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婴儿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折叠的婴儿床.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48771.7 (22)申请日 2014.10.31 A47D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庆丰路一 号 H 幢 (72)发明人 何海林 耿日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代理人 杨连华 石仁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折叠的婴儿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 包 括支撑架管、 与支撑架管连接的床体架管、 以及 折叠控制装置, 所述支撑架管包括前支撑架管和 后支撑架。
2、管, 所述床体架管包括前床体架管和后 床体架管, 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 架管、 以及后床体架管相互铰接 ; 所述折叠控制 装置设于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架 管、 以及后床体架管的相互铰接位置处, 用于控制 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绕其相互铰接处自由旋 转, 实现婴儿床在展开使用状态与折叠收合状态 之间的自由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紧凑, 方 便收合, 收合后可进一步缩小体积, 利于存贮和运 输。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3、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5808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18 CN 204158084 U 1/2 页 2 1.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 包括支撑架管、 以及与支撑架管连接的床体架管, 其特征在 于 : 还包括折叠控制装置, 所述支撑架管包括前支撑架管和后支撑架管, 所述床体架管包括 前床体架管和后床体架管, 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架管、 以及后床体架管相 互铰接 ; 所述折叠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架管、 以及后床体架 管的相互铰接位置处, 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绕其相互铰接处自由旋转, 实现 婴儿床在展开使用状。
4、态与折叠收合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后支撑架管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件、 以及第六连接件 ; 所述前支撑架管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件、 以及第五连接件 ; 所述前床体架管的后端设有第三连接件 ; 所述后床体架管的前端设有第四连接件 ; 所述第一连接件、 第二连接件、 第三连接件、 第四连接件、 第五连接件、 以及第六连接件 由左而右同轴心相互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与所述第 二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环形套接部 ; 所述第六连接件上与所述第五连接件相对的 一侧凸设有与第一。
5、环形套接部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套接部 ; 所述第二连接件、 第三连接件、 第 四连接件、 以及第五连接件为环形件, 并依次套接于第一环形套接部与第二环形套接部之 间实现同轴心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六连接件也为环 形件, 第六连接件的第二环形套接部至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环形套接部之间形成一环形凹 腔 ; 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径向贯穿第一环形套接部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六连接件上 开设有径向贯穿第二环形套接部的第二开口, 所述折叠控制装置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之间并从环形凹腔中径向露出。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床, 其。
6、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与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一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位置处开设有第 一卡锁缺口、 以及第一弧形滑槽 ;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与第一卡锁缺口相对的第二卡锁缺口、 与第二卡锁缺口的上 端连通并沿顺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二卡销滑槽、 以及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相对的第二弧形滑 槽 ; 所述第二卡锁缺口、 第二卡销滑槽、 第二弧形滑槽均轴向贯穿第二连接件, 第二弧形滑 槽的长度较第一弧形滑槽小 ; 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开设有与第二卡锁缺口相对的第三卡锁缺口、 与第三卡锁缺口的上 端连通并与第二卡销滑槽相对的第三卡销滑槽、 以及一左导向柱, 左导向柱凸设于与第二 连接件相对的一侧, 并同时伸入所。
7、述第二弧形滑槽和第一弧形滑槽内, 所述第三卡锁缺口 和第三卡销滑槽均轴向贯穿第三连接件 ; 所述第四连接件上开设有与第三卡锁缺口相对的第四卡锁缺口、 与第四卡锁缺口的上 端连通并沿逆时针方向延伸的第四卡销滑槽、 以及一右导向柱, 右导向柱凸设于与第五连 接件相对的一侧 ; 所述第四卡锁缺口和第四卡销滑槽均轴向贯穿第四连接件 ; 所述第五连接件上开设有与第四卡锁缺口相对的第五卡锁缺口、 与第五卡锁缺口的上 端连通并沿顺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五卡销滑槽 ; 所述第五卡锁缺口和第五卡销滑槽均轴向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58084 U 2 2/2 页 3 穿第五连接件 ; 所述第六连接件上于其。
8、第二开口的上方位置处开设有与第五卡锁缺口相对的第六卡 锁缺口、 以及一与第五卡销滑槽相对的第六滑槽, 所述右导向柱同时伸入第五卡销滑槽和 第六滑槽内, 第六滑槽的长度较第五卡销滑槽小。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折叠控制装置包括按钮、 固设于按钮上并插入第一卡锁缺口、 第二卡锁缺口、 第三卡锁缺口、 第四卡锁缺口、 第五卡 锁缺口和第六卡锁缺口内的卡销、 以及用于使卡销保持卡锁的顶压件 ; 所述按钮设于第一 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并从环形凹腔中径向露出, 径向向外按压所述按钮使按钮克服顶压件 的作用力时, 可带动卡销沿第一卡锁缺口和第六卡锁缺口径向向外移动。
9、, 使卡销脱离所述 第二卡锁缺口、 第三卡锁缺口、 第四卡锁缺口、 以及第五卡锁缺口, 此时, 第一连接件、 第二 连接件、 第三连接件、 第四连接件、 第五连接件、 第六连接件相互解锁并可相对自由旋转实 现折叠收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按钮呈凹字形, 其开口朝 上设置, 设有向上延伸的左侧壁和右侧壁, 左侧壁伸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开口, 右侧壁伸入 第六连接件的第二开口, 而所述第二连接件、 第三连接件、 第四连接件、 以及第五连接件则 位于按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 所述顶压件包括顶压片、 以及顶压弹簧, 所述顶压片设于 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10、, 且其上表面与第二连接件、 第三连接件、 第四连接件、 以及第五连接 件的环形内表面相抵 ; 所述顶压弹簧的一端作用于顶压片的下表面, 另一端作用于按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58084 U 3 1/3 页 4 可折叠的婴儿床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 0002 现有的婴儿床, 通常包括支撑架管、 以及与支撑架管连接的床体架管。 0003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 上述结 构的现有婴儿床, 其收合不便。 发明内容 :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婴儿床收合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11、了一种可折叠 的婴儿床。 0005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 包括支撑架管、 与支撑架管连接的床体架管、 以及折叠控制 装置, 所述支撑架管包括前支撑架管和后支撑架管, 所述床体架管包括前床体架管和后床 体架管, 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架管、 以及后床体架管相互铰接 ; 所述折叠 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架管、 以及后床体架管的相互铰接位置 处, 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绕其相互铰接处自由旋转, 实现婴儿床在展开使用 状态与折叠收合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 000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其支撑架管包括前支撑架管和后支撑架管, 所述床体架管包 括前床体架管。
12、和后床体架管, 所述前支撑架管、 后支撑架管、 前床体架管、 以及后床体架管 相互铰接, 并通过折叠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互定位或绕其相互铰接处自由旋转, 实现婴儿床在展开使用状态与折叠收合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 结构简单、 紧凑, 方便收合, 收合后可进一步缩小体积, 利于存贮和运输。 附图说明 :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 图 1 为。
13、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立体图。 000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一。 0010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二。 0011 图 4 为图 3 的 A 部放大图。 0012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收合状态下的最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 说 明 书 CN 204158084 U 4 2/3 页 5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 如图1、 图2、 图3、 图4所示, 一种可折叠。
14、的婴儿床, 包括支撑架管、 与支撑架管连接 的床体架管、 以及折叠控制装置, 所述支撑架管包括前支撑架管 11 和后支撑架管 12, 所述 床体架管包括前床体架管 21 和后床体架管 22, 所述前支撑架管 11、 后支撑架管 12、 前床体 架管 21、 以及后床体架管 22 相互铰接 ; 所述折叠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前支撑架管 11、 后支撑 架管 12、 前床体架管 21、 以及后床体架管 22 的相互铰接位置处, 用于控制上述各架管的相 互定位或绕其相互铰接处自由旋转, 实现婴儿床在展开使用状态与折叠收合状态之间的自 由切换。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后支撑架管 12 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
15、件 31、 以及第六连接件 36 ; 所 述前支撑架管 11 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件 32、 以及第五连接件 35 ; 所述前床体架管 21 的后 端设有第三连接件33 ; 所述后床体架管22的前端设有第四连接件34 ; 所述第一连接件31、 第二连接件 32、 第三连接件 33、 第四连接件 34、 第五连接件 35、 以及第六连接件 36 由左而 右同轴心相互铰接。结构简单、 紧凑。 0016 再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 31 上与所述第二连接件 32 相对的一侧凸设有第一 环形套接部 311 ; 所述第六连接件 36 上与所述第五连接件 35 相对的一侧凸设有与第一环 形套接部 311 。
16、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套接部 361 ; 所述第二连接件 32、 第三连接件 33、 第四连接 件 34、 以及第五连接件 35 为环形件, 并依次套接于第一环形套接部 311 与第二环形套接部 361 之间实现同轴心铰接。结构简单、 紧凑。 0017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六连接件 36 也为环形件, 第六连接件 36 的第二环形套接部 361 至第一连接件 31 的第一环形套接部 311 之间形成一环形凹腔 4 ; 且所述第一连接件 31 上开设有径向贯穿第一环形套接部 311 的第一开口 312, 所述第六连接件 36 上开设有径向 贯穿第二环形套接部361的第二开口362, 所述折叠控制装置设。
17、于第一开口312和第二开口 362 之间并从环形凹腔 4 中径向露出。结构简单、 紧凑, 折叠控制装置操作方便。 0018 具体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 31 上与第二连接件 32 相对的一侧于所述第一开口 312 的上方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锁缺口313、 以及第一弧形滑槽314 ; 所述第二连接件32上开设 有与第一卡锁缺口313相对的第二卡锁缺口321、 与第二卡锁缺口321的上端连通并沿顺时 针方向延伸的第二卡销滑槽 322、 以及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 314 相对的第二弧形滑槽 323 ; 所述第二卡锁缺口 321、 第二卡销滑槽 322、 第二弧形滑槽 323 均轴向贯穿第二连接件 32, 。
18、第二弧形滑槽323的长度较第一弧形滑槽314小 ; 所述第三连接件33上开设有与第二卡锁 缺口 321 相对的第三卡锁缺口 331、 与第三卡锁缺口 331 的上端连通并与第二卡销滑槽 322 相对的第三卡销滑槽 332、 以及一左导向柱 333, 左导向柱 333 凸设于与第二连接件 32 相对 的一侧, 并同时伸入所述第二弧形滑槽 323 和第一弧形滑槽 314 内, 所述第三卡锁缺口 331 和第三卡销滑槽 332 均轴向贯穿第三连接件 33 ; 所述第四连接件 34 上开设有与第三卡锁 缺口 331 相对的第四卡锁缺口 341、 与第四卡锁缺口 341 的上端连通并沿逆时针方向延伸 的。
19、第四卡销滑槽 342、 以及一右导向柱 343, 右导向柱 343 凸设于与第五连接件 35 相对的一 侧 ; 所述第四卡锁缺口 341 和第四卡销滑槽 342 均轴向贯穿第四连接件 34 ; 所述第五连接 件 35 上开设有与第四卡锁缺口 341 相对的第五卡锁缺口 351、 与第五卡锁缺口 351 的上端 连通并沿顺时针方向延伸的第五卡销滑槽352 ; 所述第五卡锁缺口351和第五卡销滑槽352 说 明 书 CN 204158084 U 5 3/3 页 6 均轴向贯穿第五连接件 35 ; 所述第六连接件 36 上于其第二开口 362 的上方位置处开设有 与第五卡锁缺口351相对的第六卡锁缺。
20、口363、 以及一与第五卡销滑槽352相对的第六滑槽 364, 所述右导向柱 343 同时伸入第五卡销滑槽 352 和第六滑槽 364 内, 第六滑槽 364 的长 度较第五卡销滑槽 351 小。结构简单, 紧凑, 各连接件的相互联动控制方便。 0019 又进一步地, 所述折叠控制装置包括按钮 41、 固设于按钮 41 上并插入第一卡锁缺 口 313、 第二卡锁缺口 321、 第三卡锁缺口 331、 第四卡锁缺口 341、 第五卡锁缺口 351 和第六 卡锁缺口363内的卡销42、 以及用于使卡销42保持卡锁的顶压件 ; 所述按钮41设于第一开 口 312 和第二开口 362 之间并从环形凹腔。
21、 4 中径向露出, 径向向外按压所述按钮 41 使按钮 41克服顶压件的作用力时, 可带动卡销42沿第一卡锁缺口313和第六卡锁缺口363径向向 外移动, 使卡销 42 脱离所述第二卡锁缺口 321、 第三卡锁缺口 331、 第四卡锁缺口 341、 以及 第五卡锁缺口 351, 此时, 第一连接件 31、 第二连接件 32、 第三连接件 33、 第四连接件 34、 第 五连接件35、 第六连接件36相互解锁并可相对自由旋转实现折叠收合。 折叠控制装置结构 简单, 控制方便。 0020 更具体地, 所述按钮 41 呈凹字形, 其开口朝上设置, 设有向上延伸的左侧壁和右 侧壁, 左侧壁伸入第一连接。
22、件 31 的第一开口 312, 右侧壁伸入第六连接件 36 的第二开口 362, 而所述第二连接件 32、 第三连接件 33、 第四连接件 34、 以及第五连接件 35 则位于按钮 41 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 所述顶压件包括顶压片 43、 以及顶压弹簧 44, 所述顶压片 43 设 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 且其上表面与第二连接件 32、 第三连接件 33、 第四连接件 34、 以及 第五连接件 35 的环形内表面相抵 ; 所述顶压弹簧 44 的一端作用于顶压片 43 的下表面, 另 一端作用于按钮 41。结构简单, 控制方便。 0021 再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左右对称。 002。
23、2 本实用新型之婴儿床折叠收合的原理如下 : 0023 需要折叠收合时, 径向向外按压所述按钮 41, 按钮 41 克服顶压弹簧 44 的作用力 带动卡销 42 沿第一卡锁缺口 313 和第六卡锁缺口 363 径向向外移动, 使卡销 42 脱离所述 第二卡锁缺口 321、 第三卡锁缺口 331、 第四卡锁缺口 341、 以及第五卡锁缺口 351, 此时, 第 一连接件 31、 第二连接件 32、 第三连接件 33、 第四连接件 34、 第五连接件 35、 第六连接件 36 相互解锁并可相对自由旋转实现折叠收合, 从而使实现婴儿床在图 1 所示的展开使用状态 与图 5 所示的折叠收合状态之间的自。
24、由切换。 00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 紧凑, 方便收合, 收合后可进一步缩小体积, 利于存 贮和运输。 0025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 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 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 结构等近似、 雷同, 或是对于本实用新 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4158084 U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084 U 7 2/5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084 U 8 3/5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084 U 9 4/5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084 U 10 5/5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084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