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模块家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模块家居.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45230.5 (22)申请日 2017.08.18 (73)专利权人 北京绿洲万家园林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100123 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南里25 号 (三期) (72)发明人 夏瑞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代理人 李之壮 (51)Int.Cl. A47B 3/087(2006.01) A47B 8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模块家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模块家。
2、居, 包括 四个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 第二支腿, 所 述第一支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腿的一端铰接 连接; 面板, 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部、 第二面板 部, 所述第一面板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面板部的 一侧铰接连接; 在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 板部上均布设有四组限位台; 所述第一面板部与 所述第二面板部折叠, 可形成桌子; 所述第一面 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展开, 可形成床。 本实用 新型只需要四个支架和一个面板就能组装成床 和桌子,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和面板都具有折叠的 智能功能, 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家具种类过于 个性化设置, 使床和桌子家居实现通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
3、页 CN 208286648 U 2018.12.28 CN 208286648 U 1.一种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四个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 第二支腿, 所述第一支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腿的 一端铰接连接; 面板, 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部、 第二面板部, 所述第一面板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面板 部的一侧铰接连接; 在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上均布设有四组限位台; 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折叠, 使所述第二面板部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下 方, 四个所述支架对应支撑在所述第二面板部下方的四组所述限位台处, 形成桌子; 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展开, 其中两个所述支。
4、架对应支撑在所述第一面板 部下方的任意两组所述限位台处, 另外两个所述支架对应支撑在所述第二面板部下方的任 意两组所述限位台处, 形成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折叠支腿, 所述第一折叠支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的中部铰接连接; 第二折叠支腿, 所述第二折叠支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腿的中部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 折叠支腿和所述第二折叠支腿与一组所述限位台抵触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台与所述第一面板部或者所述第二面板部为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台的两侧设有辅助限。
5、位端, 所述辅助限位端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用于固定所述 第一折叠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折叠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设有第一承接台, 用于提供支撑; 在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设有第二承接台, 用于提供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面板部上设有插接板, 在所述第一面板部上开有插接槽, 当所述第一面板 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折开后, 推动所述插接板, 使所述插接板插接到所述插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接板上设有推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还。
6、包括: 垫脚, 垫脚设在所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支腿的下方, 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腿或者 所述第二支腿的高低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脚包括: 垫脚本体, 在所述垫脚本体上设有容纳槽; 液压电机, 所述液压电机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支腿放置 在所述容纳槽内, 通过所述液压电机调节所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支腿的高低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位移传感器, 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折叠支腿与所述限位台之间位置, 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折叠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折叠支腿与所述限位台之间的间隙位置信号。
7、; 中央处理器, 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上, 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相连, 用于接 收间隙位置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所述液压电机的启动端相连, 根据间隙位置信号启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8286648 U 2 动所述液压电机做功, 实现所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支腿的升降。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8286648 U 3 智能模块家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组装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模块家 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家具全都为整体构成, 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体积过于庞大而造成搬运不便。 在 生产存放中也。
8、因为体积过于庞大导致搬运、 储藏不便, 提高仓储成本。 目前虽然有多个厂家 将家具进行简单模块拆成几个零件, 如桌腿、 床腿和桌板床板分离的形式, 但是拆解后的家 具种类过于专一, 无法实现通用, 导致其工作量增加, 浪费人力资源。 0003 现有技术中用于制造智能家居的方法有很多, 如申请日为2015年12月30日、 申请 号为201511021744.2、 名称为 “一种微缩智能家居电子积木模块组” 的中国专利文件, 该专 利文件提供了一种微缩智能家居电子积木模块组, 包括控制终端、 中央处理器、 智能蓝牙开 关、 语音识别模块和电力控制单元, 所述智能蓝牙开关、 语音识别模块和电力控制单。
9、元分别 与中央处理器相连,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蓝牙与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传输。 该专利文件所述 的电子积木组对少年儿童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化微电子科普知识教育, 推动少年儿童智慧 与先进科学观有机结合, 激发其综合素质向更高阶段良好发展。 但是该专利文件并无法解 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解后的家具种类过于专一, 无法实现通用, 导致其工作量增加, 浪费 人力资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模块家居, 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家 具种类过于专一、 无法实现通用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模块家居,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
10、种智能模块家居, 包括四个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 第二支腿, 所述第一 支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腿的一端铰接连接; 面板, 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部、 第二面板 部, 所述第一面板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面板部的一侧铰接连接; 在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 第二面板部上均布设有四组限位台; 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折叠, 使所述第二 面板部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下方, 四个所述支架对应支撑在所述第二面板部下方的四组所 述限位台处, 形成桌子; 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展开, 其中两个所述支架对应支 撑在所述第一面板部下方的任意两组所述限位台处, 另外两个所述支架对应支撑在所述第 二面板部下方的。
11、任意两组所述限位台处, 形成床。 0007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还包括第一折叠支腿, 所述第一折叠支腿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的中部铰接连接; 第二折叠支腿, 所述第二折叠支腿的一端与所述 第二支腿的中部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折叠支腿和所述第二折叠支腿与一组所述限位台抵触 接触。 0008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限位台与所述第一面板部或者所述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8286648 U 4 第二面板部为铰接连接。 0009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限位台的两侧设有辅助限位端, 所述 辅助限位端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第。
12、一折叠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折叠支腿。 0010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在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设有第一承接台, 用于提供支撑; 在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设有第二承接台, 用于提供支撑。 0011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在所述第二面板部上设有插接板, 在所述 第一面板部上开有插接槽, 当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折开后, 推动所述插接板, 使所述插接板插接到所述插接槽内。 0012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在所述插接板上设有推手。 0013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还包括垫脚, 垫脚设在所述第一支腿或者 所述第二支腿的下方, 用于调节所。
13、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支腿的高低度。 0014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垫脚包括垫脚本体, 在所述垫脚本体 上设有容纳槽; 液压电机, 所述液压电机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 支腿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通过所述液压电机调节所述第一支腿或者所述第二支腿的高低 度。 0015 如上述的智能模块家居, 进一步优选为: 还包括位移传感器, 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支 腿或者所述第二折叠支腿与所述限位台之间位置, 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折叠支腿或者所述第 二折叠支腿与所述限位台之间的间隙位置信号; 中央处理器, 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上, 所述 中央处理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相连, 用。
14、于接收间隙位置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所述液 压电机的启动端相连, 根据间隙位置信号启动所述液压电机做功, 实现所述第一支腿或者 所述第二支腿的升降。 0016 分析可知,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模块家居只需要四个支架和一个面板就能组装成床和桌 子,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和面板都具有折叠的智能功能, 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家具种类过 于个性化设置, 使床和桌子家居实现通用;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和面板的折叠式智能设 置, 可以将支架和面板折叠后再进行运输, 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运输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
15、的智能模块家居的结构示意图(桌子);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智能模块家居的结构示意图(床);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闭合时);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展开时);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面板的仰视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垫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1-面板; 11-第一面板部; 12-第二面板部; 13-限位台; 14-插接板; 141-推手; 15-插接槽; 2-支架; 21-第一支腿; 22-第二支腿; 23-第一折叠支腿; 24-第二折叠支腿; 25- 第一承接。
16、台; 26-第二承接台; 3-垫脚, 31-垫脚本体; 32-容纳槽; 33-液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8286648 U 5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如图1、 图2、 图3、 图4和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智能模块家居主要包括 四个支架2, 支架2包。
17、括第一支腿21、 第二支腿22, 第一支腿21的一端和第二支腿22的一端铰 接连接; 面板1, 面板1包括第一面板部11、 第二面板部12, 第一面板部11的一侧和第二面板 部12的一侧铰接连接; 在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上均布设有四组限位台13; 第一面 板部11与第二面板部12折叠, 使第二面板部12位于第一面板部11下方, 四个支架2对应支撑 在第二面板部12下方的四组限位台13处, 形成桌子; 第一面板部11与第二面板部12展开, 其 中两个支架2对应支撑在第一面板部11下方的任意两组限位台13处, 另外两个支架2对应支 撑在第二面板部12下方的任意两组限位台13处, 形成床。。
18、 0027 总而言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模块家居只需要四个支架2和一个面板1就能组 装成床和桌子,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和面板1都具有折叠的智能功能, 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 的家具种类过于个性化设置, 使床和桌子家居实现通用;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和面板1 的折叠式智能设置, 可以将支架2和面板1折叠后(如图3、 图5所示)再进行运输, 使得本实用 新型具有便于运输的功能。 0028 为了能够使支架2与面板1能够快速组装,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 一折叠支腿23, 第一折叠支腿23的一端与第一支腿21的中部铰接连接; 第二折叠支腿24, 第 二折叠支腿24的一端与第二支腿22。
19、的中部铰接连接, 第一折叠支腿23和第二折叠支腿24与 一组限位台13抵触接触, 实现支架2的快速定位和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 将第一折叠支腿 23往上折动, 使第一折叠支腿23与一组的第一限位台13抵触, 在将第二折叠支腿24往上折 动, 使第二折叠支腿24与一组的第二限位台13抵触, 即完成一个支架2和一组限位台13的安 装。 为了避免限位台13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 如图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台13与第 一面板部11为铰接连接, 在需要使用限位台13时, 将一组的第一限位台13折开, 第一折叠支 腿23抵触在第一限位台13处, 再将一组的第二限位台13折开, 第二折叠支腿24。
20、抵触在第二 限位台13处。 优选为, 为了防止第一折叠支腿23在第一限位台13处移位, 如图5所示, 本实用 新型的限位台13的两侧设有辅助限位端, 辅助限位端与限位台13配合用于固定第一折叠支 腿23。 0029 为了能够使支架2对面板1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 如图3、 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第 一支腿21的上端设有第一承接台25, 用于提供支撑; 在第二支腿22的上端设有第二承接台 26, 用于提供支撑。 当支架2折开时, 第一承接台25的承接面为一水平面, 第二承接台26的承 接面为一水平面。 0030 当将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折开后, 会在折开部形成一条过槽(如图2所 示),。
21、 为了放置这条过槽对被褥造成损坏,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面板部12上设有插 接板14, 在第一面板部11上开有插接槽15, 当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折开后, 推动插 接板14, 使插接板14插接到插接槽15内, 用于将过槽遮挡, 使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 的上端面为一个水平的平面设置。 为了方便对插接板14的推动, 如2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插 接板14上设有推手141, 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208286648 U 6 0031 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通过两个铰接轴铰接连 接, 由于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
22、面板部14的宽度较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铰接轴可以 便于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之间的安装。 0032 为了调节第一支腿21和第二支腿22的高低度, 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垫脚 3, 垫脚设在第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腿22的下方, 用于调节第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腿22的高 低度。 为了便于对第一支腿21和第二支腿22的调节, 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垫脚3包括垫 脚本体31, 在垫脚本体31上设有容纳槽32; 液压电机33, 液压电机33放置在容纳槽32内, 第 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腿22放置在容纳槽32内, 通过液压电机33调整第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 腿22的高低度。 为。
23、了能够实现自动调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未图示), 设置第一 折叠支腿23或者第二折叠支腿24与限位台13之间位置, 用于获得第一折叠支腿23或者第二 折叠支腿24与限位台13之间的间隙位置信号; 中央处理器(未图示), 设置在第一支腿21上 (当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腿22上), 中央处理器和位移传感器相连, 用于接收第一折叠支 腿23或者第二折叠支腿24与限位台13之间的间隙位置信号; 中央处理器还与液压电机33的 启动端相连, 根据间隙位置信号启动液压电机33做功, 实现第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腿22的 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中, 当第一折叠支腿23或者第二折叠支腿24与限位台13之。
24、间的间隙位 置信号的间隙为0时, 中央处理器控制液压电机33停止做功, 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度调 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获得第一折叠支腿23或第二折叠支腿24与限位台13之间的间隙位置信 号, 就能判断第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腿22是否与地面平齐, 进而获得第一折叠支腿23或第 二折叠支腿24与限位台13之间的间隙, 也就能实现调整第一支腿21或者第二支腿22的高低 度。 0033 分析可知,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模块家居只需要四个支架2和一个面板1就能组装成床和 桌子,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和面板1都具有折叠的智能功能, 能够克服现有。
25、技术中的家具种 类过于个性化设置, 使床和桌子家居实现通用;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和面板1的折叠式 智能设置, 可以将支架2和面板1折叠后再进行运输, 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运输的功能。 0035 由技术常识可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 施方案来实现。 因此, 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 就各方面而言, 都只是举例说明, 并不是仅有 的。 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 含。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8286648 U 7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8286648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8286648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