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枕头.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7911355
  • 上传时间:2019-11-2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1.1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34552.1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号:

    CN203987241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9/10,A61F5/045

    主分类号:

    A47G9/10,A61F5/045

    申请人:

    曹亚飞

    发明人:

    曹亚飞,曹沐,李仕斌,曾照峥

    地址: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华路1号

    优先权:

    CN201420334552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何青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枕头,该枕头包括颈枕部和头枕部,颈枕部的外形与颈椎生理曲度相适应;头枕部与颈枕部连接,头枕部和颈枕部的夹角角度可调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枕头能够调节颈椎曲度,适用于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颈椎病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包括:颈枕部,所述颈枕部的外形与颈椎生理曲度相适应;头枕部,与所述颈枕部连接,所述头枕部和所述颈枕部的夹角角度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部设有高度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颈枕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包括头枕主部和位于所述头枕主部两侧的头枕侧部,所述头枕侧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头枕主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侧部比所述头枕主部高1-2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主部与所述头枕侧部通过过渡区平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头部按压所述头枕部的力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上还设有语音装置,所述语音装置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内还设有数据收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内还设有远程连接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连接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远程医疗端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颈椎保 健与治疗为一体的枕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呈现快速的上升和年轻化趋 势,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人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工 作和生活。由于颈椎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限性疾病,颈椎病的 保健和非手术治疗占据重要的地位。又由于它与不良坐姿和睡姿有关, 所以,在颈椎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人们逐渐认识到枕头的重要性。

    为适应这种保健和治疗的需要,设计师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枕头,虽 然满足了一些需求,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理 由如下: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椎常常处于屈曲的一种承 受应力的异常体位。早期容易颈部肌肉劳损,随着病情发展就会出现椎 间盘向后移位、突出,脊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最后脊椎退 变,压迫血管、神经造成各种临床症状。所以,颈椎病治疗的关键就是 纠正异常的颈椎曲度、复位突出间盘、锻炼颈部肌肉,从而达到长期维 持健康颈椎的目的。

    目前市售的众多保健枕在设计理念上,只考虑到要维持颈椎生理曲 度,没有考虑到颈椎病不同的分型和不同的治疗阶段需要维持不同的颈 椎曲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枕头不能调节颈 椎曲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枕头,该枕头包括颈枕部和头枕部,颈枕部的外形与颈椎生理曲度相适 应;头枕部与颈枕部连接,头枕部和颈枕部的夹角角度可调节。

    其中,颈枕部设有高度调节装置以调节颈枕部的高度。

    其中,头枕部包括头枕主部和位于头枕主部两侧的头枕侧部,头枕 侧部的高度高于头枕主部。

    其中,头枕侧部比头枕主部高1-2cm。

    其中,头枕主部与头枕侧部通过过渡区平滑过渡连接。

    其中,头枕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头部按压头枕部的 力量。

    其中,头枕部上还设有语音装置,语音装置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其中,枕头内还设有数据收集装置。

    其中,枕头内还设有远程连接装置。

    其中,远程连接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远程医疗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枕头分为颈枕部和头枕部,颈枕部外形与颈椎 生理曲度相适应,头枕部与颈枕部的夹角角度可调节使得枕头能够调节 颈椎曲度,适用于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颈椎病的治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枕头的高度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枕头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 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 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 施例的枕头主要用于保健与治疗颈椎,枕头包括颈枕部101和头枕部 201。

    颈枕部101的外形与颈椎生理曲度相适应,具体而言,颈枕部101 的外形与正常状态下的颈椎生理曲度相适应,进行弧形平滑过渡。本实 施例的颈枕部101还具有高度可调节功能,以起到向上支撑颈椎并恢复 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

    请结合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的枕头的高度调节装置一实施例 的原理示意图。如图示中,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02、弧形块103、 齿轮104、齿条105、马达106以及横杆107。

    底座102为高度调节装置提供支撑,弧形块103用于提供适应正常 颈椎所需之生理曲度,齿轮104和齿条105在工作时互相啮合,马达106 提供驱动力以使得齿轮104和齿条105啮合,横杆107优选为弹性材料。 其中,在高度调节装置内部还设有与齿轮连接的升降杆(图未示),在 马达106的带动下,齿轮104和齿条105互相啮合并形成齿轮副,在齿 轮副的作用下,弧形块103以及横杆107进行升降,使得颈枕部101高 度得到调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颈枕部101内部设置多根电控支撑 伸缩杆,通过电控模块使得电控支撑伸缩杆得以伸缩,进而实现颈枕部 101的高度调节。值得说明的是,实现颈枕部101高度调节的方式具有 多种,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的高度调节装置不 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如图3箭头所示 方向的高度调节。

    头枕部201与颈枕部101连接,头枕部201包括头枕主部202和位 于头枕主部202两侧的头枕侧部203,头枕主部202与头枕侧部203通 过过渡区204平滑过渡连接,头枕侧部203的高度高于头枕主部202,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头枕侧部203比头枕主部202高1-2cm。当然,在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将头枕侧部203设置比头枕主部202高,可使得使用者在侧卧时可 以支撑头部,睡姿感到舒适。在本实施例中,头枕侧部203的高度优选 与颈枕部101相同。

    本实施例的头枕部201和颈枕部101的夹角角度可调节(如图3所 示方向),比如可在头枕部201远离颈枕部101的一端设置一个升降装 置,通过升降装置的升降达到改变头枕部201和颈枕部101的夹角角度, 当然,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头枕部201和颈枕部101的夹角角度调节, 不难理解,只要属于头枕部201和颈枕部101的夹角角度可调节的发明 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通过头枕部201和颈枕部101的 夹角角度可调节的设置,能够调节颈椎曲度,适用于不同类型及不同阶 段颈椎病的治疗。

    优选地,头枕部201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图未示)和语音装置(图 未示),语音装置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头部按 压头枕部201的力量。因为头枕部201和颈枕部101的夹角角度可调节, 使用者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枕头进行颈项肌功能锻炼,并且在锻炼的过 程中,还可通过语音装置进行语音指导,颈项肌功能锻炼对维持颈椎的 生理曲度、预防颈椎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劳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在语音装置的指导下,使用者做颈部后伸动作(头部压在头枕部201上), 压力感受器可感应使用者头部后压的力量,从而根据力量通过对使用者 进行语音指导。在颈枕部101缓慢上升恢复颈椎曲度及颈椎肌肉锻炼过 程中,头部向下,由于重力作用,还会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对于颈椎病 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枕头内还设有数据收集装置和远程连接装 置,数据收集装置用来收集使用者每天使用或者锻炼情况的具体数据, 比如使用者每天使用6、7或者8个小时,锻炼30、40或者50分钟, 将这些数据收集并保存起来。远程连接装置用来与远程医疗端连接,通 过远程连接装置与远程医疗端通信,远程医疗端可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 医疗服务,了解枕头在使用者颈椎保健及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导使 用者使用,也可以为医生提供病人追踪随访的数据,提供医学研究的资 料。在本实施例中,远程连接装置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远程医 疗端连接,比如可通过蓝牙或wifi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头枕部与颈枕部的夹角角度可调节,从而使得枕头能够维持 不同的颈椎曲度以满足颈椎病不同的病理分型和不同的治疗阶段的治 疗需要;

    2.颈枕部的高度可调节使得,枕头有助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和恢 复;

    3.头枕部的压力感受器和语音装置能够督促和指导病人进行颈项 肌功能锻炼,对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预防颈椎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 劳损具有重要作用;

    4.数据收集装置和远程连接装置能够为使用者收集使用数据并提供 远程医疗服务,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 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 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枕头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枕头.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113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