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30454.5 (22)申请日 2016.02.19 (73)专利权人 福建方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塔埔东 路168号11楼1105单元之二 (72)发明人 罗烈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杨依展 (51)Int.Cl. A47J 31/54(2006.01) A47J 31/5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饮用。
2、水升温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包 括蓄热体、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蓄热换能交 换器和出水水路; 该第一加热器配合蓄热体以能 通过第一加热器加热蓄热体; 该蓄热换能交换器 形成有换热水路, 该换热水路一端设为进水口, 另一端接通出水水路, 该蓄热体包围蓄热换能交 换器使得蓄热体和流经换热水路的水能实现热 交换以加热水, 该第二加热器配合出水水路以加 热流经出水水路的水。 它具有如下优点: 预热蓄 热体使蓄热体预先蓄热, 通过蓄热体和流经换热 水路的水实现热交换, 以第一次加热水使水温大 幅上升, 再通过第二加热器第二次加热水, 从而 实现快速加热饮用水的。
3、目的, 能实现即流既热即 饮, 既非 “千滚水” , 又无需大装机功率, 能广泛适 用于家居办公等场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548345 U 2016.09.07 CN 205548345 U 1.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蓄热体、 第一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 蓄热换能 交换器和出水水路; 该第一加热器配合蓄热体且通过第一加热器加热蓄热体; 该蓄热换能 交换器形成有换热水路, 该换热水路一端设为进水口, 另一端接通出水水路, 该蓄热体包围 蓄热换能交换器而且蓄热体和流经换热水路的水能实现热交换; 该第二加热器配合出水水 路且通过第二加热器加热流经出。
4、水水路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蓄热体外设有保温壳 体, 该保温壳体具有保温腔体, 该蓄热体包括充满在保温腔体内的热介质; 该热介质包围蓄 热换能交换器且换热水路和热介质通过蓄热换能交换器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热介质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蓄热换能交换器为管状 且曲折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该温 度传感器装设在蓄热体用于获知蓄热体温度, 该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器相配合构成温控 功能。 6.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该温 度传感器装设在出水水路之位于第二加热器之后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该温 度传感器装设在出水水路之位于第二加热器之前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流量调节阀, 该 流量调节阀设于出水水路或换热水路且配合于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中间水路, 该中间水路一端接通在换热水路之非端部处, 该中间水路处设通断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
6、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进水路, 该 进水路一端接通在换热水路之进水口, 该进水路处设一通断阀。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48345 U 2 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升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饮用水加热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如果仅将水分批量间歇加热 制成温水、 热水或开水供人们直接饮用, 则易实现, 只需容器配有加热装置, 在一定时间内 将容器内的水加温后即可按需取用。 但如果是一台不确定使用时间的直流直饮水机的加热 设备就变得很复杂且技术要求很高, 理由如下: 其一, 如。
7、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热水机, 无非都 是先将一定量容器的水烧开并存储, 实时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再自动驱动加热器加热水, 既水不停地加热、 冷却、 加热, 该水可能构成了所谓的 “千滚水” , 众所周知,“千滚水” 是中医 学所说的死水, 不宜长期饮用, 按现代科学观点解释即为经过无数次沸腾的水, 水中的重金 属物质会被浓缩, 水中的氘含量也会因轻水的蒸发而浓缩提高, 所以长期饮用会损害人体 健康; 其二, 即通即加热式, 冷水流经设备即可实现加温, 这种设备固然解决了 “千滚水” 的 技术问题, 但都派生了另一个技术问题, 既要使一定流量的水升温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耗 能量是一定的, 比如将流速为3。
8、L/min的水即时升温到95度则需要的能量约等于6kw的热功 率装机能力, 即装机需6kw的加热功率元件。 这样的话另一个难题又来了, 如此大的装机功 率是家庭、 办公场所的配置的插座及电路线路所难以承受的。 0003 针对上述描述, 现有市场上需要一种装机功率低, 又不能制成 “千滚水 “的即热的 技术和机器来满足人们日常直饮热水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装机功率高或会制 成 “千滚水 “的装置所存在的不足。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包括蓄热体、 第一加热器、 第。
9、二加热器、 蓄热换能交换器和 出水水路; 该第一加热器配合蓄热体且通过第一加热器加热蓄热体; 该蓄热换能交换器形 成有换热水路, 该换热水路一端设为进水口, 另一端接通出水水路, 该蓄热体包围蓄热换能 交换器而且蓄热体和流经换热水路的水能实现热交换; 该第二加热器配合出水水路且通过 第二加热器加热流经出水水路的水。 0007 一实施例之中: 该蓄热体外设有保温壳体, 该保温壳体具有保温腔体, 该蓄热体包 括充满在保温腔体内的热介质; 该热介质包围蓄热换能交换器且换热水路和热介质通过蓄 热换能交换器隔离。 0008 一实施例之中: 该热介质为水。 0009 一实施例之中: 该蓄热换能交换器为管状。
10、且曲折布置。 0010 一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该温度传感器装设在蓄热体用于获知蓄热体 温度, 该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器相配合构成温控功能。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548345 U 3 0011 一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该温度传感器装设在出水水路之位于第二加 热器之后的部位。 0012 一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该温度传感器装设在出水水路之位于第二加 热器之前的部位。 0013 一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流量调节阀, 该流量调节阀设于出水水路或换热水路且配 合于温度传感器。 0014 一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至少一中间水路, 该中间水路一端接通在换。
11、热水路之非端 部处, 该中间水路处设通断阀。 0015 一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至少一进水路, 该进水路一端接通在换热水路之进水口, 该 进水路处设一通断阀。 0016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 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7 预热蓄热体使蓄热体预先蓄热, 通过蓄热体和流经换热水路的水能实现热交换, 以通过预先蓄热的热能第一次加热水使水温大幅上升, 再通过第二加热器第二次加热水, 从而实现快速加热饮用水的目的, 能实现即流既热即饮, 既非 “千滚水” , 又无需大装机功 率, 能广泛适用于家居办公等场合。 0018 蓄热体包括充满在保温腔体内的热介质, 热介质包围蓄热换能交换器且换热水路 和热介质。
12、通过蓄热换能交换器隔离以隔离流经换热水路的水和热介质, 能耗低, 热交换效 率高。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 图1绘示了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请查阅图1, 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包括蓄热体10、 第一加热器20、 第二加热器30、 蓄热换能交换器40、 出水水路50、 第一温度传感器61、 第二温度传感器6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 63。 该加热器如采用电加热方式的加热器。 0022 该蓄热体10外设保温壳体11, 保温壳体11内形成保温腔体, 该蓄热体10包括充满 于保温腔体11内的热介质; 该保温壳体11如包。
13、括一壳体部分, 该壳体部分内壁或外壁贴设 保温材料, 或者, 该壳体部分直接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该热介质如为水, 但不限于水, 如盐、 沙粒、 金属体等都可, 本实施例之中采用水作为热介质, 则具有无危害, 廉价的优点。 0023 该第一加热器20配合蓄热体10以能通过第一加热器20加热蓄热体10, 以提高蓄热 体10的温度实现蓄热。 0024 该蓄热换能交换器40形成有换热水路41, 根据需要如该蓄热换能交换器40为管状 且曲折布置, 曲折布置能延长水流动时间, 延长热交换时间, 提高热交换效率, 该曲折如为 螺旋状, 该螺旋状如为圆形螺旋、 矩形螺旋等。 该换热水路41一端设为进水口, 另。
14、一端接通 出水水路50。 该热介质包围蓄热换能交换器40且换热水路41和热介质通过蓄热换能交换器 40隔离以隔离流经换热水路41的水和热介质。 该预先加热的蓄热体10和流经换热水路41的 水能实现热交换以加热水。 该蓄热换能交换器如采用不锈钢制成, 但不限于此材料也可选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548345 U 4 用玻璃材料, 该交换器结构不限于螺旋状也可采用片状, 方形状及其他形状交换器。 在该进 水口处设第三通断阀46。 0025 该第二加热器30配合出水水路50以加热流经出水水路50的水。 0026 水自换热水路41的进水口进入, 在换热水路41流动过程中, 预先加热的。
15、蓄热体10 和流经换热水路41的水能实现热交换以第一次加热水。 水自换热水路41流入出水水路50, 第二加热器30能直接加热流经出水水路50的水以实现第二次加热水, 以使水达到预定温 度。 0027 本实施例之中, 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1、 第二温度传感器6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 63。 0028 该第一温度传感器61装设在蓄热体10用于获知蓄热体10温度, 该第一温度传感器 61和第一加热器20相配合以构成温控功能, 以保证蓄热体保持在某预定温度, 以保证蓄热 体预定蓄存一定量的热能。 0029 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2装设在出水水路50之位于第二加热器30之后的部位以获知 经第二加热器30加热后。
16、的水的温度, 获知自出水水路50终端流出的水的温度。 0030 该第三温度传感器63装设在出水水路50之位于第二加热器30之前的部位以获知 第二加热器30加热前的水的温度。 根据需要, 该第三温度传感器63和第二加热器30能相配 合, 依据第三温度传感器63获取的实时温度值和自出水水路50终端流出的预设温度值计算 第二加热器30功率, 并控制第二加热器30按该功率加热。 0031 根据需要, 还可包括流量调节阀, 该流量调节阀设于出水水路或换热水路且配合 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或第三温度传感器, 以能依据从温度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温度值控制流量 调节阀实现流量调节保证出水水路出水温度达预定值, 如温度较。
17、低则减少流量。 0032 根据需要, 还包括两中间水路42和一进水路43。 该两中间水路42一端接通在换热 水路之非端部处, 如中部的不同位置, 以获取不同水温的水, 该两中间水路处都设第一通断 阀44, 则不同中间水路出水的温度值不等, 能使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所需水温。 该进水路43一 端接通在换热水路41之进水口以获取未经加热的水, 该进水路43处设一第二通断阀45。 上 述的中间水路42和进水路43可分别设出水口, 也可汇集一出水口, 通过控制各通断阀选择 所需水路。 0033 采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饮用水升温装置, 其装机功率能低于1KW, 如蓄热体容积为 6L, 则蓄热体温度可设为95度, 即流即热出水90度时为3L/MIN, 最高流出量为2L。 上述的举 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并不限于列举的参数。 003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548345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54834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