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对流式电蒸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对流式电蒸炉.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942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4.04 CN 202179428 U *CN202179428U* (21)申请号 201120241771.1 (22)申请日 2011.07.11 A47J 27/04(2006.01) A47J 36/24(2006.01) (73)专利权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 12 号 (72)发明人 朱泽春 夏立国 陈善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包 括炉腔及向炉腔内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蒸汽 发生。
2、器设置在炉腔内或与炉腔连通, 该炉腔包括 放置食物的烹饪腔、 连通烹饪腔的蒸汽加热腔以 及隔热壁板, 烹饪腔内包括食物放置区, 隔热壁 板上开设有烹饪腔的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 所述 蒸汽进口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与蒸汽出口 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朝向食物放置区。如 此, 蒸汽进口引导的蒸汽可以直接接触需加热的 食物, 减少蒸汽的扩散, 蒸汽出口将已接触过食物 温度降低的蒸汽快速循环流回至蒸汽加热腔内加 热, 有针对的提高蒸汽温度。使得, 蒸汽在循环过 程中具有导向作用, 避免蒸汽扩散造成的热量浪 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CN 202179430 U1/1 页 2 1. 一种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包括炉腔及向炉腔内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 设置在炉腔内或与炉腔连通, 该炉腔包括放置食物的烹饪腔、 连通烹饪腔的蒸汽加热腔以 及隔热壁板, 烹饪腔内包括食物放置区, 隔热壁板上开设有烹饪腔的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汽进口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 方向朝向食物放置区。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汽加热腔包括蒸汽循 环的对流风扇, 对流风扇对应烹饪腔的蒸汽出口设置在蒸汽加热腔。
4、内。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炉腔为矩形体, 包括侧壁 及启闭炉腔的门, 隔热壁板的一端与侧壁的夹角为锐角。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锐角为 30 度。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炉腔为矩形体, 包括侧壁 及启闭炉腔的门, 隔热壁板的一端与侧壁的夹角为 90 度。 6. 如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 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
5、特征在于 :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包 括气孔, 气孔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包 括均匀分布的栅格, 栅格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9. 如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汽出口导引蒸汽 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垂直, 蒸汽进口引导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 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10.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烹饪腔还包括导引蒸汽 的弧形壁。 权 利。
6、 要 求 书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1/5 页 3 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厨房炊具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蒸煮食物的蒸汽 对流式电蒸炉。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电蒸炉包括设有烹饪腔、 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以及用于加热蒸汽 的蒸汽加热室, 蒸汽加热室与烹饪腔之间设置有隔热壁板, 蒸汽加热室内设置有用于驱动 烹饪腔内蒸汽循环的风扇。 0003 然而, 由于烹饪腔的体积较大, 蒸汽在烹饪腔内循环时, 较多的蒸汽未接触导食 物, 却一直被风扇驱动在烹饪腔内循环加热, 导致热量浪费较多, 烹饪效率低。 0004 除。
7、此以为, 未接触食物的蒸汽, 由于在腔内持续循环加热, 这部分热量传递给烹饪 腔外壳, 导致外壳的温度较高, 一方面影响安装在外壳内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一方面 还会发生烫伤人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 安全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7 一种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包括炉腔及向炉腔内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 器设置在炉腔内或与炉腔连通, 该炉腔包括放置食物的烹饪腔、 连通烹饪腔的蒸汽加热腔 以及隔热壁板, 烹饪腔内包括食物放置区, 隔热壁板上设置有烹饪腔的蒸汽出口及蒸汽进 口, 所述蒸汽进口导引。
8、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朝向 食物放置区。 0008 所述蒸汽加热腔包括蒸汽循环的对流风扇, 对流风扇对应烹饪腔的蒸汽出口设置 在蒸汽加热腔内。 0009 所述炉腔为矩形体, 包括侧壁及启闭炉腔的门, 隔热壁板的一端与侧壁的夹角为 锐角。 0010 所述锐角为 30 度。 0011 所述炉腔为矩形体, 包括侧壁及启闭炉腔的门, 隔热壁板的一端与侧壁的夹角为 90 度。 0012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 角为锐角。 0013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包括气孔, 气孔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 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9、 0014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包括均匀分布的栅格, 栅格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0015 所述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垂直, 蒸汽进口 说 明 书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2/5 页 4 引导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0016 所述烹饪腔还包括导引蒸汽的弧形壁。 0017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 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食物放置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蒸汽进口导引 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的交点 处。。
10、如此, 蒸汽进口引导的蒸汽可以直接接触需加热的食物, 减少蒸汽的扩散, 提高了烹饪 效率。蒸汽出口将已接触过食物温度降低的蒸汽快速循环流回至蒸汽加热腔内加热, 有针 对的提高蒸汽温度, 从而提高烹饪效率。 另外由于烹饪腔内蒸汽扩散减少, 较多的蒸汽参与 了循环, 减少了蒸汽热量对烹饪腔的散热, 降低了烹饪腔外表的温度, 避免烫伤人的危险。 0019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蒸汽加热腔包括蒸汽循环的对流风扇, 对流 风扇对应烹饪腔的蒸汽出口设置在蒸汽加热腔内。 如此, 使用风扇强制对流, 使烹饪腔内的 蒸汽进入蒸汽加热腔加热, 节约了蒸汽循环的时间, 进一步的提高烹饪效率。 0020 本。
11、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 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如此, 进一步保证了蒸汽进口导引蒸汽进入烹 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的交点处位于放置 区的中心位置。 0021 同样道理, 所述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垂 直, 蒸汽进口引导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0022 除此以外,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烹饪腔还包括导引蒸汽的弧形 壁。如此, 进一步引导蒸汽参与循环, 减少扩散, 提高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
12、细说明 : 002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 002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 II-II 放大图 ; 002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 - 剖视图 ; 0027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 0028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 - 剖视图 ; 0029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 0030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 - 放大图 ; 0031 。
13、图 8 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2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 0033 10、 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 11、 炉腔 ; 111、 侧壁 ; 112、 门 ; 12、 烹饪腔 ; 121、 食物放置 区 ; 13、 蒸汽加热腔 ; 131、 干烧管 ; 132、 风扇 ; 14、 隔热壁板 ; 141、 蒸汽出口 ; 142、 蒸汽进口 ; 143、 气孔 ; 15、 蒸汽发生器 ; 151、 导热盘 ; 152、 喷嘴 ; 16、 供水机构 ; 161、 储水箱 ; 162、 水泵 ; 17、 主控电路板 ; 20、 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 21、 。
14、栅格 ; 30、 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 40、 蒸汽对流式 电蒸炉 ; 41、 弧形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3/5 页 5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5 实施方式一 : 0036 请一并参阅图1、 图2及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第一较佳实施 方式, 该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10 包括炉腔 11 及向炉腔 11 内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15。所述 炉腔 11 包括放置食物的烹饪腔 12、 连通烹饪腔 12 的蒸汽加热腔 13 以及隔热壁板 14。蒸 汽发生器 15 设置在蒸汽加。
15、热腔 13 内。隔热壁板 14 上开设有烹饪腔 12 的蒸汽出口 141 及 蒸汽进口 142。烹饪腔 12 与蒸汽加热腔 13 通过蒸汽出口 141 及蒸汽进口 142 相互连通。 0037 所述炉腔 11 的横截面内为矩形, 包括侧壁 111 及启闭炉腔的门 112。该炉腔 11 的 侧壁上安装有主控电路板 17 以及蒸汽发生器 15 的供水机构 16。 0038 所述烹饪腔 12 内包括有用于放置待烹饪食物的食物放置区 121。蒸汽进口 142 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 12 的方向与蒸汽出口 141 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 12 的方向朝向食物放 置区 121。本实施方式中放置区 121 的中心。
16、位置位于蒸汽进口 142 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 12 的方向所在直线与蒸汽出口 141 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 12 的方向所在直线的交点处。如此, 由蒸汽进口 142 导引进入烹饪腔 12 的蒸汽可以直接接触放置区 121 的食物, 减少蒸汽的扩 散, 并且蒸汽出口141将已接触过食物温度降低的蒸汽快速循环流回至蒸汽加热腔13内加 热, 有针对的提高蒸汽温度, 从而提高烹饪效率。 0039 所述蒸汽加热腔 13 内设置有加热蒸汽的干烧管 131 以及用于蒸汽循环的对流风 扇 132。该对流风扇 132 对应烹饪腔 12 的蒸汽出口 141 设置在蒸汽加热腔 13 内, 用于将烹 饪腔 12 内的蒸。
17、汽吸进蒸汽加热腔 13 内。 0040 所述隔热壁板 14 一端与侧壁 111 的夹角为锐角, 即隔热壁板 14 倾斜设置在炉腔 11 内, 分隔烹饪腔 12 与蒸汽加热腔 13。如此, 使得隔热壁板 14 本身构成蒸汽的导向结构, 本实施方式为提高隔热壁板导向的效果, 设置该锐角的角度为 30 度。该隔热壁板 14 水平 位置的两端对应开设有蒸汽出口 141 及蒸汽进口 142。该蒸汽出口 141 包括若干个均匀分 布的气孔 143, 该气孔 143 朝向放置区 121, 即气孔 143 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 壁板 14 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本实施方式考虑气孔 143 引导蒸汽的。
18、效果及烹饪腔 12 的 容积设置该锐角为 45 度。同样道理, 蒸汽进口 142 也包括若干个气孔, 该气孔导引蒸汽的 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 14 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本实施方式为保证蒸汽的温度, 在 蒸汽出口 141 处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图未示) , 该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主控电路板 17。 0041 所述蒸汽发生器 15 设置在蒸汽加热腔 13 内, 产生的蒸汽直接由蒸汽加热腔 13 内 的干烧管 131 形成高温蒸汽。本实施方式中, 蒸汽发生器 15 包括导热盘 151 及喷嘴 152。 干烧管 131 嵌入在导热盘 151 内。喷嘴 152 朝向导热盘 151。 0042 所述供水。
19、机构 16 包括储水箱 161 及水泵 162, 储水箱 161 通过水泵 162 将水提供 给蒸汽发生器 15 的喷嘴 152。喷嘴 152 将水雾化后喷洒在导热盘 151 上, 导热盘 151 接收 干烧管 131 的热量, 将水雾快速的蒸发形成蒸汽。 0043 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10的工作原理是 : 首先, 将食物放置在烹饪腔12内的食物 放置区121上, 闭合门112, 启动蒸汽对流式电蒸炉10 ; 随后, 主控电路板17启动干烧管131 一段时间后, 导热盘 151 随干烧管 151 一起发热, 再启动水泵 162 将储水箱 161 内的水供给 至喷嘴 152, 由喷嘴 152 雾。
20、化后, 喷向导热盘 151, 导热盘 151 将水雾蒸发形成蒸汽, 蒸汽在 蒸汽加热腔 13 内有干烧管 131 继续加热形成高温蒸汽 ; 接着, 启动风扇 132, 高温蒸汽由蒸 说 明 书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4/5 页 6 汽进口 142 进入烹饪腔 12, 由于气孔 143 的导向作用, 蒸汽直接接触放置区的食物 ; 随后, 接触食物后的蒸汽温度降低, 由蒸汽出口 141 吸进蒸汽加热腔 13 内, 再由干烧管 131 加热, 如此形成了蒸汽在烹饪腔12及蒸汽加热腔13间的循环加热, 并且由于气孔的导向作用, 减 少蒸汽扩散, 提高烹饪效率 ; 最。
21、后, 烹饪完成, 关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10。 0044 本实用新型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10 通过在隔热壁板 14 的蒸汽出口 141 及蒸汽进口 142 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气孔, 实现蒸汽直接作用与待烹饪食物, 避免了蒸汽扩散导致热效 率下降的弊端, 提高了电蒸炉的烹饪效率, 并且将隔热壁板 14 设置为倾斜状, 进一步提高 了蒸汽导向的效果。 0045 可以理解, 所述蒸汽发生器也可以与蒸汽加热腔连通或与烹饪腔连通。 0046 可以理解, 所述风扇也可以对应蒸汽进口设置, 将蒸汽加热腔内的蒸汽吹进烹饪 腔。那么这种本实用新型非本质的变化, 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47 实施方式二 。
22、: 0048 请一并参阅图 4 及图 5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第二较佳实施方 式, 该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20 与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10 不同点在于 : 所述隔热壁板 14 与侧壁 111 垂直。 0049 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隔热壁板 14 上的蒸汽出口 141 及蒸汽进口 142 包括均匀分布 的栅格 21, 栅格 21 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 14 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0050 本实施方式中, 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一致, 这里不再一一 赘述。 0051 实施方式三 : 0052 请一并参阅图 6 及图 7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第。
23、三较佳实施方 式, 该蒸汽对流式电蒸炉30与蒸汽对流式电蒸炉10不同点在于 : 所述蒸汽出口141导引蒸 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 14 所在平面的垂直。蒸汽进口 142 引导蒸汽的方向所在 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0053 所述锐角小于 60 度。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蒸汽出口 141 导引蒸汽的方向垂直隔 热壁板 14, 本实施方式中, 为保证蒸汽进口 142 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 12 的方向与蒸汽出口 141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12的方向朝向食物放置区121, 以及考虑烹饪腔的体积, 设置该锐 角为 30 度。 0054 可以理解, 所述蒸汽进口142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
24、直线与隔热壁板14所在平面 的垂直。蒸汽出口 141 导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那么 这种本实用新型非本质的变化, 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55 本实施方式中, 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一致, 这里不再一一 赘述。 0056 实施方式四 : 0057 请参阅图 8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 该蒸汽对 流式电蒸炉40与蒸汽对流式电蒸炉10不同点在于 : 所述烹饪腔12还包括导引蒸汽的弧形 壁 41。 0058 所述弧形壁 41 连接侧壁 111 与门 112。该弧形壁 41 面向烹饪腔 12 内的一侧为平 滑结构。减。
25、少烹饪腔 12 内的蒸汽死角, 使烹饪腔 12 内的蒸汽全部参与循环, 避免蒸汽残留 说 明 书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5/5 页 7 在烹饪腔 12 内冷凝的弊端。进一步提高了烹饪效率。 0059 可以理解, 所述蒸汽加热腔也可以包括弧形壁, 实现蒸汽在蒸汽加热腔内的导向, 减少蒸汽在蒸汽加热腔内的残留。那么这种本实用新型非本质的变化, 也在本实用新型保 护范围之内。 0060 本实施方式中, 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一致, 这里不再一一 赘述。 说 明 书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1/4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2/4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3/4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79428 U CN 202179430 U4/4 页 11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79428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