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干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干燥装置.pdf(1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0855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101808558 B *CN101808558B* (21)申请号 200880108984.8 (22)申请日 2008.09.18 2007-248629 2007.09.26 JP 2007-248625 2007.09.26 JP A47K 10/48(2006.01) (73)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森川滋 水野整治 岛康晃 米田将史 田村博 小河大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JP 特开 。
2、2007-236735 A,2007.09.20, US 5974685 A,1999.11.02, 全文 . JP 特开 2007-151858 A,2007.06.21, 说明 书第 49,56-57 段、 附图 5,9. JP 特开 2007-151858 A,2007.06.21, 说明 书第 49,56-57 段、 附图 5,9. JP 特开平11-113793 A,1999.04.27,全文. JP 昭 63-17467 B2,1988.04.13, JP 实公平 6-30077 Y2,1994.08.17, 全文 . JP 实公平 6-30077 Y2,1994.08.17, 全。
3、文 . (54) 发明名称 手干燥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手干燥装置, 其具备收纳于框体 的送风部、 加热部和喷嘴部。 送风部输送从框体的 外部吸入的空气。 加热部对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 喷嘴部将被加热的空气向框体的外部吹出。加热 部具有配置在送风部输送空气的方向上、 对空气 进行加热的多个加热单元。 利用该手干燥装置, 能 够不使框体增大而提高暖风的温度。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0.03.2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8/002565 2008.09.1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9/041001 JA 2。
4、009.04.02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于辉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9 页 1/2 页 2 1. 一种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框体 ; 收纳在所述框体中的、 用于输送从所述框体的外部吸入的空气的送风部 ; 收纳在所述框体中的、 用于对被输送的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 设置在所述框体中的、 用于将被加热后的所述空气向所述框体的外部吹出的喷嘴部 ; 和 对所述加热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所述加热部具有相互为不同部件的第一加热单元。
5、和第二加热单元,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是具有棒状的形状的 PTC 加热器, 所述送风部输送空气的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前方向成直角,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沿着所述送风部输送空气的方向排列,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分别进行控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具备保持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保持部, 在所述保持部设置有所 述喷嘴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各自具有第一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 相反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
6、加热单元的各自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配置 在相同方向, 还具备 : 保持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各自的所述第一端部, 并收纳在所述保 持部的第一临时保持部 ; 和 保持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各自的所述第二端部, 并收纳在所述保 持部的第二临时保持部。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具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之间的距离保持部, 使所述第一 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仅隔开规定的距离。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用于向所述第一 加。
7、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通电的端子。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各自具有第一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 相反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各自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配置 在相同方向,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用于向所述第一 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通电的端子。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08558 B 2 2/2 页 3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加热量相互不同。 8. 如权利要求 1 7 。
8、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具备用于对从所述框体的外部吸入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吸气温度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温度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进行控制。 9. 如权利要求 1 7 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具备用于对从所述喷嘴部吹出的所述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吹出温度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温度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进行控制。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嘴部具有露出的面, 还具备覆盖在所述面上的用于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与所述面接触的肋。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
9、其特征在于 : 所述肋具有格子形状。 1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手干燥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嘴部由树脂形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08558 B 3 1/6 页 4 手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使湿的手干燥的手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图 9 为专利文献 1 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的手干燥装置 555 的侧截面图。手干燥装置 555利用高速暖风吹散附着在手上的水滴使手干燥。 框体501由覆盖前面、 顶面和两侧面的 前壳体 501A 和覆盖壁面侧的后壳体 501B 构成形成外包装体。在框体 501 的内部, 收纳有 输送空气的送风部 502 ; 对从送风部。
10、 502 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503 ; 吹出已被加热 的空气即暖风的吹出喷嘴 504 ; 和控制电部件的控制部 505。在框体 501 的下表面, 设置有 吹出喷嘴 504 的吹出口、 和将送风空气吸进框体 501 内部的吸入口 506。 0003 在手干燥装置 555, 为了提高暖风的温度需要增大加热部 503 的热量, 即需要扩大 高速风通过的加热部的通过面积。但是, 单纯扩大通过面积时必然必须使框体 501 增大。 0004 图 10 为在专利文献 2 中公开的其他现有技术的手干燥装置 655 的侧截面图。手 干燥装置 655 利用高速暖风吹散附着在手上的水滴而使手干燥。在框体。
11、 601 的内部, 收纳 有高速送出空气的鼓风机 (blower)602、 和对从鼓风机 602 送出的空气加热的发热部 603。 在框体601的下部, 设置有将已被加热的空气即暖风向下方吹出的吹出喷嘴604。 为了不损 失热效率地高速地将暖风送出缩短手的干燥时间, 送风吹出喷嘴 604 的吹出口朝向前端并 且变狭窄。 0005 在手干燥装置 655 中, 露出在外部的送风吹出喷嘴 604 因为由发热部 603 加热后 的空气的通过而温度升高。 0006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第 3970762 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平 10-71101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
12、手干燥装置具备收纳在框体中的送风部、 加热部和喷嘴部。送风部输送从框体的 外部吸入的空气。加热部对被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喷嘴部将已被加热的空气向框体的外 部吹出。加热部具有配置在送风部输送空气的方向上的对空气加热的多个加热单元。 0009 利用该手干燥装置, 能够不使框体增大而提高暖风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 0011 图 2 为实施方式 1 的手干燥装置的加热部和保持部的正视图。 0012 图 3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的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 0013 图 4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 0014 图 5。
13、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 0015 图 6 为实施方式 4 的手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说 明 书 CN 101808558 B 4 2/6 页 5 0016 图 7 为实施方式 4 的手干燥装置的喷嘴部的立体图。 0017 图 8 为实施方式 4 的手干燥装置的喷嘴部和加热部的立体图。 0018 图 9 为现有技术的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 0019 图 10 其他的现有技术的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 0020 符号说明 0021 107 框体 0022 105 送风部 0023 106 加热部 0024 103 喷嘴部 0025 111 控制部 0026 106A 加热单。
14、元 0027 106B 加热单元 0028 110 保持部 0029 109A 临时保持部 ( 第一临时保持部 ) 0030 109B 临时保持部 ( 第二临时保持部 ) 0031 108A 距离保持部 0032 108B 距离保持部 0033 117A 端子 0034 117B 端子 0035 112 吸气温度检测部 0036 114 吹出温度检测部 0037 201 框体 0038 202 送风部 0039 203 加热部 0040 204 喷嘴部 0041 204A 面 0042 205 肋 (rib) 0043 211 控制部 0044 1106A 端部 ( 第一端部 ) 0045 1。
15、106B 端部 ( 第一端部 ) 0046 2106A 端部 ( 第二端部 ) 0047 2106B 端部 ( 第二端部 )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 实施方式 1) 0049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手干燥装置 1001 的侧截面图。手干燥装置 1001 具 备框体107, 该框体107中收纳有干燥室101、 水接收部102、 喷嘴部103、 吸气口104、 送风部 105 和加热部 106。干燥室 101 具有向框体 107 的外部开口的插入口 101A, 构成为手能够通 过插入口 101A 伸入干燥室 101 或从干燥室 101 抽出。水接收部 102 设置在干燥室 101 。
16、的 说 明 书 CN 101808558 B 5 3/6 页 6 底部。具有狭缝的喷嘴部 103 向水接收部 102 吹出空气。吸气口 104 吸入干燥室 101 内的 空气。送风部 105 由风扇电动机构成, 该风扇电动机将由吸气口 104 吸入的干燥室 101 内 的空气向喷嘴部 103 输送。加热部 106 设置在框体 107 内的上部, 将从送风部 105 输送的 空气加热。加热部 106 设置在送风部 105 与喷嘴部 103 之间。加热部 106 由相互为不同部 件的加热单元 106A 和加热单元 106B 构成。加热单元 106A 和加热单元 106B, 配置在从送 风部 105。
17、 向喷嘴部 103 输送空气的方向 1001A 上。在实施方式 1 中, 加热单元 106A 配置为 比加热单元 106B 更接近送风部 105, 加热单元 106B 配置为比加热单元 106A 更接近喷嘴部 103。 0050 图 2 为加热部 106 的正视图。加热部 106 的加热单元 106A、 106B 为温度上升时 间短的正温度系数 (PTC) 加热器。加热单元 106A 具有棒状的形状, 具有相互相反侧的端 部 1106A、 2106A。在端部 1106A 设置有向加热单元 106A 供给电力的端子 117A。加热单元 106B 具有棒状的形状, 具有相互为相反侧的端部 1106。
18、B、 2106B。在端部 1106B 设置有向加 热单元 106B 供给电力的端子 117B。加热单元 106A 的端部 1106A 和加热单元 106B 的端部 1106B 由临时保持部 109A 保持。在端部 1106A、 1106B 之间设置有距离保持部 108A, 将端部 1106A、 1106B间的距离、 即加热单元106A、 106B间的距离维持为规定的距离。 加热单元106A 的端部 2106A 和加热单元 106B 的端部 2106B 由临时保持部 109B 保持。端部 2106A、 2106B 之间设置有距离保持部108B, 将端部2106A、 2106B间的距离、 即加热单。
19、元106A、 106B间的距 离维持为规定的距离。加热单元 106A、 106B 的端子 117A、 117B 从加热单元 106A、 106B 向相 同方向延伸。由临时保持部 109A、 109B 保持的加热单元 106A、 106B 收纳于保持部 110。在 保持部 110 设置有喷嘴部 103。端子 117A、 117B 分别连接有导线 116A、 116B。 0051 控制部 111 与加热单元 106A、 106B 连接, 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各自分别动作。 0052 从送风部 105 向方向 1001A 输送的空气, 首先由靠近送风部 105 的加热单元 106A 加。
20、热, 接着, 由加热单元 106B 进一步加热。由此, 能够大幅提高从送风部 105 输送的空气的 温度。作为已被加热的空气即暖风从喷嘴部 103 吹出。 0053 控制部111按照如下所述方式分别地控制加热单元106A、 106B的动作, 即 : 仅由加 热单元 106A 对从送风部 105 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不用加热单元 106B 加热, 并且仅由加 热单元 106B 对该空气加热而不用加热单元 106A 加热, 并且由加热单元 106A、 106B 这双方 对该空气进行加热。这样, 通过控制部 111 对加热单元 106A、 106B 的动作分别地控制, 从而 使空气的温度被调整至所期。
21、望的温度从喷嘴部 103 吹出。 0054 此外, 控制部 111 也能够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不对从送风部 105 输送的空气进 行加热而从喷嘴 103 吹出。 0055 使用手干燥装置 1001 的使用者, 通常位于框体 501 的前方向 1001B。送风部 105 输送空气的方向 1001A 相对于前方向 1001B 为直角。加热部 106 的加热单元 106A、 106B 沿 方向 1001A 配置。由此, 能够不使框体 101 的前方向 1001B 的厚度增加而使来自送风部 105 的空气通过加热部 106 的面积扩大, 能够提高从喷嘴部 103 吹出的暖风的温度。另外,。
22、 在朝 向使用者的前方向 1001B 上, 空气通过加热部 106 的面积不大, 因此从送风部 105 输送的空 气均等地供给到加热部 106。因此, 能够使设置在送风部 105 和加热部 106 之间的、 且用于 将来自送风部105的空气均等地输送到加热部106的整流部分缩小, 并且, 也能够使用于将 来自加热部 106 的空气均等地输送到喷嘴部 103 的整流部分缩小。 说 明 书 CN 101808558 B 6 4/6 页 7 0056 通过距离保持部 108A、 108B 和临时保持部 109A、 109B, 在加热单元 106A、 106B 相 互不接触地且仅隔开规定的距离的状态下。
23、, 能够容易地将加热单元 106A、 106B 收纳在保持 部 110。并且, 由于加热单元 106A、 106B 的端子 117A、 117B 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因此与端子 117A、 117B 分别连接的导线 116A、 116B 从相同方向引出, 在制造工序中, 能够容易地管理被 保持在临时保持部 109A、 109B 的加热单元 106A、 106B。 0057 另外, 由于在保持部 110 设置有喷嘴部 103, 因此能够得到保持加热单元 106A、 106B 而部件个数较少的保持部 110。另外, 能够减少从送风部 105 至喷嘴部 103 的对合部 分, 能够减少空气的泄漏。 。
24、0058 通过对加热单元 106A、 106B 的动作分别地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111, 能够从喷嘴部 103 吹出高温风、 低温风、 和输送风。 0059 在临时保持部 109A 形成有贯通孔 109C、 109D, 加热单元 106A、 106B 分别被插入贯 通孔 109C、 109D 从而被临时保持部 109A 保持。基于实施方式 1 的手干燥装置 1001 的加热 部 106 也可以不具有加热单元 106A、 106B 中的一个。在加热部 106 不具有加热单元 106A 而具有加热单元 106B 的情况下, 堵塞贯通孔 109C 以防止在贯通孔 109C 处的空气泄漏。在 加热部 1。
25、06 不具有加热单元 106B 而具有加热单元 106A 的情况下, 堵塞贯通孔 109D 以防止 在贯通孔 109C 处的空气泄漏。由此, 能够得到仅具有加热单元 106A、 106B 之中的一个的廉 价的手干燥装置 1001。 0060 控制部111也可以按照使加热单元106A、 106B的加热量相同的方式控制加热单元 106A、 106B。 0061 另外, 控制部111也可以按照使加热单元106A、 106B的加热量相互不同的方式、 例 如按照使加热单元106A的加热量比加热单元106B的加热量大的方式, 控制加热单元106A、 106B。 0062 控制部 111, 当由加热部 10。
26、6 对从送风部 105 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时, 选择性地进 行如下所述的方式的控制, 即 : 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的双方动作 ; 使加热单元 106B 动作 而使加热单元 106A 不动作 ; 使加热单元 106A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106B 不动作 ; 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中的任一个均不动作。由此控制部 111 能够将从喷嘴 103 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更 加细致地控制为高温、 中温、 低温、 室温。 0063 ( 实施方式 2) 0064 图 3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的手干燥装置 1002 的侧截面图。在图 3 中, 对与图 1 所示的实施方式 1 的手干燥装置。
27、 1001 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 省略其说明。实施 方式 2 的手干燥装置 1002, 是在图 1 所示的手干燥装置 1001 中还具备对吸入到吸气口 104 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吸气温度检测部112。 控制部111按照使加热单元106A的加热量 比加热单元 106B 的加热量大的方式, 控制加热单元 106A、 106B。 0065 吸气温度检测部 112 检测吸入至吸气口 104 的空气的温度, 控制部 111 基于所检 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单元106A、 106B的加热量。 例如, 当吸气温度检测部112所检测到的温 度为比第一阈值低的低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单元 10。
28、6A、 106B 这双方动作。当吸气温度 检测部 112 所检测到的温度为比第一阈值高且比高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低的中低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单元 106A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106B 不动作。当吸气温度检测部 112 检测 出的温度为比第二阈值高且比高于第二阈值的第三阈值低的中高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 说 明 书 CN 101808558 B 7 5/6 页 8 单元 106B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106A 不动作。当吸气温度检测部 112 所检测出的温度为比第 三阈值高的高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中的任一个均不动作。 0066 根据实施方式2。
29、的手干燥装置1002, 使用者不对加热部106的加热量进行设定, 控 制部 111 能够根据吸入至吸气口 104 的空气的温度自动地设定加热部 106 的加热量, 调整 从喷嘴部 103 吹出的空气的温度。 0067 ( 实施方式 3) 0068 图 4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手干燥装置 1003 的侧截面图。在图 4 中, 对与图 1 所示的实施方式 1 的手干燥装置 1001 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 省略其说明。实施 方式 3 的手干燥装置 1003 是在图 1 所示的手干燥装置 1001 中还具备检测从喷嘴部 103 吹 出的空气的温度的吹出温度检测部114。 控制部111按。
30、照使加热单元106A的加热量比加热 单元 106B 的加热量大的方式控制加热单元 106A、 106B。 0069 吹出温度检测部 114 检测从喷嘴部 103 吹出的空气的温度, 控制部 111 基于所检 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单元106A、 106B的加热量。 例如, 当吹出温度检测部114所检测到的温 度为比第一阈值低的低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的双方动作。当吹出温度 检测部 114 所检测到的温度为比第一阈值高且比高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低的中低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单元 106A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106B 不动作。当吹出温度检测部 114 所检 。
31、测到的温度为比第二阈值高且比高于第二阈值的第三阈值低的中高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 热单元 106B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106A 不动作。当吹出温度检测部 114 所检测到的温度为比 第三阈值高的高温时, 控制部 111 使加热单元 106A、 106B 中的任一个均不动作。 0070 根据实施方式3的手干燥装置1003, 使用者不对加热部106的加热量进行设定, 控 制部 111 能够根据从喷嘴部 103 吹出的空气的温度自动地设定加热部 106 的加热量, 调整 从喷嘴部 103 吹出的空气的温度。 0071 ( 实施方式 4) 0072 图 5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手干燥装置 。
32、2001 的侧截面图。在框体 201 的内部, 收纳有送风部 202、 加热部 203 和喷嘴部 204。送风部 202 由以高速送出空气的风扇电动机 构成。加热部 203 对从送风部 202 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喷嘴部 203 设置在框体 201 的下 部, 将由加热部 203 加热的空气即暖风向下方吹出。 0073 图 6 为手干燥装置 2001 的立体图。图 7 为喷嘴部 204 的立体图。喷嘴部 204 具 有露出在框体 201 的外部的面 204A。遍及面 204A 全体设置有格子形状的肋 205。肋 205 覆盖面 204A 的全体, 可以与面 204A 接触也可以不接触。肋 20。
33、5 的格子形状的格子间的间 隔设定为使使用者的手指不能进入, 由此, 手指难以接触到面 204A。 0074 对手干燥装置 2001 的动作进行说明。使用者为了使湿的手干燥而将手伸出到喷 嘴部 204 的下方。检测部检测到手位于喷嘴部 204 的下方的情况时, 控制部 211 驱动送风 部 202, 高速地送出空气, 对加热部 203 通电, 从喷嘴部 204 向手吹出暖风。 0075 喷嘴部 204 因为高温的空气在其内部流动而温度升高, 面 204A 的温度变得相当 高。由于在面 204A 设置有格子形状的肋 205, 因此使用者的手指不能接触到面 204A, 在对 手进行干燥时不会产生因。
34、高温而感到不舒适的情况。 0076 在考虑设计和加工的容易度的情况下使肋 205 的高度尽可能地升高, 由此能够增 加面 204A 的表面积。由此, 从面 204A 辐射出的热量增加而面 204A 的温度降低, 使用者能 说 明 书 CN 101808558 B 8 6/6 页 9 够更加安心地使用手干燥装置 2001。 0077 由于具有肋 205 的喷嘴部 204 从框体 201 的下部向下方吹出暖风, 因此面 204A 位 于从使用者角度难以看见的位置。不会由于肋 205 而损伤设计, 另一方面使用者的手指不 会接触到高温的面 204A。 0078 喷嘴部 204 由树脂形成。树脂比金属。
35、更加能够成型为自由的形状, 因此能够容易 地将喷嘴部 204 形成为图 7 所示的复杂的形状。 0079 图8为加热部203和喷嘴部204的立体图。 加热部203配置在喷嘴部204的内部, 由加热单元 203A、 203B 形成。加热单元 203A、 203B 沿着从送风部 202 向喷嘴部 204 输送的 空气的流动方向 2001A 配置。使用者通常位于从手干燥装置 2001 朝向前方向 2001B 的位 置, 方向 2001A 与前方向 2001B 成直角。加热单元 203A、 203B 为正温度系数 (PTC) 加热器。 0080 加热部 203 配置在从送风部 202 至喷嘴部 204。
36、 的空气流通的流动路径上并且配置 在喷嘴部 204 的内部。通过这样配置, 能够减少该流动路径上的热损失, 能够使加热部 203 的加热效率提高。由于喷嘴部 204 中收纳有加热部 203, 因此在喷嘴部 204 传导的热量增 加, 露出在外部的面 204A 的温度升高。在手干燥装置 2001 中, 通过肋 205 能够防止使用者 的手指接触到面 204A。 0081 控制部 211 控制加热单元 203A、 203B 的动作, 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如下所述动作, 即 : 使加热单元 203A、 203B 的双方不动作 ; 使加热单元 203A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203B 不动 作 ; 使加热单元。
37、 203B 动作而使加热单元 203A 不动作 ; 和使加热单元 203A、 203B 的双方动 作。当使加热单元 203A、 203B 的双方动作时, 喷嘴部 204 内的温度大幅上升面 204A 的温度 增高。但是, 利用肋 205, 使用者能够安心地使用手干燥装置 2001。加热单元 203A、 203B 相 同时, 能够容易地变更加热量, 能够减少部件管理的劳力和时间。 0082 通过将PTC加热器用于加热单元203A、 203B, 控制部211能够对应于空气的量迅速 地改变加热单元 203A、 203B 的发热量。手干燥装置 2001 以短时间进行间歇运转, 但能够高 效地将空气加热。
38、, 抑制喷嘴部 204 的温度上升, 使用者能够更加安心地使用。 008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84 本发明的手干燥装置, 设置于餐厅、 宾馆等的洗漱间、 卫生间, 另外也能够适用于 医院手术室、 厨房。 说 明 书 CN 101808558 B 9 1/9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0 2/9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1 3/9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2 4/9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3 5/9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4 6/9 页 1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5 7/9 页 16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6 8/9 页 17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7 9/9 页 18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08558 B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