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吸尘装置.pdf

  • 上传人:三**
  • 文档编号:7878947
  • 上传时间:2019-11-16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705.4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780132.5

    申请日:

    20160724

    公开号:

    CN206285053U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16,A47L5/24

    主分类号:

    A47L9/16,A47L5/24

    申请人:

    宁波暴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波,陈斌

    地址: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朗霞街道朝阳路215号

    优先权:

    CN201620780132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尉伟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装置,包括主机体、吸尘电机及设置在主机体上的尘杯,主机体上设有连接管,尘杯上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吸口座及与吸口座连通的杯进风口,尘杯内设有过滤筒及封住过滤筒上端的旋风器,过滤筒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旋风器包括中心筒、处在中心筒内的助旋筒及设置在中心筒侧壁上的内进风口,中心筒上端与助旋筒上端之间封闭,中心筒处在过滤筒内,助旋筒上、下端均开口,助旋筒上端开口通过中间风道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助旋筒下端开口与中心筒内部连通,吸尘电机的出风端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分吸尘、分离、排风等功能,吸尘和分离能力强,具有良好过滤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机体、吸尘电机及设置在主机体上的尘杯,主机体上设有连接管,尘杯上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吸口座及与吸口座连通的杯进风口,尘杯内设有过滤筒及封住过滤筒上端的旋风器,过滤筒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旋风器包括中心筒、处在中心筒内的助旋筒及设置在中心筒侧壁上的内进风口,中心筒上端与助旋筒上端之间封闭,中心筒处在过滤筒内,助旋筒上、下端均开口,助旋筒上端开口通过中间风道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助旋筒下端开口与中心筒内部连通,吸尘电机的出风端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尘杯内设有处在中心筒下方的集灰内筒,中心筒下端与集灰内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尘杯包括杯身、杯盖及与杯身铰接的杯底,尘杯上设有用于将杯底及杯身固定扣合的杯扣结构,杯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杯身上的杯凸台及设置在杯底上且可扣住杯凸台的杯扣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杯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杯身上的滑槽及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钮,滑钮处在杯凸台正上方且接触杯扣头,滑钮的可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风道中设有二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固定在尘杯内,且二级过滤网处在中心筒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灰内筒上、下端均开口,集灰内筒上端开口与中心筒下端连通,杯底上设有底盖密封垫,底盖密封垫封住集灰内筒下端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口座包括主管段及与主管段连通的扩口段,扩口段处在主管段与尘杯之间且扩口段直接连通杯进风口,扩口段内设有用于阻断主管段的挡尘片,挡尘片上端与连接管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杯盖与杯身之间卡接,杯盖与主机体之间通过机盖卡扣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机体凸台及至少一个机体凹槽,尘杯上设有与机体凸台一一对应的凸台定位槽及与机体凹槽一一对应的杯上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筒下方设有用于将空气气流导向中心筒下端开口的导流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设备尤其是家用的吸尘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吸尘器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吸尘电机),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入尘屑或垃圾的电器。目前的吸尘器,主要功能就是对家中地板、地毯等处的灰尘、垃圾进行回收清理。但是目前的吸尘器,在风道的设置、灰尘与空气的分离能力及吸尘效率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分吸尘、分离、排风等功能,吸尘和分离能力强,具有良好过滤效果的吸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装置,包括主机体、吸尘电机及设置在主机体上的尘杯,主机体上设有连接管,尘杯上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吸口座及与吸口座连通的杯进风口,尘杯内设有过滤筒及封住过滤筒上端的旋风器,过滤筒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旋风器包括中心筒、处在中心筒内的助旋筒及设置在中心筒侧壁上的内进风口,中心筒上端与助旋筒上端之间封闭,中心筒处在过滤筒内,助旋筒上、下端均开口,助旋筒上端开口通过中间风道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助旋筒下端开口与中心筒内部连通,吸尘电机的出风端与外界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尘杯内设有处在中心筒下方的集灰内筒,中心筒下端与集灰内筒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尘杯包括杯身、杯盖及与杯身铰接的杯底,尘杯上设有用于将杯底及杯身固定扣合的杯扣结构,杯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杯身上的杯凸台及设置在杯底上且可扣住杯凸台的杯扣头。

    作为优选,所述杯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杯身上的滑槽及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钮,滑钮处在杯凸台正上方且接触杯扣头,滑钮的可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风道中设有二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固定在尘杯内,且二级过滤网处在中心筒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集灰内筒上、下端均开口,集灰内筒上端开口与中心筒下端连通,杯底上设有底盖密封垫,底盖密封垫封住集灰内筒下端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吸口座包括主管段及与主管段连通的扩口段,扩口段处在主管段与尘杯之间且扩口段直接连通杯进风口,扩口段内设有用于阻断主管段的挡尘片,挡尘片上端与连接管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与杯身之间卡接,杯盖与主机体之间通过机盖卡扣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机体凸台及至少一个机体凹槽,尘杯上设有与机体凸台一一对应的凸台定位槽及与机体凹槽一一对应的杯上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筒下方设有用于将空气气流导向中心筒下端开口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分吸尘、分离、排风等功能,吸尘和分离能力强,具有良好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机体1、机盖卡扣11、机体凸台12、机体凹槽13、吸尘电机2、尘杯3、杯身3a、杯盖3b、杯底3c、二级过滤网3d、吸口座31、主管段31a、扩口段31b、挡尘片311、杯进风口32、杯扣结构33、杯凸台33a、杯扣头33b、底盖密封垫34、连接管4、过滤筒5、集灰内筒51、导流板52、中心筒61、助旋筒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吸尘装置,包括主机体1、吸尘电机2及设置在主机体上的尘杯3,主机体上设有连接管4,尘杯上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吸口座31及与吸口座连通的杯进风口32,尘杯内设有过滤筒5及封住过滤筒上端的旋风器,过滤筒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旋风器包括中心筒61、处在中心筒内的助旋筒62及设置在中心筒侧壁上的内进风口,中心筒上端与助旋筒上端之间封闭,中心筒处在过滤筒内,助旋筒上、下端均开口,助旋筒上端开口通过中间风道与吸尘电机的进风端连通,助旋筒下端开口与中心筒内部连通,吸尘电机的出风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尘杯内设有处在中心筒下方的集灰内筒51,中心筒下端与集灰内筒连通。

    所述尘杯包括杯身3a、杯盖3b及与杯身铰接的杯底3c,尘杯上设有用于将杯底及杯身固定扣合的杯扣结构33,杯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杯身上的杯凸台33a及设置在杯底上且可扣住杯凸台的杯扣头33b。所述杯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杯身上的滑槽及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钮,滑钮处在杯凸台正上方且接触杯扣头,滑钮的可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杯底与杯身之间可以相对打开,方便倾倒杯内灰尘杂质。打开杯底时,只需下移滑钮,顶动杯扣头离开杯凸台即可。

    所述中间风道中设有二级过滤网3d,二级过滤网固定在尘杯内,且二级过滤网处在中心筒上方。二级过滤网可以对中间风道内的空气气流再次进行过滤,保障进入吸尘电机内空气气流的清洁度。

    所述集灰内筒上、下端均开口,集灰内筒上端开口与中心筒下端连通,杯底上设有底盖密封垫34,底盖密封垫封住集灰内筒下端开口。底盖密封垫可以充分与集灰内筒下端密封接触,保障集灰内筒内、外之间的分隔效果。

    所述吸口座包括主管段31a及与主管段连通的扩口段31b,扩口段处在主管段与尘杯之间且扩口段直接连通杯进风口,扩口段内设有用于阻断主管段的挡尘片311,挡尘片上端与连接管铰接。本实用新型不工作时,在重力作用下,挡尘片封住主管段,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吸尘电机提供了负压吸力,空气可以顶开挡尘片并进入尘杯,此时顶开挡尘片时挡尘片会沿转动(挡尘片上端与连接管铰接,因此挡尘片可沿铰接轴转动)。

    所述杯盖与杯身之间卡接,杯盖与主机体之间通过机盖卡扣11固定。所述主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机体凸台12及至少一个机体凹槽13,尘杯上设有与机体凸台一一对应的凸台定位槽及与机体凹槽一一对应的杯上凸起。利用机体凸台、机体凹槽等结构可以有效定位尘杯,且尘杯与主机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取下以倾倒杯内灰尘杂质。

    所述中心筒下方设有用于将空气气流导向中心筒下端开口的导流板52。可以将空气气流导向中心筒下端。

    连接管可以连接吸尘地拖、吸尘软管等各种外部吸尘结构。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吸尘电机进风端吸风、出风端排风。外界空气从外部吸尘结构经连接管、吸口座、杯进风口进入尘杯,并沿着尘杯内侧壁流动,形成第一股旋风气流,空气中的大部分灰尘杂质尤其是较大较重的灰尘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靠向尘杯内侧壁并逐渐落下至杯底(集灰内筒与杯身之间)。由于过滤孔的存在,大体积灰尘杂质也无法进入过滤筒中,只有一部分小体积且较轻的灰尘杂质会随着空气气流从过滤孔进入过滤筒内,随后进入内进风口,并在中心筒与助旋筒之间形成第二股旋风气流。第二股旋风气流在中心筒与助旋筒之间一边旋流、一边下行(中心筒上端与助旋筒上端之间封闭,因此气流只能下行),旋流时,由于离心力和重力作用,空气气流中的灰尘杂质又一次向外移动(移向中心筒内侧壁)并逐渐落下至集灰内筒中,而空气气流达到助旋筒下端后向中心汇聚并再次上升(导流板可以强化汇聚效果,使空气气流更高效地汇聚并流向助旋筒下端开口),上升的空气气流通过助旋筒后达到中间风道,再经过中间风道进入吸尘电机进风端,并最终从吸尘电机出风端排出至外界。

    关 键  词:
    一种 吸尘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吸尘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789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