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滤式吸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滤式吸尘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01587.3 (22)申请日 2017.08.10 (73)专利权人 宁波海际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肖东工 业园区万弓池路1-9号 (72)发明人 周荣 郑良宝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林宝堂 黄庭松 (51)Int.Cl. A47L 9/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直滤式吸尘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滤式吸尘装置, 包 括主机壳、 吸尘电机、 隔离板件。
2、, 所述过滤腔中设 有过滤尘袋, 过滤尘袋包括袋架及袋体, 袋架上 设有与袋体内部连通的入尘开口, 袋架与吸口座 卡接, 入尘开口与主进风口连通, 袋体外侧表面 上设有若干与袋体固定的钩环; 所述过滤腔中设 有多个用于吊拉过滤尘袋的保形拉索, 保形拉索 一端设有连接件, 保形拉索另一端与主机壳连 接, 连接件与钩环一一对应, 连接件与对应的钩 环连接, 任一保形拉索的最低点高于过滤尘袋的 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合理, 能 对过滤尘袋进行保护和形状维持, 有效避免过滤 尘袋收拢, 可保障过滤效率及清理效果; 过滤尘 袋利用次数多, 可降低成本, 环保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4页 附图3页 CN 208286947 U 2018.12.28 CN 208286947 U 1.一种直滤式吸尘装置, 包括主机壳及吸尘电机, 其特征是, 还包括 设置在主机壳内的隔离板件, 所述隔离板件将主机壳内部分隔成过滤腔及电机腔, 所 述吸尘电机设置在电机腔中, 隔离板件上设有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的内吸风口, 主机 壳上设有吸口座及与吸尘电机的排风端连通的外排风口, 吸口座上设有主进风口, 主机壳 上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操作口及用于封住操作口且与主机壳卡接的开闭门; 所述过滤腔中设有过滤尘袋, 过滤尘袋包括袋架及袋体, 袋架上设有与袋体内部连通 的入尘开口, 袋架与吸口座卡接, 。
4、入尘开口与主进风口连通, 袋体外侧表面上设有若干与袋 体固定的钩环; 所述过滤腔中设有多个用于吊拉过滤尘袋的保形拉索, 保形拉索一端设有连接件, 保 形拉索另一端与主机壳连接, 连接件与钩环一一对应, 连接件与对应的钩环连接, 任一保形 拉索的最低点高于过滤尘袋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滤式吸尘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各保形拉索均通过同一个连 接环与主机壳连接, 连接环与吸口座连接, 吸口座与主机壳转动连接, 吸口座的转动中心线 与连接环轴线重合, 连接环轴线竖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滤式吸尘装置, 其特征是, 各保形拉索沿连接环周向均匀分 布, 保形拉索处在张紧状态, 保。
5、形拉索数目为3至6个, 保形拉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至 7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滤式吸尘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钩, 连 接钩钩接在对应钩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滤式吸尘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夹, 连 接夹夹住对应钩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86947 U 2 直滤式吸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直滤式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吸尘设备尤其是家用的吸尘器已经得到了较 为广泛的应用。 吸尘器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吸尘电机。
6、), 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 吸入 尘屑或垃圾的电器。 尘袋式吸尘器是吸尘器中的一种类型, 其也是利用吸尘电机来进行吸 风, 并利用过滤尘袋来过滤、 截留垃圾、 杂质、 灰尘, 最终将过滤后的空气经吸尘电机排出外 界。 不过, 目前的尘袋式吸尘器, 在过滤尘袋内的截留物变多、 变重后, 过滤尘袋会处在一个 “拉长” 的状态, 从而导致过滤尘袋撑开不够充分、 实际过滤面积较小, 从而影响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 能对过滤尘袋 进行保护和形状维持, 有效避免过滤尘袋收拢, 可保障过滤效率及清理效果的直滤式吸尘 装置。 0。
7、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直滤式吸尘装置, 包括主机壳及吸尘电机, 还包括 0006 设置在主机壳内的隔离板件, 所述隔离板件将主机壳内部分隔成过滤腔及电机 腔, 所述吸尘电机设置在电机腔中, 隔离板件上设有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的内吸风口, 主机壳上设有吸口座及与吸尘电机的排风端连通的外排风口, 吸口座上设有主进风口, 主 机壳上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操作口及用于封住操作口且与主机壳卡接的开闭门; 0007 所述过滤腔中设有过滤尘袋, 过滤尘袋包括袋架及袋体, 袋架上设有与袋体内部 连通的入尘开口, 袋架与吸口座卡接, 入尘开口与主进风口连通, 袋体。
8、外侧表面上设有若干 与袋体固定的钩环; 0008 所述过滤腔中设有多个用于吊拉过滤尘袋的保形拉索, 保形拉索一端设有连接 件, 保形拉索另一端与主机壳连接, 连接件与钩环一一对应, 连接件与对应的钩环连接, 任 一保形拉索的最低点高于过滤尘袋的最低点。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各保形拉索均通过同一个连接环与主机壳连接, 连接环与吸口座 连接, 吸口座与主机壳转动连接, 吸口座的转动中心线与连接环轴线重合, 连接环轴线竖 直。 0010 作为优选, 各保形拉索沿连接环周向均匀分布, 保形拉索处在张紧状态, 保形拉索 数目为3至6个, 保形拉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至75度。 0011 作为优。
9、选,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钩, 连接钩钩接在对应钩环上。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夹, 连接夹夹住对应钩环。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细滤网的可拦截粒径小于过滤尘袋的可拦截粒径。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内吸风口上设有细滤网, 细滤网包括外骨架环、 内骨架环及设置在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286947 U 3 外骨架环和内骨架环之间的圆环形网体, 吸尘电机的转轴上设有定离合摩擦盘, 细滤网上 设有水平布置的驱动轴, 驱动轴穿过内骨架环, 且驱动轴与内骨架环之间转动密封配合; 0015 电机腔内设有轴承、 动离合摩擦盘及从动缸体, 从动缸体内设有与从动缸体滑动 密。
10、封配合的从动活塞, 从动活塞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轴轴线, 从动活塞将从动缸体内部分 隔成从动气腔及与外界连通的从动空腔, 从动气腔内设有缸内弹簧, 缸内弹簧一端连接从 动活塞, 缸内弹簧另一端连接从动缸体, 从动活塞上设有穿过从动气腔的横活塞杆, 横活塞 杆与从动缸体体滑动密封配合, 横活塞杆通过连杆与轴承外圈连接, 在驱动轴轴向上: 从动 气腔处在从动空腔与细滤网之间; 0016 驱动轴与轴承内圈连接, 驱动轴一端连接动离合摩擦盘, 动离合摩擦盘与定离合 摩擦盘之间具有离合间隙, 驱动轴另一端设有用于清刷细滤网的一个网面的条刷, 条刷处 在过滤腔中, 条刷包括刷杆及多个沿刷杆轴向依次均匀分布的。
11、弹性刷丝, 弹性刷丝与细滤 网之间具有清刷间隙, 定离合摩擦盘、 动离合摩擦盘及轴承沿驱动轴轴向依次同轴布置; 0017 过滤腔中设有启动气囊及托袋板, 托袋板处在过滤尘袋正下方, 启动气囊处在托 袋板正下方, 启动气囊通过气管与从动气腔连通, 托袋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撑弹簧, 支撑弹簧 一端连接托袋板, 支撑弹簧另一端连接主机壳。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外骨架环与内骨架环同轴布置, 刷杆轴轴线垂直于驱动轴轴线, 支 撑弹簧轴线竖直。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合理, 能对过滤尘袋进行保护和形状维持, 有效避 免过滤尘袋收拢, 可保障过滤效率及清理效果; 过滤尘袋利用次数多, 可。
12、降低成本, 环保性 好。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腔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主机壳1、 吸口座2、 过滤尘袋3、 保形拉索4、 连接环5、 细滤网6、 外骨架环61、 内骨架环62、 圆环形网体63、 定离合摩擦盘71、 驱动轴72、 轴承73、 动离合摩擦盘74、 从动缸 体75、 从动气腔75a、 从动空腔75b、 从动活塞751、 缸内弹簧752、 横活塞杆753、 连杆76、 条刷 77、 启动气囊7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
13、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5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 一种直滤式吸尘装置, 包括主机壳1及吸尘电机, 还 包括 0026 设置在主机壳内的隔离板件, 所述隔离板件将主机壳内部分隔成过滤腔及电机 腔, 所述吸尘电机设置在电机腔中, 隔离板件上设有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的内吸风口, 主机壳上设有吸口座2及与吸尘电机的排风端连通的外排风口, 吸口座上设有主进风口, 主 机壳上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操作口及用于封住操作口且与主机壳卡接的的开闭门; 0027 所述过滤腔中设有过滤尘袋3, 过滤尘袋包括袋架及袋体, 袋架上设有与袋体内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286947 U 4 连通的。
14、入尘开口, 袋架与吸口座卡接, 入尘开口与主进风口连通, 袋体外侧表面上设有若干 与袋体固定的钩环; 0028 所述过滤腔中设有多个用于吊拉过滤尘袋的保形拉索4, 保形拉索一端设有连接 件, 保形拉索另一端与主机壳连接, 连接件与钩环一一对应, 连接件与对应的钩环连接, 任 一保形拉索的最低点高于过滤尘袋的最低点。 0029 工作时, 外部吸尘软管与吸口座对接。 吸尘电机提供吸尘负压(吸力), 垃圾、 杂质、 灰尘等与空气一起经过进入过滤尘袋, 垃圾、 杂质、 灰尘等留在过滤尘袋内(留在过滤尘袋 内的垃圾、 杂质、 灰尘的粒径大于过滤尘袋的可拦截粒径), 而空气则继续经吸风口、 吸尘电 机、 。
15、外排风口排出。 0030 随着吸尘过程的进行, 过滤尘袋中开始不断存留垃圾、 杂质、 灰尘等截留物, 过滤 尘袋会逐渐变重。 在现有技术中, 过滤尘袋逐渐变重后, 袋架与袋体连接处受到的拉力会较 大, 袋体也处在 “拉长” (袋体并不是真的拉长, 但确实是袋体底部被向下拉而导致袋体整体 收拢)的状态, 如此一来, 过滤尘袋就不能充分撑开, 导致过滤尘袋的实际过滤面积较小(过 滤尘袋被下拉、 收拢了, 导致与外界接触的过滤面积变小), 此外, 袋架与袋体连接处也容易 拉损。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 利用若干保形拉索来拉住过滤尘袋的袋体外侧表面, 使得过滤尘 袋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撑开的状态, 从而可持续。
16、保障过滤效率(袋体整体不易收拢, 从而能维 持较大的过滤面积)。 此外, 保形拉索可以辅助拉住过滤尘袋, 对袋架与袋体连接处进行保 护。 而当过滤尘袋中截留物的量很大后, 可打开大闭门, 对过滤尘袋内的截留物进行倾倒, 而使用一定次数后, 过滤尘袋的过滤孔堵塞程度会变得较严重, 此时可进行过滤尘袋的更 换。 0031 所述各保形拉索均通过同一个连接环5与主机壳连接, 连接环与吸口座连接, 吸口 座与主机壳转动连接, 吸口座的转动中心线与连接环轴线重合, 连接环轴线竖直。 过滤尘袋 并不是 “一次性” 的, 而是使用一定次数后才更换的(当过滤尘袋的过滤孔堵塞程度较严重 后, 过滤尘袋就可以更换了。
17、)。 但在现有技术中, 过滤尘袋主要起过滤作用的部分, 往往是靠 近、 朝向内吸风口的那一部分(气流也主要流经这该部分, 所以这一块最先堵塞), 但过滤尘 袋其余部分利用率较低。 而在本实施例中, 当尘袋使用一至数次后, 可以旋动吸口座, 从而 带动连接环、 保形拉索、 尘袋(袋架及袋体)一起转动一个角度, 从而尘袋靠近、 朝向内吸风 口的那一部分就转动了一个方向, 相当于尘袋未被堵塞的部分可以继续得到使用, 如此一 来, 就有效延长了尘袋的使用寿命, 避免了浪费, 更为环保。 0032 各保形拉索沿连接环周向均匀分布, 保形拉索处在张紧状态, 保形拉索数目为3至 6个, 保形拉索与水平面之间。
18、的夹角为45至75度。 0033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钩, 连接钩钩接在对应钩环上。 安装时, 连接钩可以钩到对应钩 环上, 拆卸时则直接取下连接钩即可。 0034 所述细滤网的可拦截粒径小于过滤尘袋的可拦截粒径。 细滤网可以对吸尘电机进 行有效保护, 避免因过滤尘袋或是忘记装过滤尘袋时, 垃圾、 杂质会进入吸尘电机的问题。 此外, 过滤尘袋的过滤粒径也是有限度的, 依然会有一部分杂质、 灰尘会通过过滤尘袋, 而 有了细滤网, 可以进一步进行过滤保护, 以延长吸尘电机的使用寿命。 0035 所述内吸风口上设有细滤网6, 细滤网包括外骨架环61、 内骨架环62及设置在外骨 架环和内骨架环之间的圆环形。
19、网体63, 吸尘电机的转轴上设有定离合摩擦盘71, 细滤网上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286947 U 5 设有水平布置的驱动轴72, 驱动轴穿过内骨架环, 且驱动轴与内骨架环之间转动密封配合; 0036 电机腔内设有轴承73、 动离合摩擦盘74及从动缸体75, 从动缸体内设有与从动缸 体滑动密封配合的从动活塞751, 从动活塞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轴轴线, 从动活塞将从动缸 体内部分隔成从动气腔75a及与外界连通的从动空腔75b, 从动气腔内设有缸内弹簧752, 缸 内弹簧一端连接从动活塞, 缸内弹簧另一端连接从动缸体, 从动活塞上设有穿过从动气腔 的横活塞杆753, 横活塞杆与。
20、从动缸体体滑动密封配合, 横活塞杆通过连杆76与轴承外圈连 接, 在驱动轴轴向上: 从动气腔处在从动空腔与细滤网之间; 0037 驱动轴与轴承内圈连接, 驱动轴一端连接动离合摩擦盘, 动离合摩擦盘与定离合 摩擦盘之间具有离合间隙, 驱动轴另一端设有用于清刷细滤网的一个网面的条刷77, 条刷 处在过滤腔中, 条刷包括刷杆及多个沿刷杆轴向依次均匀分布的弹性刷丝, 弹性刷丝与细 滤网之间具有清刷间隙, 定离合摩擦盘、 动离合摩擦盘及轴承沿驱动轴轴向依次同轴布置; 0038 过滤腔中设有启动气囊78及托袋板79, 托袋板处在过滤尘袋正下方, 启动气囊处 在托袋板正下方, 启动气囊通过气管与从动气腔连通。
21、, 托袋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撑弹簧791, 支撑弹簧一端连接托袋板, 支撑弹簧另一端连接主机壳。 0039 所述外骨架环与内骨架环同轴布置, 刷杆轴轴线垂直于驱动轴轴线, 支撑弹簧轴 线竖直。 0040 轴承可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等常用的轴承, 以其能同时承受轴向力 和径向力为宜(实际需要承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都很小, 一般轴承也能适用, 如普通的球轴 承等)。 0041 随着吸尘过程的进行, 过滤尘袋中开始不断存留垃圾、 杂质、 灰尘等, 过滤尘袋会 逐渐变重, 并下压托袋板。 因此, 托袋板会逐渐压迫启动气囊, 启动气囊内的一部分气体经 气管进入从动气腔, 从而推动从动活塞、 横活塞。
22、杆一起移动, 带动轴承、 驱动轴、 动离合摩擦 盘一起向着定离合摩擦盘移动, 当过滤尘袋中装有大量垃圾、 杂质、 灰尘等后, 外部的吸尘 吸力也已经很小了(尘袋内阻力很大), 此时的吸尘效果很差, 几乎可以忽略, 已经到了需要 停机进行过滤尘袋清理或更换的时候, 此时, 动离合摩擦盘已经到了接触定离合摩擦盘的 状态, 从而动离合摩擦盘会带动驱动轴、 条刷一起转动起来, 自动对细滤网实现清理。 该种 自动清理过程有以下特点: 条刷不会一直转动清理(细滤网并没有那么容易堵住和积尘, 无 需时刻都进行清理), 一直进行清理的话会多耗费电能, 且会严重影响到细滤网处的顺利通 风(条刷一直转动则会在细滤。
23、网处形成扰流, 严重影响通风效率), 而当吸尘过程完成后(过 滤尘袋中装有大量垃圾、 杂质、 灰尘等, 需要进行过滤尘袋清理或更换), 此时去进行停机需 要一个操作时间, 在这个短短的操作时间内, 由于离合结构已经依靠过滤尘袋的重量自动 触发(动离合摩擦盘接触定离合摩擦盘), 从而可自动实现细滤网清理, 且清理时机选择合 理, 亦无需额外清理操作。 004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其不同之处在于, 连接钩替 换为连接夹, 即: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夹, 连接夹夹住对应钩环。 相比用连接钩钩接而言, 连接 夹夹持位置的的选择性更多(连接夹也可以夹在过滤尘袋上的非钩环处, 因此可满足更多 需求、 适应性更强)。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286947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286947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286947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28694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