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一种清洁装置.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7913207
  • 上传时间:2019-11-22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594.6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1813.3

    申请日:

    20100721

    公开号:

    CN102334961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13/20,A47L13/59

    主分类号:

    A47L13/20,A47L13/59

    申请人:

    上海美迪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怀清

    地址:

    200041 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826弄5号22-3室

    优先权:

    CN20101023181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拖把在使用中需要进行多次清洗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包括:水箱(1),水中辊(10),挤水体(9),清洁环带(6),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两个滚轮(23);第一支撑辊(21)位于水箱(1)下方的前部、与水箱(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22)位于水箱(1)下方的后部、与水箱(1)转动连接;水中辊(10)位于水箱(1)内,其两端与水箱(1)的左、右壁(1-4、1-5)转动连接;水中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或者,水中辊(10)、挤水体(9)圆辊(9-4)设有相互啮合或嵌入的牙齿(10-2、9-3)。有益效果是:清洁中等面积作业区域不需要进行清洗,等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箱(1),水中辊(10),挤水体(9),清洁环带(6),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两个滚轮(23);所述的水箱(1)具有底部(1-1)、前壁(1-2)、后壁(1-3)、左壁(1-4)、右壁(1-5);第一支撑辊(21)位于水箱(1)下方的前部,其与水箱(1)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第一支架(26)与水箱(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22)位于水箱(1)下方的后部,其与水箱(1)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第二支架(25)与水箱(1)转动连接;水中辊(10)位于水箱(1)内,其两端与水箱(1)的左、右壁(1-4、1-5)转动连接;所述的挤水体(9)包括三者:位于中间的圆辊(9-4)、位于前侧的前挤水片(9-1)、位于后侧的后挤水片(9-2);挤水体(9)的三者制造为一体,或者圆辊(9-4)既与前挤水片(9-1)固定连接、又与后挤水片(9-2)固定连接;圆辊(9-4)位于水中辊(10)的上侧,圆辊(9-4)的两端与水箱(1)的左、右壁(1-4、1-5)转动连接;水中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或者,水中辊(10)的朝上表面、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该两表面设有相互啮合或嵌入的牙齿(10-2、9-3);清洁环带(6)所处的位置为:水箱(1)的前上沿口(1-a),水箱(1)的前壁(1-2)和前挤水片(9-1)之间,水中辊(10)的朝下表面,水箱(1)的后壁(1-3)和后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后上沿口(1-b),第二支撑辊(22)的表面,第一支撑辊(21)的表面;两个滚轮(23)设置在水箱(1)下方的后部两侧,并通过滚轮支架(24)与水箱(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22)的最下端高于滚轮(23)的最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水箱(1)的前上沿口(1-a)和后上沿口(1-b)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1)的前壁(1-2)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前条(4),水平前条(4)的位置与前挤水片(9-1)的位置相对应;水箱的后壁(1-3)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后条(4-1),水平后条(4-1)的位置与后挤水片(9-2)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架(26)包括两块支架片,其分别设置在水箱(1)下方前部的两侧;每一支架片上均开设长条形的槽孔(3),槽孔(3)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所述的水箱(1)包括两个安装块(8),每个安装块(8)上开设圆孔,圆孔两侧各开设一个腰孔;所述的第一支撑辊(21),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即:第一支撑辊(21),其身部的直径最大、其居间部位的直径次之、其端部的直径最小;第一支撑辊(21)端部位于安装块(8)的圆孔内、与安装块(8)转动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块(8)的腰孔、实现安装块(8)与支架片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中辊(10)、挤水体(9)的圆辊(9-4),它们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在水中辊(10)中,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10-3)的直径;在圆辊(9-4)中,辊身直径大于端部(9-5)的直径;并且圆辊(9-4)的端部(9-5)直径大于水中辊(10)的端部(10-3)直径;所述的水箱(1)包括两套承座结构,一套设置在水箱(1)的左壁(1-4)上、另一套设置在水箱(1)的右壁(1-5)上;每一套承座结构均包括承座体(2)和盖体(5);所述承座体(2)上开设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与水中辊(10)端部(10-3)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并且与圆辊(9-4)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盖体(5)为矩形块,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9-4)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承座体(2)各与水箱(1)的左壁(1-4)、右壁(1-5)固定连接,或者承座体(2)各与水箱(1)的左壁(1-4)、右壁(1-5)制造为一体;水中辊(10)的端部(10-3)位于承座体(2)凹槽的底部,圆辊(9-4)的端部(9-5)位于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5)固定在承座体(2)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1)包括箱盖;所述的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a.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b.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1)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其另一侧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清洁装置包括把手(12);把手(12)的前端与水箱(1)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拖把通常用于清洁地板、水泥地、车辆船舶通道等,通过拖擦,去除污垢、 尘埃等。现有技术中的拖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若干的不足;比 如,在拖擦较大面积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对拖把清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拖把在使用中需要进行多次清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 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水箱,水中辊,挤水体,清洁环带,第一支撑辊, 第二支撑辊,两个滚轮;

    所述的水箱具有底部、前壁、后壁、左壁、右壁;

    第一支撑辊位于水箱下方的前部,其与水箱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第一 支架与水箱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位于水箱下方的后部,其与水箱转动连接或 者其两端通过第二支架与水箱转动连接;水中辊位于水箱内,其两端与水箱的 左、右壁转动连接;

    所述的挤水体包括三者:位于中间的圆辊、位于前侧的前挤水片、位于后 侧的后挤水片;挤水体的三者制造为一体,或者圆辊既与前挤水片固定连接、 又与后挤水片固定连接;

    圆辊位于水中辊的上侧,圆辊的两端与水箱的左、右壁转动连接;

    水中辊和圆辊摩擦接触;或者,水中辊的朝上表面、挤水体圆辊的朝下表 面,该两表面设有相互啮合或嵌入的牙齿;

    清洁环带所处的位置为:水箱的前上沿口,水箱的前壁和前挤水片之间, 水中辊的朝下表面,水箱的后壁和后挤水片之间,水箱的后上沿口,第二支撑 辊的表面,第一支撑辊的表面;

    两个滚轮设置在水箱下方的后部两侧,并通过滚轮支架与水箱转动连接; 第二支撑辊的最下端高于滚轮的最下端。

    2.水箱的前上沿口和后上沿口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的前壁设有向内 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前条,水平前条的位置与前挤水片的位置相对应; 水箱的后壁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后条,水平后条的位置与后 挤水片的位置相对应。

    3.所述的第一支架包括两块支架片,其分别设置在水箱下方前部的两侧; 每一支架片上均开设长条形的槽孔,槽孔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

    所述的水箱包括两个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开设圆孔,圆孔两侧各开设一 个腰孔;

    所述的第一支撑辊,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即:第一支撑辊, 其身部的直径最大、其居间部位的直径次之、其端部的直径最小;第一支撑辊 端部位于安装块的圆孔内、与安装块转动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块的腰孔、实现 安装块与支架片的固定连接。

    4.所述的水中辊、挤水体的圆辊,它们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 即:在水中辊中,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在圆辊中,辊身直径大于端部 的直径;并且圆辊的端部直径大于水中辊的端部直径;

    所述的水箱包括两套承座结构,一套设置在水箱的左壁上、另一套设置在 水箱的右壁上;

    每一套承座结构均包括承座体和盖体;所述承座体上开设竖直的凹槽,凹 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与水中辊端部 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 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并且与圆辊端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盖体为矩形块,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端 部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承座体各与水箱的左壁、右壁固定连接,或者承座体各与水箱的左壁、右 壁制造为一体;水中辊的端部位于承座体凹槽的底部,圆辊的端部位于凹槽上 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固定在承座体的上侧。

    5.所述的水箱包括箱盖;所述的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

    a.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 构;

    b.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其另 一侧和水箱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6.所述的清洁装置包括把手;把手的前端与水箱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装置在使用中,清洁环带作正方向或反方向 的循环运动,位于水箱底部的清洁环带拖擦、粘连污垢,位于水箱内的清洁环 带在水中得到清洗;只在拖擦工作完成后才进行彻底清洗,而在拖擦进行的过 程中,清洁中等面积作业区域不需要进行清洗,清洗大面积作业区域可以大大 降低清洗的频率。

    发明装置中的挤水片,可以使水箱外的清洁环带保持半干湿的状态,避免 清洁后的干净区域过于潮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箱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图2的C-C向剖视图;

    图8是局部的立体示意图,表达了水箱左壁上的承座体情况;

    图9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水箱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安装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是图11的E-E向剖视图;

    图15是图11的F-F向剖视图;

    图16是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17是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18是水中辊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是多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本图中的多个零部件具体为:水 箱左壁、承座体、盖体、挤水体圆辊的端部、水中辊的端部;

    图20是第一支撑辊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第二支撑辊的立体示意图;

    图22是装有把手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之一;

    图23是图22的局部俯视图;

    图24是装有把手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之二;

    图25是图24的局部俯视图;

    图26是本发明装置向左推动时,清洁环带、水中辊和挤水体的动作关系 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装置向右推动时,清洁环带、水中辊和挤水体的动作关系 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水箱;1-1.底部;1-2.前壁;1-3.后壁;1-4.左壁;1-5.右壁;1-a. 前上沿口;1-b.后上沿口;2.承座体;2-1.承座体;3.槽孔;4.水平前条;4-1. 水平后条;5.盖体;6.清洁环带;8.安装块;9.挤水体;9-1.前挤水片;9-2. 后挤水片;9-3.牙齿;9-4.圆辊;9-5.端部;10.水中辊;10-2.牙齿;10-3. 端部;11.水;12.把手;21.第一支撑辊;22.第二支撑辊;23.滚轮;23a.滚 轮;24.滚轮支架;24a.滚轮支架;25.第二支架;25a.第二支架;26.第一支 架;26a.第一支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装置作总体的说明和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清洁装置包括:水箱1,水中辊10,挤水体9,清 洁环带6,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两个滚轮23。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中的水箱1具有底部1-1、前壁1-2、后壁1-3、 左壁1-4、右壁1-5。

    第一支撑辊21位于水箱1下方的前部,其与水箱1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 通过第一支架26与水箱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22位于水箱1下方的后部, 其与水箱1转动连接或者其两端通过第二支架25与水箱1转动连接;水中辊 10位于水箱1内,其两端与水箱1的左、右壁1-4、1-5转动连接。

    挤水体9包括三者:位于中间的圆辊9-4、位于前侧的前挤水片9-1、位 于后侧的后挤水片9-2。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时,上述挤水体9中的三者可以制 造为一体,也可以将三者分别独立制造出来,然后使圆辊9-4与前挤水片9-1 固定连接、使圆辊9-4与后挤水片9-2固定连接。现以图16和图17为例,给 出两种具体的挤水体9样式,以便阅读者理解;图16是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 之一;图17是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对于上面文字中所谓三者“制造为一体”,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先设计、 制造一副注塑模具,然后将注塑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由注塑机注塑制造挤水 体9,由注塑机一次性的制造出挤水体9,即从注塑机上下来的挤水体9如图 9所示,由位于中间的圆辊9-4、位于前侧的前挤水片9-1、位于后侧的后挤 水片9-2构成,该三者连接成一体。

    圆辊9-4位于水中辊10的上侧,圆辊9-4的两端与水箱1的左、右壁1-4、 1-5转动连接。

    水中辊10转动带动圆辊9-4转动,为了实现这一转动关系,可以选择以 下两种方案中的任何一种:第一种,水中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第二种, 水中辊10的朝上表面、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该两表面设有相互啮 合或嵌入的牙齿10-2、9-3。对于以上的转动关系,后面还有进一步的详细、 深入的介绍和说明。

    如图13所示,清洁环带6所处的位置为:水箱1的前上沿口1-a,水箱1 的前壁1-2和前挤水片9-1之间,水中辊10的朝下表面,水箱1的后壁1-3 和后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后上沿口1-b,第二支撑辊22的表面,第一 支撑辊21的表面;两个滚轮23设置在水箱1下方的后部两侧,并通过滚轮支 架24与水箱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22的最下端高于滚轮23的最下端。

    上面对本发明装置作了总体的说明和介绍;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个进一 步作说明和介绍。

    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5、图10以及其他图理解:水箱1的前上沿口1-a和后上沿口1-b 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结合图5以及图理解水箱1的前壁1-2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 水平前条4,水平前条4的位置与前挤水片9-1的位置相对应;水箱的后壁1-3 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后条4-1,水平后条4-1的位置与后挤 水片9-2的位置相对应。

    在以上的描述中,水平条相对不动,挤水片作向前或向后的移动,从而使 夹在两者之间的清洁环带6挤干水份。关于清洁环带6挤干水份的问题,实施 例中还有进一步详细深入的介绍和说明。

    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26包括两块支架片,其分别设置在水箱1下方前 部的两侧;每一支架片上均开设长条形的槽孔3,槽孔3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

    水箱1包括两个安装块8;如图12所示,每个安装块8上开设圆孔,圆 孔两侧各开设一个腰孔。

    如图20所示,第一支撑辊21,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即: 第一支撑辊21,其身部的直径最大、其居间部位的直径次之、其端部的直径 最小。

    如图11所示,第一支撑辊21端部位于安装块8的圆孔内、与安装块8 转动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块8的腰孔、实现安装块8与支架片的固定连接。

    支架片上的槽孔3、安装块8上的腰孔,该两类孔可以使:第一支撑辊21 的位置作上下调整,实现清洁环带6张力大小合适。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如图16、图18所示,水中辊10、挤水体9的圆辊9-4,它们的两头均设 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在水中辊10中,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10-3的直 径;在圆辊9-4中,辊身直径大于端部9-5的直径;并且圆辊9-4的端部9-5 直径大于水中辊10的端部10-3直径。

    水箱1包括两套承座结构,一套设置在水箱1的左壁1-4上、另一套设置 在水箱1的右壁1-5上。

    每一套承座结构均包括承座体2和盖体5。如图8所示,承座体2上开设 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 且与水中辊10端部10-3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 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并且与圆辊9-4 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如图9所示,盖体5为矩形块,其朝下部位为镂空的半圆,镂空半圆的直 径尺寸与圆辊9-4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

    承座体2有两个,一个与水箱1的左壁1-4固定连接、一个与水箱1右壁 1-5固定连接;或者承座体2各与水箱1的左壁1-4、右壁1-5制造为一体。

    水中辊10的端部10-3位于承座体2凹槽的底部,圆辊9-4的端部9-5 位于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5固定在承座体2的上侧,如图19所示。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水箱1包括箱盖。有了箱盖,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就可以基本防止水箱1 内的水晃动出来。

    所述的箱盖为以下二者中的任意一者:

    a.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 结构。本箱盖的使用说明如下。

    在使用本发明装置进行清洁前,先拨动、松开卡扣,整体取下箱盖,注入 自来水至箱高的三分之二;然后装上箱盖,拨动、卡紧卡扣;随后就可以进行 清洁卫生工作。清洁卫生工作结束后,拨动、松开卡扣,再整体取下箱盖,倒 出脏水,注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清洗。

    b.所述的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1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接,其 另一侧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本箱盖的使用说明如下。

    在使用本发明装置进行清洁前,先拨动、松开卡扣,转动打开箱盖、使水 箱1的顶部敞开;然后注入自来水至箱高的三分之二;随后转动合上箱盖,拨 动、卡紧卡扣;接着就可以进行清洁卫生工作了。清洁卫生工作结束后,拨动、 松开卡扣,再转动打开箱盖,倒出脏水,注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清洗。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清洁装置包括把手12;把手12的前端与水箱1固定连接。

    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例子,对于本发明是小型装置的,可以安装如图22、图23所示把 手。图22是装有把手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图23是图22的局部俯视图。

    第二个例子,对于本发明是大型装置的,可以安装如图24、图25所示把 手。图24是装有把手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图25是图24的局部俯视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包括:水箱1,水中辊10,挤水体9,清洁环带6, 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两个滚轮23。以下分别予以说明。

    一、对水箱1进行描述和说明。

    水箱1具有底部1-1、前壁1-2、后壁1-3、左壁1-4、右壁1-5、第一支 架26、第二支架25,如图1至图7所示。

    水箱1的前上沿口1-a和后上沿口1-b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1的前 壁1-2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前条4,水平前条4的位置与前 挤水片9-1的位置相对应;水箱的后壁1-3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 水平后条4-1,水平后条4-1的位置与后挤水片9-2的位置相对应。以上文字 可以结合图5和图10进行理解。

    第一支架26包括两块支架片,其分别设置在水箱1下方前部的两侧;每 一支架片上均开设长条形的槽孔3,槽孔3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所述的水箱 1包括两个安装块8,每个安装块8上开设圆孔,圆孔两侧各开设一个腰孔; 以上文字可以结合图5和图10进行理解。

    水箱1还具有箱盖、把手12,把手12的前端与水箱1固定连接。关于把 手12,现提出两种具体的样式,一种如图22、图23所示;图22是装有把手 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之一;图23是图22的局部俯视图。还有一种如图24、 图25所示;图24是装有把手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之二;图25是图24的局部 俯视图。

    二、对挤水体9和水中辊10进行描述和说明。

    a.挤水体9。

    如图16所示,图16是挤水体的立体示意图,挤水体9包括三者:位于中 间的圆辊9-4、位于前侧的前挤水片9-1、位于后侧的后挤水片9-2。挤水体9 的三者可以制造为一体;也可以是圆辊9-4既与前挤水片9-1固定连接、又与 后挤水片9-2固定连接。圆辊9-4的朝下表面设有牙齿9-3;圆辊9-4的两头 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在圆辊9-4中,辊身直径大于端部9-5的直径。 通过承座体2和盖体5,圆辊9-4的两端与水箱1的左、右壁1-4、1-5转动 连接。

    b.水中辊10。

    如图18所示图18是水中辊的立体示意图,水中辊10的朝上表面设有牙 齿10-2。水中辊10的两头均设置为具有台阶形的轴肩,即在水中辊10中, 辊身的直径大于端部10-3的直径。

    c.挤水体9和水中辊10的相互关系。

    圆辊9-4位于水中辊10的上侧;水中辊10朝上表面的牙齿10-2,挤水 体9圆辊9-4朝下表面的牙齿10-2,它们相互啮合或嵌入;圆辊9-4端部9-5 的直径大于水中辊10端部10-3的直径。

    三、对承座体2和盖体5进行描述和说明。

    水箱1包括两套承座结构,一套设置在水箱1的左壁1-4上、另一套设置 在水箱1的右壁1-5上。

    每一套承座结构均包括承座体2和盖体5。如图8所示,承座体2上开设 竖直的凹槽,凹槽的槽底为半圆,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凹槽的宽度尺寸一致、并 且与水中辊10端部10-3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凹槽的上部对外连通、并 被镂空为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大于凹槽的宽度尺寸、并且与圆辊9-4 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如图9所示,盖体5为矩形块,其朝下部 位为镂空的半圆,镂空半圆的直径尺寸与圆辊9-4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 动配合。

    水中辊10的端部10-3位于承座体2凹槽的底部,圆辊9-4的端部9-5 位于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5固定在承座体2的上侧。

    上述所谓“形成转动配合”,现说明如下:

    a.凹槽的宽度尺寸不能太小,如果太小,则水中辊10的端部10-3被卡死、 无法灵活转动,甚至无法放入;还有,凹槽的宽度尺寸也不能太大,如果太大 的话,水中辊10的端部10-3将发生晃动,无法稳定转动,并且水中辊10在 空间的位置也不能很好的确定。

    b.承座体2凹槽的上部镂空半圆,盖体5朝下部位的镂空半圆,该两个镂 空半圆合起来构成一个圆孔,即合成构成圆孔,该合成构成得圆孔、其与圆辊 端部9-5的直径尺寸形成转动配合,该合成构成的圆孔不能太小,如果太小, 圆辊9-4的端部9-5将被卡死、无法灵活转动;但该合成构成的圆孔也不能太 大,如果太大,圆辊9-4的端部9-5将发生晃动,无法稳定转动,并且圆辊 9-4在空间的位置也不能很好的确定。

    四、对第一支撑辊21进行描述和说明。

    如图20所示,第一支撑辊21,其每一头均设有两个台阶形的轴肩,即: 第一支撑辊21,其身部的直径最大、其居间部位的直径次之、其端部的直径 最小。

    如图11等所示,第一支撑辊21端部位于安装块8的圆孔内、与安装块8 转动连接;螺钉穿过安装块8的腰孔、实现安装块8与支架片的固定连接;即 第一支撑辊21位于水箱1下方的前部,其两端通过第一支架26与水箱1转动 连接。

    上述图中省略未画螺钉。

    五、对第二支撑辊22进行描述和说明。

    如图11等等所示,第二支撑辊22位于水箱1下方的后部,其两端通过第 二支架25与水箱1转动连接。

    六、对清洁环带6进行描述和说明。

    如图11、图13等图所示,清洁环带6所处的位置为:水箱1的前上沿口 1-a,水箱1的前壁1-2和前挤水片9-1之间,水中辊10的朝下表面,水箱1 的后壁1-3和后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后上沿口1-b,第二支撑辊22的 表面,第一支撑辊21的表面。

    七、对滚轮23进行描述和说明。

    如图11以及其他图所示,两个滚轮23设置在水箱1下方的后部两侧,并 通过滚轮支架24与水箱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辊22的最下端高于滚轮23的 最下端。

    八、本实施例中,水箱1上设有箱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采用塑料为原料、进行一体化的方式制造水箱1;该水箱1 如图1至图10所示。图1是水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 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后视图;图5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6是图2 的B-B向剖视图;图7是图2的C-C向剖视图;图8是局部的立体示意图,表 达了水箱左壁上的承座体情况;图9是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水箱的局 部立体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水箱1,它具有底部1-1、前壁1-2、后壁1-3、左壁1-4、 右壁1-5、第一支架26、第二支架25、承座体2。

    水箱1的前上沿口1-a和后上沿口1-b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水箱1的前 壁1-2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水平前条4,水平前条4的位置与前 挤水片9-1的位置相对应;水箱的后壁1-3设有向内突起、突起表面为弧形的 水平后条4-1,水平后条4-1的位置与后挤水片9-2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支架26包括两块支架片,其分别设置在水箱1下方前部的两侧;每 一支架片上均开设长条形的槽孔3,槽孔3朝下的一端对外连通。

    两个承座结构,一个在水箱1的左壁1-4上、另一个在水箱1的右壁1-5 上。

    上述“采用塑料原料、进行一体化的方式制造水箱1”,其具体来讲,先 设计、制造一副注塑模具,然后将注塑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由注塑机注塑制 造出水箱1,从注塑机上下来的水箱1已经具有底部1-1、前壁1-2、后壁1-3、 左壁1-4、右壁1-5、第一支架26、第二支架25、承座体2。使用本方法制造 出来的水箱1可以保证不会漏水。

    在生产、装配本发明装置时,水中辊10的端部9-5位于承座体凹槽的底 部;圆辊9-4的端部9-5位于承座体凹槽上部镂空的半圆处;盖体5固定在承 座体2的上侧,如图19所示。上述技术方案或者讲技术措施,其好处是:1. 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方案存在漏水问题,而本技术方案不可能在承座体所在之处 出现漏水;2.常用的技术方案需要提供四个轴承水中辊10的端部10-3、圆辊 9-4的端部9-5各用两个,而本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轴承,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3.本发明装配方便。

    实施例三

    采用橡胶或塑料为原料,制造清洁环带6,制造出来的清洁环带6,作为 一个单独存在、未安装到装置上之前,呈现为圆环形,没有接缝。

    在本发明中,清洁环带6所处的位置为:水箱1的前上沿口1-a,水箱1 的前壁1-2和前挤水片9-1之间,水中辊10的朝下表面,水箱1的后壁1-3 和后挤水片9-2之间,水箱1的后上沿口1-b,第二支撑辊22的表面,第一 支撑辊21的表面。上述位置如图11和图13所示。

    实施例四

    水中辊10和挤水体9的动作关系为:在清洁拖擦的时候,清洁环带6转 动→带动水中辊10转动→带动挤水体9的圆辊9-4转动→使得挤水片 向水箱1左壁或右壁转动→挤水片挤压清洁环带6、挤干清洁环带6上的水 份。

    进一步的技术分析如下,并且分两种情况予以分别描述。阅读者可以参见 图26和图27进行理解。

    第一种情况:水中辊10和圆辊9-4摩擦接触。1.当挤水片未与清洁环带 6接触时,清洁环带6转动→带动水中辊10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挤水 体9的圆辊9-4转动,从而使挤水片与清洁环带6接触;当挤水片与清洁环带 6之间的压迫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2.圆辊9-4无法 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水中辊10可以是停止转动、水中辊10也可以是继续转 动、并与圆辊9-4发生滑动。3.在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清洁环 带6在水中辊10上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或者清洁环带6带动水中10继续转 动;另外,清洁环带6在挤水片与水平条之间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

    第二种情况:水中辊10的朝上表面和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均设 有牙齿,并且水中辊10的牙齿10-2和圆辊9-4的牙齿9-3相互啮合或嵌入。 1.当挤水片未与清洁环带6接触时,清洁环带6转动→带动水中辊10转动 →通过牙齿、带动挤水体9的圆辊9-4转动,从而使挤水片与清洁环带6接 触;当挤水片清洁环带6、水平条三者之间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圆辊9-4 无法进一步转动。2.由于圆辊9-4无法进一步转动,致使水中辊10也无法进 一步转动。3.在圆辊9-4和水中辊10均无法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清洁环带 6在水中辊10上进行有摩擦力的滑动,清洁环带6在挤水片与水平条之间进 行有摩擦力的滑动。

    实施例五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前,可以对清洁环带6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其方法是将 安装块8上的螺钉松开,将清洁环带6的张紧度调节至合适程度时再拧紧螺钉、 固定。以上描述可参见图11进行理解,图11中省略未画螺钉。

    然后再将自来水放入水箱1中,水高约为水箱1高度的三分之二。

    接着使用如图22、图23所示的发明清洁装置,清洁场地。图22是装有 把手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之一;图23是图22的局部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水中辊10的朝上表面、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均 没有牙齿。水中辊10的朝上表面、挤水体9圆辊9-4的朝下表面设置为摩擦 接触。

    当发明清洁装置向前推动时,清洁环带6作正方向循环转动,如图26所 示,此时水中辊10也被清洁环带6摩擦带动、作转动。由于清洁环带6作正 方向循环转动,地面的污垢被清洁环带6粘连、并被带进水箱1,污垢在箱内 的水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清洁环带6部位朝上运动、并在前挤水片9-1和水 箱1的水平前条4的压迫下,挤干了水份,随后该挤干的清洁环带6部位越过 水箱1的前上沿口1-a,向下运动继续作清洁卫生作业。

    当发明清洁装置向后拉动时,清洁环带6作反方向循环转动,如图27所 示。清洁环带6作反方向循环转动,地面的污垢被清洁环带6粘连、并被带进 水箱1,污垢在箱内的水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清洁环带6部位朝上运动、并 在后挤水片9-2和水箱1的水平后条4-1的压迫下,挤干了水份,随后该挤干 的清洁环带6部位越过水箱1的后上沿口1-b,向下运动继续作清洁卫生作业。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清洁装置中的水箱1,还具有箱盖。下面对两种箱 盖分别予以介绍。

    1.第一种箱盖:箱盖呈平板状,在平板的边缘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 置卡扣结构。

    在拖擦场地前,整体取下箱盖,将自来水注入水箱1内,再合上箱盖进行 场地拖擦;拖擦完毕后,整体取下箱盖并将水箱1内的脏水倾倒出来,然后放 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清洗。取下箱盖和安装箱盖是使用者通过拨动卡扣结构来 实现的。

    2.第二种箱盖:箱盖呈平板状,其一侧与水箱1朝上的边缘设置为转动连 接,其另一侧和水箱1朝上的边缘对应设置卡扣结构。

    在拖擦场地前,拨动卡扣结构,使该处的箱盖、水箱1分离,然后向上转 动箱盖,使得水箱1向上敞开;将自来水注入水箱1内;再向下转动箱盖,并 拨动卡扣结构,使箱盖、水箱1扣合;接着进行场地拖擦;拖擦完毕后,拨动 卡扣结构,使该处的箱盖、水箱1分离;向上转动箱盖,使得水箱1向上敞开, 将水箱1内的脏水倾倒出来,然后放入干净的自来水进行清洗。

    关 键  词:
    一种 清洁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清洁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132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