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泡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泡机.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0785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25 CN 203207850 U *CN203207850U* (21)申请号 201320243175.6 (22)申请日 2013.05.07 A47J 43/04(2006.01) A47J 43/07(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经济开发 区科技路 2 号 专利权人 浙江爱仕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合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06 代理人 张建青 (54) 实用新型名。
2、称 奶泡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奶泡机。为克服现有 奶泡机的内杯内底壁清洗麻烦, 放置搅拌件不便 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 内 杯、 搅拌组件和发热组件, 内杯装在壳体内, 搅拌 组件包括电机、 下旋块和搅拌件, 电机和下旋块均 设在位于内杯下方的壳体内, 下旋块固定在电机 输出轴上部, 发热组件设置在内杯的外底壁上, 所述的搅拌件放置在内杯体内, 搅拌件包括上旋 块和套在上旋块外的不锈钢圈, 不锈钢圈外套有 打泡弹簧, 上旋块内在水平方向上设有至少一块 磁铁, 所述的下旋块内在水平方向上设有至少一 块磁铁, 上旋块内的磁铁与下旋块内的磁铁相吸 ; 所述内杯。
3、的内底壁为一平面。其优点是 : 内杯清 洗方便、 搅拌件放置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07850 U CN 203207850 U *CN203207850U* 1/1 页 2 1. 奶泡机, 包括壳体 (1) 、 内杯 (2) 、 搅拌组件 (3) 和发热组件 (4) , 内杯 (2) 装在壳体 (1) 内, 搅拌组件 (3) 包括电机 (31) 、 下旋块 (32) 和搅拌件 (5) , 电机 (31) 。
4、和下旋块 (32) 均 设在位于内杯 (2) 下方的壳体 (1) 内, 下旋块 (32) 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部, 发热组件 (4) 设 置在内杯 (2) 的外底壁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搅拌件 (5) 放置在内杯 (2) 体内, 搅拌件 (5) 包括上旋块 (51) 和套在上旋块 (51) 外的不锈钢圈 (52) , 不锈钢圈 (52) 外套有打泡弹簧 (53) , 上旋块 (51) 内在水平方向上设有至少一块磁铁, 所述下旋块 (32) 内在水平方向上设 有至少一块磁铁, 上旋块 (51) 内的磁铁与下旋块 (32) 内的磁铁相吸 ; 所述内杯 (2) 的内底 壁为一平面。 2. 根据权。
5、利要求 1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搅拌件 (5) 还包括一块支撑板 (54) , 支撑板 (54) 的中心垂直连接有第一杆体 (55) , 上旋块 (51) 的中心开有供第一杆体 (55) 贯穿的通孔, 上旋块 (51) 套在第一杆体 (55) 上 ; 位于上旋块 (51) 内的磁铁有两块, 且 位于第一杆体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一杆体 (55) 的上端设有一提 拿块 (56)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提拿块 (56) 上形成两个轴对称 的弧形缺口 (57)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6、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搅拌件 (5)还包括第二杆体 (71) 和锁紧螺母 (72) , 第二杆体 (71) 上设有定位挡块 (73) , 锁紧螺母 (72) 套在位于定位挡 块 (73) 上方的第二杆体 (71) 上, 上旋块 (51) 的上表面设有一与锁紧螺母 (72) 配合使用的 螺纹座 (74) , 上旋块 (51) 的中心开有供第二杆体 (71) 贯穿的通孔, 该通孔的内壁与第二杆 体 (71) 的外壁间隙配合, 上旋块 (51) 套在位于定位挡块 (73) 下方的第二杆体 (71) 上, 螺 纹座 (74) 与锁紧螺母 (72) 配合锁紧后由定位挡块 (73) 定位。
7、 ; 一杯盖 (6) 的内顶壁的中心 设有一固定杆 (61) , 第二杆体 (71) 的上端与固定杆 (61) 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固定杆 (61) 的底面形成供第二 杆体 (71) 的上端插入的孔, 孔的内壁与第二杆体 (71) 的外壁过盈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位于锁紧螺母 (72) 和定位挡块 (73) 之间的第二杆体 (71) 外还套有一垫片 (75) 。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与打泡弹簧 (53) 配合的上旋块 (51) 的外缘部内凹, 形成弧形。
8、凹槽。 9.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5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旋块 (32) 位于内杯 (2) 下 方的中心位置, 且绕内杯 (2) 中心轴转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奶泡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发热组件 (4) 包括发热盘固定 板 (41) 和发热盘 (42) , 发热盘 (42) 焊接在发热盘固定板 (41) 的底面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07850 U 2 1/4 页 3 奶泡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制作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奶泡机。 背景技术 0002 奶泡机是一种对奶基液进行搅拌、 打泡进而制作出液体泡沫的电动器具。目。
9、前的 奶泡机包括壳体、 装在壳体内用于盛装奶基液的内杯、 磁力搅拌组件和发热组件, 磁力搅拌 组件由电机、 下旋块和搅拌件组成, 电机和下旋块均设在位于内杯下方的壳体内, 下旋块固 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部且其内部设有一磁铁, 搅拌件内设有两块位于其两侧的磁铁且与下旋 块内的磁铁相吸, 内杯的内底壁上形成一凸起, 搅拌件套在该凸起上并由下旋块带动旋转, 产生涡流搅拌奶基液 ; 与此同时, 内杯外底壁上的发热组件通电发热, 通过内杯底壁对奶基 液进行加热。 0003 这种奶泡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 第一, 内杯的内底壁上形成的凸起 导致内杯的内底壁清洗麻烦 ; 第二, 放置搅拌件时必须要套。
10、到所述的凸起上, 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内杯 清洗方便、 搅拌件放置方便的奶泡机。 0005 为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奶泡机, 包括壳体、 内杯、 搅拌组件和发热 组件, 内杯装在壳体内, 搅拌组件包括电机、 下旋块和搅拌件, 电机和下旋块均设在位于内 杯下方的壳体内, 下旋块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部, 发热组件设置在内杯的外底壁上, 其技术 特征是, 所述的搅拌件放置在内杯体内, 搅拌件包括上旋块和套在上旋块外的不锈钢圈, 不 锈钢圈外套有打泡弹簧, 上旋块内在水平方向上设有至少一块磁铁, 所述的下旋。
11、块内在水 平方向上设有至少一块磁铁, 上旋块内的磁铁与下旋块内的磁铁相吸 ; 所述内杯的内底壁 为一平面。 0006 下旋块内的磁铁和上旋块内的磁铁相吸使搅拌件贴在内杯的内底壁上, 发热组件 通电后对杯内液体进行加热, 电机转动带动下旋块旋转时, 上旋块随之旋转, 进而带动不锈 钢圈和打泡弹簧, 打泡弹簧再带动液体旋转, 产生涡流。使用者可以在液体内增加各类粉 末 : 如奶粉、 茶粉、 豆粉, 通过涡流搅拌使液体与粉末充分地混合碰撞, 产生泡沫。 另外, 搅拌 还可以加速传热, 缩短加热时间, 提高加热效率, 同时避免了内杯底部温度过高。而内底壁 为一平面, 使得内底壁的清洗方便, 放置搅拌件。
12、时也无须套置在固定的一处, 只需要放入到 内杯中, 稍作晃动, 上旋块内的磁铁与下旋块内的磁铁相互吸引, 搅拌件通过磁力复位, 操 作方便、 灵活。 0007 作为搅拌件的一种结构优化, 所述的搅拌件还包括一块支撑板, 支撑板的中心垂 直连接有第一杆体, 上旋块的中心开有供第一杆体贯穿的通孔, 上旋块套在第一杆体上 ; 位 于上旋块内的磁铁有两块, 且位于第一杆体的两侧。 这一设置, 使得不锈钢圈和打泡弹簧都 由支撑板提供一向上的支撑力, 避免了不锈钢圈从上旋块外掉落 ; 使用者还可通过第一杆 说 明 书 CN 203207850 U 3 2/4 页 4 体提拿、 放置搅拌件, 操作方便 ; 。
13、上旋块与下旋块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更强且更稳定, 上旋 块在转动过程中能承受的阻力更大, 不易被轻易甩出而脱离其工位。 0008 作为改进, 所述的第一杆体的上端设有一提拿块。这一设置, 使得搅拌件的提拿、 放置更加方便。 0009 作为改进, 所述的提拿块上形成两个轴对称的弧形缺口。 这一设置, 使得使用者在 提拿、 放置搅拌件时, 手指可以放置在弧形缺口处, 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使用舒适。 0010 作为搅拌件的另一种结构优化, 所述的搅拌件还包括第二杆体和锁紧螺母, 第二 杆体上设有定位挡块, 锁紧螺母套在位于定位挡块上方的第二杆体上, 上旋块的上表面设 有一与锁紧螺母配合使用的螺纹座。
14、, 上旋块的中心开有供第二杆体贯穿的通孔, 该通孔的 内壁与第二杆体的外壁间隙配合, 上旋块套在位于定位挡块下方的第二杆体上, 螺纹座与 锁紧螺母配合锁紧后由定位挡块定位 ; 一杯盖的内顶壁的中心设有一固定杆, 第二杆体的 上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这一设置, 使得搅拌件还可以是和杯盖为一整体的, 方便取出和清 洗。 0011 作为改进, 所述的固定杆的底面形成供第二杆体的上端插入的孔, 孔的内壁与第 二杆体的外壁过盈配合。这一设置, 使得第二杆体和固定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 牢固。 0012 作为改进, 所述的位于锁紧螺母和定位挡块之间的第二杆体外还套有一垫片。这 一设置, 使得锁紧螺母和定位。
15、挡块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灵活。 0013 作为改进, 所述的与打泡弹簧配合的上旋块的外缘部内凹, 形成弧形凹槽。 这一设 置, 使得不锈钢圈和打泡弹簧与上旋块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不会从上旋块上掉落。 0014 作为改进, 所述下旋块位于内杯下方的中心位置, 且绕内杯中心轴转动。这一设 置, 使得磁力搅拌组件均设置在奶泡机的中心轴位置, 搅拌件更容易复位, 放置方便, 且奶 泡机重心更稳。 0015 作为改进, 所述的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盘固定板和发热盘, 发热盘焊接在发热盘固 定板的底面上。这一设置, 使得发热组件的结构简单, 成本低, 且加热效果好。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
16、 内杯清洗方便, 搅拌件放置方便 ; 奶泡机工 作时的重心更稳。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剖面图。 0018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搅拌件的爆炸图。 0020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搅拌件的爆炸图。 0022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搅拌件的剖面图。 0023 图中所示 : 1、 壳体, 2、 内杯, 3、 搅拌组件, 31、 电机, 32、 下旋块, 4、 发热组件, 41、 发 热盘固定板, 42、 发热盘。
17、, 5、 搅拌件, 51、 上旋块, 52、 不锈钢圈, 53、 打泡弹簧, 54、 支撑板, 55、 第一杆体, 56、 提拿块, 57、 弧形缺口, 6、 杯盖, 61、 固定杆, 71、 第二杆体, 72、 锁紧螺母, 73、 定 位挡块, 74、 螺纹座, 75、 垫片。 说 明 书 CN 203207850 U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实施例 1 0026 如图 1 所示的奶泡机, 由壳体 1、 内杯 2、 搅拌组件 3、 发热组件 4 和杯盖 6 组成, 内 杯 2 装在壳体 1 内用于盛装液体, 杯。
18、盖 6 与内杯 2 卡合。电机 31 和下旋块 32 均设在位于 内杯 2 下方的壳体 1 内, 下旋块 32 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部。搅拌件 5 放置在内杯 2 体内, 如图 2、 图 3 所示, 搅拌件 5 的塑料上旋块 51 套在第一杆体 55 上, 并由支撑板 54 提供支撑 力, 第一杆体 55 垂直设置在支撑板 54 的中心处, 在本例中, 第一杆体 55 和支撑板 54 为塑 料件一次注塑成型。上旋块 51 外套有不锈钢圈 52, 不锈钢圈 52 外套有打泡弹簧 53, 所述 的第一杆体 55 的上端设有一提拿块 56, 提拿块 56 上形成两个轴对称的弧形缺口 57。 0027 。
19、下旋块 32 位于内杯 2 下方的中心位置, 且绕内杯 2 中心轴转动。上旋块 51 内在 水平方向上设有两块磁铁, 且两块磁铁位于第一杆体的两侧。下旋块 32 内也在水平方向上 设有两块磁铁, 上旋块 51 内的磁铁与下旋块 32 内的磁铁相互吸引, 使搅拌件 5 贴在内杯 2 的内底壁上。所述的内杯 2 的内底壁为一平面, 放置搅拌件 5 时无须像现有技术一样套置 在固定的一处 (内杯内底壁上的凸起) , 只需要放入到内杯 2 中, 稍作晃动, 搅拌件 5 即可通 过磁力复位。 0028 发热组件 4 设置在内杯 2 的外底壁上, 由发热盘固定板 41 和焊接在发热盘固定板 41的底面上的。
20、发热盘42组成, 发热组件4通电后对杯内液体进行加热, 电机31转动带动下 旋块 32 旋转时, 上旋块 51 随之旋转, 进而带动不锈钢圈 52 和打泡弹簧 53, 打泡弹簧 53 再 带动液体旋转, 产生涡流。使用者可以在液体内增加各类粉末 : 如奶粉、 茶粉、 豆粉, 通过涡 流搅拌使液体与粉末充分地混合碰撞, 产生泡沫 ; 搅拌还可以加速传热, 缩短加热时间, 提 高加热效率, 同时避免了内杯 2 底部温度过高。 0029 实施例 2 0030 本实施例的奶泡机, 由壳体 1、 内杯 2、 搅拌组件 3、 发热组件 4 和杯盖 6 组成, 内杯 2 装在壳体 1 内, 杯盖 6 与内杯。
21、 2 卡合。电机 31 和下旋块 32 均设在位于内杯 2 下方的壳体 1 内, 下旋块 32 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部, 且位于内杯 2 下方的中心位置, 且绕内杯 2 中心轴 转动。下旋块 32 位于内杯 2 下方的中心位置, 且绕内杯 2 中心轴转动。 0031 如图4-6所示, 搅拌件5由上旋块51、 不锈钢圈52、 打泡弹簧53、 第二杆体71和锁 紧螺母 72 组成。所述的与打泡弹簧配合的上旋块的外缘部内凹, 形成弧形凹槽, 不锈钢圈 52套在上旋块51的凹槽外, 打泡弹簧53套在不锈钢圈52上 ; 第二杆体71上形成定位挡块 73, 锁紧螺母 72 套在位于定位挡块 73 上方的第二。
22、杆体 71 上, 上旋块 51 的上表面设有一与 锁紧螺母 72 配合使用的螺纹座 74, 上旋块 51 的中心开有供第二杆体 71 贯穿的通孔, 该通 孔的内壁与第二杆体 71 的外壁间隙配合, 上旋块 51 套在位于定位挡块 73 下方的第二杆体 71 上, 螺纹座 74 与锁紧螺母 72 配合锁紧后由定位挡块 73 定位 ; 杯盖 6 的内顶壁上设有一 固定杆 61 ; 所述的固定杆 61 的底面形成供第二杆体 71 的上端插入的孔, 孔的内壁与第二 杆体 71 的外壁过盈配合 ; 所述的位于锁紧螺母 72 和定位挡块 73 之间的第二杆体 71 外还 套有一垫片 75。 0032 下旋。
23、块 32 位于内杯 2 下方的中心位置, 且绕内杯 2 中心轴转动。上旋块 51 内在 水平方向上设有两块磁铁, 且两块磁铁位于第一杆体的两侧。 说 明 书 CN 203207850 U 5 4/4 页 6 0033 发热组件 4 设置在内杯 2 的外底壁上, 由发热盘固定板 41 和焊接在发热盘固定板 41 的底面上的发热盘 42 组成, 发热组件 4 通电后对杯内液体进行加热, 电机转动时带动下 旋块32旋转, 通过磁力吸引带动上旋块51、 锁紧螺母72旋转, 固定杆61、 第二杆体71、 定位 挡块 73 固定不动, 套在上旋块 51 外的打泡弹簧 53 旋转产生涡流, 对液体进行搅拌。。
24、 0034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207850 U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07850 U 7 2/5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07850 U 8 3/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07850 U 9 4/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07850 U 10 5/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07850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