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及具有它的吸尘器.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7913678
  • 上传时间:2019-11-2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0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83885.8

    申请日:

    20141010

    公开号:

    CN204192515U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10

    主分类号:

    A47L9/10

    申请人: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胜辉

    地址: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塘河路999号

    优先权:

    CN20142058388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及具有它的吸尘器,该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包括:尘杯、尘杯上盖、消音隔板和尘气分离装置。尘杯的上端敞开,且尘杯的侧壁或底壁上形成有尘气入口;尘杯上盖封盖在尘杯的上端,且尘杯上盖上形成有尘气出口;消音隔板设在尘杯上盖的内侧,消音隔板与尘杯上盖的内表面配合形成消音腔;尘气分离装置设在尘杯内,尘气分离装置的入口与尘气入口连通,且尘气分离装置的出口与尘气出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由于在尘杯上盖上设置消音隔板,消音隔板与尘杯上盖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消音腔将会将尘杯组件内形成的一部分噪音与外界隔开,从而可以降低尘杯组件工作做成中的噪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所述尘杯的上端敞开,且所述尘杯的侧壁或底壁上形成有尘气入口;尘杯上盖,所述尘杯上盖封盖在所述尘杯的上端,且所述尘杯上盖上形成有尘气出口;消音隔板,所述消音隔板设在所述尘杯上盖的内侧,所述消音隔板与所述尘杯上盖的内表面配合形成消音腔;尘气分离装置,所述尘气分离装置设在所述尘杯内,所述尘气分离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尘气入口连通,且所述尘气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尘气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上盖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的边沿相连的侧壁,所述尘气出口形成在所述尘杯上盖的所述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板的周沿与所述尘杯上盖的所述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板的周沿的一部分连接到所述尘杯上盖的侧壁上邻近所述尘杯的位置,且所述消音隔板的周沿的另一部分连接到所述尘气出口的周沿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板被构造成从所述尘杯上盖的所述侧壁邻近所述尘杯的位置向所述尘气出口的周沿的上部延伸弧形的导风板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板与所述尘杯上盖通过焊接、粘接、螺栓连接或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板与所述尘杯上盖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气分离装置为旋风分离器。 9.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稳流室,所述稳流室的进口与所述尘杯组件的尘气出口连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及具有该尘杯组件的吸尘 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尘杯组件中的气流从尘杯组件上的尘气入口进入,经旋风分离后,透过海 帕再次过滤,由尘杯组件的尘气出口进入电机室,即稳流室,流进电机,从电机出风口到 电机内罩,后经电机内罩小孔消音后,到机体与电机外罩形成的回转室,经电机外罩回转 室,再经过出风海帕消音后,回到外界空气中。当气流穿过尘杯内海帕组件后,因靠近电 机进风口,气流湍急而迅速,对尘杯上盖壁的冲刷很大,因此产生较大的噪音,使得整机 的噪音也随之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 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吸尘器的尘杯组件,该尘杯组件增加了消音隔板,可以减小该尘杯组件 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尘杯组件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包括:尘杯、尘杯上盖、消音隔板和尘气分离 装置。所述尘杯的上端敞开,且所述尘杯的侧壁或底壁上形成有尘气入口;所述尘杯上盖 封盖在所述尘杯的上端,且所述尘杯上盖上形成有尘气出口;所述消音隔板设在所述尘杯 上盖的内侧,所述消音隔板与所述尘杯上盖的内表面配合形成消音腔;所述尘气分离装置 设在所述尘杯内,所述尘气分离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尘气入口连通,且所述尘气分离装置的 出口与所述尘气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由于在尘杯上盖上设置消音隔板,消音隔板与 尘杯上盖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消音腔将会将尘杯组件内形成的一部分噪音与外界隔开,从 而可以降低尘杯组件工作做成中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尘杯上盖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的边沿相连的侧壁,所述尘气出口形成在所述尘 杯上盖的所述侧壁上。

    所述消音隔板的周沿与所述尘杯上盖的所述侧壁相连。

    所述消音隔板的周沿的一部分连接到所述尘杯上盖的侧壁上邻近所述尘杯的位置,且 所述消音隔板的周沿的另一部分连接到所述尘气出口的周沿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消音隔板被构造成从所述尘杯上盖的所述侧壁邻近所述尘杯的位置向所述尘气出 口的周沿的上部延伸弧形的导风板形状。

    所述消音隔板与所述尘杯上盖通过焊接、粘接、螺栓连接或卡扣连接。

    所述消音隔板与所述尘杯上盖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所述尘气分离装置为旋风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包括:尘杯组件和稳流室。所述尘杯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 型前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所述稳流室的进口与所述尘杯组件的尘气出口连通。由于该 吸尘器采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尘杯组件,降低了吸尘器的噪音,从而更加方便用户 使用,且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吸尘器100,

    尘杯组件1,尘杯11,尘杯上盖12,消音隔板13,尘气分离装置14,尘气入口101, 尘气出口102,消音腔103,尘杯上盖12的顶壁121,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加强筋123,

    稳流室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 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 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1,包括:尘杯11、尘杯上 盖12、消音隔板13和尘气分离装置14。

    具体而言,尘杯11的上端敞开,且尘杯11的侧壁或底壁上形成有尘气入口101。尘 杯上盖12封盖在尘杯11的上端,且尘杯上盖12上形成有尘气出口102。消音隔板13设 在尘杯上盖12的内侧,消音隔板与尘杯上盖12的内表面配合形成消音腔103。尘气分离 装置14设在尘杯11内,尘气分离装置14的入口与尘气入口101连通,且尘气分离装置 14的出口与尘气出口102连通。,含尘气体从形成在尘杯11的侧壁或底壁上的尘气入口101 进入尘杯内,经过尘气分离装置14进行尘气分流后,尘土将遗留在尘杯11内,尘气将由 尘气出口102排出尘杯组件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1,由于在尘杯上盖12上设置消音隔板13, 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消音腔将会将尘杯组件1内形成的一部分 噪音与外界隔开,从而可以降低尘杯组件1工作做成中的噪音。

    如图1所示,尘杯上盖12包括顶壁121和侧壁122,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与尘杯 上盖12的顶壁121的边沿相连,尘气出口102形成在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上。从而可 以方便气流从尘气出口102排出进入吸尘器的稳流室内,便于吸尘器的各部件的连接,使 个部件的位置布置合理,简化吸尘器的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尘气出口102也可以设置在尘杯上盖12上的其它位置。

    如图1所示,消音隔板13的周沿与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相连。因此,可以提高消 音隔板13的隔音效果。

    如图1所示,消音隔板13的周沿的一部分连接到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上邻近尘杯 11的位置,且消音隔板13的周沿的另一部分连接到尘气出口102的周沿的至少一部分。 从而可以便于气流流通,减低噪音。

    如图1所示,消音隔板13被构造成从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邻近尘杯11的位置向尘 气出口102的周沿的上部延伸弧形的导风板形状。因此,弧形导风板状的消音隔板13可以 便于将气流导流岛尘气出口102,从而降低气流对消音隔板13的冲刷作用,不仅可以使气 流稳定快速的流动,提高具有该尘杯组件1的吸尘器的吸尘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气流流 经消音隔板13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地提高该尘杯组件1的消音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隔板13可以设置成平板状或其它形状,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通过焊接、粘接、螺栓连 接或卡扣连接。从而使消音隔板13可以稳定地连接在尘杯上盖上,提高了消音隔板13的 稳定性,避免了消音隔板13掉落或移位造成消音失效的问题。

    而且将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分为两个部件分别成型,然后在将这两个部件装配 到一起,可以简化尘杯组件1的生产工艺,降低尘杯组件1的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隔板13还可以与尘杯上盖12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吹塑成型, 通过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一体形成,可以提高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成型效率, 而且还提高了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地提 高该尘杯组件1的消音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消音隔板13的结构强 度和稳定性,在消音隔板13与尘杯上盖1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23。该加强筋123的一端 连接到尘杯上盖12的内顶壁面上,且该加强筋123的另一端连接到消音隔板13朝向尘杯 上盖12的顶壁的一侧的表面上,且该加强筋123可以为杆状、平板状、弧形板状等结构, 而且该加强筋123也可以为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从而避免消音隔板13变形或移位

    另在,在消音隔板13呈朝向尘杯上盖12的顶壁凹陷的弧形时,可以避免消音隔板13 因重力作用发生以为,从而提高了该尘杯组件1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消音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尘气分离装置14为旋风分离器,该旋风分离器的入口与尘气入 口101连通,且该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与尘气出口102连通,通过旋风分离器可以提高该尘 杯组件1的尘气分离的效果。

    当然,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形式的尘气分离装置也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尘杯组件的基础上,在尘杯上盖12的内侧增加消音隔板13,使尘 杯上盖12上形成一个中空层,较少气流冲刷产生的振动传到外界,同时该消音隔板成槽向 尘杯上盖12的顶壁凹陷的弧形形状,可以对气流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降低整机噪音。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隔板从尘杯上盖12的侧壁122邻近尘杯11的位置向上并向 尘气入口101延伸,并连接在尘气入口101的上边沿。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吸尘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 新型的吸尘器100,包括:尘杯组件1,稳流室2,尘杯组件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 例所述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稳流室2的进口与尘杯组件1的尘气出口102连通。由于该 吸尘器100采用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尘杯组件1,降低了吸尘器100的噪 音,从而更加方便用户使用,且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其他构成例如电机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 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 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 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 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关 键  词:
    吸尘器 组件 具有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吸尘器的尘杯组件及具有它的吸尘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136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