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味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调味盒.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04142.1 (22)申请日 2017.12.08 (73)专利权人 台州市黄岩恒龙工艺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8025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 工业区 (72)发明人 陈能 (51)Int.Cl. A47J 47/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调味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味盒, 包括底座, 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每个凹槽内设置有调味 杯, 每个调味杯内设置有调味勺, 每个调味杯盖 设有上盖, 上盖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盘, 限位。
2、盘 的下端面开设有卡槽, 卡槽的槽底呈倾斜设置, 卡槽在上盖上端面形成缺口, 调味勺包括呈梭状 设置的手柄, 手柄能够嵌入卡槽内。 通过将调味 勺的勺面朝上, 将手柄放置到缺口内, 使手柄与 卡槽的槽底相抵接并将手柄设置卡槽的槽底的 倾斜方向推动调味勺, 由于手柄呈梭状设置, 随 着手柄的推进, 卡槽的两相对侧壁与手柄相互抵 紧, 进而将调味勺固定在卡槽内, 使用人员在一 只手不便的时候, 通过提起上盖即可带动调味勺 一起移动, 进而勺取调味杯内的调味料, 操作更 加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8355301 U 2019.01.11 CN 208355301 U 。
3、1.一种调味盒, 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凹槽(2), 每个所述凹槽(2)内 设置有调味杯(3), 每个所述调味杯(3)内设置有调味勺(4), 每个所述调味杯(3)盖设有上 盖(5),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5)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盘(6), 所述限位盘(6)的下端面开设 有卡槽(7), 所述卡槽(7)的槽底呈倾斜设置, 所述卡槽(7)在上盖(5)上端面形成缺口(8), 所述调味勺(4)包括呈梭状设置的手柄(41), 所述手柄(41)能够嵌入卡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41)的两相对侧设置有平 槽(9), 两个所述平槽(9)。
4、分别与卡槽(7)的两相对侧壁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7)的槽底中部开设有呈 圆弧状的弧形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7)的槽底与两相对侧壁 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角(11), 所述卡槽(7)在上盖(5)和限位盘(6)上槽底相对于开口形成 的边沿和两相对侧壁相对于开口形成的边沿呈圆弧状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味杯(3)呈圆台状设置, 所述 凹槽(2)与调味杯(3)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味杯(3)和调味勺(4)采用。
5、秸 秆材料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采用水泥制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55301 U 2 一种调味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调味盒。 背景技术 0002 调味盒是一种由环保材料制造, 通过严格的食品检测, 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物质, 可用来装味精、 鸡粉、 食盐、 五香粉等粉状调料的小盒子, 由几个小盒子和调味勺构成, 适合 于家庭、 茶餐厅等场所使用, 是厨房用品的小帮手, 有助于保持整洁干净的厨房环境。 0003 现有技术中, 在调味盒的使用过程中, 人们往往都需要。
6、先将调味盒打开, 再通过调 味勺将调味盒内的调味品取出。 0004 当使用人员只有一只手处于空闲状态时, 先打开调味盖再去取调味勺则较为麻 烦, 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味盒, 使用人员通 过一只手也能够较为方便地取出调味品。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调味盒,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每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调味 杯, 每个所述调味杯内设置有调味勺, 每个所述调味杯盖设有上盖, 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置 有限位盘, 所述限位盘的下端面开设有卡槽, 所述卡槽的槽底呈倾斜设。
7、置, 所述卡槽在上盖 上端面形成缺口, 所述调味勺包括呈梭状设置的手柄, 所述手柄能够嵌入卡槽内。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将调味勺的勺面朝上, 将手柄放置到缺口内, 使手柄 与卡槽的槽底相抵接并将手柄设置卡槽的槽底的倾斜方向推动调味勺, 由于手柄呈梭状设 置, 随着手柄的推进, 卡槽的两相对侧壁与手柄相互抵紧, 进而将调味勺固定在卡槽内, 使 用人员在一只手不便的时候, 通过提起上盖即可带动调味勺一起移动, 进而勺取调味杯内 的调味料, 操作更加方便。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手柄的两相对侧设置有平槽, 两个所述平槽分别 与卡槽的两相对侧壁相抵触。 0010 通。
8、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相比于手柄的圆弧状设置, 平槽的设置增大了手柄与卡 槽的两相对侧壁的接触面积, 提高了调味勺在卡槽内的卡紧度, 同时平槽使调味勺在固定 后无法旋转, 且在固定过程中对调味勺具有定位作用, 使调味勺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在卡槽 内。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卡槽的槽底中部开设有呈圆弧状的弧形槽。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弧形槽增大了手柄与卡槽的槽底的接触面积, 进而使手 柄能够进一步往卡槽内下压, 进而提高了调味勺在卡槽内的稳定性。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卡槽的槽底与两相对侧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 角, 所述卡槽在上盖和限位盘上槽底相对于。
9、开口形成的边沿和两相对侧壁相对于开口形成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55301 U 3 的边沿呈圆弧状过渡。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两个圆角的设置, 进一步增大了手柄与卡槽的接触面积, 增大了手柄与卡槽之间的摩擦力, 进而进一步提高调味勺在卡槽内的牢固性。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调味杯呈圆台状设置, 所述凹槽与调味杯的形状 相匹配。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调味杯的圆台状设置更加便于将调味杯放置入凹槽内。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调味杯和调味勺采用秸秆材料制备。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采用秸秆材料制成的调味杯和。
10、调味勺不仅在使用上更加 健康, 且更加环保。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底座采用水泥制备。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水泥制成的底座具有更大的重量, 使底座更加稳定。 0021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将调味勺可拆卸地固定在卡槽内, 当使用人员在一只手不便的时候, 通过提起 上盖即可带动调味勺一起移动, 进而勺取调味杯内的调味料, 操作更加方便; 0023 2. 调味杯呈圆台状设置, 便于将调味杯放置入凹槽内; 0024 3. 采用秸秆材料制成的调味杯和调味勺不仅在使用上更加健康, 且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
11、意图; 0026 图2是实施例另一种工况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调味杯、 调味勺、 上盖的爆炸视图; 0028 图4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座; 2、 凹槽; 3、 调味杯; 4、 调味勺; 41、 手柄; 42、 勺体; 5、 上盖; 6、 限位盘; 7、 卡槽; 8、 缺口; 9、 平槽; 10、 弧形槽; 11、 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一种调味盒, 如图1所示, 包括底座1。 该底座1上设置有三个凹槽2, 每个凹槽2内放 置有呈圆台状的调味杯3, 每个凹槽2的形状均与调味杯3相匹配。 。
12、调味杯3内设置有调味勺 4, 调味杯3的上端盖设有上盖5。 0032 其中, 调味杯3和调味勺4采用秸秆材料制成, 底座1由水泥制成, 上盖5采用木质材 料制成。 0033 如图2所示, 底座1上的凹槽2还可以设置为四个, 使用人员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 挑选。 0034 如图3和图4所示, 上盖5的下端面轴向一体设置有限位盘6, 限位盘6的下端面开设 有卡槽7, 该卡槽7的槽底呈倾斜设置。 卡槽7在上盖5的上端面形成缺口8, 在上盖5放在调味 杯3上时, 调味勺4能够从缺口8内伸出。 其中, 卡槽7与上盖5呈径向设置。 0035 调味勺4包括手柄41和勺体42, 该手柄41的上半段呈梭状设置。。
13、 通过将手柄41与卡 槽7的槽底相抵接, 进而推动手柄41, 使手柄41呈梭状的部分与卡槽7的两相对侧壁抵紧, 进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55301 U 4 而使调味勺4能够嵌入卡槽7内并固定于上盖5。 0036 优选的是, 手柄41的两相对侧设置有平槽9, 两个平槽9分别能够与卡槽7的两相对 侧壁相抵接。 卡槽7同时具有提高摩擦力以增强稳固性、 防止调味勺4转动、 对调味勺4进行 定位等作用。 0037 如图3和图4所示, 卡槽7的槽底中部开设有呈圆弧状的弧形槽10, 是卡槽7与调味 勺4的手柄41进一步契合, 以提高对手柄41的固定作用。 卡槽7的槽底与两相对侧壁的连接。
14、 处均设置有圆角11, 卡槽7在上盖5和限位盘6上槽底相对于开口形成的边沿和两相对侧壁 相对于开口形成的边沿呈圆弧状过渡。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5530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835530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835530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8355301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8355301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