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制备蒜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呈扁球形或短圆锥 形;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大蒜中含硫 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 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大蒜中的锗和硒 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 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 植物中,位居榜首的。大蒜有浓烈的蒜辣气,味辛辣,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 入药,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在日常食用时,大多作为调味料使用,常需要将大蒜切片或制备成蒜泥使 用,蒜泥的制备大多采用手工捣碎,由于蒜瓣较小,且形状呈扁球形,为不规 则的,捣碎过程中蒜瓣易滑动,导致制备蒜泥的操作难、速度慢。目前,现有 的蒜泥制备装置,要么是大型机械,不适宜家庭使用,要么结构复杂,操作复 杂,不适宜家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安全的制备蒜泥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制备蒜泥的装置,包括底座、压板,所述压板上均匀分布有小孔,所 述底座与压板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把手Ⅰ和把手Ⅱ,在所述底座四周设 置有挡板,所述底座设置把手Ⅰ的一侧挡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压板的把手Ⅱ 插入通槽中沿通槽活动。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制备蒜泥的装置,所述底座和压板相对的面上均设置 有凸棱。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制备蒜泥的装置,所述把手Ⅰ和把手Ⅱ错开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制备蒜泥的装置,所述底座与压板铰接一端的挡板上 还设置有一挂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备蒜泥的装置,包括底座、压板,所述压板上均匀分 布有小孔,所述底座与压板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把手Ⅰ和把手Ⅱ,在所 述底座四周设置有挡板,所述底座设置把手Ⅰ的一侧挡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 压板的把手Ⅱ插入通槽中沿通槽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将大蒜放置于底座上,用手握住把手Ⅰ和把手Ⅱ,用力使底座和压板夹紧, 大蒜在底座和压板的作用力下先被压碎,然后通过压板上的小孔出来即可成为 蒜泥,由于底座四周设置有挡板,使制得的蒜泥或蒜泥汁液不会蹦出或漏出弄 脏厨房台面,另外,底座与压板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把手Ⅰ和把手Ⅱ, 这样在用力使底座和压板夹紧时比较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蒜泥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蒜泥的装置利用挂环悬挂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备蒜泥的装置,包括底座1、压板2,所述压板2上均 匀分布有小孔3,所述底座1与压板2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把手Ⅰ41和 把手Ⅱ42,在所述底座1四周设置有挡板5,所述底座1设置把手Ⅰ41的一侧 挡板上设置有通槽6,所述压板2的把手Ⅱ42插入通槽6中沿通槽6活动;与 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大蒜放置于底座1上,将压板2压 向底座1,用手握住把手Ⅰ41和把手Ⅱ42,用力使底座1和压板2夹紧,大蒜 在底座1和压板2的作用力下先被压碎,然后通过压板2上的小孔3出来即可 成为蒜泥,由于底座1四周设置有挡板5,使制得的蒜泥或蒜泥汁液不会蹦出或 漏出弄脏厨房台面,另外,底座1与压板2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把手Ⅰ 和把手Ⅱ,使用时只需施力于两个把手,比较省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1和压板2相对的面上均设置 有凸棱7,在底座1和压板2相对的面上均设置凸棱7,可增加底座1和压板2 与大蒜的接触面积,使大蒜在底座1和压板2的作用下被压得更碎,使制得的 蒜泥更加细腻;另外,在不使用该制备蒜泥的装置时,可将压板2放下置于底 座1上,此时,设置的凸棱7可以使压板2和底座1之间留有空隙,通风易干 燥,避免压板2和底座1在潮湿的环境下发霉或生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Ⅰ41和把手Ⅱ42错开设置,这 样可以使底座1和压板2最大限度的相互靠近、夹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1与压板2铰接一端的挡板5 上还设置有一挂环8,通过挂环8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蒜泥的装置悬挂起来, 方便收纳,另外,也可使清洗后的该装置内不积水,避免发霉或生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