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多功能童床.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7870373
  • 上传时间:2019-11-1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91.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02755.1

    申请日:

    20120105

    公开号:

    CN202375655U

    公开日:

    201208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D11/00,A47D7/00,A47D13/02,A47C17/00

    主分类号:

    A47D11/00,A47D7/00,A47D13/02,A47C17/00

    申请人:

    平湖市新陆家具厂

    发明人:

    陆金明

    地址: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新庙镇富前路1号

    优先权:

    CN201220002755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根良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童床,包括以下组件:床头板、床尾板、床头支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护栏架I、第一护栏架II、第二护栏架I、第二护栏架II、第三护栏架I、第三护栏架II、第七隔板、第八隔板、第九隔板、第十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所述多功能童床包括如下组装结构成的两种:成人床、婴儿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多功能童床能在成人床与婴儿床之间可以方便转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童床的使用性能,节约了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

    1.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床头板(1)、床尾板(2)、床头支架(4)、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第一护栏架I(51)、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护栏架I(61)、第二护栏架II(62)、第三护栏架I(71)、第三护栏架II(72)、第七隔板(35)、第八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十隔板(36)、第三隔板(37)、第四隔板(38)、第五隔板(39)、第六隔板(40),所述多功能童床包括如下组装结构成的两种:婴儿床:所述第一护栏架I(51)、第一隔板(31)、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护栏架II(62)、第二护栏架I(61)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的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底端设有床头板(1),所述第一床架的顶端设有床尾板(2),所述床尾板(2)上设有由第三护栏架I(71)、第二隔板(32)、第三护栏架II(72)、床头支架(4)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的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内设有婴儿床体,所述婴儿床体由第七隔板(35)、第十隔板(36)、第三隔板(37)、第八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四隔板(38)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的婴儿床架、所述婴儿床架固定于第五隔板(39)、第六隔板(40)相连的婴儿床板上;成人床:所述第二隔板(32)、床尾板(2)、第一隔板(31)、床头板(1)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所述第一护栏架I(51)、第二护栏架I(61)、第三护栏架I(71)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的左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护栏架II(62)、第三护栏架II(72)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的右支撑部件,所述床板的一端、左支撑部件的一端、右支撑部件的一端分别与床头支架(4)连接,所述第八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七隔板(35)、第十隔板(36)依次相连组成床尾挡板,所述床板的另一端、左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右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床尾挡板连接;所述第三隔板(37)与第五隔板(39)的中部通过第四隔板(38)相连,所述第三隔板(37)与第五隔板(39)的上部通过第六隔板(40)相连组装成成人床床头柜。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挡板的高度高于床板高度10cm。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的婴儿床还包括移动装置(9)。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9)为四个滚轮,所述四个滚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护栏架I(51)、第一护栏架II(52)的底部以及床头支架(4)的底部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第一挡板(310),所述第一挡板(310)与通孔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多功能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10)与通孔通过合页(311)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童床。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庭在迎接新生儿诞生时,都会购买摇 篮和婴儿床,新生儿的摇篮,一般用到6个月就不能用了,而婴儿床在当儿童 长到3、4岁也就不能用了,接着便要购买少年床,由此不但增加了家庭的支 出,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用性能不强、功能不完善、成本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童床功能不完善,使用性不强,从而 提供多功能童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功能 童床,包括以下组件:床头板、床尾板、床头支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 一护栏架I、第一护栏架II、第二护栏架I、第二护栏架II、第三护栏架I、 第三护栏架II、第七隔板、第八隔板、第九隔板、第十隔板、第三隔板、第四 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所述多功能童床包括如下组装结构成的两种:

    婴儿床:所述第一护栏架I、第一隔板、第一护栏架II、第二护栏架II、 第二护栏架I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的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底端设有床头板, 所述第一床架的顶端设有床尾板,所述床尾板上设有由第三护栏架I、第二隔 板、第三护栏架II、床头支架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的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内 设有婴儿床体,所述婴儿床体由第七隔板、第十隔板、第三隔板、第八隔板、 第九隔板、第四隔板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的婴儿床架、所述婴儿床架固定于第五 隔板、第六隔板相连的婴儿床板上;

    成人床:所述第二隔板、床尾板、第一隔板、床头板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 所述第一护栏架I、第二护栏架I、第三护栏架I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的左支 撑部件,所述第一护栏架II、第二护栏架II、第三护栏架II依次相连组装成床 板的右支撑部件,所述床板的一端、左支撑部件的一端、右支撑部件的一端分 别与床头支架连接,所述第八隔板、第九隔板、第七隔板、第十隔板依次相连 组成床尾挡板,所述床板的另一端、左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右支撑部件的另一 端分别与床尾挡板连接;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五隔板的中部通过第四隔板相连, 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五隔板的上部通过第六隔板相连组装成成人床床头柜。

    优选的,所述床尾挡板的高度高于床板高度10cm,保证了被子之类床上用 品不易掉落,提高了使用性。

    优选的,所述组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其他便于连接的方式, 螺钉结构简单,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便于拆 卸。

    优选的,所述组装的婴儿床还包括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的设置,便于 了婴儿床的移动,安全可靠,使用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为四个滚轮,所述四个滚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护栏架 I、第一护栏架II的底部以及床头支架的底部两侧,通过四个滚轮的设置,保 证了婴儿床的整体平稳性,移动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 挡板与通孔转动连接,第一挡板的设置,使放置在第一床架内的物品容易被取 出,安全可靠,使用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通孔通过合页连接,合页连接连接可靠,使用简 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多功能童床能在成人床与婴儿床之间 可以方便转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童床的使用性能,节约了成本, 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I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多功能童床,包括以下组件:床头板1、 床尾板2、床头支架4、第一隔板31、第二隔32、第一护栏架I51、第一护栏 架II52、第二护栏架I61、第二护栏架II62、第三护栏架I71、第三护栏架II 72、第七隔板35、第八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十隔板36、第三隔板37、第 四隔板38、第五隔板39、第六隔板40,所述多功能童床包括如下组装结构成的 两种:婴儿床:所述第一护栏架I51、第一隔板31、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护 栏架II62、第二护栏架I61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的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底 端设有床头板1,所述第一床架的顶端设有床尾板2,所述床尾板2上设有由第 三护栏架I71、第二隔板32、第三护栏架II72、床头支架4依次首尾相连围成 的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内设有婴儿床体,所述婴儿床体分别由第七隔板35、 第十隔板36、第三隔板37、第八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四隔板38依次首尾 连接围成的婴儿床架、所述婴儿床架固定于第五隔板39、第六隔板40相连的婴 儿床板上;成人床:所述第二隔板32、床尾板2、第一隔板31、床头板1依次 相连组装成床板,所述第一护栏架I51、第二护栏架I61、第三护栏架I71依 次相连组装成床板的左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护栏架II62、第 三护栏架II72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的右支撑部件,所述床板的一端、左支撑部 件的一端、右支撑部件的一端分别与床头支架4连接,所述第八隔板33、第九 隔板34、第七隔板35、第十隔板36依次相连组成床尾挡板,所述床板的另一 端、左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右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床尾挡板连接;所述第 三隔板37与第五隔板39的中部通过第四隔板38相连,所述第三隔板37与第 五隔板39的上部通过第六隔板40相连组装成成人床床头柜,所述床尾挡板的 高度高于床板高度10cm,保证了被子之类床上用品不易掉落,提高了使用性, 所述组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其他便于连接的方式,螺钉结构简 单,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所述组 装的婴儿床还包括移动装置9,通过移动装置9的设置,便于了婴儿床的移动, 安全可靠,使用效果更佳,所述移动装置9为四个滚轮,所述四个滚轮分别设 置在第一护栏架I51、第一护栏架II52的底部以及床头支架4的底部两侧,通 过四个滚轮的设置,保证了婴儿床的整体平稳性,移动方便,所述第一隔板31 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第一挡板310,所述第一挡板310与通孔转动连接, 第一挡板310的设置,使放置在第一床架内的物品容易被取出,安全可靠,使 用简单,所述第一挡板310与通孔通过合页311连接,合页311连接连接可靠, 使用简单,方便。

    将第二隔板32、床尾板2、第一隔板31、床头板1依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组装成成人床的床板,将第一护栏架I51、第二护栏架I61、第三护栏架I71 依次通过固定连接组装成成人床床板的左支撑部件,将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 护栏架II62、第三护栏架II72依次相连组装成床板的右支撑部件,将床板一端、 左支撑部件一端、右支撑部件一端分别与床头支架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八 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七隔板35、第十隔板36分别依次相连组成床尾挡板, 床板另一端、左支撑部件另一端、右支撑部件另一端分别与床尾挡板通过螺钉 固定连接,将第三隔板37与第五隔板39通过第四隔板38、第六隔板40相连组 装成成人床床头柜,将第一护栏架I51、第一隔板31、第一护栏架II52、第二 护栏架II62、第二护栏架I61依次相连围成的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底端 与床头板1相连,所述第一床架的顶端与床尾板2相连,所述床尾板2上设有 由第三护栏架I71、第二隔板32、第三护栏架II72、床头支架4依次相连围成 的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内设有由第七隔板35、第十隔板36、第三隔板37、 第八隔板33、第九隔板34、第四隔板38、第五隔板39、第六隔板40组装成的 婴儿床体,所述第一护栏架I51、第一护栏架II52的底部、床头支架4的底部 分别设有滚轮,便于婴儿床的移动。

    通过多功能童床能在成人床与婴儿床之间可以方便转换,结构简单,安装 方便,提高了童床的使用性能,节约了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使用 效果。

    关 键  词:
    多功能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功能童床.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703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