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699261.6 (22)申请日 2017.06.15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达迪尔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道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 园A座121室 (72)发明人 陈秋莲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99 代理人 韦鳌 (51)Int.Cl. A47L 11/24(2006.01) A47L 11/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57)摘要 。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 人, 其结构包括电源底座、 万向轮、 外框架、 显示 面板、 上框架、 滚筒一、 背板、 通件、 接线装置、 集 尘盒、 驱动轮、 滚筒二, 所述电源底座上设有万向 轮, 所述外框架上设有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 与上框架相连接, 所述上框架与背板相连接, 所 述接线装置由上盖板、 组合框架、 接线端、 升降底 座、 推件、 壳体组成, 所述上盖板与组合框架相连 接, 所述组合框架内设有接线端, 所述滚筒二与 滚筒一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有接线装置, 能够 通过推件的开启来决定接线端口的外露状态, 大 大减少与灰尘的接触, 有效避免含尘空气进入内 部, 加。
3、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785066 U 2018.08.31 CN 207785066 U 1.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电源底座(1)、 万向轮(2)、 外框 架(3)、 显示面板(4)、 上框架(5)、 滚筒一(6)、 背板(7)、 通件(8)、 接线装置(9)、 集尘盒(10)、 驱动轮(11)、 滚筒二(12), 所述电源底座(1)上设有万向轮(2), 所述外框架(3)上设有显示 面板(4), 所述显示面板(4)与上框架(5)相连接, 所述上框架(5)与背板(7)相连接, 所述通 件(8)与接线装置(9)相连接, 。
4、所述接线装置(9)由上盖板(901)、 组合框架(902)、 接线端 (903)、 升降底座(904)、 推件(905)、 壳体(906)组成, 所述上盖板(901)与组合框架(902)相 连接, 所述组合框架(902)内设有接线端(903), 所述接线端(903)设在升降底座(904)上, 所 述升降底座(904)与壳体(906)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906)上设有推件(905), 所述壳体(906) 与通件(8)相连接, 所述集尘盒(10)与滚筒二(12)相连接, 所述驱动轮(11)设在电源底座 (1)上, 所述滚筒二(12)与滚筒一(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扫地。
5、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2)与外 框架(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5)上设 有滚筒一(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7)与通件 (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盒(10)设在 电源底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二(12)与上 框架(5)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85066 U 2 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6、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属于智能家居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 利用综合布线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 自 动控制技术、 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 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 务的管理系统, 提升家居安全性、 便利性、 舒适性、 艺术性, 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0003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 201620533261.4的一种智能家居机器人, 该智能家居 机器人, 包括用于扫地的扫地机器体, 所述扫地机器体设有供电电源以及微控制单元MCU, 所述扫地机器体上还设有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信号连接的机械臂、 摄像机、 。
7、温湿度传感 器、 空气加湿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持终端或电脑无线连接。 本实用 新型是一种通过远程人机交互从而进行家务作业的机器人, 能够实现控制机器人的清除垃 圾作业, 并且自后搭建无线传感网络配合无线中继, 对远端环境进行更加系统的了解和监 测, 从而有利于通过对现场环境的监测和查看做出系统灵活的方案, 减少了人类劳动的劳 累。 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扫地机器体接触过多灰尘, 含尘空气容易从外露接线端口进入, 容 易降低零件灵敏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以 解决扫地机器体接触过多灰尘, 含尘空气容易。
8、从外露接线端口进入, 容易降低零件灵敏性 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家居扫 地机器人, 其结构包括电源底座、 万向轮、 外框架、 显示面板、 上框架、 滚筒一、 背板、 通件、 接 线装置、 集尘盒、 驱动轮、 滚筒二, 所述电源底座上设有万向轮, 所述外框架上设有显示面 板, 所述显示面板与上框架相连接, 所述上框架与背板相连接, 所述通件与接线装置相连 接, 所述接线装置由上盖板、 组合框架、 接线端、 升降底座、 推件、 壳体组成, 所述上盖板与组 合框架相连接, 所述组合框架内设有接线端, 所述接线端设在升降底座上, 所述升。
9、降底座与 壳体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推件, 所述壳体与通件相连接, 所述集尘盒与滚筒二相连 接, 所述驱动轮设在电源底座上, 所述滚筒二与滚筒一相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万向轮与外框架相连接。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上框架上设有滚筒一。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背板与通件相连接。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集尘盒设在电源底座上。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滚筒二与上框架相连接。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组合框架采用塑料材质。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上盖板为不锈钢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85066 U 3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接线。
10、装置, 能够通过推件的开启来决定接线端口的 外露状态, 大大减少与灰尘的接触, 有效避免含尘空气进入内部, 加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装置示意图。 0017 图中: 电源底座-1、 万向轮-2、 外框架-3、 显示面板-4、 上框架-5、 滚筒一-6、 背板- 7、 通件-8、 接线装置-9、 上盖板-901、 组合框架-902、 接线端-903、 升降底座-904、 推件-9。
11、05、 壳体-906、 集尘盒-10、 驱动轮-11、 滚筒二-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 请参阅图1-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 其结 构包括电源底座1、 万向轮2、 外框架3、 显示面板4、 上框架5、 滚筒一6、 背板7、 通件8、 接线装 置9、 集尘盒10、 驱动轮11、 滚筒二12, 所述电源底座1上设有万向轮2, 所述外框架3上设有显 示面板4, 所述显示面板4与上框架5相连接, 所述上框架5与背板7相连接,。
12、 所述通件8与接线 装置9相连接, 所述接线装置9由上盖板901、 组合框架902、 接线端903、 升降底座904、 推件 905、 壳体906组成, 所述上盖板901与组合框架902相连接, 所述组合框架902内设有接线端 903, 所述接线端903设在升降底座904上, 所述升降底座904与壳体906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 906上设有推件905, 所述壳体906与通件8相连接, 所述集尘盒10与滚筒二12相连接, 所述驱 动轮11设在电源底座1上, 所述滚筒二12与滚筒一6相连接, 所述万向轮2与外框架3相连接, 所述上框架5上设有滚筒一6, 所述背板7与通件8相连接, 所述集尘盒10设。
13、在电源底座1上, 所述滚筒二12与上框架5相连接。 0020 本专利所说的推件905为阻尼型零件, 打开时, 表面被阻尼机构缓慢、 匀速升起。 与 弹起式相比噪音小, 安全性高。 0021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推件905的开启来决定接线端903 的外露状态, 推件905为阻尼型零件, 打开时, 上盖板901被阻尼机构缓慢、 匀速升起, 盖上 时, 大大减少与灰尘的接触, 有效避免含尘空气进入内部, 加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利用组合 框架902可自由变换接线端口的形状, 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电源线头。 0022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底座1、 万向轮2、 外框架3、 显示面板4、 上框架。
14、5、 滚筒一6、 背板 7、 通件8、 接线装置9、 集尘盒10、 驱动轮11、 滚筒二12,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 员知晓的部件,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 获知,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扫地机器体接触过多灰尘, 含尘空气容易从外露接线端口 进入, 容易降低零件灵敏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 可以通过推件的开启来 决定接线端口的外露状态, 大大减少与灰尘的接触, 有效避免含尘空气进入内部, 加长零件 的使用寿命。 具体如下所述: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85066 U 4 0023 上盖板901与组合框架90。
15、2相连接, 所述组合框架902内设有接线端903, 所述接线 端903设在升降底座904上, 所述升降底座904与壳体906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906上设有推件 905, 所述壳体906与通件8相连接。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0025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8506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78506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