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物料处理装置和烹饪器具.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7849320
  • 上传时间:2019-11-11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297.9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65727.9

    申请日:

    20170320

    公开号:

    CN108618636A

    公开日:

    2018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06,A47J36/00,A47J27/00

    主分类号:

    A47J36/06,A47J36/00,A47J27/00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房振,苏莹,李晶,杜放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71016572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尚志峰;汪海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包括:腔体,腔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处理组件,设置在腔体上,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分料装置,设置在腔体上,位于处理组件的上方,及进料口的下方;其中,待处理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腔体内的分料装置内,通过分料装置对物料进行分类后,进入到处理组件,通过处理后,从下料口排出。本发明的物料处理装置针对不能同时煮熟的物料,通过对其分类后进行预处理,改变其整体尺寸、破坏表皮,加快其煮熟的过程,使的待烹饪的物料可与易煮物料同步烹饪,进而改善了食物的口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上,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上,位于所述处理组件的上方,及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其中,待处理物料通过所述进料口进入到所述腔体内的所述分料装置内,通过分料装置对所述物料进行分类后,进入到所述处理组件,通过处理后,从所述下料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组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上;第二组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上,与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包括: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滚轮逆时针转动,朝向所述第一间隙一侧转动,且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处理组件包括: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滚轮顺时针转动,朝向所述第二间隙一侧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设置在所述腔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下方,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滚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间隙的宽度;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三滚筒同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处理组件还包括:第四滚轮,设置在所述腔体上,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下方,所述第四滚轮与所述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四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滚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间隙的宽度;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四滚筒同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所述第三滚轮及所述第四滚轮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边缘均匀分布,且依次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D1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10mm;所述第三间隙的宽度D3的取值范围为大于5mm,小于10mm;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D2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8mm;所述第四间隙的宽度D4的取值范围为小于2mm。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为分料板,所述分料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分料孔,所述待处理物料通过所述分料孔进行筛选;其中,所述分料孔位于所述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孔过其几何中心的孔距的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8mm,大于等于5mm;所述分料孔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圆形孔、条线孔、多边形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包括: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一侧;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在转动的铰接点处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所述分料孔位于所述第二板上;其中,进入到所述分料板上的物料,体积小于所述分料孔的物料通过所述分料孔进入到所述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体积大于所述分料孔的物料留在上面,通过旋转所述分料板,将剩余物料通过第一板一侧进入到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端向内收缩有收缩部,所述腔体上端与所述收缩部之间形成有过渡部;所述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渡部的内壁上。 13.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内锅,所述上盖扣设在所述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所述物料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下料口与所述内锅的开口相对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处理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处理装置内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腔体与所述上盖为一体式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对于大米来讲,杂粮饭营养更丰富,越来越被普通大众接受,但是在通常的烹饪条件下,全杂粮饭的口感不太被普遍接受,因此需要将杂粮与大米混合煮饭,一方面均衡营养,一方面调和口感,但是有一些杂粮不太容易煮,很难与大米等同步熟,把杂粮煮熟,则大米会煮的过烂,影响了整体的口感,给用户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物料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料处理装置,包括:腔体,腔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处理组件,设置在腔体上,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分料装置,设置在腔体上,位于处理组件的上方,及进料口的下方;其中,待处理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腔体内的分料装置内,通过分料装置对物料进行分类后,进入到处理组件,通过处理后,从下料口排出。

    本发明提供的物料处理装置,通过分料装置对待烹饪的物料进行分类,将易煮的食材和不易煮的食材分开处理,再通过处理组件对一分类的物料进行预处理,改变物料的整体尺寸或者破坏其表皮等,再将经过处理后的物料投放到内锅中进行烹饪。本发明的物料处理装置针对不能同时煮熟的物料,通过对其分类后进行预处理,改变其整体尺寸、破坏表皮,加快其煮熟的过程,使的待烹饪的物料可与易煮物料同步烹饪,进而改善了食物的口感。例如,采用破碎的方法,通过外力破坏物料原有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裂纹、处于破碎状态或者将大块物料变成了小块,破碎后的物料加快了吸水、受热的速度,进而加快的煮熟的过程,实现了米饭的同步煮熟,改善食物口感,减轻了烹饪的难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物料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组处理组件,设置在腔体上;第二组处理组件,设置在腔体上,与第一组处理组件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相对设置第一组处理组件和第二组处理组件,使其对通过分料装置进行分类的物料进行分别处理,以使得被处理后的物料整体体积均匀,可以实现同步烹饪。例如,烹饪杂粮饭时,包括了多种体积大小不一的物料,如果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则需要根据待烹饪食材的易煮熟程度分多步进行物料的投放,烹饪过程繁琐,且不能保证烹饪后的米饭香甜可口,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物料处理装置,通过分料装置将体积较小的物料分料至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将体积较大的物料分料至第一组处理组件一侧,通过第一组处理组件和第二组处理组件分别对对应体积的物料进行处理后,使得处理后的物料体积大小均匀,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实现了同步吸水和受热,加快了烹饪的过程,简化了烹饪步骤,保证了米饭的口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组处理组件包括:第一滚轮,设置在腔体上,第一滚轮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滚轮转动;其中,第一滚轮逆时针转动,朝向第一间隙一侧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组处理组件包括了第一滚轮和用于驱动第一滚轮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滚轮设置在腔体上,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当通过分料装置分料进来的物料通过第一滚轮的转动,受到第一滚轮和腔体内壁的挤压,使得物料发生破碎或破裂,进而破坏了物料的完整性,使得不易煮的食材可以快速煮熟,实现与其他食材的同步煮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组处理组件包括:第二滚轮,设置在腔体上,第二滚轮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滚轮转动;其中,第二滚轮顺时针转动,朝向第二间隙一侧转动,且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组处理组件包括第二滚轮和用于驱动第二滚轮的驱动组件。第二滚轮设置在腔体上,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当通过分料装置分料进来的物料通过第二滚轮转动,收到第二滚轮和腔体内壁的挤压,使得物料发生破碎或破裂,进而破坏了物料的完整性,使得不易煮的食材可以快速煮熟,实现与其他食材的同步煮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即体积较大的物料进入到第一组处理组件一侧,利用第一滚轮进行破碎,体积较小的物料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进行处理,通过设置不同的间隙实现对不同体积的物料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物料体积大小均匀,加快煮熟的速度,实现同步烹饪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组处理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设置在腔体上,位于第一滚轮下方,第三滚轮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三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三滚轮转动;其中,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三间隙的宽度;第一滚轮和第三滚筒同向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组处理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位于第一滚轮的下方,与第一滚轮同侧设置,第三滚轮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一驱动组件也驱动第三滚轮转动,实现了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同向转动,进一步地,第三滚轮还可以通过单一的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以实现与第一滚轮的转动不同步,实现对物料的交叉破碎。进一步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三间隙的宽度,体积较大的物料经过第一滚轮破碎后,再通过第三滚轮再次挤压,实现更全面、更充分的破碎,实现多级处理,保证了处理后物料的体积均匀性,以实现快速吸水、受热,同步煮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组处理组件还包括:第四滚轮,设置在腔体上,位于第二滚轮下方,第四滚轮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滚轮相连接,用于驱动第四滚轮转动;其中,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第四间隙的宽度;第二滚轮和第四滚筒同向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组处理组件还包括:第四滚轮,位于第二滚轮的下方,与第二滚轮同侧设置,第四滚轮与腔体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二驱动组件也驱动第四滚轮转动,实现了第二滚轮和第四滚轮的同向转动,进一步地,第四滚轮还可以通过单一的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以实现与第二滚轮的转动不同步,实现对物料的交叉破碎。进一步地,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第四间隙的宽度,体积较大的物料经过第二滚轮破碎后,再通过第四滚轮再次挤压,实现更全面、更充分的破碎,实现多级处理,保证了处理后物料的体积均匀性,以实现快速吸水、受热,同步煮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沿边缘均匀分布,且依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的周向边缘设置依次相连的凸起结构,提升了对物料的破碎效果,提高破碎效率。进一步地,凸起结构的分布形式可以为平行直线分布,或者斜线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间隙的宽度D1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10mm;第三间隙的宽度D3的取值范围为大于5mm,小于10mm;第二间隙的宽度D2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8mm;第四间隙的宽度D4的取值范围为小于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日常常用到的食材确定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以及第四间隙的距离,以实现最佳的破碎效果。例如,第一组处理组件用于处理较大体积的食材,故第一间隙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10mm,经过第一滚轮处理后的物料体积有所减小,因此,第三间隙的尺寸相应减小至大于5mm的取值范围;第二组处理组件处理的食材为较小体积的物料,因此第二间隙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取值范围为不小于8mm,同理,第四间隙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2mm,通过分多级处理,实现对物料尺寸处理后的统一,加速烹饪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料装置为分料板,分料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腔体上;分料板上设置有分料孔,待处理物料通过分料孔进行筛选;其中,分料孔位于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分料装置设置为具有分料孔的分料板,分料孔设置在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当待烹饪的物料进入到分料板上时,体积小于等于分料孔大小的物料,则通过分料孔进入到了第二组处理组件内,通过第二组处理组件进行预处理;而剩余的大体积物料通过转动分料板,进入到第一组处理组件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内锅中。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分料板用于对不同体积的食材进行筛选,实现了对物料的分类处理,保证了物料破碎的均匀性,保证了食物的整体口感,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料孔过其几何中心的孔距的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8mm,大于等于5mm;分料孔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圆形孔、条线孔、多边形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料孔的孔距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8mm,大于等于5mm,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分料板为可拆卸结构,设置有多种规格的分料板,用户可根据日常应用选择不同规格分料孔的分料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扩大适用范围,提高适用性。进一步地,分料孔的形状包括也不局限于以下几种:圆形孔、条线孔、多边形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料板包括:第一板,位于第一组处理组件一侧;第二板,与第一板在转动的铰接点处相连接,第二板位于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分料孔位于所述第二板上;其中,进入到分料板上的物料,体积小于分料孔的物料通过分料孔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体积大于分料孔的物料留在上面,通过旋转分料板,将剩余物料通过第一板一侧进入到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分料板设置成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位于第一组处理组件一侧,第二板位于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分料孔设置在第二板上。具体应用中,入到分料板上的物料,体积小于分料孔的物料通过分料孔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体积大于分料孔的物料留在上面,通过旋转分料板,将剩余物料通过第一板一侧进入到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内。通过提供的分体式分料板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与拆卸,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腔体底端向内收缩有收缩部,腔体上端与收缩部之间形成有过渡部;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渡部的内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腔体设置成漏斗状,再将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渡壁上,因过渡部处于倾斜状,物料进入到处理组件内时,随着倾斜角度自动向下运动,同时倾斜内壁之间又给处理组件的加工提供的操作的平台,方便物料进入到处理组件内,使得进料顺畅,同时提高了物料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本体,本体内设置有内锅,上盖扣设在本体上,烹饪器具还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物料处理装置,物料处理装置设置在上盖上,下料口与内锅的开口相对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因此具有其所有的有益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将物料处理装置设置在上盖上,且物料处理装置的下料口与内锅的开口相对设置,使得经过物料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物料直接进入到内锅中,方便快捷,简化了烹饪步骤,提高了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料处理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上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物料处理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用户对物料处理装置进行拆卸清洗,以及维修换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料处理装置内置于所述上盖上,腔体与上盖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物料处理装置内置于上盖上,保证了整体强度,简化了产品的安装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料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器具,10物料处理装置,100腔体,102进料口,104下料口,106第一组处理组件,1062第一滚轮,1064第三滚轮,108第二组处理组件,1082第二滚轮,1084第四滚轮,110分料板,1102第一板,1104第二板,112分料孔,114收缩部,116过渡部,20上盖,30机身,40内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物料处理装置10和烹饪器具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料处理装置10,包括:腔体100、处理组件、分料装置;其中,腔体100上开设有进料口102和下料口104;处理组件设置在腔体100上,位于进料口102的下方;分料装置设置在腔体100上,位于处理组件的上方,及进料口102的下方;当待处理物料通过进料口102进入到腔体100内的分料装置内,通过分料装置对物料进行分类后,进入到处理组件,通过处理后,从下料口104排出。

    本发明提供的物料处理装置10,通过分料装置对待烹饪的物料进行分类,将易煮的食材和不易煮的食材分开处理,再通过处理组件对一分类的物料进行预处理,改变物料的整体尺寸或者破坏其表皮等,再将经过处理后的物料投放到内锅40中进行烹饪。本发明的物料处理装置10针对不能同时煮熟的物料,通过对其分类后进行预处理,改变其整体尺寸、破坏表皮,加快其煮熟的过程,使的待烹饪的物料可与易煮物料同步烹饪,进而改善了食物的口感。例如,采用破碎的方法,通过外力破坏物料原有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裂纹、处于破碎状态或者将大块物料变成了小块,破碎后的物料加快了吸水、受热的速度,进而加快的煮熟的过程,实现了米饭的同步煮熟,改善食物口感,减轻了烹饪的难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组处理组件106,设置在腔体100上;第二组处理组件108,设置在腔体100上,与第一组处理组件106相对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相对设置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和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使其对通过分料装置进行分类的物料进行分别处理,以使得被处理后的物料整体体积均匀,可以实现同步烹饪。例如,烹饪杂粮饭时,包括了多种体积大小不一的物料,如果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则需要根据待烹饪食材的易煮熟程度分多步进行物料的投放,烹饪过程繁琐,且不能保证烹饪后的米饭香甜可口,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物料处理装置10,通过分料装置将体积较小的物料分料至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将体积较大的物料分料至第一组处理组件106一侧,通过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和第二组处理组件108分别对对应体积的物料进行处理后,使得处理后的物料体积大小均匀,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实现了同步吸水和受热,加快了烹饪的过程,简化了烹饪步骤,保证了米饭的口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包括:第一滚轮1062,设置在腔体100上,第一滚轮1062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滚轮1062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滚轮1062转动;其中,第一滚轮1062逆时针转动,朝向第一间隙一侧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包括了第一滚轮1062和用于驱动第一滚轮1062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滚轮1062设置在腔体100上,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当通过分料装置分料进来的物料通过第一滚轮1062的转动,受到第一滚轮1062和腔体100内壁的挤压,使得物料发生破碎或破裂,进而破坏了物料的完整性,使得不易煮的食材可以快速煮熟,实现与其他食材的同步煮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组处理组件108包括:第二滚轮1082,设置在腔体100上,第二滚轮1082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滚轮1082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滚轮1082转动;其中,第二滚轮1082顺时针转动,朝向第二间隙一侧转动,且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间隙的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组处理组件108包括第二滚轮1082和用于驱动第二滚轮1082的驱动组件。第二滚轮1082设置在腔体100上,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当通过分料装置分料进来的物料通过第二滚轮1082转动,收到第二滚轮1082和腔体100内壁的挤压,使得物料发生破碎或破裂,进而破坏了物料的完整性,使得不易煮的食材可以快速煮熟,实现与其他食材的同步煮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即体积较大的物料进入到第一组处理组件106一侧,利用第一滚轮1062进行破碎,体积较小的物料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108进行处理,通过设置不同的间隙实现对不同体积的物料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物料体积大小均匀,加快煮熟的速度,实现同步烹饪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组处理组件106还包括:第三滚轮1064,设置在腔体100上,位于第一滚轮1062下方,第三滚轮1064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三滚轮1064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三滚轮1064转动;其中,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三间隙的宽度;第一滚轮1062和第三滚筒同向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组处理组件106还包括:第三滚轮1064,位于第一滚轮1062的下方,与第一滚轮1062同侧设置,第三滚轮1064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一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三滚轮1064转动,实现了第一滚轮1062和第三滚轮1064的同向转动,进一步地,第三滚轮1064还可以通过单一的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以实现与第一滚轮1062的转动不同步,实现对物料的交叉破碎。进一步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三间隙的宽度,体积较大的物料经过第一滚轮1062破碎后,再通过第三滚轮1064再次挤压,实现更全面、更充分的破碎,实现多级处理,保证了处理后物料的体积均匀性,以实现快速吸水、受热,同步煮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组处理组件108还包括:第四滚轮1084,设置在腔体100上,位于第二滚轮1082下方,第四滚轮1084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滚轮1084相连接,用于驱动第四滚轮1084转动;其中,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第四间隙的宽度;第二滚轮1082和第四滚筒同向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组处理组件108还包括:第四滚轮1084,位于第二滚轮1082的下方,与第二滚轮1082同侧设置,第四滚轮1084与腔体100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二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第四滚轮1084转动,实现了第二滚轮1082和第四滚轮1084的同向转动,进一步地,第四滚轮1084还可以通过单一的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以实现与第二滚轮1082的转动不同步,实现对物料的交叉破碎。进一步地,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第四间隙的宽度,体积较大的物料经过第二滚轮1082破碎后,再通过第四滚轮1084再次挤压,实现更全面、更充分的破碎,实现多级处理,保证了处理后物料的体积均匀性,以实现快速吸水、受热,同步煮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滚轮1062、第二滚轮1082、第三滚轮1064及第四滚轮1084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沿边缘均匀分布,且依次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滚轮1062、第二滚轮1082、第三滚轮1064及第四滚轮1084的周向边缘设置依次相连的凸起结构,提升了对物料的破碎效果,提高破碎效率。进一步地,凸起结构的分布形式可以为平行直线分布,或者斜线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间隙的宽度D1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10mm;第三间隙的宽度D3的取值范围为大于5mm,小于10mm;第二间隙的宽度D2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8mm;第四间隙的宽度D4的取值范围为小于2mm。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日常常用到的食材确定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以及第四间隙的距离,以实现最佳的破碎效果。例如,第一组处理组件106用于处理较大体积的食材,故第一间隙的取值范围为不小于10mm,经过第一滚轮1062处理后的物料体积有所减小,因此,第三间隙的尺寸相应减小至大于5mm的取值范围;第二组处理组件108处理的食材为较小体积的物料,因此第二间隙小于第一间隙的宽度,取值范围为不小于8mm,同理,第四间隙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2mm,通过分多级处理,实现对物料尺寸处理后的统一,加速烹饪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分料装置为分料板110,分料板110可转动地设置在腔体100上;分料板110上设置有分料孔112,待处理物料通过分料孔112进行筛选;其中,分料孔112位于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分料装置设置为具有分料孔112的分料板110,分料孔112设置在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当待烹饪的物料进入到分料板110上时,体积小于等于分料孔112大小的物料,则通过分料孔112进入到了第二组处理组件108内,通过第二组处理组件108进行预处理;而剩余的大体积物料通过转动分料板110,进入到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内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到内锅40中。如图1所示分料板110的旋转方向,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分料板110用于对不同体积的食材进行筛选,实现了对物料的分类处理,保证了物料破碎的均匀性,保证了食物的整体口感,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分料孔112过其几何中心的孔距的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8mm,大于等于5mm;分料孔112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圆形孔、条线孔、多边形孔。

    在该实施例中,分料孔112的孔距取值范围为小于等于8mm,大于等于5mm,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分料板110为可拆卸结构,设置有多种规格的分料板110,用户可根据日常应用选择不同规格分料孔112的分料板110,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扩大适用范围,提高适用性。进一步地,分料孔112的形状包括也不局限于以下几种:圆形孔、条线孔、多边形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分料板110包括:第一板1102,位于第一组处理组件106一侧;第二板1104,与第一板1102在转动的铰接点处相连接,第二板1104位于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分料孔112位于所述第二板1104上;其中,进入到分料板110上的物料,体积小于分料孔112的物料通过分料孔112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体积大于分料孔112的物料留在上面,通过旋转分料板110,将剩余物料通过第一板1102一侧进入到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分料板110设置成第一板1102和第二板1104,第一板1102位于第一组处理组件106一侧,第二板1104位于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分料孔112设置在第二板1104上。具体应用中,入到分料板110上的物料,体积小于分料孔112的物料通过分料孔112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108一侧,体积大于分料孔112的物料留在上面,通过旋转分料板110,将剩余物料通过第一板1102一侧进入到所述第一组处理组件106内。通过提供的分体式分料板110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与拆卸,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待烹饪食材通过进料口102进入到分料板110上,转动分料板110使其第二板1104转动至第二组处理组件一侧,待烹饪食材中体积小于分料孔的食材通过分料孔112进入到第二组处理组件内进行预处理,完成下料后,转动分料板112使其第一板1102转至第一组处理组件一侧,剩余物料进入到第一组处理组件内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腔体100底端向内收缩有收缩部114,腔体100上端与收缩部114之间形成有过渡部116;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渡部116的内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腔体100设置成漏斗状,再将处理组件设置在过渡壁上,因过渡部116处于倾斜状,物料进入到处理组件内时,随着倾斜角度自动向下运动,同时倾斜内壁之间又给处理组件的加工提供的操作的平台,方便物料进入到处理组件内,使得进料顺畅,同时提高了物料的处理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烹饪器具1包括上盖20和本体,本体内设置有内锅40,上盖20扣设在本体上,烹饪器具1还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物料处理装置10,物料处理装置10设置在上盖20上,下料口104与内锅40的开口相对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1,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物料处理装置10,因此具有其所有的有益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将物料处理装置10设置在上盖20上,且物料处理装置10的下料口104与内锅40的开口相对设置,使得经过物料处理装置10处理后的物料直接进入到内锅40中,方便快捷,简化了烹饪步骤,提高了烹饪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物料处理装置10可拆卸地设置在上盖20上。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1的上盖20上设置有安装孔,物料处理装置10的收缩端安装到上盖的安装孔内,通过物料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物料经过下料口直接进入到机身30内设置的的内锅40中去。通过将物料处理装置10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用户对物料处理装置10进行拆卸清洗,以及维修换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物料处理装置10内置于所述上盖20上,腔体100与上盖2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物料处理装置10的腔体100与上盖20一体成型,直接通过将物料处理装置10内置于上盖20上,保证了整体强度,简化了产品的安装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物料处理装置,实现了对待烹饪物料的预处理,使其实现同步烹饪的目的,简化烹饪步骤,提升食物口感。

    在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发芽的工作参数、所述提示的方式均不限于所列信息,其他与所述促进发芽的工作参数、所述提示的方式相关的信息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物料 处理 装置 烹饪 器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物料处理装置和烹饪器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493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