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腔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式多腔杯.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17810.6 (22)申请日 2017.04.20 (73)专利权人 徐国生 地址 318015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 道鸿洲大道641号 (72)发明人 徐国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3215 代理人 潘浙军 (51)Int.Cl. A47G 19/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包括 若干分体独立加工而成的杯体和一连接杯架; 所 述杯体的。
2、杯口大而杯底小, 杯体的杯口和杯底通 过斜面连接; 所述连接杯架上设有与杯体数目对 应的卡槽, 所述卡槽的轮廓形状与杯体外轮廓对 应, 所述卡槽的尺寸小于杯体杯口尺寸而大于杯 体杯底尺寸, 所述杯体底部穿过对应卡槽直到杯 体颈部与卡槽紧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各 个杯体分体加工后和连接杯架组合构成, 可有效 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不存在两侧注 塑进料不同步问题, 并能从根本上解决杯体内腔 型芯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模具毁损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07220627 U 2018.04.13 CN 207220627 U 1.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
3、包括若干分体独立加工而成的杯体和一连接杯架; 所述杯体的杯口大而杯底小, 杯体的杯口和杯底通过斜面连接; 所述连接杯架上设有与杯 体数目对应的卡槽, 所述卡槽的轮廓形状与杯体外轮廓对应, 所述卡槽的尺寸小于杯体杯 口尺寸而大于杯体杯底尺寸, 所述杯体底部穿过对应卡槽直到杯体颈部与卡槽紧配合连 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为两个, 每个杯体由 一圆弧弯曲侧壁、 一反S形弯曲内壁和一杯底构成; 两杯体之间形成反S形间隙, 且该间隙从 上往下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至少为三个, 每个杯 体由一圆弧弯曲侧壁、。
4、 两平直侧壁和一杯底构成; 所述各杯体之间以杯心为中心形成辐射 状间隙, 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颈部 上方在与连接杯架连接处设置有止位凸台。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式多 腔杯还包括一杯盖, 杯盖内侧设置有与杯体等数目的若干内凹连接槽, 每个内凹连接槽套 连在一杯体杯口外, 内凹连接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杯体杯口轮廓对应的密封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内凹连接槽底部内还 设有一由若干易断点连接的饮品出口挡片。 7.。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顶部在每个内凹连接 槽的位置外凸形成一凸台, 凸台的周边设有高于凸台面的外沿边, 并在外延边的内侧设有 环绕外延边设置的溢液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220627 U 2 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腔杯,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背景技术 0002 为满足一个饮料杯喝两种饮品的需要, 专利CN205994180U公开了一种双腔杯, 该 双腔杯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第一杯体和具有第二内腔的第二杯体。 在此, 以上结构中的第 一杯体和第二杯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一杯体侧壁的顶部和第。
6、二杯体侧壁的顶部相接合在 一起。 0003 以上结构的双腔杯可满足两种饮品的同时饮用需要, 但一体成型的结构存在很大 不足, 不仅导致模具结构复杂, 最主要的是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 0004 一方面, 两个杯体之间的间隙很小, 且该间隙越往上越窄, 这导致注塑模具的型腔 无法在该间隙处设置冷却流道, 导致加工中双腔杯的冷却效果比较差, 严重影响了产品的 成型和出模时间, 加工效率底下, 同时加工中易出现冷却不完全情况, 容易使杯壁出现波纹 而影响产品美观,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产品变形。 0005 另一方面, 以上两杯体相对杯体中心对称设置, 第一杯体内腔型芯和第二杯体内 腔型芯结构相同, 两者最。
7、大宽度尺寸不超过杯体的一半, 这使得杯体内腔型芯在宽度方向 上的强度比较差, 而两杯体在间隙处的杯壁都很薄, 在加工中, 第一杯体内腔型芯、 第二杯 体内腔型芯与下侧间隙处型腔凸起之间的距离很短, 为保证双杯体的正常成型, 必须保证 两者的高精度配合, 但实际中因模具自身存在制造误差, 模具使用也存在磨损误差, 这些误 差结合实际加工中两侧注塑进料的不同步, 很容易导致第一杯体内腔型芯、 第二杯体内腔 型芯的位置偏移和间隙处型腔凸起的挤压变形, 并最终导致第一杯体内腔型芯或第二杯体 内腔型芯撞击型腔凸起而发生折断, 致使模具报废, 给实际加工造成很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上述问题。
8、,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结构中的各个杯体分体 加工而后组合构成, 可有效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并能从根本上解决杯体内腔 型芯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模具毁损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分体独立加工而成的杯体和一连接杯 架; 所述杯体的杯口大而杯底小, 杯体的杯口和杯底通过斜面连接; 所述连接杯架上设有与 杯体数目对应的卡槽, 所述卡槽的轮廓形状与杯体外轮廓对应, 所述卡槽的尺寸小于杯体 杯口尺寸而大于杯体杯底尺寸, 所述杯体底部穿过对应卡槽直到杯体颈部与卡槽紧配合连 接。 0009 进。
9、一步的, 上述杯体为两个, 所述杯体由一圆弧弯曲侧壁、 一反S形弯曲内壁和一 杯底构成; 两杯体之间形成反S形间隙, 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0010 进一步的, 上述杯体至少为三个, 所述杯体由一圆弧弯曲侧壁、 两平直侧壁和一杯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220627 U 3 底构成; 所述各杯体之间以杯心为中心形成辐射状间隙, 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0011 进一步的, 上述杯体颈部上方在与连接杯架连接处设置有止位凸台。 0012 进一步的, 上述组合式多腔杯还包括一杯盖, 杯盖内侧设置有与杯体等数目的若 干内凹连接槽, 每个内凹连接槽套连在一杯体杯口外, 内凹连接。
10、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杯体杯 口轮廓对应的密封凸起。 0013 进一步的, 每个内凹连接槽底部内还设有一由若干易断点连接的饮品出口挡片。 0014 进一步的, 上述杯盖顶部在每个内凹连接槽的位置外凸形成一凸台, 凸台的周边 设有高于凸台面的外沿边, 并在外延边的内侧设有环绕外延边设置的溢液槽。 0015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组合式多腔杯, 由若干杯体和一连接杯架组合构成, 其中的杯 体和连接杯架均由各自独立的模具加工而成, 模具结构简单, 加工中无需考虑组合后杯体 之间的间隙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一体结构在杯体间隙处无法设置冷却流道的问 题, 可成倍提升杯体加工中的冷却效率和加工质量, 并进而实。
11、现整个多腔杯的加工效率提 升, 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0016 此外, 以上杯体和连接杯架的分体独立加工, 可使各自加工的模具结构得以大大 简化, 其不涉及双侧注塑进料问题, 也不需要设定间隙处的型腔凸起结构, 可大大提升单独 杯体的加工精度, 可从根本上解决杯体内腔型芯位置偏移发生碰撞而导致杯体内腔型芯或 型腔凸起折断的问题, 可有效延长加工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 本实用新型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 本实用新型连接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 本实用新型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
12、 本实用新型为三腔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 本实用新型图5中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 本实用新型图5中连接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 本实用新型图5中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4所示, 为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包括两分体独立加工而成的杯体1和一连接 杯架2。 0026 所述杯体1的杯口大而杯底小, 杯体1的杯口和杯底通过斜面连接。 0027 所述连接杯架2上设有与杯体数目对应的两卡槽21, 所述卡槽21的轮廓形状与杯 体1外轮廓对应, 所述卡槽21的尺寸小于杯体1杯口尺寸而大于杯体1杯底尺寸, 所述杯体1 底部穿过对应卡槽。
13、21直到杯体颈部与卡槽21紧配合连接。 0028 在此, 考虑到现有结构中杯体1内腔型芯在宽度上远小于长度而导致宽度方向上 的强度不够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杯体1由一圆弧弯曲侧壁11、 一反S形弯曲内壁12和一杯底 13构成, 其中的反S形弯曲内壁12结构设置可使内腔型芯的最大宽度大于杯体1的半径, 可 有效加宽杯体内腔对应的模具型芯在最大宽度上的尺寸, 并可依此来增强其在宽度方向上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220627 U 4 的强度。 所述两杯体1之间形成反S形间隙3, 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0029 在此, 为方便杯体1与连接杯架2的快速组装连接, 所述杯体1颈部上方。
14、在与连接杯 架连接处设置有止位凸台14, 在装配时只需要将杯体1下压直到止位凸台14与连接杯架2相 抵即可完成组装。 0030 此外, 以上组合式多腔杯还包括一杯盖4, 杯盖4内侧设置有与杯体1等数目的两内 凹连接槽41, 每个内凹连接槽41套连在一杯体1杯口外, 内凹连接槽41的底部周边设置有与 杯体1杯口轮廓对应的密封凸起411, 当杯盖4盖上时, 以上的密封凸起411将卡入到杯体1杯 口中而实现有效密封连接。 每个内凹连接槽41底部内还设有一由若干易断点连接的饮品出 口挡片412。 0031 所述杯盖4顶部在每个内凹连接槽41的位置外凸形成一凸台42, 凸台42的周边设 有高于凸台面的外。
15、沿边421, 并在外延边421的内侧设有环绕外延边设置的溢液槽422。 当在 喝饮料时不小心溢出时, 溢出的饮料将汇聚在溢液槽422中, 避免外流而弄脏衣服。 0032 如图5-8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包括三个分体独立加工而成的杯 体1和一连接杯架2。 0033 所述杯体1的杯口大而杯底小, 杯体1的杯口和杯底通过斜面连接。 0034 所述连接杯架2上设有与杯体1数目对应的三卡槽21, 所述卡槽21的轮廓形状与杯 体1外轮廓对应, 所述卡槽21的尺寸小于杯体1杯口尺寸而大于杯体1杯底尺寸, 所述杯体1 底部穿过对应卡槽21直到杯体颈部与卡槽21过盈紧配合连接。 0035 每个。
16、杯体1由一圆弧弯曲侧壁11、 两平直侧壁12、 13和一杯底14构成。 所述各杯体1 之间以杯心为中心形成辐射状间隙5, 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0036 在此, 为方便杯体1与连接杯架2的快速组装连接, 所述杯体1颈部上方在与连接杯 架2连接处设置有止位凸台15, 在装配时只需要将杯体1下压直到止位凸台15与连接杯架2 相抵即可完成组装。 0037 以上多腔杯还包括一杯盖4, 杯盖4内侧设置有与杯体1等数目的三内凹连接槽41, 每个内凹连接槽41套连在一杯体1杯口外, 内凹连接槽41的底部设置有与杯体1杯口轮廓对 应的密封凸起411。 当杯盖4盖上时, 以上的密封凸起411将卡入到杯体1。
17、杯口中而实现有效 密封连接。 每个内凹连接槽41底部内还设有一由若干易断点连接的饮品出口挡片412。 0038 所述杯盖4顶部在每个内凹连接槽41的位置外凸形成一凸台42, 凸台42的周边设 有高于凸台面的外沿边421, 并在外延边421的内侧设有环绕外延边设置的溢液槽422。 当在 喝饮料时不小心溢出时, 溢出的饮料将汇聚在溢液槽422中, 避免外流而弄脏衣服。 0039 以上两实施例仅就双杯体和三杯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采用 四杯体或更多杯体结构, 且其结构与三杯体结构原理相同, 在此就不再累述。 0040 综上, 本实用新型由若干杯体1和一连接杯架2组合构成, 其中的杯。
18、体1和连接杯架 2均由各自独立的模具加工而成, 模具结构简单, 加工中无需考虑组合后杯体1之间的间隙 问题, 从而可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一体结构在杯体1间隙处无法设置冷却流道的问题, 可成倍 提升杯体1加工中的冷却效率和加工质量, 实现整个多腔杯加工效率的提升, 满足大批量生 产的需要。 0041 此外, 以上杯体1和连接杯架2的分体独立加工, 可使各自加工的模具结构得以大 大简化, 其中杯体1的加工不涉及双侧注塑进料问题, 也不需要设定间隙处的型腔凸起结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220627 U 5 构, 可大大提升单独杯体1的加工精度, 可从根本上解决杯体内腔型芯位置偏移发生碰。
19、撞而 导致杯体内腔型芯或型腔凸起折断的问题, 可有效延长加工模具的使用寿命。 0042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或修 饰,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220627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7 CN 207220627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8 CN 207220627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9 CN 207220627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0 CN 207220627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1 CN 207220627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2 CN 207220627 U 12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3 CN 207220627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