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7899426
  • 上传时间:2019-11-20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582.6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17144.0

    申请日:

    20161203

    公开号:

    CN206586887U

    公开日:

    201710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7/02,A47L7/00,A47L9/00,A47L9/10,F24F3/16,F24F13/28

    主分类号:

    A47L7/02,A47L7/00,A47L9/00,A47L9/10,F24F3/16,F24F13/28

    申请人:

    郑晶晶

    发明人:

    郑晶晶

    地址:

    317102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梅坑村中街片140号

    优先权:

    CN20162131714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底移动装置,所述底移动装置的底端安装有吸尘装置。该多功能机器人设备,通过空气净化装置和吸尘装置的配合,干吸电机工作产生吸力将外接的灰尘通过进尘口通过聚尘管吸入集尘带内,可在机器人主体行走过程中对路面的灰尘进行吸附,使机器人具有吸尘功能,轴流风机工作产生轴流吸力,使机器人主体在行走时可将污浊气体吸入净化外壳内由灭菌灯工作时对空气中的有毒细菌进行灭杀,昆虫档网防止工作时昆虫进入净化外壳内,精密过滤网对空气中的微量灰尘进行过滤,使机器人具有气体过滤净化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功能,满足了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移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移动装置(2)的底端安装有吸尘装置(5),所述吸尘装置(5)包括吸尘外壳(509),所述吸尘外壳(509)的顶端设有进尘口(502),所述吸尘外壳(509)的内部顶端安装有聚尘管(503),所述聚尘管(503)通过安装脚板(504)与吸尘外壳(509)相连,所述聚尘管(503)的底端设有集尘袋(511),所述集尘袋(511)通过连接法兰(510)与聚尘管(503)相连,所述集尘袋(511)的外侧安装有稳定盘(506),所述稳定盘(506)的底端内侧安装有风机档网(507),所述风机档网(507)的底端设有干吸电机(512),所述吸尘外壳(509)的底端左侧安装有蓄电池(508),所述干吸电机(512)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508)电性连接,所述干吸电机(512)的底端设有出风口(513),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正面中心处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3),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包括净化外壳(306),所述净化外壳(30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气孔(309),所述净化外壳(306)的内部顶端安装有昆虫档网(301),所述昆虫档网(301)的底端设有精密过滤网(302),所述精密过滤网(302)的底端安装有灭菌灯(304),所述灭菌灯(304)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508)电性连接,所述灭菌灯(304)的底端设有隔热档网(307),所述昆虫档网(301)、精密过滤网(302)和隔热档网(307)均通过固定架(303)与净化外壳(306)相连,所述隔热档网(307)的底端安装有轴流风机(305),所述轴流风机(305)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50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存储箱(4),所述存储箱(4)包括存储壳(402),所述存储壳(402)的左侧设有活动开门(404),所述活动开门(404)通过活动件(403)与存储壳(402)相连,所述存储壳(402)的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集尘袋放置架(406)、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7)、挡尘网放置架(408)和风机档网放置架(409),所述集尘袋放置架(406)、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7)、挡尘网放置架(408)和风机档网放置架(409)的上表面均贴合有海绵垫板(405),所述集尘袋放置架(406)、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7)、挡尘网放置架(408)和风机档网放置架(409)的顶端左侧均安装有挡边板(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口(502)和出风口(51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挡尘网(501)和第二挡尘网(5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机器人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例如扫地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等,机器人已经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并且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已开始向国家安全、特殊环境服役、医疗辅助、科学考察等多个领域扩展,而一旦步入智能化阶段,机器人产业所构建的社会网络,将遍及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后的社会形态—智能社会的基础,现有的机器人虽然供能十分全面,例如申请号为201410456779.8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有机体部分、行走部分、工作部分、动力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工作部分有割草装置和剪枝装置,控制电路由单板机为核心,单板机连接显示器、输入键盘和操纵杆,单板机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和卫星导航模块,该专利虽然可人工现场操作,也可远程控制,但实际时使用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底移动装置,所述底移动装置的底端安装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外壳,所述吸尘外壳的顶端设有进尘口,所述吸尘外壳的内部顶端安装有聚尘管,所述聚尘管通过安装脚板与吸尘外壳相连,所述聚尘管的底端设有集尘袋,所述集尘袋通过连接法兰与聚尘管相连,所述集尘袋的外侧安装有稳定盘,所述稳定盘的底端内侧安装有风机档网,所述风机档网的底端设有干吸电机,所述吸尘外壳的底端左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干吸电机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干吸电机的底端设有出风口,所述机器人主体的正面中心处安装有净化外壳,所述净化外壳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气孔,所述净化外壳的内部顶端安装有昆虫档网,所述昆虫档网的底端设有精密过滤网,所述精密过滤网的底端安装有灭菌灯,所述灭菌灯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灭菌灯的底端设有隔热档网,所述昆虫档网、精密过滤网和隔热档网均通过固定架与净化外壳相连,所述隔热档网的底端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包括存储壳,所述存储壳的左侧设有活动开门,所述活动开门通过活动件与存储壳相连,所述存储壳的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集尘袋放置架、精密过滤网放置架、挡尘网放置架和风机档网放置架,所述集尘袋放置架、精密过滤网放置架、挡尘网放置架和风机档网放置架的上表面均贴合有海绵垫板,所述集尘袋放置架、精密过滤网放置架、挡尘网放置架和风机档网放置架的顶端左侧均安装有挡边板。

    优选的,所述进尘口和出风口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挡尘网和第二挡尘网。

    优选的,所述聚尘管的外侧安装有稳定架。

    优选的,所述净化外壳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金属网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机器人设备,通过空气净化装置和吸尘装置的配合,干吸电机工作产生吸力将外接的灰尘通过进尘口通过聚尘管吸入集尘带内,可在机器人主体行走过程中对路面的灰尘进行吸附,使机器人具有吸尘功能,轴流风机工作产生轴流吸力,使机器人主体在行走时可将污浊气体吸入净化外壳内由灭菌灯工作时对空气中的有毒细菌进行灭杀,昆虫档网防止工作时昆虫进入净化外壳内,精密过滤网对空气中的微量灰尘进行过滤,使机器人具有气体过滤净化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功能,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1、机器人主体,2、底移动装置,3、空气净化装置,301、昆虫档网,302、精密过滤网,303、固定架,304、灭菌灯,305、轴流风机,306、净化外壳,307、隔热档网,308、金属网孔板,309、气孔,4、存储箱,401、挡边板,402、存储壳,403、活动件,404、活动开门,405、海绵垫板,406、集尘袋放置架,407、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8、挡尘网放置架,409、风机档网放置架,5、吸尘装置,501、第一挡尘网,502、进尘口,503、聚尘管,504、安装脚板,505、稳定架,506、稳定盘,507、风机档网,508、蓄电池,509、吸尘外壳,510、连接法兰,511、集尘袋,512、干吸电机,513、出风口,514、第二挡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包括机器人主体1,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移动装置2,底移动装置2的底端安装有吸尘装置5,通过设置吸尘装置5可在机器人主体1行走过程中对路面的灰尘进行吸附,吸尘装置5包括吸尘外壳509,吸尘外壳509的顶端设有进尘口502,吸尘外壳509的内部顶端安装有聚尘管503,进尘口502将吸收到的灰尘导入聚尘管503内,聚尘管503的外侧安装有稳定架505,通过稳定架505对聚尘管503进行稳定,聚尘管503通过安装脚板504与吸尘外壳509相连,聚尘管503的底端设有集尘袋511,通过集尘带511将灰尘进行收集,集尘袋511通过连接法兰510与聚尘管503相连,集尘袋511通过连接法兰510安装和拆卸于聚尘管503的底端,集尘袋511的外侧安装有稳定盘506,稳定盘506的底端内侧安装有风机档网507,通过设置风机档网507防止灰尘吸入干吸电机512内,风机档网507的底端设有干吸电机512,干吸电机512工作产生吸力将外接的灰尘通过进尘口502通过聚尘管503吸入集尘带511内,吸尘外壳509的底端左侧安装有蓄电池508,蓄电池508为铅酸蓄电池,干吸电机512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508电性连接,干吸电机512的底端设有出风口513,出风口513将干吸电机512工作时产生的风力进行排出,进尘口502和出风口51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挡尘网501和第二挡尘网514,第一挡尘网501和第二挡尘网514防止较大异物进入内部,第一挡尘网501和第二挡尘网514为金属档网,机器人主体1的正面中心处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3,空气净化装置3包括净化外壳306,净化外壳30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气孔309,气孔309使外接的气体流通于净化外壳306内,净化外壳306的内部顶端安装有昆虫档网301,昆虫档网301防止工作时昆虫进入净化外壳306内,昆虫档网301的底端设有精密过滤网302,精密过滤网302对空气中的微量灰尘进行过滤,精密过滤网302的底端安装有灭菌灯304,灭菌灯304工作时对空气中的有毒细菌进行灭杀,灭菌灯304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508电性连接,灭菌灯304的底端设有隔热档网307,通过安装隔热档网307防止灭菌灯304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轴流风机305处而导致轴流风机305温度过热,昆虫档网301、精密过滤网302和隔热档网307均通过固定架303与净化外壳306相连,净化外壳306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金属网孔板308,隔热档网307的底端安装有轴流风机305,轴流风机305通过连接线与蓄电池508电性连接,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存储箱4,通过存储箱4可对过滤网挡尘网和集尘袋进行放置存储,提高了机器人的存储功能,存储箱4包括存储壳402,存储壳402的左侧设有活动开门404,活动开门404通过活动件403与存储壳402相连,存储壳402的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集尘袋放置架406、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7、挡尘网放置架408和风机档网放置架409,集尘袋放置架406、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7、挡尘网放置架408和风机档网放置架409的上表面均贴合有海绵垫板405,集尘袋放置架406、精密过滤网放置架407、挡尘网放置架408和风机档网放置架409的顶端左侧均安装有挡边板401,通过安装挡边板401防止过滤网在机器人行走时掉落。

    机器人主体1行走过程中,蓄电池508给干吸电机512供电使其工作,干吸电机512工作产生吸力将外接的灰尘通过进尘口502通过聚尘管503吸入集尘带511内,可在机器人主体1行走过程中对路面的灰尘进行吸附,使机器人具有吸尘功能,轴流风机305工作产生轴流吸力,使机器人主体2在行走时可将污浊气体吸入净化外壳306内由灭菌灯304工作时对空气中的有毒细菌进行灭杀,昆虫档网301防止工作时昆虫进入净化外壳306内,精密过滤网302对空气中的微量灰尘进行过滤,使机器人具有气体过滤净化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一种 多功能 机器人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多功能机器人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9942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