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23948.1 (22)申请日 2016.07.29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620280314.6 2016.04.06 CN (73)专利权人 卢成 地址 31801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 道金鳌南路165号 (72)发明人 卢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29 代理人 杨娟 (51)Int.Cl. A47G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盛。
2、放容器技术领域, 特 指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在转动板的前侧面、 盒体的前侧板内壁及按压板上平面所在的平面 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筷子或吸管的预置槽; 转动板 未转动时, 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前侧板内壁 之间的距离仅能供一根所装的筷子或吸管通过, 且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 的距离是所装筷子最粗处粗度的0.52.5倍或 是所装吸管直径的0.51.5倍; 转动板转动, 转 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前侧板内壁之间的距离 变小用于防止预置槽外的筷子或吸管落入转动 板的前侧面、 盒体的前侧板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 型的预置槽仅能容纳一根筷子或一根吸管, 按压 按压板, 控制每次最多出两根筷子或一根。
3、吸管, 干净卫生,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06403578 U 2017.08.15 CN 206403578 U 1.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包括有盒体, 在盒体的前侧板上设置有条形开口, 转动板通 过转轴设置在盒体内, 转动板的前端连接有按压板, 按压板伸出盒体的条形开口之外, 转动 板由按压板带动转动, 且转动板能自动复位, 其特征在于: 转动板的前侧面、 盒体的前侧板 内壁及按压板上平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筷子或吸管的预置槽; 转动板未转动 时, 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前侧板内壁之间的距离仅能供一根所装的筷子或吸管通过, 且转动板前。
4、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是所装筷子最粗处粗度的0.52.5 倍或是所装吸管直径的0.51.5倍; 按压按压板, 带动转动板转动, 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 至前侧板内壁之间的距离变小用于防止预置槽外的筷子或吸管落入转动板的前侧面、 盒体 的前侧板内壁之间; 每次按压按压板, 只能出最多两根筷子或一根吸管; 一次只出一根筷子 时,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一根所装筷子最粗处粗度; 一次只出一根吸管时,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一根所装 吸管的直径; 一次出两根筷子时,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为两根所装筷子位于。
5、预置槽内时位于上方的那根筷子最粗处的最高点至按压板上平面之 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 边沿与前侧板内壁之间的夹角为0 2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 边沿与前侧板内壁之间的夹角为0.3 0.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内倾斜设置有 内底板, 内底板的前端低于后端, 在内底板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以 上的凹槽, 转动板通过转 轴设置在凹槽内; 或: 所述盒体内倾斜设置有内底板, 内底板的前端低于后端, 转动板设置在内底板的前。
6、 端, 并通过转轴铰接在盒体的左右侧板上; 或: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倾斜内底板, 内底板的前端低于后端, 在内底板的前端设置有转 动板安装位, 在底平面向上设置有安装柱, 转动板设置在转动板安装位内, 转动板的转轴分 别铰接在安装柱上; 或: 所述转动板即为内底板, 转动板的两端设置有转动轴, 转动轴连接在盒体左、 右侧 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底板或/和转动 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沥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上套装有复位 扭簧实现转动板的自动复位; 或所述内底板的底平面与转动板的底平面之间, 或内。
7、底板的底平面与按压板的底平面 之间通过Z形弹簧片连接, Z形弹簧片连接的上水平部固定于内底板的底平面, 下水平部固 定于转动板的底平面或按压板的底平面, 实现转动板的自动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前侧板的内壁 上沿盒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筷子或吸管的导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边固 设在盒体前侧板内壁上, 且导流板的上边沿为一斜边, 该斜边位于盒体前侧板内壁上的一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403578 U 2 端的高度高于远离盒体前侧板内壁的一端的高度。
8、; 导流板的底边为一斜边, 该斜边位于远离盒体前侧板内壁的一端的高度高 于位于盒 体前侧板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 或导流板的底边由第一斜边、 第二斜边相交组成, 两斜边之间的夹角90 180 , 第 一斜边位于远离盒体前侧板内壁的一端的高度高于与第二斜边相交处一端的高度, 第二斜 边与第一斜边相交处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斜边位于盒体前侧板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板的前端向上 设置有限位凸起。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403578 U 3 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盛放容器技。
9、术领域, 特指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背景技术: 0002 筷子是用餐是必备的餐具。 为了环保, 减少一次性筷的使用, 大部分的餐饮店内会 有准备消毒筷子供客户使用。 为了方便用餐, 大多的餐饮店内都会准备筷子盒来放置消毒 筷子, 准备吸管盒来放置吸管。 但是, 目前的筷子盒、 吸管盒在出筷子或出吸管时会同时出 很多根。 参见图1, 从图中可知, 转动板1的前侧面至盒体前侧板2内壁之间的距离D较大, 可 同时容纳数根筷子或吸管, 因此, 在按压按压板3进行出筷或出吸管的时候, 多根筷子或吸 管会同时从盒体前侧板2上的出口送出。 而多出的筷子、 吸管不能直接放回筷子盒或吸管盒 内, 不卫生。 筷。
10、子可以进行重新清洗、 消毒后重新备用, 但是吸管则只能丢弃, 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筷子有序送出, 并能限制每次送出筷子数量的限 量出筷的筷子盒。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包括有盒体, 在盒体的前侧板上设置有条形开口, 转动板 通过转轴设置在盒体内, 转动板的前端连接有按压板, 按压板伸出盒体的条形开口之外, 转 动板由按压板带动转动, 且转动板能自动复位, 转动板的前侧面、 盒体的前侧板内壁及按压 板上平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筷子或吸管的预置槽; 转动板未转动时, 转动板前 侧面的上边沿至前侧板内壁之。
11、间的距离仅能供一根所装的筷子或吸管通过, 且转动板前侧 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是所装筷子最粗处粗度的0.5-2.5倍或是所装吸管 直径的0.5-1.5倍; 按压按压板, 带动转动板转动, 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前侧板内壁之 间的距离变小用于防止预置槽外的筷子或吸管落入转动板的前侧面、 盒体的前侧板内壁之 间; 每次按压按压板, 只能出最多两根筷子或一根吸管。 0006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与前侧板内壁之 间的夹角为0 2 。 0007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与前侧板内壁之 间的夹角为0.3 0.5 。 000。
12、8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盒体内倾斜设置有内底板, 内底板的前 端低于后端, 在内底板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凹槽, 转动板通过转轴设置在凹槽内; 0009 或: 所述盒体内倾斜设置有内底板, 内底板的前端低于后端, 转动板设置在内底板 的前端, 并通过转轴铰接在盒体的左右侧板上; 0010 或: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内底板, 内底板的前端低于后端, 在内底板的前端设置有转 动板安装位, 在底平面向上设置有安装柱, 转动板设置在转动板安装位内, 转动板的转轴分 别铰接在安装柱上;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6403578 U 4 0011 或: 所述转动板即为内底板, 转。
13、动板的两端设置有转动轴, 转动轴连接在盒体左、 右侧板上。 0012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内底板或/和转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沥 水孔。 0013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转轴上套装有复位扭簧实现转动板的自 动复位; 0014 或所述内底板的底平面与转动板的底平面之间, 或内底板的底平面与按压板的底 平面之间通过Z形弹簧片连接, Z形弹簧片连接的上水平部固定于内底板的底平面, 下水平 部固定于转动板的底平面或按压板的底平面, 实现转动板的自动复位。 0015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一次只出一根筷子时,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 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14、一根所装筷子最粗处粗度; 0016 一次只出一根吸管时,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一根所装吸管的直径; 0017 一次出两根筷子时, 所述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两 根所装筷子位于预置槽内时位于上方的那根筷子最粗处的最高点至按压板上平面之间的 距离。 0018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盒体前侧板的内壁上沿盒体长度方向间 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筷子或吸管的导流板。 0019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边固设在盒体前侧板内壁 上, 且导流板的上边沿为一斜边, 该斜边位于盒体前侧板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盒 体前侧。
15、板内壁的一端的高度; 0020 导流板的底边为一斜边, 该斜边位于远离盒体前侧板内壁的一端的高度高于位于 盒体前侧板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 0021 或导流板的底边由第一斜边、 第二斜边相交组成, 两斜边之间的夹角90 180 , 第一斜边位于远离盒体前侧板内壁的一端的高度高于与第二斜边相交处一端的高 度, 第二斜边与第一斜边相交处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斜边位于盒体前侧板内壁上的一端的 高度。 0022 在上述的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中, 所述按压板的前端向上设置有限位凸起。 0023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24 本实用新型的转转动板的前侧面、 前侧板内壁及按压板上平面所在的平面之。
16、间形 成容纳筷子或吸管的预置槽, 按压按压板, 控制每次出最多出两根筷子或一根吸管, 避免按 压一次按压板同时出来多根筷子或吸管, 干净卫生,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背景技术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一;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二;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板向下按压时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根筷子设置在预置槽内的示意简图;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6403578 U 5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根筷子向外送出时的示意简图;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根筷子向外送出后。
17、的示意简图; 0032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前侧面的上边沿与前侧板内壁之间存在夹角的示意简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8: 0034 一种限量出筷的筷子盒, 包括有盒体10, 在盒体10的前侧板30上设置有条形开口 40, 转动板50通过转轴设置在盒体10内, 转动板50的前端连接有按压板60, 按压板60一般间 隔设置有两个, 也可以设置一个较长尺寸的按压板60。 按压板60伸出盒体10的条形开口40 之外, 所述转动板50能自动复位。 在正常状态下, 按压板60的上平面紧贴条形开口40的上边 沿, 筷子90或吸管无法向外送出, 。
18、按压按压板60时, 按压板60的上平面与条形开口40的上边 沿之间形成筷子90或吸管的出口部。 转动板50的前侧面502、 盒体10的前侧板30内壁及按压 板60上平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筷子90或吸管的预置槽。 0035 从技术上来说, 转轴是必须设置在转动板50上平面以下的位置上。 0036 转动板50未转动时, 转动板50的前侧面的上边沿501至前侧板30内壁之间的距离 D1距离仅能供一根所装的筷子90或吸管通过, 且转动板50前侧面的上边沿501至按压板60 上平面之间的距离是所装筷子最粗处粗度的0.5-2.5倍或是所装吸管直径的0.5-1.5倍。 在 上述范围任意取值, 可以控。
19、制一根筷子或吸管90或两根筷子90落在预置槽内。 0037 按压按压板60, 带动转动板50转动, 转动板50前侧面的上边沿501至前侧板30内壁 之间的距离D2变小用于防止预置槽外的筷子90或吸管落入转动板50的前侧面、 盒体10的前 侧板内壁之间, 确保位于预置槽内的筷子90或吸管向外送出时, 盒体10内的其余筷子90或 吸管均无法随之一起向外送出。 每次按压按压板60, 只能出最多两根筷子或一根吸管。 0038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前侧面502的上边沿501与前侧板30内壁之间的夹角 为0 2 。 可以设置转动板前侧面502的上边沿501与前侧板30内壁平行设置, 或有一定夹角。 0039。
20、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前侧面502可以是直面或斜面或弧形面等。 设置斜面或弧形 面可以增加转动板前侧面502与盒体10的前侧板内壁之间的空间。 设置为斜面时, 斜面与按 压板60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设置为弧形面时, 弧形面往转动板的前端方向凹。 这样可 以防止按下按压板60时, 预置槽内的筷子90或吸管出现卡住的情况。 0040 具体地, 转动板前侧面502的上边沿501与前侧板30内壁之间的夹角 为0.3 0.5 , 允许误差。 转动板前侧面502的上边沿501与前侧板30内壁之间存在一定角度, 是因为 筷子90一般都是一端粗一端细, 可以很好地控制筷子90。 0041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
21、板50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如下几种之一: 0042 一是: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内底板20, 在内底板20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凹槽, 转 动板50通过转轴设置在凹槽内。 凹槽可以设置一个, 或两个等。 0043 内底板20在盒体10内倾斜设置, 内底板20前端的高度低于后端的高度。 0044 二是: 所述盒体10内设置有内底板20, 转动板50设置在内底板20的前端, 并通过转 轴铰接在盒体10的左右侧板上; 同样, 内底板20采用倾斜设置。 0045 三是: 所述盒体10内设置有内底板20, 在内底板20的前端设置有转动板安装位, 在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6403578 U 6。
22、 盒体10的底平面向上设置有安装柱, 转动板50设置在转动板安装位内, 转动板50的转轴分 别铰接在安装柱上。 0046 四是: 所述转动板50即为内底板, 转动板50的两端设置有转动轴, 转动轴连接在盒 体10的左、 右侧板上。 0047 当然, 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安装方式。 0048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50能自动复位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实现: 0049 在转轴上套装有复位扭簧, 扭簧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 另一端固定在内底板20上 实现转动板50的自动复位。 0050 也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实现自动复位, 所述内底板20的底平面与转动板50的底平面 之间, 或内底板20的底平面与按压板60的底平面之间。
23、通过Z形弹簧片连接, Z形弹簧片连接 的上水平部固定于内底板20的底平面, 下水平部固定于转动板50的底平面或按压板60的底 平面, 实现转动板50的自动复位。 Z形弹簧片可以安装一个, 或两个。 如: 设置有两个按压板 60时, 可以设置两个Z形弹簧片; 也可以设置一个Z形弹簧片分别连接在内底板20的底平面 与转动板50的底平面。 0051 每次按压按压板60, 使转动板50绕转轴转动, 使按压板60上平面离开条形开口40 的上边沿, 形成筷子90或吸管的出口部。 0052 进一步地, 一次只出一根筷子90时, 所述转动板50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60上 平面之间的距离为一根所装筷子90最粗。
24、处粗度; 0053 一次只出一根吸管时, 所述转动板前50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60上平面之间的距 离为一根所装吸管的直径; 0054 一次出两根筷子时, 所述转动板前50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60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为两根所装筷子90位于预置槽内时位于上方的筷子90最粗处的最高点至按压板60上平面 之间的距离。 0055 由于市面上所售的筷子90有不同粗细长短规格, 如: 不锈钢筷子、 儿童筷、 竹木制 普通筷、 合金筷、 塑料筷等, 吸管也有粗细。 因此,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仅能供一根筷子90或一 根吸管通过是指与本实用新型对应使用的筷子90与吸管。 0056 如: 目前, 常用的筷子无论竹制木制。
25、塑料等, 筷子最粗处的粗度在6.5-8毫米之间, 相应地, 转动板50前侧面的上边沿至按压板60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上述尺寸进行计 算。 0057 同样, 转动板50未转动时, 转动板50的前侧面的上边沿501至前侧板30内壁之间的 距离D1距离仅能供一根筷子90或一根吸管通过的具体尺寸也可以根据上述尺寸进行计算。 0058 同理, 按压按压板60转动板50转动后, 转动板50前侧面的上边沿501至前侧板30内 壁之间的距离变小用于防止预置槽外的筷子或吸管落入转动板的前侧面、 盒体的前侧板内 壁之间的具体尺寸也可以根据上述尺寸进行计算。 0059 上述盒体前侧板30的内壁上沿盒体10长度方。
26、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筷子90或 吸管的导流板70。 0060 上述导流板70的一侧边固设在盒体前侧板30内壁上, 且导流板70的上边沿701为 一斜边, 该斜边位于盒体前侧板30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盒体前侧板30内壁的一端 的高度, 方便处于上面的筷子90或吸管往下落。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6403578 U 7 0061 导流板70的底边为一斜边, 该斜边位于远离盒体前侧板30内壁的一端的高度高于 位于盒体前侧板30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 0062 或导流板70的底边由第一斜边702、 第二斜边703相交组成, 两斜边702、 703之间的 夹角90 180 , 第一。
27、斜边702位于远离盒体前侧板30内壁的一端的高度高于与第二斜 边702相交处一端的高度, 第二斜边703与第一斜边702相交处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斜边703 位于盒体前侧板30内壁上的一端的高度。 0063 导流板70底边的结构方便处于下面的筷子90或吸管往预置槽移动, 移动过程中防 止多根筷子90或吸管挤在一起, 导致筷子90卡住, 无法落入预置槽导致无法出筷子90或吸 管。 0064 上述按压板60的前端向上设置有限位凸起80。 每次筷子90或吸管出来的时候可以 不会掉落到地上。 0065 上述限位凸起80上设置有手按槽。 按压时, 手指按压在手按槽内, 方便按压。 0066 上述内底板20。
28、上设置有若干个沥水孔。 沥水孔可以将消毒后筷子90携带的水从沥 水孔沥出, 防止筷子90发霉等。 0067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作吸管盒。 006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69 按压按压板60, 按压板60的底平面与条形开口40的下边沿接触连接, 按压板60上 平面与条形开口40的上边沿之间形成出口部, 位于预置槽内的筷子90或吸管能从出口部掉 出, 此时预置槽内没有筷子90或吸管; 同时, 转动板50前侧面的上边沿501至前侧板30内壁 之间的距离D2变小用于防止筷子90或吸管落入转动板50的前侧面、 盒体10的前侧板内壁之 间, 因此, 每按压依次按压部60, 只能出来一根筷子90或一。
29、根吸管或两根筷子90。 根据需要, 按压按压板60得到相应的筷子90或吸管。 0070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 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 结构、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6403578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9 CN 206403578 U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0 CN 206403578 U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1 CN 206403578 U 11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2 CN 206403578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