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折叠椅.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7975908
  • 上传时间:2019-12-1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644.7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0320.1

    申请日:

    20100513

    公开号:

    CN102240116A

    公开日:

    2011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4/04,A47C7/00

    主分类号:

    A47C4/04,A47C7/00

    申请人:

    大森英三

    发明人:

    大森英三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CN20101018032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贵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椅,其包括:支撑部分,具有叠合状态和延展状态,在延展状态下,支撑部分的横截面呈现依次连接的V字型形状,V字型的顶端两侧的侧面形成支脚,在叠合状态下,支撑部分基本上形成为平板状;盖部,盖部的至少一端与支撑部分的一侧相连。本发明的折叠椅携带方便,结构简单,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分(10),具有叠合状态和延展状态,在延展状态下,所述支撑部分的横截面呈现依次连接的V字型形状,所述V字型的顶端两侧的侧面形成支脚(11、12、13),在所述叠合状态下,所述支撑部分基本上形成为平板状;盖部(20),所述盖部的至少一端(21)与所述支撑部分的一侧(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延伸超过所述支撑部分的、形成在相邻的所述V字型形状之间的V型凹入部的转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侧边缘(21、22)形成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展状态下,所述支撑部分中间的支脚(12)宽度大于两侧的支脚(11、13)的宽度,所述中间的支脚的宽度与圆弧形的所述盖部中央的宽度相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或其他形式的正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为具有偶数边的多边形形状,在所述支撑部分包括的多个支脚中,在所述延展状态下,所述支脚的宽度随着所述盖部的多边形形状从所述盖部两侧向中央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分的两侧相连,且所述盖部能够沿平行于所述两端的方向在其中间部分折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一端(21)与所述支撑部分的一侧(14)相连,所述盖部的另一端(23)具有第一插接部(24),所述支撑部分另一侧(15)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24)相配合的第一插入部(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部处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插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由纸板、塑料板、木板或合金板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的表面涂覆有防水层或贴覆有防水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通过彼此相对的侧面依次粘接在一起的多个支撑部(10a、10b)形成,所述支撑部的除用于粘接的侧面之外的表面设置防水层或防水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加强板(2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由纸板、木板、塑料板或合金板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包括一体式的外部轮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部轮廓内部中间部分的支撑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当人们外出时,时常需要坐下来休息或是处理事情,然而公共 场所中并不能在任何地方都提供供行人停歇的座椅,因此,需要一 种便于携带的座椅,以使人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地坐下 来休息。另外,有时候我们在家里也希望能有一把便于移动的椅子, 能够放在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使用,而不受空间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折叠椅,其便于携带,轻便小巧,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椅,其包括:支撑 部分,具有叠合状态和延展状态,在延展状态下,支撑部分的横截 面呈现依次连接的V字型形状,V字型的顶端两侧的侧面形成支脚, 在叠合状态下,支撑部分基本上形成为平板状;盖部,盖部的至少 一端与支撑部分的一侧相连。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支撑部分具有单层或 多层结构。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支撑部分的至少一部 分具有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延伸超过支撑部分的、形成在相邻的 V字型形状之间的V型凹入部的转角。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盖部的侧边缘形成为 圆弧形。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在延展状态下,支撑 部分中间的支脚宽度大于两侧的支脚的宽度,中间的支脚的宽度与 圆弧形的盖部中央的宽度相当。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盖部的形状为矩形、 正方形或其他形式的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盖部为具有偶数边的 多边形形状,在支撑部分包括的多个支脚中,在延展状态下,支脚 的宽度随着盖部的多边形形状从盖部两侧向中央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盖部的相对两端分别 与支撑部分的两侧相连,且盖部能够沿平行于两端的方向在其中间 部分折叠。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盖部的一端与支撑部 分的一侧相连,盖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支撑部分另一侧具 有与第一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一插入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第一插入部处设置有 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上具有与第二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插入 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折叠椅由纸板、塑料 板、木板或合金板制成。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折叠椅的表面涂覆有 防水层或贴覆有防水膜。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支撑部分通过彼此相 对的侧面依次粘接在一起的多个支撑部形成,支撑部的除用于粘接 的侧面之外的表面设置防水层或防水膜。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盖部的内侧面设置有 加强板。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加强板由纸板、木板、 塑料板或合金板制成。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中,支撑部分包括一体式 的外部轮廓以及设置在外部轮廓内部中间部分的支撑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具有支撑部分和盖部,本折叠椅在不 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放入包中,但需要使用时,将折叠椅延展开, 将盖部盖在支撑部分上就可以使用了。本发明的折叠椅携带方便, 结构简单,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 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这 些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 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另一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盖部打开状态的 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盖部打开状态的 另一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折叠状态的示意 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折叠状态的另一示 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折叠状态的示意 图;以及

    图9A、图9B、图9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椅的支 撑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 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椅,其基本结构包括支撑部分和盖部, 其中,本折叠椅具有折叠状态(非使用状态)和延展状态(使用状 态),在折叠状态下,支撑部分和盖部叠合在一起,支撑部分基本 上形成为平板状,从而用户可以方便地携带它;在延展状态下,折 叠椅的支撑部分延展开,支撑部分的横截面呈现依次连接的V字型 形状,且V字型的顶端两侧的侧面形成为支脚,延展开后的支撑部 分一端立于地面,另一端被盖部覆盖,从而用户可以坐在盖部上休 息。

    参照图1至图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的 结构进行描述,图1、2中的折叠椅具体包括:具有多个支脚11、 12、13的支撑部分10,该支撑部分10具有叠合状态和延展状态(例 如,分别在图5和图1中示出);盖部20,在图1的实施例中,盖 部20的一端21与支撑部分10的一侧14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其支撑部分10可以具有单层、双层甚 至更多层的结构,在包括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支撑部分10可以是 一部分构造成多层结构,也可以是整体都构造成多层结构。一般地, 多层结构的强度会更好,不过,在支撑部分10为单层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强度,可以将单层板的厚度加大。事实上,采用多层板也 就是将支撑部分10的厚度加大了。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中,将支撑部分10 构造成双层结构(如图9A、图9B所示),以便增强支撑部分10的 强度,从而提高承重能力。图9A中所示的双层结构约占支撑部分 10整体结构的一半,即,基本延伸覆盖两侧的两个支脚11和13; 图9B中所示的双层结构则延伸超过支撑部分10的V型凹入部的转 角处(折线处),基本延伸覆盖所有三个支脚11、12和13,从而能 够更加显著地增强支撑部分10的强度。在双层结构不超过上述V 型凹入部的转角处时(例如图9A中所示),此时提升强度的效果稍 弱。如图中所示的,上述的V型凹入部形成在两个相邻的V字型 形状之间。

    根据本发明,支撑部分10的双层结构(以及更多层的结构) 被紧密贴合在一起,例如粘接。双层结构的构造方式可以根据支撑 部分10的具体结构来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分10通过左右 两个支撑部10a、10b粘接形成,如图2所示,每个支撑部10a、10b 通过沿着预先形成的折叠线,将例如纸板(例如,瓦楞板)的板材 折叠成所需的形状后,将板材的重叠部分粘合起来形成(如图9A 和图9B所示)。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折叠成型后,每个支撑部 10a、10b都包括两个连接V字型形状,且支撑部10a和10b彼此 相连的两个V字型形状构成了支撑部分10中间的支脚12。此时, 为了获得双层结构,则可以将每个支撑部10a、10b的重叠部分延 长,使重叠部分延伸超过V型凹入部(如图9A和图9B所示,V 型凹入部在两个V字型形状之间形成)的转角处,甚至更优选地, 使得支撑部10a、10b在整个延伸长度上都彼此重叠,由此获得期 望的双层结构和提高的承重能力。当然,由于左右支撑部10a、10b 的彼此相对的侧面需要粘合,因此,这个粘合的侧面也可以不形成 为双层结构,也就是说重叠部分可以不用延伸到这个用于连接的侧 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如果支撑部分一体式地形成,也就是 利用一张板材形成支撑部分的外部主体轮廓,进而在该主体轮廓内 侧中央部设置一个支撑板,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直接采用双层板 材来形成支撑部分的主体,从而获得双层结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通过延伸的方式形成双层(或 多层)结构的方式,替换地,双层结构也可以不采用延伸的方式形 成,其可以制作成分离式的。具体地,将双层结构在V字型形状的 转角处分开,在V字型形状转角处的两侧各加设一层板材。通过这 种方式形成双层结构时,转角处的折叠问题会比较容易处理,因为 一体式的双层或多层结构中,转角处由于板材厚度较大,因而对折 痕线的形成具有较高的要求,宽度和深度合适的折痕线有利于支撑 结构10顺利地折叠起来。在这种分离式的多层结构中,支撑部分 10的支撑部10a、10b可以由多张板材彼此接合而制成,其中一种 具体的示例,如图9C所示,其中支撑部10a、10b各自由三张板材 相互粘合形成。

    上面详细描述了双层结构的实现方式,对于多层的结构,其实 现可以采用类似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除了将支撑部分10构造 成多层结构,为了进一步增加折叠椅的承重能力,同时提高座椅的 舒适度,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将折叠椅的盖部20的侧边缘22 形成为圆弧形。一般地,折叠椅的盖部20可以直接加工成矩形(如 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同这种典型的矩形盖部相比,在纵向长度 不变的情况下,侧边缘22形成为圆弧形的盖部20的座位部分的面 积加大,能够提高舒适度,同时有助于分散承受的重量,并且盖部 20的整体面积也增大,从而有助于增加承重量。对于本实施例的盖 部20,由于侧边缘22形成圆弧形,则盖部20中部的横向宽度增大, 两个端部21、23的宽度可以保持不变(同原始的矩形盖部相比), 或者,也可以适当地减小两个端部21、23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 即使两个端部21、23的宽度略微减小,但是盖部20的整体受重面 积仍然是增大的。图5、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折叠椅折叠状态下的 示意图。

    相应地,在将盖部20的侧边缘形成为圆弧形的情况下,将支 撑部分10中间的支脚12宽度设置成大于两侧的支脚11、13的宽 度,并且中间的支脚12展开状态下的宽度与圆弧形的盖部20中央 的宽度相当,如图1、5所示。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折叠椅的承 重能力,增加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即使盖部20不具有圆弧形边缘,而 是普通的矩形形状,仍然可以将支脚的宽度增大以增加支撑部分10 的承重能力。相应地,矩形的盖板20的宽度也随之增大。对于本 发明的折叠椅,盖部20的形状除了为矩形以外,也可以为正方形 或其他形式的正多边形。

    优选地,由于本折叠椅的支撑部分为对称结构,因此上面的盖 部也形成为对称结构,这时盖部就形成为偶数边的多边形。此时, 在支撑部分包括的多个支脚中,多个支脚的宽度随着盖部的多边形 形状从盖部的两侧向中央逐渐增加,两侧的支脚宽度最小,中间的 支脚宽度最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椅的盖部20的一端 21与支撑部分10的一侧14相连,盖部20的另一端23具有第一插 接部24,支撑部分10的另一侧15具有与第一插接部24相配合的 第一插入部16。此时,在支撑部分10延展开后,将盖部20的第一 插接部24插入支撑部分10的第一插入部16中,从而获得成型的 折叠椅。具体地,上述的第一插入部16可以直接为支脚13的内侧 面,也就是说,将第一插接部24直接插入到支脚13的内侧面即可。 同时,也可以在支脚13的内侧设置额外的插入部,例如形成一个 插槽,将折叠椅展开成型时,将第一插入部16插入该插槽中即可。

    优选地,在上述第一插接部24和第一插入部16的基础上,为 了进一步增加连接的稳固性,还可以添加额外的插入部和插接部。 例如,在上述第一插入部16处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未示出),相应 地,上述第一插接部24上具有与第二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插入部 (未示出)。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第一插接部24和第二插接部都 可以形成为舌片,第一插入部16和第二插入部则可以形成为插槽。

    图7、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椅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盖 部20的两端21、23分别与支撑部分10的两侧相连,盖部20能够 沿平行于其两端21、23的方向在中间部分折叠。这种情况下,折 叠椅折叠后,盖部20的两个半部20a、20b沿其中央的折叠线20c 对折,具体如图8所示。

    优选地,本折叠椅的支撑部分10和盖部20的需要折叠的部位 都预先形成的折叠线,以便于折叠和展开成型。同时出于环保和减 轻重量的考虑,本发明的折叠椅可以由纸板(例如瓦楞板)制成。 当然,制作材料不限于纸板,其他的板材也可以采用,比如木板、 合金板(优选轻质合金板)、塑料板(例如,塑料瓦楞板)等。在 采用其他板材时,支撑部分和盖部的折叠部位例如可以通过铰链连 接起来。进而,为了获得良好的防水性能,在采用纸板制作本折叠 椅的情况中,可以在纸板的表面涂覆防水层,或者贴覆防水薄膜。 特别地,如果采用塑料瓦楞板,其本身可以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且 防水性能好,此时可以不增加额外的防水膜或防水层。此外,上述 板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混合搭配使用。

    如上面所述的,折叠椅的支撑部分10包括多个支撑部10a、 10b,支撑部彼此结合形成了多个支脚,支撑部10a、10b的侧面通 过粘接方式连接,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0a、10b的用 于连接的侧面不设置防水层或防水膜。这是因为有时防水层或防水 膜会使得界面之间的粘结强度较低,随时时间的推移,连接的支撑 部10a、10b可能会出现剥离的情况。为了防止上述剥离情况发生, 增加连接强度,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上述设置,以提高支撑 部10a、10b的连接界面之间的强度。同时,由于折叠椅的绝大部 分区域都进行了防水处理,因此整体的防水能力不会显著下降。此 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可以包括与上述的支撑部10a、 10b类似的多个支撑部,由此本折叠椅的长度也会相应增加。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折叠椅中,可以在盖部20的内侧面设置 加强板25(如图4所示),以进一步增加承重能力。具体地,加强 板可以由纸板、木板、塑料板或合金板(优选轻质合金板)制成。 进一步地,盖部20的内侧可以印刷或贴上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发明的折叠椅折叠后结构紧凑,厚度仅约一本书的厚度,携 带方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 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折叠椅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折叠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759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