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792107
  • 上传时间:2018-03-1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74.6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6953.7

    申请日:

    2009.05.15

    公开号:

    CN101559477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2C 9/10申请公布日:200910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C 9/10申请日:20090515|||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2C 9/1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东风大街2259号变更后权利人: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2259号登记生效日:20120104|||公开

    IPC分类号:

    B22C9/10

    主分类号:

    B22C9/10

    申请人: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发明人:

    修 坤; 胡玲海

    地址:

    130011吉林省长春市东风大街22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 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芯子上设有新芯座,新芯座上方设有带斜度的通孔,在下砂型上设计新芯头;大型芯子上的新芯座与下砂型上的新芯头配合定位;合箱前,新芯座上方的通孔里充填旧砂块。芯头上的芯座与型腔上的芯头相配合时,可清楚地观察芯座、芯头配合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定位准确可靠,容易实现;在芯座上方的通孔处可添加旧砂块,节约新芯砂,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件成品率。

    权利要求书

    1、  大型芯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型芯子(1)上设有新芯座(5),新芯座(5)上方设有带斜度的通孔(2),在下砂型(4)上设计新芯头(6);大型芯子上的新芯座(5)与下砂型(4)上的新芯头(6)配合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体的定位方法如下:在铸型内安放芯子(1)时,首先通过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观察新芯座(5)四周与新芯头(6)间隙大小S,再把新芯座(5)套在新芯头(6)上;在上砂型(3)和下砂型(4)合箱前,在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里充填旧砂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型芯子的工艺参数为:
    D-新芯座尺寸,D/D1=0.4~0.6;
    h-新芯座高度,h=40~140mm;
    h1-新芯头高度,h1=h+20~60mm;
    α-新芯座斜度,α=10°~15°;
    α1-通孔斜度,α1=3°~20°;
    s-新芯座与新芯头间隙,s=1~4mm;
    R-集砂槽半径,R=10~30mm。

    说明书

    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属于铸造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铸件内部的型腔都是通过芯子形成的,安放在铸型内的芯子,一般是靠芯子本身的芯头(称其为传统上的芯头)来支持的,而芯子在铸型内的位置也是靠芯头定位的。在铸型型腔内安放芯子的过程中,通过目视芯头四周与芯座(此芯座在型腔上,称其为传统上的芯座)间隙的大小把芯头下到芯座里。可见芯头具有支撑、定位和导向等作用。所以芯头对铸件内腔各部的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
    如果一种大型芯子上部较大而下部较小(以下简称大型芯子),在铸型型腔内安放大型芯子过程中看不到芯头四周与芯座间隙的大小,这就很难准确地把芯头下到芯座里,导致刮擦芯头、掉砂。可见传统上的芯头与芯座相配合的定位工艺对大型芯子来说存在严重不足。如果合箱前清理不干净,大型铸件会产生砂眼、凸瘤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为了克服上述大型芯子芯头的不足,本发明在大型芯子上不设计芯头而是靠芯子上设计的芯座定位新工艺,确保铸件内腔尺寸精度并大大提高铸件成品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大型芯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芯子上设有新芯座,新芯座上方设有带斜度的通孔,在下砂型上设计新芯头;大型芯子上的新芯座与下砂型上的新芯头配合定位;
    其具体的定位方法如下:在铸型内安放芯子时,首先通过新芯座上方的通孔观察新芯座四周与新芯头间隙的大小,再把新芯座套在新芯头上;合箱前,在新芯座上方的通孔里充填旧砂块。
    大型芯子的工艺参数为:
    D-新芯座尺寸,D/D1=0.4~0.6;
    h-新芯座高度,h=40~140mm;
    h1-新芯头高度,h1=h+20~60mm;
    a-新芯座斜度,a=10°~15°;
    a1-通孔斜度,a1=3°~20°;
    s-新芯座与新芯头间隙,s=1~4mm;
    R-集砂槽半径,R=10~30mm。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用于芯子上部尺寸D0大于芯子下部尺寸D1的大型芯子,芯头上的芯座与型腔上的芯头相配合时,可清楚地观察芯座、芯头配合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定位准确可靠,容易实现;在芯座上方的通孔处可添加旧砂块,节约新芯砂,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件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型芯子新芯座与下砂型上的新芯头相配合定位示意图,其中1为芯子,2为芯子通孔,3为上砂型,4为下砂型,5为新芯座,6为新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铸型内安放的芯子1上设有高度为h=40mm、斜度为a=10°的新芯座5,新芯座5上方设有斜度为a1=3°的通孔2,新芯座尺寸为D=0.4D1,在下砂型4上设计高度为h1=60mm新芯头6;大型芯子上的新芯座5与下砂型4上的新芯头6配合定位,安装时通过新芯座上方的通孔2观察新芯座5四周与新芯头6间隙的大小,再把新芯座套在新芯头上;新芯座5与新芯头6的间隙为s=1mm,并且新芯头6侧面的集砂槽R=10mm能起到集砂的作用。在上砂型3与下砂型4合箱前,将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里充填旧砂块。
    使用时,首先做出带有新芯座5的大型芯子以及带有新芯头6的大型铸件下砂型4,然后在下砂型4内安放大型芯子1。在安放芯子1的过程中,通过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可以观察到新芯座5四周与新芯头6间隙的大小而把新芯座5套在新芯头6上,上砂型3和下砂型4在合箱前,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里充填旧砂块。
    实施例2:
    在铸型内安放的芯子1上设有高度为h=140mm、斜度为a=15°的新芯座5,新芯座5上方设有斜度为a1=20°的通孔2,新芯座尺寸为D=0.6D1,在下砂型4上设计高度为h1=100mm新芯头6;大型芯子上的新芯座5与下砂型4上的新芯头6配合定位,安装时通过新芯座上方的通孔2观察新芯座5四周与新芯头6间隙的大小,再把新芯座套在新芯头上;新芯座5与新芯头6的间隙为s=4mm,并且新芯头6侧面的集砂槽R=30mm能起到集砂的作用。在上砂型3与下砂型4合箱前,将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里充填旧砂块。
    实施例3:
    在铸型内安放的芯子1上设有高度为h=80mm、斜度为a=13°的新芯座5,新芯座5上方设有斜度为a1=10°的通孔2,新芯座尺寸为D=0.5D1,在下砂型4上设计高度为h1=70mm新芯头6;大型芯子上的新芯座5与下砂型4上的新芯头6配合定位,安装时通过新芯座上方的通孔2观察新芯座5四周与新芯头6间隙的大小,再把新芯座套在新芯头上;新芯座5与新芯头6的间隙为s=2.5mm,并且新芯头6侧面的集砂槽R=20mm能起到集砂的作用。在上砂型3与下砂型4合箱前,将新芯座5上方的通孔2里充填旧砂块。

    关 键  词:
    一种 大型 芯子 定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大型芯子定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21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