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796147
  • 上传时间:2018-03-1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67.5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8657.8

    申请日:

    2010.09.01

    公开号:

    CN101954565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3P 11/00申请日:20100901授权公告日:20120502终止日期:201609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1/00申请日:20100901|||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1/00; B64F5/00

    主分类号:

    B23P11/00

    申请人:

    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立锋

    地址:

    250107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机场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切边;拆除;装配;翻边;对所安装完成的轴承结构进行测试,本工艺对工具的要求比较低,满足飞机维修企业的低成本要求和正常的维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 a) 切边 : 首先选用带有第一中心孔的盘形切刀, 该盘形切刀的刀头沿刀盘一端面的以 其刀盘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周向分布, 该圆小于翻边轴承的座孔内径并大于翻边轴承的外圈 直径 ; 配置连接件, 形成盘形切刀的进刀机构和切削机构, 使刀盘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小于 当前座孔的公差带宽度 ; 然后驱动进刀机构使刀盘进刀至刀头接触到翻边, 之后进入切边 过程, 并把切边过程分成 5 ~ 10 次进刀, 直至切掉翻边 ; b) 拆除 : 采用液压拆轴承工艺拆除切除翻边后的轴承 ; c) 装配 : 采用轴承液压装配工艺装配上新翻边轴承 ; d) 翻边 : 首先配置翻边工具, 该翻边工具应当具有至少一对硬度大于翻边轴承外圈金 属硬度的斜边滚轮, 每对斜边滚轮轴对称地设置使轮间距恰好等于翻边轴承的 V 型槽槽底 圆直径, 斜边配置于翻边方向 ; 配置连接件形成翻边工具的进给机构和滚压机构, 并形成对 翻边轴承的轴向限位, 使翻边工具的心轴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小于 0.02mm ; 之后进入翻边 过程, 并将翻边过程分成不少于 8 次进给, 直至使所形成翻边与座孔基体充分贴合 ; 做完一 边轴承一端面翻边后, 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另一端面的翻边 ; e) 对步骤 d) 所安装完成的轴承结构进行测试 : 先测试一翻边, 即通过逐渐增大作用于 该翻边的轴向力直至维修手册上给定的规范值, 若翻边没有失效, 再以同样的方式做另一 翻边的测试, 若没有实效, 则说明翻边安装完毕 ; 若一翻边不符合规范要求, 重新进入翻边 过程的一至两次进给后再行测试, 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刀机构和切削机构优选手动 模式的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取一带有光杆的螺栓作为拉杆, 并 取一直径大于座孔直径且带有第二中心孔的限位座, 该限位座与盘形切刀分居于轴承座两 侧, 以及接触紧配合于翻边轴承孔的轴套, 进而把拉杆穿过第一中心孔、 轴套内孔、 轴承孔、 第二中心孔, 使拉杆的丝杆部分位于限位座侧, 进而用螺母连在丝杆部分, 从而形成螺纹副 动作时的所述进给机构, 螺纹副不动作而盘形切刀动作时的切削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盘形切刀背面中心设有一带有 拉杆穿过孔的螺头, 通过扳手驱动该螺头作为切削机构运动的动力, 且该螺头作为切削机 构锁定的部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b) 中, 应保证液压施力的逐 渐增大, 直至当前翻边轴承的最大规范拆卸力, 缓慢的将翻边轴承压出。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若在拆卸力达到最大规范拆卸力时, 轴承仍然无法压出, 需检查翻边轴承的翻边是否切除干净, 如没有则进行修整, 再行拆卸。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斜边滚轮的斜边的斜度为 55 ~ 60 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更换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d) 前应先检查斜边滚轮不受 力条件下转动的平顺性, 若符合要求, 再检测斜边滚轮在受到给定径向负荷条件下转动的 平顺性, 若符合要求则选用相应的翻边工具。

    说明书


    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 主要用于飞机维修中的翻边轴承的更换。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上大量使用了翻边轴承, 翻边轴承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尤其是在受到 冲击载荷或者特定环境的非正常影响, 会使其寿命明显低于设计寿命。无论是自然失效还 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失效, 翻边轴承的更换都是必需的, 以解除飞机安全隐患。 飞机厂家的维 修手册允许飞机维修单位在维修的过程中对这些轴承进行更换, 并对更换后的轴承有一定 的技术要求。但维修公司不同于生产厂家, 生产厂家每天都会有大量翻边轴承的安装和测 试, 并提供维修服务, 其维修工艺面对的是规模生产, 虽然翻边轴承的更换速度快, 但其设 备复杂、 成本高, 小的飞机维修企业难以承受, 虽然飞机厂家也提供维修工具的租赁服务, 但周期长, 租赁费用也比较高, 难以满足维修企业小快灵的需要, 通常会影响维修企业的飞 机维修计划。 为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翻边轴承得更换工艺, 满足使用常规的工具或者稍加改 进的工具完成翻边轴承的更换, 以满足维修企业的需要。
         在此, 简述一下翻边轴承的结构特点, 翻边轴承的外圈的端面设有周向的 V 型槽, 将翻边轴承压入座孔后, 用模具对形成 V 型槽的外边进行向外翻边的成形, 使该翻边贴敷 于座孔边缘形成对轴承轴向的限位。更换时必然要解除所说的限位, 且不应当伤及轴承座 和座孔, 之后才能把轴承拉出。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 该工艺对工具的要求较 低, 满足飞机维修企业的低成本要求和正常的维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该发明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 其包括以下步骤 :
         a) 切边 : 首先选用带有第一中心孔的盘形切刀, 该盘形切刀的刀头沿刀盘一端面 的以其刀盘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周向分布, 该圆小于翻边轴承的座孔内径并大于翻边轴承的 外圈直径 ; 配置连接件, 形成盘形切刀的进刀机构和切削机构, 使刀盘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 小于当前座孔的公差带宽度 ; 然后驱动进刀机构使刀盘进刀至刀头接触到翻边, 之后进入 切边过程, 并把切边过程分成 5 ~ 10 次进刀, 直至切掉翻边 ;
         b) 拆除 : 采用液压拆轴承工艺拆除切除翻边后的轴承 ;
         c) 装配 : 采用轴承液压装配工艺装配上新翻边轴承 ;
         d) 翻边 : 首先配置翻边工具, 该翻边工具应当具有至少一对硬度大于翻边轴承外 圈金属硬度的斜边滚轮, 每对斜边滚轮轴对称地设置使轮间距恰好等于翻边轴承的 V 型槽 槽底圆直径, 斜边配置于翻边方向 ; 配置连接件形成翻边工具的进给机构和滚压机构, 并形 成对翻边轴承的轴向限位, 使翻边工具的心轴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小于 0.02mm ; 之后进入 翻边过程, 并将翻边过程分成不少于 8 次进给, 直至使所形成翻边与座孔基体充分贴合 ; 做完一边轴承一端面翻边后, 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另一端面的翻边 ;
         e) 对步骤 d) 所安装完成的轴承结构进行测试 : 先测试一翻边, 即通过逐渐增大作 用于该翻边的轴向力直至维修手册上给定的规范值, 若翻边没有失效, 再以同样的方式做 另一翻边的测试, 若没有实效, 则说明翻边安装完毕 ; 若一翻边不符合规范要求, 重新进入 翻边过程的一至两次进给后再行测试, 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 翻边轴承的更换只要满足技术要求, 且不伤及座孔 就可适用, 为此, 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采用盘形切刀作为切边工具 进行切边, 进而, 只要盘形切刀具有绕其轴线的切削运动和延其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就可 以满足切割要求, 且在机械技术领域, 这两者运动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 使用常规的 运动机构就可以实现, 且转动和直线运动属于机械上的基本运动形式, 所使用的机构也非 常简单, 飞机维修公司很容易基于常规的修理工具实现, 对工具的要求不高。另外, 为了防 止伤及座孔, 刀头所在的圆小于翻边轴承的座孔内径并大于翻边轴承的外圈直径, 且须保 证刀盘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 这也是能够容易保证的, 通常是用一个简单的轴套就可以实 现, 比如设置一个与轴承内圈配合的轴套, 轴套也带有内孔, 不影响其它工具的设置。
         关于拆除和装配, 由于此时没有轴承轴向的限位, 跟普通轴承的拆除和装配没有 区别, 采用常规的拆除和装配的工艺就都可以实现, 当然, 切边只需要切除一边就可以了。 翻边则采用滚压的方式进行翻边, 在保证翻边成型精度的情况下, 更容易实现, 相 比于现有通过模具压成的翻边结构要简单得多, 且配属的机构也很简单。
         上述更换工艺, 所述进刀机构和切削机构优选手动模式的机构。
         上述更换工艺, 取一带有光杆的螺栓作为拉杆, 并取一直径大于座孔直径且带有 第二中心孔的限位座, 该限位座与盘形切刀分居于轴承座两侧, 以及接触紧配合于翻边轴 承孔的轴套, 进而把拉杆穿过第一中心孔、 轴套内孔、 轴承孔、 第二中心孔, 使拉杆的丝杆部 分位于限位座侧, 进而用螺母连在丝杆部分, 从而形成螺纹副动作时的所述进给机构, 螺纹 副不动作而盘形切刀动作时的切削机构。
         上述更换工艺, 所述盘形切刀背面中心设有一带有拉杆穿过孔的螺头, 通过扳手 驱动该螺头作为切削机构运动的动力, 且该螺头作为切削机构锁定的部位。
         关于在步骤 b) 中, 应保证液压施力的逐渐增大, 直至当前翻边轴承的最大规范拆 卸力, 缓慢的将翻边轴承压出。
         且若在拆卸力达到最大规范拆卸力时, 轴承仍然无法压出, 需检查翻边轴承的翻 边是否切除干净, 如没有则进行修整, 再行拆卸。
         优选地, 所述斜边滚轮的斜边的斜度为 55 ~ 60 度。
         优选地, 在步骤 d) 前应先检查斜边滚轮不受力条件下转动的平顺性, 若符合要 求, 再检测斜边滚轮在受到给定径向负荷条件下转动的平顺性, 若符合要求则选用相应的 翻边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 其包括以下步骤 :
         a) 切边 : 首先选用带有第一中心孔的盘形切刀, 盘形铣刀的驱动方式容易控制, 可以采用轴驱动方式, 可以采用在刀盘一侧设置把手进行切向的驱动 ; 该盘形切刀的刀头沿刀盘一端面的以其刀盘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周向分布, 该圆小于翻边轴承的座孔内径并大 于翻边轴承的外圈直径, 至于刀头, 可以采用硬质合金刀头, 所参考的是轴承外圈的进行性 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选择 ; 配置连接件, 形成盘形切刀的进刀机构和切削机构, 使 刀盘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小于当前座孔的公差带宽度 ; 然后驱动进刀机构使刀盘进刀至刀 头接触到翻边, 之后进入切边过程, 并把切边过程分成 5 ~ 10 次进刀, 直至切掉翻边 ;
         b) 拆除 : 采用液压拆轴承工艺拆除切除翻边后的轴承 ;
         c) 装配 : 采用轴承液压装配工艺装配上新翻边轴承 ;
         d) 翻边 : 首先配置翻边工具, 该翻边工具应当具有至少一对硬度大于翻边轴承外 圈金属硬度的斜边滚轮, 每对斜边滚轮轴对称地设置使轮间距恰好等于翻边轴承的 V 型槽 槽底圆直径, 斜边配置于翻边方向 ; 配置连接件形成翻边工具的进给机构和滚压机构, 并形 成对翻边轴承的轴向限位, 使翻边工具的心轴与翻边轴承的同轴度小于 0.02mm ; 之后进入 翻边过程, 并将翻边过程分成不少于 8 次进给, 直至使所形成翻边与座孔基体充分贴合 ; 做 完一边轴承一端面翻边后, 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另一端面的翻边 ;
         e) 对步骤 d) 所安装完成的轴承结构进行测试 : 先测试一翻边, 即通过逐渐增大作 用于该翻边的轴向力直至维修手册上给定的规范值, 若翻边没有失效, 再以同样的方式做 另一翻边的测试, 若没有实效, 则说明翻边安装完毕 ; 若一翻边不符合规范要求, 重新进入 翻边过程的一至两次进给后再行测试, 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关于上述基础方案, 下面再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
         所述进刀机构和切削机构优选手动模式的机构, 发明人认为, 机械驱动不是不可 以, 但如前面所讲, 本方案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翻边轴承的更换, 仅用于飞机检修时翻边轴 承的更换, 手动速度慢, 但更容易控制, 并随时可以改变策略, 适合于检修工艺。
         进一步地, 关于进给机构, 无非是直线运动机构, 在机械中比较常见的直线运动机 构是平行四边形机构 ( 一种四杆机构 )、 曲柄滑块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 基于螺纹副的丝母 丝杠机构等, 从机械控制上来讲, 这些机构均可以应用于本方案, 不过要说到精确控制, 本 方案最优选的则是丝母丝杠机构, 但如果说简单, 采用普通的螺纹副就可以满足要求, 因 此, 优选地, 取一带有光杆的螺栓作为拉杆, 并取一直径大于座孔直径且带有第二中心孔的 限位座, 该限位座与盘形切刀分居于轴承座两侧, 以及接触紧配合于翻边轴承孔的轴套, 进 而把拉杆穿过第一中心孔、 轴套内孔、 轴承孔、 第二中心孔, 使拉杆的丝杆部分位于限位座 侧, 进而用螺母连在丝杆部分, 从而形成螺纹副动作时的所述进给机构, 螺纹副不动作而盘 形切刀动作时的切削机构, 结构简单, 并且根据需要限制机构的运动构件就可以作为两个 机构使用, 且两个机构运动相互间隔, 互不影响。
         前面提到盘形切刀的驱动方式, 优选地, 所述盘形切刀背面中心设有一带有拉杆 穿过孔的螺头, 通过扳手驱动该螺头作为切削机构运动的动力, 且该螺头作为切削机构锁 定的部位, 结构简单, 使用也很方便, 且相比于采用切向驱动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对所说 的同轴度的影响比较小, 保证切边的精度。
         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在步骤 b) 中, 应保证液压施力的逐渐增大, 直至当前翻 边轴承的最大规范拆卸力, 缓慢的将翻边轴承压出。
         进一步地, 若在拆卸力达到最大规范拆卸力时, 轴承仍然无法压出, 需检查翻边轴 承的翻边是否切除干净, 如没有则进行修整, 再行拆卸, 以防止损坏轴承座或者座孔。优选地, 所述斜边滚轮的斜边的斜度为 55 ~ 60 度, 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 好的翻边质量。
         此外, 在步骤 d) 前应先检查斜边滚轮不受力条件下转动的平顺性, 若符合要求, 再检测斜边滚轮在受到给定径向负荷条件下转动的平顺性, 若符合要求则选用相应的翻边 工具,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边的精度。6

    关 键  词:
    轴承 更换 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翻边轴承的更换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61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