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尼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阻尼机构.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346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 CN 203693467 U (21)申请号 201420033421.X (22)申请日 2014.01.20 A47K 13/12(2006.01) A47K 13/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秀琴 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元光南路 19 号宏业楼 908 室 (72)发明人 李秀琴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包括轴 套、 转轴、 端盖和阻尼油, 所述端盖装在轴套上端 面, 转轴的一端穿过端盖并伸出轴套外。
2、, 转轴的另 一端枢接于轴套内, 后与轴套内之间形成密封腔, 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阻尼油, 所述转轴、 单向片 将密封腔主要分成背压腔和受压腔, 所述端盖和 位于密封腔内转轴之间设有调节环, 轴套和转轴 相对转动带动调节环上下活动, 具有高度调节功 能 , 并内置有调节装置, 实现不同扭力值调整, 本 实用新型可解决阻尼机构焊接时, 因制造精度而 影响阻尼下落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大大降低阻尼 机构生产难度, 提高产品合格率, 同时可方便的改 变阻尼机构的扭力值, 提供了一种质量稳定, 易于 生产, 结构简单的新型阻尼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8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3467 U CN 203693467 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包括轴套、 转轴、 端盖和阻尼油, 所述端盖装在轴套上端面, 所述 转轴的一端穿过端盖并伸出轴套外, 转轴的另一端枢接于轴套内, 后与轴套内之间形成密 封腔, 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阻尼油,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轴套的内壁至少设有一分隔筋条, 所 述位于密封腔内转轴的轴体上设有至少一条凸筋, 所述凸筋上套装有单向片, 所述凸筋、 单 向片和分隔筋条将密封腔主要分成背压腔和受压腔, 。
4、所述端盖和位于密封腔内转轴之间设 有调节环, 所述轴套和转轴相对转动带动调节环上下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轴上设有定位轴肩, 所述 调节环位于定位轴肩和端盖之间, 所述调节环的端面上至少设有第一斜面构件 , 所述定位 轴肩上设有与第一斜面构件对应靠接的第二斜面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向片上设有凹腔, 所 述凹腔和凸筋对应活动靠接, 所述凹腔具有位于背压腔中的第一侧面和位于受压腔中的第 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过油开槽, 所述凸筋设有与第一过油开槽位置对应的第 二过油开槽。 4。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凹腔的第一侧面与第一过 油开槽的交接处内沿设有过油倒角, 所述凸筋具有与第一侧面相靠接配合的第一接触面, 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过油开槽的交接处外沿也对应设有过油倒角, 所述凹腔的第二侧面 上设有调节过油间隙的导流槽。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轴的凸筋连接处设有径 向通槽, 所述转轴位于端盖外的另一末端面开设有轴向孔, 所述轴向孔和径向通槽联通 ; 所 述轴向孔内置有调节装置, 实现径向通槽和轴向孔之间过油间隙大小调节。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调。
6、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和螺 丝, 所述调节装置于轴向孔内, 调节杆上设有密封件, 所述螺丝置于调节杆上端。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调节环上设有摩擦件。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阻尼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调节环替换为设置在转轴 上的第一斜面部件和设置在单向片上端面的第二斜面部件, 所述第一斜面部件和第二斜面 部件对应靠接 , 所述轴套和转轴相对转动带动单向片上下活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93467 U 2 1/5 页 3 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的。
7、阻尼机构在高度上的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 通过制造设备来控制 精度, 制造难度高, 当零件高度高于设计尺寸时慢落时间少, 当高度少于设计尺寸时转轴转 动会卡涩, 慢落时间无法管控, 对生产的产能也影响很大, 通过我们具有斜面式的全新调节 环结构来实现慢落, 可以补偿零件制造高度上误差, 提高产品合格, 实现阻尼机构外壳上下 焊接 ; 同时现有机构慢落时间调节是靠底部螺丝来调节过油间隙, 易产生漏油现象 , 结构 复杂, 同时装完后还要一个个调好慢落时间, 生产效率低下, 而我们新结构采用在单向片上 增加调节过油间隙导流槽的设计, 简化了调节阻尼力值的结构, 稳定产品慢落时间, 大大提 高生产效率。
8、, 通过新技术平台将可以解决现旧阻尼机构生产难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涉及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其使 用具有高度调整的调节环结合过油间隙调节结构, 解决了因零件加工精度造成装配难的问 题, 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慢落时间精度, 满足产品更人性化的要求。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新型阻尼机构, 包括轴套、 转轴、 端盖和阻尼油, 所述端盖装在轴套上端面, 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端盖并伸出轴套外, 转轴的另一端枢接于轴套内, 后与轴套内之间形成密封腔, 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阻尼油, 所 述轴套的。
9、内壁至少设有一分隔筋条, 所述位于密封腔内转轴的轴体上设有至少一条凸筋, 所述凸筋上套装有单向片, 所述凸筋、 单向片和分隔筋条将密封腔主要分成背压腔和受压 腔, 所述端盖和位于密封腔内转轴之间设有调节环, 所述轴套和转轴相对转动带动调节环 上下活动。 从而实现补偿端盖和转轴因加工出现的高度上误差, 降低零件的加工高要求, 提 高了产品机构的整体装配及使用精度。 0005 优选的, 所述转轴上设有定位轴肩, 所述调节环位于定位轴肩和端盖之间, 所述调 节环的端面上至少设有第一斜面构件 , 所述定位轴肩上设有与第一斜面构件对应靠接的 第二斜面构件。 0006 优选的, 所述单向片上设有凹腔, 所。
10、述凹腔和凸筋对应活动靠接, 所述凹腔具有位 于背压腔中的第一侧面和位于受压腔中的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过油开槽, 所述凸筋设有与第一过油开槽位置对应的第二过油开槽。 0007 优选的, 所述凹腔的第一侧面与第一过油开槽的交接处内沿设有过油倒角, 所述 凸筋具有与第一侧面相靠接配合的第一接触面, 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过油开槽的交接处 外沿也对应设有过油倒角, 所述凹腔的第二侧面上设有调节过油间隙的导流槽。在开始工 作使用过程中, 当转轴的凸筋和凹腔的第一侧面相靠接时阻尼油通过导流槽和过油开槽实 现慢速渗油, 从而实现转轴慢转的效果。当转轴的凸筋和凹腔的第二侧面相靠接时阻尼油 说 明 。
11、书 CN 203693467 U 3 2/5 页 4 通过第一过油开槽和转轴上的第二过油开槽快速过油, 从而实现转轴快转的效果。 0008 优选的, 所述转轴的凸筋连接处设有径向通槽, 所述转轴位于端盖外的另一末端 面开设有轴向孔, 所述轴向孔和径向通槽联通 ; 所述轴向孔内置有调节装置, 实现径向通槽 和轴向孔之间过油间隙大小调节。 0009 优选的,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和螺丝, 所述调节装置于轴向孔内, 调节杆上设 有密封件, 所述螺丝置于调节杆上端。可根据使用需求, 对调节杆的高度相应设定, 从而实 现各种扭力值的设定, 满足对转轴慢转回落时间的稳定性调控。 0010 优选的, 所述。
12、调节环上设有摩擦件, 能够有效增加调节环与轴套的磨擦力, 当转轴 转动时可确保调节环对产品机构实现有效的高度误差补偿。 0011 优选的, 所述调节环替换为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斜面部件和设置在单向片上端面 的第二斜面部件, 所述第一斜面部件和第二斜面部件对应靠接 , 所述轴套和转轴相对转动 带动单向片上下活动。通过将调节环的部件功能效果转换集成到转轴和单向片上, 从而实 现单向片的高度移动相应来补偿端盖和转轴的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 对应具有调节环的同 等作用。 0012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3 1、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斜面结构的调节环, 在工作使用中, 调节。
13、环对应在高度方 向移动, 进而补偿因零件加工误差和装配不足而存在的高度误差, 整体可降低成本的同时 大大提高生产合格率和产品机构慢落时间精度, 满足产品更人性化的要求 ; 0014 2、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单向片上增加过油调节导流槽或在转轴上安装调节装置的 设计, 简化了调节过油阻尼力值的结构, 稳定产品慢落时间, 并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 相应 精确调整产品机构的扭力值, 满足对应条件的使用精度,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15 3、 本实用新型阻力调节装置上, 可为单向片上增加过油调节导流槽, 如实施例 1, 也可为过油间隙调节装置的设计, 如实施例 2, 在转轴上增加调节装置, 具有很好的实用。
14、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 0017 图 2 为图 1 中的 A-A 剖面示意图 ; 0018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 0019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调节环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单向片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 0023 图 8 为图 7 中的 B-B 剖面示意。
15、图 ; 0024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 0025 图 10 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阻尼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6 图中标识 : 0027 转轴 : 1、 21、 31; 定位轴肩 : 15 ; 0028 第二斜面构件 : 11、 211; 第二过油开槽 : 12、 212 ; 0029 凸筋 :16; 过油倒角 : 13、 62 ; 说 明 书 CN 203693467 U 4 3/5 页 5 0030 第一接触面 : 14; 密封圈 : 2 ; 0031 摩擦件 : 3; 端盖 : 4 ; 0032 调节环 : 5; 第一斜面构。
16、件 : 51 ; 0033 固定槽 : 52 ; 单向片 : 6、 26、 36 ; 0034 第一侧面 : 65 ; 第二侧面 : 66 ; 0035 导流槽 : 61 ; 第一过油开槽 : 64、 261 ; 0036 凹腔 :63 ; 轴套 : 7 ; 0037 分割筋条 : 71 ; 密封腔 : 8 ; 0038 背压腔 : 81 ; 受压腔 : 82 ; 0039 调节装置 : 28 ; 调节杆 : 282; 0040 螺丝 : 281; 密封件 : 283 ; 0041 径向通槽 : 213 ; 轴向孔 : 214 ; 0042 第一斜面部件 : 311 ; 第二斜面部件 : 33。
17、1。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和描述。 0044 实施例 1 0045 如图 15 所示, 新型阻尼机构, 包括 : 0046 一转轴套 7, 其上设有分隔筋条 71 ; 0047 一转轴1, 其身上也设有分隔凸筋16, 筋条上具有第二过油开槽12与过油倒角13, 一端具有第二斜面构件 11 的结构设计, 其与调节环 5 第一斜面构件 51 配合 ; 0048 一端盖 4, 通过焊接与轴套 7 连接 ; 0049 一阻尼油, 充满轴套 7 内部空间 , 提供阻力 ; 0050 一单向片6, 其一侧具有第一过油开槽64,内。
18、侧具有过油倒角62,单向片6套于转 轴 1 的凸筋 16 上, 将转轴套 7 内密封腔 8 分为受压腔 82 与背压腔 81, 同时单向片 6 上具 有可调过油间隙的导流槽 61 ; 0051 一调节环 5, 一边具有第一斜面构件 51 设计 , 装于转轴 1 上, 其上设有固定槽 52, 调节环 5 通过磨擦件 3 与轴套 7 内壁产生径向阻力, 其在转轴 1 转动时可上下活动 , 具高 度调节功能 ; 0052 使用时装本实用新型的转轴 1 与盖板的铰链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 作原理与具体的实施动作。 0053 首先马桶盖板把扭力传给转轴 1, 转轴一端具有第二斜面构件 11 。
19、的结构设计, 其 与调节环 5 第一斜面构件 51 配合, 其通过磨擦件 3 与转轴套 7 产生径向阻力, 转轴 1 转动 时通过第二斜面构件 11 配合调节环 5 可上下活动 , 可以补偿制造高度上误差, 具有高度 调节功能 ; 同时转轴 1 转动时, 凸筋 16 上装有单向片 6, 主要是实现单向阀功能 , 其一侧具 有第一过油开槽 64, 内侧具有过油倒角 62, 将转轴套 7 内密封腔 8 分为受压腔 82 与背压 腔 81, 同时单向片 6 上具有可调过油间隙的导流槽 61, 当盖板下落时, 转轴的凸筋 16 和凹 腔 63 的第一侧面 65 相靠接时阻尼油通过导流槽 61 和过油开。
20、槽 12 实现慢速渗油, 从而实 说 明 书 CN 203693467 U 5 4/5 页 6 现转轴慢转的效果。当转轴的凸筋 16 和凹腔 63 的第二侧面 66 相靠接时阻尼油通过第一 过油开槽 64 和转轴 1 上的第二过油开槽 12 快速过油, 从而实现转轴快转的效果, 快速过油 泄压, 实现轻松抬起 , 完成一次开合循环。 0054 实施例 2 0055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新型阻尼机构, 未述部份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包括 : 0056 (1) 转轴 21 上保留实施例 1 的第二斜面构件 211 与第二过油开槽 212, 设计径向 通槽 213 与轴向孔 214, 同。
21、时增加一调节装置 28, 第一种方案通过单向片 6 的导流槽 61 来 实现阻尼力值的调节, 而本方案中在转轴 21 上增加一外置调节装置 28, 此部件包括一螺丝 281. 一调节件 282 和密封件 283 ; 0057 (2) 单向片 26 上, 一侧具有第一过油开槽 261, 增加强度与过油间隙 ; 0058 使用时装本实用新型的转轴 21 与盖板的铰链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工作原理与具体的实施动作。 0059 首先马桶盖板把扭力传给转轴 21, 转轴具有第二斜面构件 211 的结构设计, 其与 调节环 5 第一斜面构件 51 配合, 通过磨擦件 3 与轴套 7 产生径向阻。
22、力, 转轴 21 还设计有径 向通槽 213 和轴向孔 214, 同时又增加一调节装置 28, 此部件包括一螺丝 281. 一调节件 282和密封件283,其可根据不同扭力盖板实现过油间隙的动态调节, 转轴21转动时通过第 二斜面构件211配合调节环5可上下活动, 可以补偿制造高度上误差, 具有高度调节功能 ; 同时转轴 21 转动时, 凸筋上装有单向片 26, 其主要是实现单向阀功能 , 一侧具有第一过油 开槽 261, 将转轴套 7 内密封腔 8 主要分为受压腔 82 与背压腔 81 , 当盖板下落时, 对不同 扭力的盖板其可通过调节装置 28 调好过油间隙, 实现不同重量盖板慢落时间的设。
23、定, 当水 平方向时抬起盖板, 单向片 26 泄压功能开启, 快速过油, 实现轻松抬起 , 完成一次开合循 环。 0060 通过上述方法, 可以实现快速可调阻尼力值, 方便生产。 0061 实施例 3 0062 如图 8 所示, 新型阻尼机构, 未述部份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包括 : 0063 (1)转轴31上具有斜面311的结构设计, 调节环5斜面替换为设置在转轴31上的 第一斜面部件 311 和设置在单向片 33 上端面的第二斜面部件 331, 所述第一斜面部件 311 和第二斜面部件 331 对应靠接 , 所述轴套 7 和转轴 31 相对转动带动单向片 33 上下活动。 0064 (。
24、2) 单向片 33 上, 其一侧具有第一过油开槽 332, 单向片 33 上具有第一斜面部件 331 与转轴第二斜面部件 311 配合, 实现自动补偿高度的功能。 0065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转轴 31 与盖板的铰链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 作原理与具体的实施动作。 0066 首先马桶盖板把扭力传给转轴 31, 转轴一端具有第二斜面构件 311 的结构设计, 其与单向片 33 第一斜面构件 331 配合, 转轴 31 转动时 , 单向片 33 可上下活动 , 可以补偿 制造高度上误差, 具有高度调节功能 ; 同时转轴 31 转动时, 凸筋上装有单向片 6, 主要是实 现单向阀功能 ,。
25、 其一侧具有第一过油开槽 332, 内侧具有过油倒角 , 当盖板下落时, 不同扭 力的盖板可通过单向片 33 上的导流槽 333 间隙来调整, 实现不同慢落时间的设定, 当水平 方向时抬起盖板, 单向片 33 泄压功能开启, 快速过油, 实现轻松抬起 , 完成一次开合循环。 006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说 明 书 CN 203693467 U 6 5/5 页 7 的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 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693467 U 7 1/8 页 8 图 1 说。
26、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8 2/8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9 3/8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10 4/8 页 11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11 5/8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12 6/8 页 13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13 7/8 页 14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14 8/8 页 15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3467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