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10800.7 (22)申请日 2017.05.09 (73)专利权人 雷振邦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 道第三工业区18栋 专利权人 雷兴邦 (72)发明人 雷振邦 雷兴邦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翼智博知识产权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20 代理人 肖伟 (51)Int.Cl. A47H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窗帘绕线轮驱 动机构, 包括至少一个驱动。
2、模块以及分别组装于 驱动模块两侧并与绕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过渡 轴和第二过渡轴,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基座、 组设 于基座内的动力件以及与所述动力件传动连接 且两端架设于基座两侧的中转轴, 所述中转轴两 端均自基座的两侧露出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孔 和第一凸轴, 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分别 连接至中转轴的两端, 所述第一过渡轴连接中转 轴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轴, 所述第二过渡轴连接中 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孔, 所述第一轴孔、 第二 轴孔、 第一凸轴和第二凸轴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所 述横截面为非圆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 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结构简单可靠, 组装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
3、3页 CN 207590466 U 2018.07.10 CN 207590466 U 1.一种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模块以及分别组装于驱动 模块两侧并与绕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基座、 组设 于基座内的动力件以及与所述动力件传动连接且两端架设于基座两侧的中转轴, 所述中转 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自基座的两侧露出且第一端设有自端面内凹的第一轴孔而第二端 设有第一凸轴, 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分别与中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所述 第一过渡轴连接中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轴, 所述第二过渡轴连接中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 轴孔, 所述第一轴孔。
4、、 第二轴孔、 第一凸轴和第二凸轴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所述横截面为非圆 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件是发条弹簧, 所述发条弹簧内端通过弹簧轴组设于基座内而外端连接至中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转轴两端设有端 板, 所述中转轴外侧面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且与两端板的内侧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发 条弹簧的缠绕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驱动机构包括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模块, 全部驱动模块依次插接相连形成长条状的驱动模块组, 依次 插接的个驱动模块均以中转轴第二。
5、端的第一凸轴插接于前端相邻的驱动模块的中转轴第 一端的第一轴孔内, 而位于驱动模块组最前端的一个驱动模块以中转轴第二端的第一凸轴 对应插入第二过渡轴的第二轴孔内, 位于驱动模块组最后端的一个驱动模块以中转轴第一 端的第一轴孔供第一过渡轴的第二凸轴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两侧还设有 与基座形成限位空间以对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进行限位的端盖, 所述端盖设有供 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自限位空间伸出的过孔, 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位于 限位空间一端均设有凸环且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过孔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通过螺丝锁固与 基座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为设有中空腔室 的壳体, 所述动力件和中转轴均安装于所述中空腔室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90466 U 2 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绕线轮驱动机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窗帘绕线轮驱动 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窗帘是一种常见的现代家居、 办公室装饰用品, 传统的窗帘通常有拉绳来控制窗 帘的收放, 拉绳一端绕设于窗帘收放线装置的绕线轮, 窗帘收放线装置中的绕线轮驱动机 构通过驱动绕线轮旋转以缠绕拉绳进而。
7、达到收放窗帘的目的。 0003 现有的绕线轮驱动机构通常采用弹性件以驱动绕线轮旋转, 以手动拉引拉绳收起 窗帘为例, 手动拉引拉绳使绕线轮正向旋转收起拉绳, 而绕线轮的旋转亦会带动绕线轮驱 动机构中与绕线轮共轴连接的滚轮正向旋转, 进而使得与滚轮连接的弹性件发生形变, 绑 定拉绳与预设位置即可实现窗帘的收起; 当想要将窗帘放下时, 通过放松拉绳使得滚轮在 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下逆向旋转进而带动绕线轮逆向旋转使拉绳从绕线轮上绕出, 即可实 现窗帘的放下。 0004 但是, 现有的绕线轮驱动结构通常只是配置单一的弹性件以驱动绕线轮旋转, 在 窗帘较重的情况下, 单一的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不足以实现窗帘的。
8、收放, 而通过配置有多个 绕线轮驱动机构又难以协调所有绕线轮驱动机构的一致性, 增加绕线轮驱动机构的组装难 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结构简 单可靠, 简化驱动机构的组装, 提高驱动机构的扭力。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包括 至少一个驱动模块以及分别组装于驱动模块两侧并与绕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过渡轴和第 二过渡轴,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基座、 组设于基座内的动力件以及与所述动力件传动连接且 两端架设于基座两侧的中转轴, 所述中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自基座的两侧露出且第一 端。
9、设有自端面内凹的第一轴孔而第二端设有第一凸轴, 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分别 与中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过渡轴连接中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轴, 所述 第二过渡轴连接中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孔, 所述第一轴孔、 第二轴孔、 第一凸轴和第二凸 轴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所述横截面为非圆形。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动力件是发条弹簧, 所述发条弹簧内端通过弹簧轴组设于基座内 而外端连接至中转轴。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中转轴两端设有端板, 所述中转轴外侧面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外 端且与两端板的内侧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发条弹簧的缠绕空间。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绕线轮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
10、上的驱动模块, 全部驱动模块 依次插接相连形成长条状的驱动模块组, 依次插接的个驱动模块均以中转轴第二端的第一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590466 U 3 凸轴插接于前端相邻的驱动模块的中转轴第一端的第一轴孔内, 而位于驱动模块组最前端 的一个驱动模块以中转轴第二端的第一凸轴对应插入第二过渡轴的第二轴孔内, 位于驱动 模块组最后端的一个驱动模块以中转轴第一端的第一轴孔供第一过渡轴的第二凸轴插入。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基座两侧还设有与基座形成限位空间以对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 过渡轴进行限位的端盖, 所述端盖设有供所述第一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自限位空间伸出的 过孔, 所述第一。
11、过渡轴和第二过渡轴位于限位空间一端均设有凸环且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 过孔的内径。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端盖通过螺丝锁固与基座外表面。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基座为设有中空腔室的壳体, 所述动力件和中转轴均安装于所述 中空腔室内。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通过在中转轴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轴和第一轴孔, 而在第一过渡轴连接中转轴一端设有第 二凸轴并且在第二过渡轴连接中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孔, 通过将所述第一轴孔、 第一凸 轴、 第二轴孔和第二凸轴的横截面均设为非圆形, 能有效提高驱动模块的动力传递且组装 方便; 此外, 可以通过选。
12、用单个驱动模块或者将多个驱动模块进行插接组合使用, 满足各种 规格的窗帘对绕线轮卷绕力的大小的不同需求, 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 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6 图3是沿图2中A-A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一个实施例两组动力模块组装在一起的结 构示意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一个实施例两组动力模块组装在一起的纵 向剖视。
1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以下的示意 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而且, 在不冲突的 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21 如图1至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帘绕线轮驱动机构, 包括至 少一个驱动模块1以及分别组装于驱动模块1两侧并与绕线轮 (图未示出) 传动连接的第一 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 所述驱动模块1包括基座11、 组设于基座11内的动力件12以及与所 述动力件12传动连接且两端架设于基座11两侧的中转轴13。 0022 所述中。
14、转轴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自基座11的两侧露出且第一端设有自端面内 凹的第一轴孔131而第二端设有第一凸轴132, 所述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分别与中转 轴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过渡轴2连接中转轴13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轴21, 所述 第二过渡轴3连接中转轴13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孔31, 所述第一轴孔131、 第二轴孔31、 第一凸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590466 U 4 轴132和第二凸轴21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所述横截面为非圆形, 例如: 三角形、 五边形、 六边 形、 长方形、 椭圆形、 凸鼓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 0023 如图3所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15、, 驱动机构设有一个驱动模块1, 且所述第一轴孔 131、 第二轴孔31、 第一凸轴132和第二凸轴21的横截面均设为正六边形, 能有效避免中转轴 13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之间发生打滑而不能带动绕线轮对窗帘的 拉绳进行收放, 能有效增加中转轴13与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的动力传递效率, 并且 组装方便。 0024 本实施例通过在中转轴1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轴132和第一轴孔131, 而在第一过 渡轴2连接中转轴13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轴21并且在第二过渡轴3连接中转轴13的一端设有 第二轴孔31, 通过将所述第一轴孔131、 第二轴孔31、 第一凸轴132和第二凸轴21的横。
16、截面设 为非圆形, 能有效提高驱动模块1的动力传递且组装方便; 此外, 可以选用单个驱动模块1或 者将多个驱动模块1进行插接组合使用, 满足各种规格窗帘对绕线卷绕力大小的不同需求, 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 组装方便。 0025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动力件12是发条弹簧, 所述发条弹簧内端通过弹簧轴 14组设于基座11内而外端连接至中转轴13。 0026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发条弹簧作为动力件12以驱动中转轴13旋转, 再具体实施时, 发条弹簧的外端连接至中转轴13, 当人工手动拉动窗帘的拉绳带动绕线轮旋转对拉绳收线 从而实现收起窗帘时, 绕线轮会带动中转轴13一起旋转进而使发条弹簧发生形变。
17、缠绕在中 转轴13上, 将拉绳绑定在预定的位置, 即可将窗帘收起; 当需要将窗帘放下时, 只需解开拉 绳的绑定即可使中转轴13在发条弹簧自身的弹性作用力下反向旋转从而带动绕线轮反向 旋转, 绕线轮对拉绳进行放线, 窗帘会自动放下来。 可以理解, 所述动力件12还可以设为电 机等可驱动中转轴13旋转的动力装置。 0027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中转轴13两端设有端板133, 所述中转轴13外侧面连接 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且与两端板133的内侧面配合形成用于容纳发条弹簧的缠绕空间。 0028 本实施例通过在中转轴13两端设有端板133以形成用于当中转轴13旋转时容纳发 条弹簧的缠绕空间, 能有效。
18、避免发条弹簧在缠绕到中转轴13上时, 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相 对中转轴13发生滑动进而不能实现窗帘的收放, 提高驱动机构的稳定性。 0029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绕线轮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模块1, 全 部驱动模块1依次插接相连形成长条状的驱动模块组, 依次插接的个驱动模块1均以中转轴 13第二端的第一凸轴132插接于前端相邻的驱动模块1的中转轴13第一端的第一轴孔131 内, 而位于驱动模块组最前端的一个驱动模块1以中转轴13第二端的第一凸轴132对应插入 第二过渡轴3的第二轴孔31内, 位于驱动模块组最后端的一个驱动模块1以中转轴13第一端 的第一轴孔131供第一过渡轴2的第。
19、二凸轴21插入。 0030 本实施例通过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模块1依次插接相连形成长条状的驱动 模块组, 所述驱动模块组包括由多个中转轴13依次插接组装成长条状的中转轴组合体以及 多个连接至中转轴组合体中各个中转轴13上以同步驱动中转轴组合体旋转的动力件12, 通 过多个动力件12共同作用于中转轴13以增强对中转轴组合体的驱动力, 从而增强驱动机构 的卷绕力, 进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窗帘的收放, 能有效提高驱动机构的实用性。 0031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基座11两侧还设有与基座11形成限位空间15以对所述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590466 U 5 第一过渡轴2和第。
20、二过渡轴3进行限位的端盖16, 所述端盖16设有供所述第一过渡轴2和第 二过渡轴3自限位空间15伸出的过孔161, 所述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位于限位空间15 一端均设有凸环17且所述凸环17的外径大于过孔161的内径。 0032 本实施例通过基座11与端盖16组装形成相位空间15以实现对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 过渡轴3的限位和组装, 所述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一端穿过端盖16的过孔161且位于 限位空间中的另一端均设有外径大于过孔161内径的凸环17, 能有效提高端盖16对第一过 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的组装结构强度, 提高驱动机构的稳定性。 0033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端盖16通。
21、过螺丝 (图未示出) 锁固与基座11外表面。 本 实施例通过采用螺丝将端盖16组装于基座11的外表面, 通过取下螺丝即可将端盖16从基座 11上卸下进而实现对第一过渡轴2和第二过渡轴3的保养和维修, 结构简单可靠。 0034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基座11为设有中空腔室 (图未标号) 的壳体, 所述动力 件12和中转轴13均安装于所述中空腔室内。 0035 本实施例通过将基座11设为具有中空腔室的壳体并通过将动力件12和中转轴13 安装组设于壳体的中空腔室内, 能为动力件12和中转轴13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避免出现 落灰等情况, 从而使动力件12或者中转轴13的性能降低, 提供驱动机构的。
22、实用寿命。 003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 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 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590466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7590466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7590466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7590466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