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床.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8110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2 CN 202981105 U *CN202981105U* (21)申请号 201220700965.8 (22)申请日 2012.12.17 A47C 17/84(2006.01) (73)专利权人 金锡宝 地址 325615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智仁乡象 周村 1 号 (72)发明人 金锡宝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柯奇君 (54) 实用新型名称 吊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床, 包括两个金属挂 环、 两个由织绳编织起来的连接面、 两组连接。
2、绳、 两条相互平行木棒条和面料床面 ; 金属挂环和连 接面处在两条木棒条的两外侧, 连接面外端套在 金属挂环上, 连接面内端呈 V 形 ; 面料床面处在两 条木棒条的内侧, 面料床面的端部设有多个绳圈, 两条木棒条上均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穿绳孔, 每组 连接绳均有多根, 任意一组中的多根连接绳分别 穿过其中一条木棒条上的多个穿绳孔 ; 该组多根 连接绳的内端处在木棒条内侧, 并通过多个绳圈 连接面料床面, 多根连接绳的外端处在木棒条外 侧并相间隔地连接在连接面内端的 V 形两侧部。 该吊床的优点是 : 结构新颖, 使用稳固, 使用寿命 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
3、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81105 U CN 202981105 U *CN202981105U* 1/1 页 2 1. 吊床, 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金属挂环 (1) 、 两个由织绳编织起来的连接面 (2) 、 两组 连接绳 (3) 、 两条相互平行木棒条 (4) 和面料床面 (5) ; 金属挂环 (1) 和连接面 (2) 处在两条 木棒条 (4) 的两外侧, 连接面 (2) 外端套在金属挂环 (1) 上, 连接面 (2) 内端呈 V 形 ; 面料床 面 (5) 处在两条。
4、木棒条 (4) 的内侧, 面料床面 (5) 的端部设有多个绳圈 (51) , 两条木棒条 (4) 上均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穿绳孔, 每组连接绳 (3) 均有多根, 任意一组中的多根连接绳 (3) 分 别穿过其中一条木棒条 (4) 上的多个穿绳孔 ; 该组多根连接绳 (3) 的内端处在木棒条 (4) 内 侧, 并通过多个绳圈 (51) 连接面料床面 (5) , 多根连接绳 (3) 的外端处在木棒条 (4) 外侧并 相间隔地连接在连接面 (2) 内端的 V 形两侧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吊床, 其特征在于织绳的末端在连接面 (2) 的 V 形两侧部伸 出, 多根连接绳 (3) 的外端与连接。
5、面 (2) 内端的 V 形两侧部伸出的多根织绳连为一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吊床, 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床面 (5) 是由多根织线织成 的床面, 所述绳圈 (51) 由多根伸出面料床面 (5) 端部的织线编织而成的多股绳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吊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枕头, 枕头处在面料床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吊床, 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上设有绳套, 枕头通过绳套套在 木棒条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81105 U 2 1/2 页 3 吊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吊床一般由床面。
6、和吊绳相互连接构成, 其结构单一, 使用时受力不均匀, 某 根吊绳容易出现受力集中, 致使吊床使用寿命短。 0003 现有的吊床进一步地将吊绳改进成多根连接绳, 为了便于吊床吊挂, 这种吊床上 的多根连接绳外端一般都汇集并连接在连接件上, 致使多根连接绳在连接件处受力集中, 通用容易破坏连接件或拉断某根连接绳。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 使用时非常稳固耐用的吊床。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吊床, 包括两个金属挂环、 两个由织绳编织起来的连接面、 两组连接绳、 两条相互 平行木棒条和面料床面 ; 金属挂环和连。
7、接面处在两条木棒条的两外侧, 连接面外端套在金 属挂环上, 连接面内端呈 V 形 ; 面料床面处在两条木棒条的内侧, 面料床面的端部设有多个 绳圈, 两条木棒条上均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穿绳孔, 每组连接绳均有多根, 任意一组中的多根 连接绳分别穿过其中一条木棒条上的多个穿绳孔 ; 该组多根连接绳的内端处在木棒条内 侧, 并通过多个绳圈连接面料床面, 多根连接绳的外端处在木棒条外侧并相间隔地连接在 连接面内端的 V 形两侧部。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多根织绳的末端在连接面的 V 形两侧部伸出, 多根连接绳的外端 与连接面内端的 V 形两侧部伸出的多根织绳连为一体。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面料。
8、床面是由多根织线织成的床面, 所述绳圈由多根伸出面料床 面端部的织线编织而成的多股绳构成, 这种绳圈结构, 结构新颖, 连接强度高, 牢固耐用。 0009 作为优选, 还包括枕头, 枕头处在面料床面上, 使用者睡觉时更加舒适。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枕头上设有绳套, 枕头通过绳套套在木棒条上, 相对固定枕头, 不 使其掉落, 使用效果好。 0011 采用上述方案所设计的一种吊床, 每组连接绳均有多根, 多根连接绳内端被木棒 条的多个穿绳孔分开, 使得多根连接绳与网状床面的端部均匀连接。该吊床设有由织绳编 织起来的连接面, 连接面内端呈 V 形, 多根连接绳的外端处在木棒条外侧并相间隔地连接。
9、 在连接面内端的 V 形两侧部, 即多根连接绳的外端的外端并不汇结在一处, 而是分布连接 在连接面的 V 形两侧部, 受力均匀, 连接强度高, 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 该吊床的优点是 : 结构新颖, 使用稳固,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床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981105 U 3 2/2 页 4 0013 图 2 : 图 1 中 A 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吊床, 包括两个金属挂环1、 两个由织绳编织起来的连接面2、 两组 连。
10、接绳 3、 两条相互平行木棒条 4、 面料床面 5 和处在面料床面上的枕头 6。 0016 吊床两端对称, 面料床面 5 处在中部, 左端由一个金属挂环 1、 一个连接面 2、 一组 连接绳 3 和一条木棒条 4 构成, 左端结构与右端对称。具体地, 金属挂环 1 和连接面 2 处在 两条木棒条 4 的两外侧, 连接面 2 整体呈类三角形, 连接面 2 外端套在金属挂环 1 上, 连接 面 2 内端呈 V 形。面料床面 5 处在两条木棒条 4 的内侧, 即面料床面 5 处在两条木棒条 4 之间。面料床面 5 的两端部结构相同, 其端部均设有多个绳圈 51, 两条木棒条 4 上均设有 多个相间隔。
11、的穿绳孔, 上述每组连接绳3均有多根, 任意一组中的多根连接绳3分别穿过其 中一条木棒条 4 上的多个穿绳孔。该组多根连接绳 3 的内端处在木棒条 4 内侧, 并通过多 个绳圈 51 连接面料床面 5 的端部, 多根连接绳 3 的外端处在木棒条 4 外侧并相间隔地连接 在连接面 2 内端的 V 形两侧。上述金属挂环 1 位置处在木棒条 4 的中垂线上, 即一组连接 绳 3 上下两侧对称, 每根连接绳 3 受力均匀, 并且金属挂环 1 的这种位置, 使得人睡在吊床 上恰好处在吊床中部, 使用时不易侧翻。上述枕头 6 处在面料床面 5 上, 枕头 6 上设有绳套 61, 枕头 6 通过绳套 61 。
12、套在木棒条 4 上。 0017 上述多根织绳的末端在连接面 2 的 V 形两侧部伸出, 多根连接绳 3 的外端与连接 面 2 内端的 V 形两侧部伸出的多根织绳连为一体, 即连接绳 3 和织绳是相同材料的绳子, 多 根连接绳 3 的外端留出编织段, 即可编织成内端呈 V 形的连接面 2, 这种连接结构不仅不会 导致连接处受力集中, 而且连接结构由连接绳 3 外端一体编织成型, 非常耐用。 0018 如图 2 所示, 上述面料床面 5 是由多根织线 511 织成的床面, 绳圈 51 由多根伸出 面料床面 5 端部的织线 511 编织而成的多股绳构成, 即两端与面料床面 5 端部连为一体的 多股绳构成一个绳圈 51, 这种绳圈 51 结构新颖, 连接强度高, 牢固耐用。 说 明 书 CN 202981105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8110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