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把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侧把壶.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56644.8 (22)申请日 2016.11.18 (73)专利权人 中山市信轩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 公司 地址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民乐社 区同吉路40号四楼之一 (72)发明人 彭镜溪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02 代理人 顿海舟 王鸽 (51)Int.Cl. A47G 19/14(2006.01) A47J 3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侧把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把壶,。
2、 包括壶体和握 把, 壶体上侧设有壶口, 壶体侧壁相对两侧设有 两个连接部, 握把末端设有连接孔, 连接孔与连 接部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 设计的壶体两侧对称设有连接部可当做公道杯 两侧提耳方式使用, 以及一侧连接部可通过可拆 卸连接与握把连接, 提供另一种握持茶壶握把的 方式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6603539 U 2017.11.03 CN 206603539 U 1.一种侧把壶, 包括壶体和握把, 所述壶体上侧设有壶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侧壁 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连接部, 所述握把末端设有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 接。
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连接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 连接孔设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壶 体侧壁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 所述两个连接部与壶体侧壁连接的一侧设有螺纹连 接凸起, 所述螺纹连接凸起与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连 接凸起, 以及套设在连接凸起上的螺纹接头, 所述螺纹接头外周设有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凸起与壶体一体成型。。
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壶 体侧壁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 所述两个连接凸起与壶体侧壁连接的一侧设有螺纹 连接凸起, 所述螺纹连接凸起与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对应设于壶体的中心位 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接头设有供连接凸起插入 的套接孔, 螺纹接头通过该套接孔与连接部固定套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接头由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连接部相。
5、适配的隔热套, 所述隔热套选择性套设于连接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口边沿设有出 水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过滤内胆, 其周壁设有过滤 结构, 过滤内胆下端与所述壶体内壁底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过滤杯, 所述过滤杯上侧 开口, 所述过滤杯开口端边沿设有向外延伸的卡环, 所述过滤杯置于过滤内胆内, 所述卡环 卡设于过滤内胆的上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侧把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杯开口处配置有上盖, 所述上盖下侧设有下沿, 所述下沿外周。
6、设有一周卡槽, 卡槽上套设有软质胶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03539 U 2 一种侧把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把壶属于茶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侧把壶。 背景技术 0002 茶壶是生活中常见的餐具, 用于盛装或冲泡茶水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茶壶大致 分为两种; 一种是设置有手柄的茶壶, 另一种是茶壶两侧设置有提耳, 使用者利用大拇指和 中指夹紧两侧提耳, 利用食指压紧壶盖的壶顶部, 防止壶盖翻落, 进而斟茶, 前者需要双手 使用来防止壶盖翻落; 相比于前者, 第二种方式更彰显茶道功夫, 鉴于各人握持茶壶方式不 一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这两。
7、种使用方式的茶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两种握持茶壶方式的 一种侧把壶。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侧把壶, 包括壶体和握把, 所述壶体上侧设有壶口, 所述壶体侧壁相对两侧设 有两个连接部, 所述握把末端设有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壶体两侧对称设有连接部可当做公道杯两侧 提耳方式使用, 以及一侧连接部可通过可拆卸连接与握把连接, 提供另一种握持茶壶握把 的方式使用。 0007 优选的, 所述两个连接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连接孔。
8、设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 连接孔螺纹连接, 采用螺纹方式连接, 使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的连接稳固、 可靠, 不容易脱 落。 0008 优选的, 所述连接部的设置方式有三种。 0009 作为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种设置方式, 所述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壶体侧壁相 对两侧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 所述两个连接部与壶体侧壁连接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凸起, 所述螺纹连接凸起与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0010 作为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种设置方式,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连接凸起, 以及套设在连接凸起上的螺纹接头, 所述螺纹接头外周设有外螺纹, 所述连接凸起与壶体 一体成型, 所述螺纹接头设有供连接凸起插入的套。
9、接孔, 连接凸起通过该套接孔与螺纹接 头固定套接, 所述套接孔与连接凸起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所述套接孔深度大于等于连接 凸起的长度, 所述套接孔完全覆盖套设所述连接凸起。 0011 作为所述连接部的第三种设置方式,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连接凸起, 以及套设在连接凸起上的螺纹接头, 所述螺纹接头外周设有外螺纹; 所述壶体由金属材料 制成, 所述壶体侧壁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 所述两个连接凸起与壶体侧壁连接的 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凸起, 所述螺纹连接凸起与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所述螺纹接头设有供 连接凸起插入的套接孔, 螺纹接头通过该套接孔与连接部固定套接, 所述套接孔与连接凸 说 明。
10、 书 1/5 页 3 CN 206603539 U 3 起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连接部对应设于壶体的中心位置; 使用方便, 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 0013 优选的, 所述螺纹接头由合金金属材料制成; 合金金属硬度高, 连接强度高, 提高 产品的可靠性。 0014 优选的, 还包括与连接部相适配的隔热套, 所述隔热套选择性套设于连接部上; 通 过这样设置, 在所述两侧连接部选择性套上隔热耳套, 作为公道杯的提耳使用时, 避免因热 传递灼伤使用者。 0015 优选的, 所述壶口边沿设有出水嘴; 设置所述出水嘴, 便于导引茶水流出。 0016 优选的, 还包括过滤内胆, 所述。
11、过滤内胆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 其周壁设有过滤 结构, 过滤内胆下端与所述壶体内壁底部融接成一体; 通过这样设置, 所述过滤内胆可格挡 茶叶渣, 提高品茶的享受感和舒适感。 0017 优选的, 还包括过滤杯, 所述过滤杯上侧开口, 所述过滤杯周壁和底部布设有若干 过滤孔, 所述过滤杯开口端边沿设有向外延伸的卡环, 所述过滤杯置于过滤内胆内, 所述卡 环卡设于过滤内胆的上端; 通过这样设置, 茶叶可置于所述过滤杯中冲泡, 冲泡茶水时, 可 适当体取出过滤杯, 控制茶水的浓度, 保证茶水的口感效果。 0018 优选的, 所述过滤杯开口处配置有上盖, 所述上盖下侧设有下沿, 所述下沿外周设 有一周卡。
12、槽, 卡槽上套设有软质胶圈; 通过这样设置, 所述上盖盖于过滤杯上侧时, 软质胶 圈使上盖不易脱落, 方便可靠。 0019 优选的, 所述过滤杯高度小于所述过滤内胆高度, 所述过滤杯置于所述过滤内胆 内, 所述卡环卡设于过滤内胆的上端, 使所述过滤杯底部与过滤内胆保持一小段距离, 所述 过滤内胆的过滤结构设置该距离的侧壁和过滤内胆侧壁上方; 通过这样设置, 保证过滤内 胆内外的水位高度一致, 以及较低水位时, 过滤内胆内外的茶水浓度一致, 保证品茶的品 质。 0020 优选的, 所述过滤结构设置有两个, 分别设置在过滤内胆靠近出水嘴侧壁和相对 一侧。 0021 优选的, 所述握把包括手持部和握。
13、手部, 所述手持部为圆柱形状, 所述握手部中部 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手持部横截面积, 其外径一侧逐渐减小, 另一侧外径逐渐减小与手持部 外径相等, 并与所述手持部首端连接成整体, 所述手持部末端与所述螺纹接头螺纹连接; 通 过这样设置, 手握握把时, 所述握手部大致处于手心位置, 较大体积的握手部, 增加手心位 置用力面积, 从而减少手心单位面积受力压强, 握手手感更佳。 0022 优选的, 所述连接部向上倾斜10度-30度; 通过这样设置, 连接部向上倾斜10度-30 度, 握手手感更好, 美观。 0023 优选的, 所述连接部的螺纹部长度为4mm-10mm; 通过这样设置, 保证与所述握把螺 。
14、纹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把壶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把壶的分解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杯与上盖底部示意图。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6603539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参见图1至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把壶, 包括壶体1和握把2, 所述壶体1上侧设有 壶口11, 所述壶1体侧壁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连接部12, 所述握把2末端设有连接孔21, 所述连 接孔21与所述连接部12可拆卸连接;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壶体1两侧对。
15、称设有连接部12可当做公道杯 两侧提耳方式使用, 以及一侧连接部12可通过可拆卸连接与握把2连接, 提供另一种握持茶 壶握把2的方式使用。 0031 参见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两个连接部12设有外螺纹, 所述连接孔21设有内螺 纹, 所述连接部12与所述连接孔21螺纹连接, 采用螺纹方式连接, 使连接部12与所述连接孔 21的连接稳固、 可靠, 不容易脱落。 003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壶体1采用陶瓷/玻璃/金属材质。 0033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连接部12包括设于壶体1侧壁的连接凸起121, 以及套设在连 接凸起121上的螺纹接头122, 所述螺纹接头122外周设有外螺纹, 所述连。
16、接凸起121与壶体1 一体成型, 所述螺纹接头122设有供连接凸起121插入的套接孔(图中未示出), 连接凸起121 通过该套接孔与螺纹接头122固定套接, 所述套接孔与连接凸起121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所述套接孔深度大于等于连接凸起121的长度, 所述套接孔完全覆盖套设所述连接凸起 121。 0034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连接孔21深度略大于所述螺纹接头122的长 度, 所述握把2的连接孔21与所述螺纹接头122螺纹连接, 使所述螺纹接头122完全嵌入连接 孔21内, 使所述握把2末端紧贴壶体1侧壁; 通过这样设置; 增大连接孔21与螺纹接头122的 有效接触面积, 保证。
17、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0035 参见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螺纹接头122由合金金属材料制成; 合金金属硬度 高, 连接强度高,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36 作为优选方案, 还包括与连接部12相适配的隔热套(图中未示出), 所述隔热套选 择性套设于连接部12上; 通过这样设置, 在所述两侧连接部12选择性套上隔热耳套, 作为公 道杯的提耳使用时, 避免因热传递灼伤使用者。 0037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壶口1边沿设有出水嘴13; 设置所述出水嘴13, 便于导引茶水流出。 0038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还包括过滤内胆14, 所述过滤14内胆为上下开口的 筒。
18、状结构, 其周壁设有过滤结构141, 过滤内胆14下端与所述壶体1内壁底部融接成一体; 通 过这样设置, 所述过滤内胆14可格挡茶叶渣, 提高品茶的享受感和舒适感。 0039 参见图1至3, 作为优选方案, 还包括过滤杯15, 所述过滤杯15上侧开口, 所述过滤 杯15周壁和底部布设有若干过滤孔151, 所述过滤杯15开口端边沿设有向外延伸的卡环 152, 所述过滤杯15置于过滤内胆14内, 所述卡环152卡设于过滤内胆14,的上端; 通过这样 设置, 茶叶可置于所述过滤杯15中冲泡, 冲泡茶水时, 可适当体取出过滤杯15, 控制茶水的 浓度, 保证茶水的口感效果。 说 明 书 3/5 页 5。
19、 CN 206603539 U 5 0040 参见图1至3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过滤杯15开口处配置有上盖16, 所述上盖16下侧 设有下沿, 所述下沿外周设有一周卡槽161, 卡槽161上套设有软质胶圈(图中未示出); 通过 这样设置, 所述上盖16盖于过滤杯15上侧时, 软质胶圈使上盖16不易脱落, 方便可靠。 0041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过滤杯15高度小于所述过滤内胆14高度, 所述 过滤杯15置于所述过滤内胆14内, 所述卡环152卡设于过滤内胆14内的上端, 使所述过滤杯 15底部与过滤内胆14保持一小段距离, 所述过滤内胆14的过滤结构141设置该距离的侧壁 和过。
20、滤内胆14侧壁上方; 通过这样设置, 保证过滤内胆14内外的水位高度一致, 以及较低水 位时, 过滤内胆14内外的茶水浓度一致, 保证品茶的品质。 0042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过滤结构141设置有两对, 分别设置在过滤内 胆14靠近出水嘴13侧壁和相对一侧。 0043 加图1至3,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过滤内胆14的内径大致为所述壶口11内径的一半, 所述上盖16大小仅覆盖所述过滤内胆14的上侧开口, 泡茶过程中壶口11上侧没有被上盖完 全覆盖, 提高泡茶过程中的散热效果, 使茶水散热至适宜的温度饮用, 方便、 省时。 0044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握把2。
21、采用合金金属材质, 所述握把2包括手持 部22和握手部23, 所述手持部22为圆柱形状, 所述握手部23中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手持部 22横截面积, 其外径一侧逐渐减小, 另一侧外径逐渐减小与手持部22外径相等, 并与所述手 持部22首端连接成整体, 所述手持部22末端与所述螺纹接头122螺纹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 手握握把2时, 所述握手部23大致处于手心位置, 较大体积的握手部23, 增加手心位置用力 面积, 从而减少手心单位面积受力压强, 握手手感更佳。 0045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连接部12向上倾斜20度; 通过这样设置, 连接 部12向上倾斜20度, 握手手感更好,。
22、 美观。 0046 参见图1和图2,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连接部12的螺纹部长度为8mm; 通过这样设置, 保证与所述握把2螺纹连接的可靠性。 0047 实施例二: 0048 本实施例是相对实施例一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 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所述壶体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壶体侧壁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 所述两个连接部与壶体侧壁连接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凸起, 所述螺纹连接凸起与螺纹连接 孔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部另一侧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使所述握把与壶体连接成整体。 0049 实施例三: 0050 本实施例是相对实施例一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
23、与实施例一 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所述壶体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连接凸起, 以 及套设在连接凸起上的螺纹接头, 所述螺纹接头外周设有外螺纹, 所述壶体侧壁相对两侧 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 所述两个连接凸起与壶体侧壁连接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凸起, 所述 螺纹连接凸起与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所述螺纹接头设有供连接凸起插入的套接孔, 螺纹 接头通过该套接孔与连接部固定套接, 所述套接孔与连接凸起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0051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 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 因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 尽 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 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 并不对本实用新型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6603539 U 6 构成任何限制。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6603539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6603539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6603539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