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吸尘小车.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7902396
  • 上传时间:2019-11-20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663.9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67071.9

    申请日:

    20161125

    公开号:

    CN206603727U

    公开日:

    201711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5/36,A47L9/02,A47L9/00,A47L9/32

    主分类号:

    A47L5/36,A47L9/02,A47L9/00,A47L9/32

    申请人: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

    发明人:

    朱永灵,吴金庆,马志国,闫海涛

    地址:

    210015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燕江路55号

    优先权:

    CN20162126707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小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扶手(1)、底座(2)、吸头(3)、连接管(4)、万向轮(5)。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小车是根据6700车船《防滑漆施工工艺》的特殊性,针对现场防滑砂清理困难,绑扎碗数量多,清理工作量大,耗时较长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在真空吸砂机上打主意。根据真空吸砂机的吸力强的特点,贴合现场实际,量身设计了吸尘小车,对涂装车间而言起到省时省力,提高工效的显著效果,同时缩短水下施工作业,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尘小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扶手(1)、底座(2)、吸头(3)、连接管(4)、万向轮(5),所述扶手(1)连接在底座(2)上,吸头(3)设置在底座(2)的前端并向外伸出;所述吸头(3)包括正方形背面(3-1)、两个三角形侧面(3-2)、梯形顶面(3-4)和梯形底口(3-3),两个三角形侧面(3-2)呈对称布置,三角形侧面(3-2)的第一边与正方形背面(3-1)的侧边相接,三角形侧面(3-2)的第二边与梯形顶面(3-4)的侧边相接,三角形侧面(3-2)的第三遍与梯形底口(3-3)的侧边相接,梯形顶面(3-4)的后边与正方形背面(3-1)的顶边相接,梯形顶面(3-4)的前边与梯形底口(3-3)的前边相接,梯形底口(3-3)的后边与正方形背面(3-1)的底边相接;正方形背面(3-1)的中部设置有横向的连接管(4),吸管(6)连接在连接管(4)上,吸管(6)本体置于底座(2)的上方并从底座(2)的尾部引出;多个万向轮(5)安装在底座(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小车,其特征在于万向轮(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底座(2)的下方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小车,其特征在于扶手(1)向吸尘小车后部倾斜4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泊船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吸尘小车。

    背景技术

    6700-1#船在码头阶段按照《防滑漆施工工艺》工艺要求,在甲板的坡道口及尾门、侧门区域铺洒防滑砂,这种防滑砂是从国外进口,其硬度大,且重量较于普通砂。在施工完后需清理多余的防滑砂,而大量防滑砂散落到防滑砂区域内的绑扎碗及窝座里,由于绑扎碗及窝座碗口又小,当时涂装车间使用2台吸灰机大力清扫。仅靠吸灰机和风管吹不干净,还需要人工劳动清理。这种大面积的清理砂尘工作难度大,当时1#船清理工作从铺设完工就开始,直到试航结束还未清理完,最后向南京调劳力配合,利用两地劳力强力配合,一直持续到交船前才完成砂尘清理工作。可见这种清理工作非常的巨大,而且效率很低。如果南京没有劳力及时配合,可能会影响到交船。

    吸灰机:每台吸灰机吸力达到3公斤,同时需3个人配合机器使用,因吸灰机无脉冲,使用1小时后吸力就明显下降,当过滤面积达到7个平方后,需手工拆机进行清理灰尘及防滑砂。

    真空吸砂机:一台真空吸砂机吸力达6公斤,过滤面积大,过滤网是吸灰机的2倍,能过滤45个平方,有脉冲无需拆卸清理灰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小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尘小车,它包括扶手、底座、吸头、连接管、万向轮,所述扶手连接在底座上,吸头设置在底座的前端并向外伸出;所述吸头包括正方形背面、两个三角形侧面、梯形顶面和梯形底口,两个三角形侧面呈对称布置,三角形侧面的第一边与正方形背面的侧边相接,三角形侧面的第二边与梯形顶面的侧边相接,三角形侧面的第三遍与梯形底口的侧边相接,梯形顶面的后边与正方形背面的顶边相接,梯形顶面的前边与梯形底口的前边相接,梯形底口的后边与正方形背面的底边相接;正方形背面的中部设置有横向的连接管,吸管连接在连接管上,吸管本体置于底座的上方并从底座的尾部引出;多个万向轮安装在底座的下方。

    优选的,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下方四角处。

    优选的,扶手向吸尘小车后部倾斜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小车是根据6700车船《防滑漆施工工艺》的特殊性,针对现场防滑砂清理困难,绑扎碗数量多,清理工作量大,耗时较长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在真空吸砂机上打主意。根据真空吸砂机的吸力强的特点,贴合现场实际,量身设计了吸尘小车,对涂装车间而言起到省时省力,提高工效的显著效果,同时缩短水下施工作业,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吸尘组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真空吸砂机扩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吸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一种吸尘组合件,它包括真空吸砂机扩管装置和吸尘小车。

    结合图2,所述真空吸砂机扩管装置包括吸尘箱11,在吸尘箱11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真空吸砂机接口连接端7,用于连接真空吸砂机的主吸管;在吸尘箱11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分别设置三个共六个吸口引出端8,用于连接吸管6;在吸尘箱11的第四侧面设置有密闭气密门9;

    结合图3和图4,所述吸尘小车包括扶手1、底座2、吸头3、连接管4、万向轮5,所述扶手1连接在底座2上,吸头3设置在底座2的前端并向外伸出;所述吸头3包括正方形背面3-1、两个三角形侧面3-2、梯形顶面3-4和梯形底口3-3,两个三角形侧面3-2呈对称布置,三角形侧面3-2的第一边与正方形背面3-1的侧边相接,三角形侧面3-2的第二边与梯形顶面3-4的侧边相接,三角形侧面3-2的第三遍与梯形底口3-3的侧边相接,梯形顶面3-4的后边与正方形背面3-1的顶边相接,梯形顶面3-4的前边与梯形底口3-3的前边相接,梯形底口3-3的后边与正方形背面3-1的底边相接;正方形背面3-1的中部设置有横向的连接管4,吸管6连接在连接管4上,吸管6本体置于底座2的上方并从底座2的尾部引出;多个万向轮5安装在底座2的下方。

    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吸尘箱11的顶面设置有压力表计10,用于显示真空吸砂机扩管装置的内压,在非正常压力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停机检查。

    优选的实施例中,吸管6的直径为30-45mm。

    更优的实施例中,吸管6的直径为35mm。

    优选的实施例中,万向轮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底座2的下方四角处。

    优选的实施例中,扶手1向吸尘小车后部倾斜45°。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吸尘小车吸头3的结构的设计,需要设计出一个高吸力,高效率的吸头3,是涂装和设计积极响应厂部创新造船,动脑筋造船,为现场设计的小改小革,可以解决现场劳动力投入多,效率低下的问题。实践证明这套吸洗尘组合件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工效,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缩短涂装时间,提升码头泊船资源的占用率。

    原理说明:

    此吸尘小车推动灵活轻便,360度旋转无死角,只需1人操作使用。当时设计人员考虑到吸头3配上万向轮5方便现场推动,再配以扶手1保证整体协调性,兼顾到人身高的比例,计算出最佳扶手的高度尺寸,保证使用时省力又轻便。同时对于吸尘小车的承重,扶手1的粗细都进行了计算,既要保证小车的强度,又要保证轻便,最终计算下来整个吸尘车仅重9KG,一个人完全可以操作,非常的轻便灵活。材料可以选用废料,一次成型,重复使用,物美价廉。

    吸尘小车的前段吸口是设计的关键点,关键部位的尺寸都是通过计算得出的。之所以设计成下口宽且扁,上口四方形是因为下口在地面行走,宽可以保证一次吸的面积大,效率高,扁是为了保证大吸力;上口四方形是为了方便接吸管6与真空吸砂机相连,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高效的清理能力,又将机器的吸力损失降低到最少,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清理。真空吸砂机的吸管6一端与吸尘小车连接,将吸力传输到小车的吸口3,可以直接吸起较重的防滑砂。

    效果对比: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吸尘 小车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吸尘小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9023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