增高的限制, 使得用轮圈充当的滑轮轮径, 比 现有的滑行器的轮径增大很多, 使滑行器具有更强的过垂直墙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 图 1 是本发明滑行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 图 2 是本发明滑行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 图 3 是本发明滑行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前斜视图 ; 图 4 是本发明滑行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 图 5 是本发明滑行器的第一第二实施例的轮桥架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滑行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 下面是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 1- 轮圈 2- 轮桥架 3- 踏板 4- 滚轮组 5- 内弧面 6- 子轮 7- 足档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所示,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为带了至少一个子轮的子 母轮滑行器, 包括轮圈 1、 轮桥架 2、 踏板 3、 内弧面 5、 子轮 6、 足档 7, 轮圈 1 的内弧上设有供 滚轮组 4 纵向滚动的凹槽形弧面 5, 滚轮组 4 可以是用纵向排列的垂直承重轮组成, 也可以 是由起横向固定作用和辅助承重的倾斜滚轮, 加上起承重和辅助固定作用的垂直滚轮共同 排列组成。滚轮组 4 固定在轮桥架 2 上, 滚轮组 4 在轮圈 1 的凹槽内弧面 5 中纵向滚动, 滚 轮组 4 与轮圈 1 作相对转动运动, 轮桥架 2 上设置踏板 3, 轮桥架 2 上加装足档 7, 足档 7 顶 部加装轮桥架 2 与上部轮圈 1 相接, 上下两个通过足档 7 相连固定的轮桥架 2 起到在轮圈 1上相互垂直固定的作用, 装有滚轮组 4 的轮桥架 2 从轮圈侧面向后延伸充当两个子轮 6 的 支架, 轮圈 1 的触地点处于踏板 3 前部, 子轮 6 的触地点靠近轮圈 1 纵向中心线, 子轮 6 与 轮圈 1 之间的轮弧侧面投影相交, 子轮 6 前后交错相向倾斜安放, 避免了在垂直空间上与轮 圈 1 相互干涉, 子轮 6 之间轮弧侧面投影相交而相互反向倾斜以避免互相干涉。
         如图 6 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独轮滑行器, 包括轮圈 1、 轮桥架 2、 踏板 3、 内 弧面 5、 足档 7, 轮圈 1 的内弧上设有供滚轮组 4 纵向滚动的凹槽内弧面 5, 滚轮组 4 用纵向 排列的垂直承重轮组成, 固定在轮桥架 2 上, 滚轮组 4 在轮圈 1 的凹槽内弧面 5 中纵向滚动, 滚轮组 4 与轮圈 1 作相对转动运动, 轮桥架 2 上设置踏板, 轮桥架 2 上加装有足档 7, 足档 7 顶部加装轮桥架 2 与上部轮圈 1 相接, 上下两个通过足档 7 相连固定的轮桥架 2 起到在轮 圈 1 上相互垂直固定的作用, 踏板 3 的离地高度降低, 踏板 3 的垂直重心靠近轮圈 1 的触地 点。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轮圈内嵌轮桥架 2 的结构同样适于其他各实施例中的轮圈 内嵌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 本发明采用将装有滚轮组 4 的轮桥架 2 内嵌固定在轮 圈 1 内侧, 让滚轮组 4 在轮圈 1 凹槽内弧面 5 上滚动, 用一个高于踏板高度的触地轮圈 1 来 代替传统的低于踏板 3 高度的触地滑轮, 使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成倍提高, 由于采 用了没有轮辐和轮轴的轮圈, 滑行器的重量可以被控制在很合理的范围, 由于采用了子轮 相互倾斜安放排列, 使轮弧侧面投影相交, 却又互不干涉, 使滑行器在过较高垂直障碍时, 后轮与前轮的接力间隙缩短, 后轮不再从障碍的最低处开始翻越, 轮弧侧面投影相交的排 列, 有效降低和限制了障碍对后轮的二次冲击, 让滑行更加平稳舒适。
         本发明的滑行器利用轮圈和内嵌滚轮组的多种结构方式, 可造出不同结构的轮圈 直径高过踏板的滑行器, 在不增高重心的情况下, 增加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 采用独轮结 构更是彻底消除了障碍物在纵向上对质轮的第二次冲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 还可做出很多 形式, 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轮圈 滑行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大轮圈滑行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87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