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拆装家具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拆装家具结构.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98167.4 (22)申请日 2016.10.28 (73)专利权人 英属维京群岛劲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英属维尔京群岛托尔托拉岛罗德城弗 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公路3076号埃伦斯 凯尔顿大厦4楼 (72)发明人 林创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曾旻辉 (51)Int.Cl. A47B 96/00(2006.01) A47B 96/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
2、名称 易拆装家具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装家具结构, 包括 主板结构, 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两侧的侧板 结构,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顶端的顶 板结构,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底端的 底板结构, 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的中间 隔板结构, 以及连接所述主板结构、 侧板结构、 顶 板结构、 底板结构及中间隔板结构的活动连接结 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安装和 拆卸简单, 维护方便, 降低了产品的精度要求, 可 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206453551 U 2017.09.01 CN 206453551 U。
3、 1.一种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板结构, 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两侧的 侧板结构,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顶端的顶板结构,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 结构底端的底板结构, 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的中间隔板结构, 以及连接所述主板 结构、 侧板结构、 顶板结构、 底板结构及中间隔板结构的活动连接结构;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之间的铰接结构, 设置于所述 侧板结构顶端和顶板结构之间的第一扣合结构, 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底端和底板结构之间 的第二扣合结构, 以及连接于所述侧板结构和中间隔板结构之间的卡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 于所述侧板结构顶端和顶板结构之间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上的定位销,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结构上 并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还包括突出 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底端内侧的托板, 所述底板结构两端分别搁置于两侧的所述托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 所述侧板结构顶端内侧的第一卡扣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结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卡扣件 扣合的第一卡合件; 所述第二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底部的第二卡。
5、合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 结构端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扣合的第二卡扣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结构包括侧板框, 所 述铰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侧板框的内侧, 所述定位销、 第一卡扣件均设置于所述侧板框顶端, 而所述第二卡合件设置于所述侧板框底部; 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侧板框内的侧板加强板, 并排设置于所述侧板框内的多块侧分 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突出设置于 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上的卡销, 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隔板结构两端底侧的卡槽, 所述卡销 卡合于所述卡槽中; 所述侧板框内侧对称设置有两块所述侧板加强。
6、板, 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上均开设有多 个与所述卡销对应的销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 一侧柱和第二侧柱, 所述第一侧柱或第二侧柱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主板结构连接; 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顶端的第一侧杆, 所述定位销、 第一卡扣件均设 置于所述第一侧杆顶端; 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底端的第二侧杆, 所述第二卡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 杆底部, 且所述侧板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结构包括顶板框, 并 排连接设置于所述顶板框内的多块顶分板; 以。
7、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板框中并与所述顶分板连接的多块顶板加强板, 每块所述 顶板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所述定位孔, 且所述第一卡合件设置于所 述顶板加强板内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453551 U 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框的四周均突出于两 块所述侧板结构与主板结构, 且所述顶板加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侧板框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结构包括主板框, 所 述铰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框两侧的第一铰接部, 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框上并与 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的第二。
8、铰接部; 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框内的主板加强板, 并排设置于所述主板框内的多块主分板。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453551 U 3 易拆装家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易拆装家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技术中, 拆装的家具(如板式家具、 盒式家具)一般分拆成散片平放填叠在纸 箱包装中销售, 以达到节省运输费用和售前的仓库储存空间的目的。 消费者购买后自行组 装成成品, 或者由服务提供方在产品的使用现场组装成成品。 散片之间一般由镙丝类的紧 固件连接, 组装的过程需要使用相应的手动或电动工具。 这种拆装家具存在以下缺点: 。
9、A、 用 户体验不佳: 镙丝类的紧固件安装麻烦、 费时, 甚至需多人协助; 需要借助手动或电动组装 工具; 容易出现组装时孔位对不上的问题; 螺丝尺寸规格多样化, 对后期维护造成麻烦。 例 如使用者因搬家或者需挪位等原因再次拆装产品, 这个过程中如因丢失或损坏等原因需更 替螺丝, 在五金零售市场上不一定能买到相同规格的螺丝。 B、 对螺丝孔位的精准度要求较 高, 会影响生产效率及需更大的投资采购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基于此,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装家具结构, 安装和拆卸简 单, 维护方便, 降低了产品的精度要求, 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10、 0005 一种易拆装家具结构, 包括主板结构, 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两侧的侧板结构,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顶端的顶板结构,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底端的 底板结构, 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的中间隔板结构, 以及连接所述主板结构、 侧板结 构、 顶板结构、 底板结构及中间隔板结构的活动连接结构; 0006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和侧板结构之间的铰接结构, 设置于 所述侧板结构顶端和顶板结构之间的第一扣合结构, 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底端和底板结构 之间的第二扣合结构, 以及连接于所述侧板结构和中间隔板结构之间的卡合结构。 0007 通过铰接结构可以将两块侧板结构。
11、铰接于主板结构两侧, 运输或者不使用的时 候, 可以将侧板结构折叠到主板结构上并与主板结构平齐, 这样可以节约侧板结构和主板 结构的占用空间, 便于储存和运输; 组装的时候, 只需转动侧板结构就可以将两块侧板结构 打开, 方便进行其他结构安装。 在安装底板结构时, 只需要利用底板结构两端与侧板结构之 间设置的第二扣合结构, 就可以方便地将底板结构扣合连接在两块侧板结构之间, 并对两 块侧板结构进行固定定位防止其转动。 同理, 在安装顶板结构时, 可以利用顶板结构两侧与 两块侧板结构之间的第一扣合结构, 就可以方便地将顶板结构和两块侧板结构扣合连接在 一起。 然后, 再利用中间隔板结构两端与两块。
12、侧板结构之间设置的卡合结构, 就可以方便地 将中间隔板结构卡合到两块侧板结构之间。 通过卡扣连接方式, 可以方便简单地将底板结 构、 顶板结构及中间隔板结构安装到主板结构和两块侧板结构上, 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整 个家具结构的安装。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206453551 U 4 0008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顶端和顶板结构之间的 定位结构; 0010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上的定位销,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结 构上并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还包括突出设。
13、置于所述侧板结构底端内侧的托板, 所述底板结构两端分别搁置于两侧的所述托板上。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顶端内侧的第一卡扣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结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卡扣件扣合的第一卡合件; 0013 所述第二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底部的第二卡合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 底板结构端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扣合的第二卡扣件。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侧板结构包括侧板框, 所述铰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侧板框的内侧, 所 述定位销、 第一卡扣件均设置于所述侧板框顶端, 而所述第二卡合件设置于所述侧板框底 部; 0015 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侧板框内的侧板加强板, 并。
14、排设置于所述侧板框内的多块侧 分板。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突出设置于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上的卡销, 以及设 置于所述中间隔板结构两端底侧的卡槽, 所述卡销卡合于所述卡槽中; 0017 所述侧板框内侧对称设置有两块所述侧板加强板, 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上均开设 有多个与所述卡销对应的销孔。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侧板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 所述第一侧柱或第 二侧柱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主板结构连接; 0019 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顶端的第一侧杆, 所述定位销、 第一卡扣件 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杆顶端; 0020 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柱和第二侧柱底端的第二侧杆。
15、, 所述第二卡合件设置于所述第 二侧杆底部, 且所述侧板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之间。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顶板结构包括顶板框, 并排连接设置于所述顶板框内的多块顶分 板; 0022 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板框中并与所述顶分板连接的多块顶板加强板, 每块 所述顶板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所述定位孔, 且所述第一卡合件设置 于所述顶板加强板内侧。 0023 进一步地, 所述顶板框的四周均突出于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与主板结构, 且所述顶 板加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侧板框的宽度。 0024 进一步地, 所述主板结构包括主板框,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框 两侧的第一。
16、铰接部, 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框上并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的第二铰接部; 0025 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框内的主板加强板, 并排设置于所述主板框内的多块主分 板。 002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无需工具, 单人可轻松完成产品的组装过程; 通过 卡扣的方式进行安装, 使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快捷, 可实现傻瓜化安装和拆卸, 具有极佳的客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206453551 U 5 户体验; 采用自身结构进行支撑, 并在多处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使整体结构稳固; 各 部件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后期拆装容易, 免维护; 各部件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使得产品各部件的生产精准。
17、度要求相对于原螺丝结构的门槛低。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拆装家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8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拆装家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9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拆装家具结构(移除中间隔板结构时)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 0030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拆装家具结构(移除中间隔板结构和底板结构时)的立体 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拆装家具结构(移除中间隔板结构、 底板结构及顶板结构 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 0033 100-主板结构, 102-铰接结构, 110-主板框, 120-主分板, 130-主板加强。
18、板, 200-侧 板结构, 210-侧板框, 212-第一侧杆, 2122-定位销, 2124-第一扣合结构, 214-第二侧杆, 2142-托板, 2144-第二扣合结构, 216-第一侧柱, 218-第二侧柱, 220-侧分板, 230-侧板加强 板, 232-销孔, 234-卡销, 300-顶板结构, 310-顶板框, 320-顶板加强板, 322-定位孔, 330-顶 分板, 400-底板结构, 410-底板框, 420-底分板, 430-底板加强板, 500-中间隔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5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易拆装家具结。
19、构, 包括主板结构100, 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 结构100两侧的侧板结构200,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100和侧板结构200顶端的顶板结构300, 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100和侧板结构200底端的底板结构400, 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结构200 之间的中间隔板结构500, 以及连接所述主板结构100、 侧板结构200、 顶板结构300、 底板结 构400及中间隔板结构500的活动连接结构。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板结构 100和侧板结构200之间的铰接结构102, 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顶端和顶板结构300之间 的第一扣合结构2124, 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底端和底板结构400之间的。
20、第二扣合结构 2144, 以及连接于所述侧板结构200和中间隔板结构500之间的卡合结构。 0036 通过铰接结构102可以将两块侧板结构200铰接于主板结构100两侧, 运输或者不 使用的时候, 可以将两块侧板结构200转动折叠到主板结构100上并与主板结构100平齐, 这 样可以节约侧板结构200和主板结构100的占用空间, 便于储存和运输; 组装的时候, 只需转 动两块侧板结构200就可以将侧板结构打开, 方便进行其他结构安装。 在安装底板结构400 时, 只需要利用底板结构400两端与两块侧板结构200之间设置的第二扣合结构2144(底板 结构400的一端与一块侧板结构之间对应设置有第。
21、二扣合结构2144, 底板结构400的另一端 与另一块侧板结构之间也对应设置有第二扣合结构2144), 就可以方便地将底板结构400扣 合连接在两块侧板结构200之间, 并对两块侧板结构200进行固定定位防止其转动。 同理, 在 安装顶板结构300时, 可以利用顶板结构300两侧与两块侧板结构200之间的第一扣合结构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206453551 U 6 2124(顶板结构300的一端与一块侧板结构之间对应设置有第一扣合结构2124, 顶板结构 300的另一端与另一块侧板结构之间对应设置有第一扣合结构2124), 就可以方便地将顶板 结构300和两块侧板结构200扣合连。
22、接在一起。 然后, 再利用中间隔板结构500两端与两块侧 板结构200之间设置的卡合结构(中间隔板结构500的一端与一块侧板结构之间对应设置有 卡合结构, 中间隔板结构500的另一端与另一块侧板结构之间也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 就 可以方便地将中间隔板结构500卡合到两块侧板结构200之间。 通过卡扣连接方式, 可以方 便简单地将底板结构400、 顶板结构300及中间隔板结构500安装到主板结构100和两块侧板 结构200上, 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整个家具结构的安装。 0037 此外, 如图4至图5所示, 所述主板结构100包括主板框110, 设置于所述主板框110 内的主板加强板130, 以及。
23、并排设置于所述主板框110内的多块主分板120。 多块主分板120 紧密排列在一起, 每块主分板120的两端部连接于主板框110上, 并利用连接于主板框110内 的主板加强板130对那些主分板120中部进行强化支撑, 从而形成为整体的主板结构。 这些 主分板120可以连接形成为一整块板(即所有主分板设置为整体), 也可以在这些主分板之 间形成间隙(即每块主分板都分开独立设置)。 此外, 所述侧板结构200包括侧板框210, 竖直 设置于所述侧板框210内的侧板加强板230, 以及并排设置于所述侧板框210内的多块侧分 板220。 同理, 多块侧分板220紧密排列在一起, 每块侧分板220的两端。
24、部连接于侧板框210 上, 并利用连接于侧板框210内的侧板加强板230对那些侧分板220中部进行强化支撑, 从而 形成为整体的侧板结构。 这些侧分板220可以连接形成为一整块板(即所有侧分板设置为整 体), 也可以在这些侧分板之间形成间隙(即每块侧分板都分开独立设置)。 0038 而且, 所述铰接结构102设置于所述侧板框210的内侧, 并将主板框110的侧边铰接 于侧板框210上。 从而使得侧板框210可以绕着主板框110的侧边进行转动。 一般情况下, 主 板结构100较为宽大, 通过转动侧板框210即转动侧板结构200, 使侧板结构200贴合到主板 结构100的表面, 即使得二者重叠在一。
25、起, 可减少占用空间, 方便进行储存和运输。 而且, 所 述侧板框21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柱216和第二侧柱218, 所述第一侧柱216或第二侧柱 218通过所述铰接结构102与所述主板结构100的主板框110连接。 设置第一侧柱216和第二 侧柱218可以强化整个家具结构的强度, 其厚度会大于主板框110的厚度, 也会大于侧板框 和侧分板的厚度, 便于对整个家具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 而且, 所述铰接结构102包括分别 设置于所述主板框110两侧(具体可设置于主板框110端部面向家具结构出口的外侧面上) 的第一铰接部, 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框210的第一侧柱216或第二侧柱218上(具体可设置。
26、于 第一侧柱216或第二侧柱218面向家具结构出口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的第二 铰接部, 从而可使得铰接结构102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位于第一侧柱216或第二侧柱 218的转角处, 便于转动侧板结构200以使其折叠于主板结构100上, 而不会使某一些结构阻 碍转动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铰接结构可设置为合页, 而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分别 为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 利用合页作为铰接结构, 简单方便。 此外, 还可采用其他的可 折叠的结构来替换所述铰接结构, 如转轴结构。 而且, 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在主板框110的一 端与一块侧板结构200的侧板框210之间均匀连接设置两个。
27、合页(即铰接结构), 使得侧板结 构200转动方便可靠。 0039 此外,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顶端和顶板结构300之间 的定位结构, 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24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顶端和顶板结构300下侧。 在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206453551 U 7 安装顶板结构300于侧板结构200上时, 可以利用二者之间设置的定位结构先进行准确定 位, 使二者之间位置确定, 然后利用二者之间设置的第一扣合结构2124将二者扣合在一起, 使二者连接紧密可靠。 而且,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上的定位销 2122,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结构。
28、300上并与所述定位销2122对应的定位孔322。 在安装顶板 结构300时, 使顶板结构300的定位孔322对准定位销2122套入, 便可对顶板结构300进行定 位, 方便后续扣合连接。 0040 而且, 所述顶板结构300包括顶板框310, 并排连接设置于所述顶板框310内的多块 顶分板330, 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板框310中并与所述顶分板330连接的多块顶板加 强板320。 同理, 多块顶分板330紧密排列在一起, 每块顶分板330的两端部连接于顶板框310 上, 并利用连接于顶板框310内的顶板加强板320对那些顶分板330中部进行强化支撑, 从而 形成为整体的侧板结构。 这些顶。
29、分板330可以连接形成为一整块板(即所有顶分板330设置 为整体), 也可以在这些顶分板330之间形成间隙(即每块顶分板330都分开独立设置)。 而 且, 每块所述顶板加强板320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销2122对应的所述定位孔322。 而 且, 所述顶板框310的四周均突出于两块所述侧板结构200与主板结构100, 且所述顶板加强 板320的长度大于所述侧板框210的宽度。 从而使得顶板结构的面积较大, 可作为桌面使用。 而且, 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与侧板结构200的定位销2122结合的定位孔322, 对顶板结构300的 位置进行调整。 0041 此外, 所述侧板结构200的侧板框210还包括。
30、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柱216和第二侧柱 218顶端的第一侧杆212, 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柱216和第二侧柱218底端的第二侧杆214, 且所 述侧板加强板230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杆212和第二侧杆214之间。 所述定位销2122设置于所 述第一侧杆顶端, 与位于顶板框310下侧的顶板加强板320对应, 便于与顶部加强板320上设 置的定位孔322对应套接。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杆212两侧可分别突出设置一个定位 销2122, 而每个顶部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22。 更进一步地, 还可在第一侧杆212上 设置两个安装销孔, 可在进行安装顶板结构300的时候才将定位销2122安装在第一侧杆21。
31、2 上, 便于运输和储存, 不易损坏定位销2122。 0042 此外, 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24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顶端内侧的第一卡扣 件,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结构300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卡扣件扣合的第一卡合件。 在利用侧板 结构200和顶板结构300之间的定位结构(即定位销和定位孔)进行定位后, 就可以利用侧板 结构200和顶板结构300之间的第一扣合结构2124(即第一卡扣件和第一卡合件)将二者进 行扣合, 将二者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 所述第一卡扣件设置于侧板结构200的第一侧杆212端 部面向另一侧板结构的一侧(第一侧杆212内侧空间较大, 便于安装体积较大的第一卡扣 件), 所。
32、述第一卡合件设置于所述顶板加强板320内侧(面向底板结构400的一侧, 顶板加强 板320内侧空间较小, 便于安装体积较小的第一卡合件), 即将第一扣合结构2124设置于家 具结构的内侧, 不影响外观, 也不容易被外物触动第一扣合结构2124而无意将其打开, 保证 了连接的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在每块侧板结构200的第一侧杆212中部和顶板加 强板320中部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24, 也可在第一侧杆212两侧和顶板加强板两侧 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24。 即每块侧板结构200的顶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 件, 而顶板结构300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对应的第一卡。
33、合件。 此外, 还可以将 所述第一卡扣件和第一卡合件的设置位置互换, 即将第一卡扣件设置于顶板结构300上, 而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206453551 U 8 将第一卡合件设置于侧板结构200上。 0043 此外, 所述底板结构400包括底板框410, 并排连接设置于所述底板框410内的多块 底分板420, 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框410中并与所述底分板420连接的多块底板加 强板430。 同理, 多块底分板420可紧密排列在一起, 每块底分板420的两端部连接于底板框 410上, 并利用连接于底板框410内的底板加强板430对那些底分板420中部进行强化支撑, 从而形成为。
34、整体的底板结构。 这些底分板420可以连接形成为一整块板(即所有底分板420 设置为整体), 也可以在这些底分板420之间形成间隙(即每块底分板420都分开独立设置)。 此外, 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还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底端内侧的托板2142, 所述底 板结构400两端分别搁置于两侧的所述托板2142上。 即在每块所述侧板结构200的侧板框 210的第二侧杆214底部设置向另一块侧板结构突出的托板2142, 在安装底板结构400于两 块侧板结构200之间时, 先使底板结构400的地板框410的两端分别搁置到两块侧板结构200 上的托板2142上, 对底板结构400进行定位, 然后方便利。
35、用第二第二扣合结构2144将二者扣 合在一起。 而且, 在不使用时将侧板结构200折叠到主板结构100上时, 可以利用突出于侧板 结构200的托板2142卡在主板结构100的外侧, 避免二者之间发生较大的变形。 在本实施例 中, 可在每个第二侧杆214两侧分别突出设置一块所述托板2142, 使得对底板结构400端部 的托住更稳定可靠。 0044 此外, 所述第二扣合结构2144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结构200底部的第二卡合件, 以 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结构400端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扣合的第二卡扣件。 利用侧板结 构200和底板结构400之间的第二扣合结构2144(即第二卡扣件和第二卡合件)将二者。
36、进行 扣合, 将二者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 所述第二卡合件设置于侧板结构200的第二侧杆214端部 面向地面的一侧(第二侧杆214面向地面的端面侧安装空间较小, 便于安装体积较小的第二 卡合件), 所述第二卡扣件设置于所述底板框410面向地面的一侧(底板框410面向地面的侧 面安装空间较大, 便于安装体积较大的第二卡扣件), 即将第二扣合结构2144设置于家具结 构的面向地面的侧边, 不影响家具结构外观, 也不容易被外物触动第二扣合结构2144而无 意将其打开, 保证了连接的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在每块侧板结构200的第二侧杆 214中部和底板框410中部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扣合结构21。
37、44, 也可在第二侧杆214两侧和底 板框410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扣合结构2144。 即每块侧板结构200的顶端均设置有所 述第二卡合件, 而底板结构400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合件对应的第二卡扣件。 此 外, 还可以将所述第二卡合件和第二卡扣件的设置位置互换, 即将第二卡扣件设置于侧板 结构200上, 而将第二卡合件设置于底板结构400上。 而且, 在本实施例中, 可将所述第一扣 合结构2124、 第二扣合结构2144均设置为弹簧锁扣, 具体可将所述第一卡合件、 第二卡合件 均设置为弹簧扣环部分, 而将所述第一卡扣件、 第二卡扣件均设置为弹簧锁舌部分。 此外, 也可将所述第一扣合结。
38、构2124、 第二扣合结构2144均设置为其他种类的锁扣结构或卡扣结 构。 0045 此外, 所述中间隔板结构500包括隔板框, 并排连接设置于所述隔板框内的多块隔 板分板, 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隔板框中并与所述隔板分板连接的多块隔板加强板。 同 理, 多块隔板分板可紧密排列在一起, 每块隔板分板的两端部连接于隔板框上, 并利用连接 于隔板框内的隔板加强板对那些隔板分板中部进行强化支撑, 从而形成为整体的中间隔板 结构500。 这些隔板分板可以连接形成为一整块板(即所有隔板分板设置为整体), 也可以在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206453551 U 9 这些隔板分板之间形成间隙(即。
39、每块隔板分板都分开独立设置)。 而且,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 突出设置于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230上的卡销234, 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隔板结构两端底侧 的卡槽, 所述卡销卡合于所述卡槽中。 安装中间隔板结构时, 仅仅需要将其伸入两块侧板结 构之间, 并使中间隔板结构上开设的卡槽对准两侧的侧板结构200上设置的卡销234, 并使 卡销234卡入卡槽中, 就可将中间隔板结构固定于两侧板结构200上。 具体地, 可将卡槽设置 于中间隔板结构500的隔板框面向侧板结构的端部下侧, 每个卡槽均贯通隔板框的端部与 外界连通(这样便于与卡销234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 可在每块所述侧板框210内侧对称设 置有两。
40、块所述侧板加强板230, 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230上均设置有所述卡销234, 两块侧板 加强板230上的卡销234位于同一高度处, 而隔板框的端部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卡槽(与两 块侧板加强板230上的卡销对应)。 0046 更进一步地, 可在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230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卡销234对应的 销孔232, 两块所述侧板加强板230上的销孔232相互对齐。 这样, 在安装家具结构的时候, 可 以将卡销234安装到销孔232中, 用于对中间隔板结构500进行卡接固定; 而在不使用家具结 构的时候, 可以将卡销234从销孔232中拆卸下来, 便于将侧板结构200转动折叠到主板结构 100上(。
41、不存在卡销234的阻挡), 储存和运输方便。 而且, 通过在每块所述侧板加强板230上 设置多个销孔232, 可以根据需要将卡销234安装到合适高度的销孔232中, 使中间隔板结构 500的高度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改变。 此外, 还可以在两块侧板加强板230上安装多排的卡销 234, 从而就可以在两块侧板结构200之间安装多块之间隔板结构500。 此外, 根据需要, 可以 在主板结构100上铰接多块侧板结构, 并利用活动连接结构将多块侧板结构连接在顶板结 构和底板结构之间, 还可以在多块侧板结构之间连接设置多块中间隔板结构, 利用活动连 接结构以实现更复杂的家具结构设计。 0047 本实用新型提供。
42、的易拆装家具结构, 在安装过程中, 无需工具, 单人可轻松完成产 品的组装过程; 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安装, 使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快捷, 可实现傻瓜化安装和 拆卸, 具有极佳的客户体验; 采用自身结构进行支撑, 并在多处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使整体结构稳固; 各部件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后期拆装容易, 免维护; 各部件通过卡 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使得产品各部件的生产精准度要求相对于原螺丝结构的门槛低。 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
43、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206453551 U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1 CN 206453551 U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2 CN 206453551 U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3 CN 206453551 U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4 CN 206453551 U 1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5 CN 206453551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